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一颗番茄从手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撞击水面时溅起许多水珠如图,同时番茄仍有较大速度并继续下沉。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 )
A.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B.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C.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D.小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2、如图所示,将小球与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小球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当小球在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现将小球推至A点,松手后小球在AB间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O点时,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 B.小球在O点时,动能最大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小球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运动至最高点,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D.从A点向上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4、在北京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中(如图),运动员从陡坡下滑、加速、起跳,然后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地上自由“飞翔”。针对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D.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图所示,勤劳的工人借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省力,同时可以省功
B.省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D.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7、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38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楼顶,如图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建筑材料在5s内匀速上升5m,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0N B.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
C.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为3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5%
8、如图所示,摆球由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O到达B点,A、B两点等高。关于摆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在O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从A点到O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9、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土壤中取样, 再返回地球,标志中国“嫦娥工程”取得伟大的胜利。关于“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从地面升空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嫦娥五号”匀速环绕月球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嫦娥五号”携带的着陆器可以通过降落伞减速着陆在月球表面
D.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点火向后喷气,产生一个向前的力,离开月球表面根据的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时刻,将一重为G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被弹簧弹起,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C.时刻小球的机械能等于时刻小球的机械能
D.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小球内能的增加量小于这两个时刻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例如用物体所做的功与其时间的比值,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这个比值叫做______。这种方法,实质上是用______(选填“时间相同比较功”或“功相同比较时间”)来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
2、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重物G重20N,滑轮重10N,重物G上升2m,拉力F做功为_______J(忽略绳重及摩擦)。
3、如图所示,在拉力F=50N的作用下,一个重6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4、如图是某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示意图。在车进站时,要刹车慢慢停下来,而车此时是有很大的______能的,若刹车,这些能量转化为内能而损耗了,若进站时让车上坡,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贮存起来,这样就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出站时利用下坡,则可以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便于启动,节省了燃料,起到节能的作用。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120N的拉力将30kg的物体匀速吊起,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他用2min将物体提高10m,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W。(g=10N/kg)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九年级物理拓展课上,小梅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她用150N的拉力将360N的物体以0.5m/s匀速提升了20s,(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20s内拉力所做的功;
(2)提升360N的物体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提升的物体重力增加150N,求出此时的拉力。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力为200牛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若物体在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0.6米。求:
(1)拉力做的功 W;
(2)所用的时间t;
(3)拉力的功率P。
3、如图,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中国队夺冠成功卫冕!若队员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20kg的冰壶石匀速向前推动1m,用时0.5s,已知冰壶石和冰面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冰壶石对冰面的压强;
(2)队员推力的功率。
4、在一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在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匀速降落了。若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为,求这个整体在该过程中:
(1)所受阻力的大小;
(2)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
5、如图所示,斜面长s=2m,高h=0.8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50N,不计绳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总功是多少?
(2)该过程拉力F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①
0.3
②
2、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选用相同的滑轮和钩码,组装多个滑轮组装置。
(1)选择a、b装置是控制滑轮组的 _______相同,探究的是 ______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2)选择b、d装置是控制 _______相同,探究的是滑轮组的 ______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3)多次实验发现,使用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均相同。则装置 ______ 的机械效率较高,_______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番茄具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动能,所有减少的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所以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故选B。
2、B
【详解】
A.由图知,当小球在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弹簧没有弹力,故A错误;
BC.若将小球推至A点,弹簧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推力),小球在推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当小球到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弹簧的推力为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过O点后弹簧被拉伸,对小球产生拉力,小球在拉力的作用下减速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零,动能最小,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且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只有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不会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小球脱离弹簧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不是受平衡力作用,故A说法错误;
B.由于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所以此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小球重力加上向下的压力,小球重力小于弹簧弹力,故B错误;
C.从A点释放,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小球离开弹簧继续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到达最高点,小球只具有重力势能,因为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故C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向上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不变,但弹簧的弹性形变减小,弹力减小;在前一段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在后一段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小球向上做减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
