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代词风7李清照词两首课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9312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代词风7李清照词两首课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7 李清照词两首 一、积累运用 1.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乍暖还寒(突然) D.憔悴损(相当于“煞〞)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A项,“销〞是“燃烧〞的意思。 答案:A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顶千门次第开 B.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那么能战之 C.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解析:A项,光景/次序,一个接一个。B项,承受/对等,相当。C项,均为端着酒。D项,极度悲伤/极度欢乐。 答案:C 3.以下词句中,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B项应为“望中犹记,扬州路烽火〞;C项应为“西风卷帘〞。 答案:D 4.以下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 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代诗词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 解析:A项“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 答案:A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解析:B项中“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醉花阴?,完成6~7题。 醉 花 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解析:考查知识点为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词中,并结合意象、意境及表达技巧来作综合分析。“又〞字说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别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的别离之悲更深。 答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点明词人与丈夫分别之久,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7.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试用自己的语言答复。 解析:首先,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觉得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这三句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二)阅读?声声慢?,完成8~9题。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这首词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对其极为称道,试分析这些叠音词的表达作用。 解析:抓住叠音叠字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结合作者南渡后的悲惨生活,自然可解。 答案:开首三句,七组叠词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写作者内心空虚,假设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体、准确形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字可以说是全词的“文眼〞,试分析这一句的表达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应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答题时,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做到知人论世。 答案:这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语言表达 10.模仿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古诗文。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曾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飘逸中透出责任的李白 虽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却也悲叹“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征夫 我喜欢朦胧中透出所指的李商隐 虽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但也讽言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 11.“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案:在“乍暖还寒〞的秋季,在群雁往返的地方,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节里愁苦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洒落一行清泪;秋风低拂,飘落一地菊花。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