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期中考试卷完美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图所示,关于天安门升旗仪式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士兵方队匀速前进、动作标准,他们做的不是机械运动
B .士兵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
C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现场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D .士兵的口号响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2、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这张桌子 B .推书的人 C .这个书本 D .地面
3、坐在我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里的宇航员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核心舱
4、2021年2月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一次激起观众对国学经典的喜爱。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大地传到人耳
B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河岸作为参照物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 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实像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站在站台上送别小明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站牌为参照物,同学们是运动的 B .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C .以车厢为参照物,同学们是静止的 D .以小明为参照物,车厢是运动的
6、电动滑板车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兴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踩着电动滑板车在平直路面上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遇到紧急情况时,滑板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C .当人随滑板车一起前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小乐和奶奶正在商场内乘坐自动扶梯上楼,奶奶叮嘱小乐站好别动。奶奶让他不要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悬挂的明灯 B .商场的地面 C .乘坐的扶梯 D .架上的物品
8、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B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北运动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北运动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南运动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着陆前,祝融号与环绕器分离。分离后,环绕器飞行在距火星最近200余km、最远12000余km的大椭圆轨道上,在地球和祝融号之间提供信号中继服务,当它从距火星200余km向12000余km运行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转化为0 (均选填“动能”或“势能”)。祝融号时刻跟随火星自转,依靠太阳能进行工作,它跟随火星自转时,相对于地球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目前人类已知火星表面引力约为地球的38%,假设未来人类登上了火星,某质量为100kg的运动员站在火星的水平表面上,鞋底与火星表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0cm2 , 则站在火星上的运动员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为 Pa。
2、坐在向前行驶汽车里的小亮看见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司机要求他必须系好安全带,因为汽车紧急刹车时,人由于 将继续向前运动,可能造成碰撞伤害。
3、2021年5月29日,我国利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至太空,并于次日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天舟二号”与火箭分离前相对于火箭是0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天舟二号”与火箭分离后,仍能在无动力状态下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它具有 。
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升空。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 的;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的。(两空都选填“静止”或“运动”)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成功对接,航天员们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 的。
6、小明安静地坐在一列从绥中开往大连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内通过了6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7、如图所示是站在地上的人相隔2s拍摄的两张照片,由此可以判断汽车是 的,飞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8、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的成绩为12.5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地面是 的。如果以篮球架为参照物,则地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小明的平均速度会变 。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坐,舟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人不觉”这一现象。
2、在体育比赛中,接力赛是最精彩的,运动员在交接棒时,应保持怎样的运动状态才能不掉棒、不影响比赛成绩?
3、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小明同学乘公共汽车去上学,等车的时候,雨滴是竖直下落的.上车后在车行驶的时候却发现雨丝斜向后落下,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其中的原因.
4、在田径4×100m的接力赛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你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5、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到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到甲保持静止不动,丙看到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对于地面各做何运动?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电路中有 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 图乙装置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通电通体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悬挂在细线下的金属棒最好选用 (填字母代号)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D.铜棒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阳光动力2号
如图所示,是进行过环球飞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翼展达到了72 m,比一种大型波音飞机的翼展还要宽3.5 m;机长22.4 m,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但由于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因此,它的质量只有2300 kg,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
“阳光动力2号”上面共贴敷了17248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kW的功率,这些电力输送给四台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它的起飞速度为46km/h,最大速度约140 km/h。上面可携带高清照相机,对地面情况进行拍摄。
(1) 以飞机为参照物,飞机里的蓄电池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 这种“极轻的碳纤维材料”中”极轻”的物理含义是 .
(3) 在狭小的机舱内,两名瑞士飞行员将轮流驾驶,每次连续飞行5个昼夜,速度按80 km/h计算,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 km。
(4) 高清照相机的镜头是 (填“凸”或”凹”)透镜,成 、缩小的 像。
(5) 为降低飞行时的能量消耗,该机选用新型轻质材料,取面积为1m2 , 厚度为1mm的新型材料,测得其质量为250g,则该材料的密度为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所提问题:
同步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有两种.一种是低或中高轨道,另一种轨道是高达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定点轨道,即在赤道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同,在地面上看这种卫星好似静止不动,称为同步定点卫星.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两大部分构成的.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继站.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它可以“看”到地球最大跨度达一万八千余Km.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几乎全部面积,可进行24小时的全天候通信.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通信卫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服务区域划分,有全球、区域和国内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海事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以及各种军用卫星.
(1) 同步通信卫星的“同步”指的是 .
(2) 同步通信卫星的所在的运行轨道的名称叫做 ,距地球表面36km.
(3) 由图示地球站1和地球站2通信,同步通信卫星的作用是 .
(4) 同步通信卫星的主要用途有 .
(5) 定点于我国上空的同步通信卫星属于下面的( )
A .全球通信卫星 B .区域通信卫星 C .国内通信卫星 D .洲际通信卫星.
4、进入初二,很多同学开始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在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某班同学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
(1) 下课时同学们觉得口渴,用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声音,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得出应该是进入瓶中的水流引起 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位的上升,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 。
(2) 以旁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饮水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3)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自制了一个测温装置。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按照资料的描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一个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①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 。
②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③要提高这个测温装置的精确度,你应该换用更 的玻璃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