可知,小球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其动能变大,故A错误;
BC.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故其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正确;
D.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因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故可知是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在提升重物时还要提升动滑轮,做一部分额外功,所以省了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由题知,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则小球位于A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位于B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①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水平台面光滑,则小球不受摩擦力;该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其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变大,所以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②到达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为零,小球所受弹力为零,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③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长,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变大,该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其速度不断减小,动能变小,所以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则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在B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小,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于整体的机械能守恒,所以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B.建筑材料上升的高度h=5m,所以有用功为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绳子股数n=2,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s=2h=2×5m=10m
工人所用拉力的功为
拉力的功率为
故C错误;
A.不计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
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故A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A.因为A、B两点等高,可知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没有损耗,即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
B.小球摆到B点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在O点时为最低点,高度最低,而质量不变,所以在O点时重力势能最小,故C错误;
D.小球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嫦娥五号”从地面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和高度都增大,因此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嫦娥五号”匀速环绕月球时,速度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是非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由于月球上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降落伞起不到作用,因此“嫦娥五号”携带的着陆器不可以通过降落伞减速着陆在月球表面,而是通过自身推进器的反推力着陆在月球表面,故C错误;
D.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点火向后喷气,同时高压气流也会对探测器产生一个向前的力,离开月球表面正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B.t1时刻小球刚与弹簧接触,与弹簧接触后,开始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则小球仍然向下做加速运动,其动能变大,刚释放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时刻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时刻弹簧没有弹簧弹性势能,所以小球机械能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这两个时刻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和小球内能增加量,故小球内能的增加量小于这两个时刻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 功率 时间相同比较功
【详解】
[1]物体所做的功与其时间的比值,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这个比值叫做功率。
[2]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功的多少,故功率实质上是:用时间相同比较功的多少,来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
2、50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受自身重力,两股绳子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因此拉力F的大小为
F=2G+G动=2×20N+10N=50N
物体上升2m,滑轮上升1m,拉力做的功为
W=Fs=50N×1m=50J
3、 120 15
【详解】
[1]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
由此得出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ηFn=80%×50N×3=120N
[2]拉力F做功为
W总=Fs=Fns物=Fnvt=50N×3×0.1m/s×10s=150J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4、 动 动 重力势
【详解】
[1]在车进站时,要刹车慢慢停下来,车的质量很大,此时仍具有很大的动能。
[2][3]若进站时让车上坡,使车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贮存起来,这样能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
5、 83.3% 30
【详解】
[1]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s=3h。物体的重力
G=mg=30kg×10N/kg=3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做的总功
W=Fs=F×3h=120N×3×10m=3600J
拉力的功率
三、计算题
1、(1)4.5×103J;(2)80%;(3)200N
【详解】
解:(1)20s内材料匀速提升的高度
h=vt=0.5m/s×20s=10m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10m=30m
20s内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150N×30m=4.5×103J
(2)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360N×10m=3600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150N-360N=90N
若提升的物体重力增加150N,此时的拉力
答:(1)20s内拉力所做的功是4.5×103J;
(2)提升360N的物体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3)若提升的物体重力增加150N,此时的拉力是200N。
2、(1)120J;(2)2s;(3)60W
【详解】
解:(1)物体的重力G=200N,物体上升的速度v=0.3m/s,上升的高度h=0.6m,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段数为2,则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0.6m´2=1.2m
则拉力做的功为
W=Fs=100N´1.2m=120J
(2)物体上升所用的时间为
(3)拉力的功率为
答:(1)拉力做的功W等于120J;
(2)所用的时间t为2s;
(3)拉力的功率P等于60W。
3、(1) 5000Pa;(2) 20W
【详解】
解:(1)冰壶石匀速运动,则冰壶石受力平衡,重力等于冰壶石对地面的压力,冰壶石的质量为20kg,则
F=G=mg=20kg×10N/kg=200N
冰壶石和冰面接触面积为0.04m2,冰壶石对冰面的压强
(2)队员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20kg的冰壶石匀速向前推动1m,用时0.5s,则推力做的功
W=Fs=10N×1m=10J
则功率为
答:(1)冰壶石对冰面的压强为 5000Pa;
(2)队员推力的功率为20W。
4、(1)1000N;(2)6000W
【详解】
解:(1)有题可知,运动员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到的阻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阻力为
(2)重力做的功为
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答:(1)所受阻力的大小1000N;
(2)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为6000W。
5、(1)500J;(2)100J;(3)50N
【详解】
解:(1)所做总功为
W总=Fs=250N×2m=500J
(2)所做有用功为
W有=Gh=500N×0.8m=400J
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500J﹣400J=100J
(3)由W额=fs得摩擦力为
答:(1)该过程拉力F做的总功是500J;
(2)该过程拉力F做的额外功是100J;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50N。
四、实验探究
1、 匀速 3.2 62.5 不变
【详解】
(1)[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大小。
(2)[2]由图可知,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
[3]第2次机械效率为
(3)[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额外功的来源是克服动滑轮自重做的功,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当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时,G动与G物均不变,由上式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2、 组装(连接)方式 提升物体重 滑轮组提升物体重 组装方式 b、d 组装方式
【详解】
(1)[1][2]图a、b装置中,滑轮组的绕线相同,即组装方式相同,但提升的物体的重力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提升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2)[3][4]b、d装置中,提升的物重相同,滑轮组的绕线不同即组装方式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滑轮组组装方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3)[5]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提升重物的高度相同时,据
知,提升的物重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装置b、d的机械效率较高。
[6]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影响有用功和额外功,据
知,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