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练习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5653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练习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本文档共8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阅读漫画,完成第1~2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B.资源短缺 C.贫困 D.环境问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  ) ①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系统不稳定 ④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1题,图中的“人口膨胀”是关键词,描述的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2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快,导致人均拥有资源和物质财富少、排放废弃物多等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答案1.A 2.D 导学号5208407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鱼塘、沼气池、果园 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池、鱼塘、果园 D.沼气池、果园、鱼塘 4.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  )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3题,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是鱼塘;丙输出植物残体,是果园。第4题,生态农业园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可持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增加就业)等。 答案3.C 4.B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在上图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 A.a B.b C.c D.d 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 A.坦桑尼亚 B.肯尼亚 C.加拿大 D.阿富汗 解析第5题,形成“PPE怪圈”意味着人口数量庞大,环境质量较差,生活贫困。这种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传统型模式,B项正确。第6题,考查人口的增长。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多是现代型增长模式,一般不会出现“PPE怪圈”。本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加拿大是发达国家,C项正确。 答案5.B 6.C 2018年3月21日,我们迎来第六个“世界森林日”。世界森林日,也被译为“世界林业节”,是在1971年欧洲农业联盟大会上,由西班牙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而提出的。据此完成第7~8题。 7.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第7题,目前造成森林资源被毁的主要原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旱涝灾害能够影响到森林的生长,但不会导致森林的大量死亡。第8题,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7.A 8.D 9.导学号52084072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 。  (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                ,其原因有          。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        。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               。  解析第(1)题,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有涵养水源、吸纳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新增湿地主要是人工通过填海造陆及围海养殖完成,故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读图可知,自然岸线基本不变。海岸线变化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从栖息地的面积、食物和污染等方面分析。第(3)题,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可从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公民意识等方面分析。 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 能力素养拓展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第1~2题。 1.2000—2008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 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第1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第2题,在1900米以上的地方,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区域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故选B项。 答案1.A 2.B 工业生态学是研究工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友好互助、协调发展的科学,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它效法自然生态系统,实施工业生态化技术,将传统工业改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下图为我国某生态工业园生态链图,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代表。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生态工业园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黑龙江省 B.上海市 C.江苏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4.下列有关生态工业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范围可由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一、第三产业 B.生态工业园效法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应着重发展第一产业 C.生态工业园内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势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工业园主要是甘蔗制糖,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甘蔗,故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第4题,生态工业园因其生产环节的关联性,可延伸到第一、第三产业,各环节之间追求的是协作与统一,考虑其生产的原料来源,产品性质及技术要求,生态工业园不适宜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答案3.D 4.A 导学号52084073福建省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下图表示1988年与2011年长汀县土地利用结构。读图,完成第5~6题。 5.1988年长汀县的主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次生盐碱化 6.1988—2011年,福建省长汀县(  )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改善 B.城市化发展快,耕地快速减少 C.林地破坏严重,环境问题加剧 D.裸地面积减少,生态恢复良好 解析第5题,该地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裸地面积大,因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第6题,比较两图可以发现,该区域裸地面积显著减少,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答案5.B 6.D 读图,完成第7~8题。 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 7.有关全球各地土地退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 B.非洲土地退化严重主要跟沙尘暴频发相关 C.欧洲降水丰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D.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超过北美洲 8.目前在我国农牧过渡地区,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对策为 (  ) A.加强湿地管理,维护其生态功能 B.禁樵禁牧,保护基本农田 C.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草 D.有机质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第7题,亚洲土地退化主要以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为主;非洲土地退化也是以人为破坏植被为主要原因;欧洲水土流失远没有亚洲等地严重;南美洲和北美洲土地退化面积相当,但北美洲面积远大于南美洲,所以南美洲严重土地退化面积比重超过北美洲。第8题,农牧过渡地区土地退化主要是过度放牧或过度农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是主要措施之一,在部分地区实行退耕还草,有利于生态的恢复;禁樵禁牧不利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应该适度放牧,防止乱砍滥伐;有机质还田有利于防止土地退化,但不是农牧过渡地区的主要措施。 答案7.D 8.C 9.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的主要区位优势。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哪一个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理由是什么? (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该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解析第(1)题,该农场进行多种经营,属于混合农业。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第(2)题,生产过程3是“废弃物”的再利用过程,环境效益最大。第(3)题,注意从图中读取信息。第(4)题,该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1)混合农业。靠近京、津等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生态农业科教培训中心,技术水平高。 (2)生产过程3。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3)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4)持续性原则。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