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平时训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5kg
B .我们教室一层楼的高约为3.5m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0.1km/h
D .健康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2、在下列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B .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D .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
3、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厚度约为3cm 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D .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5s
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张复印纸的厚度约为1mm B .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km/h
C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D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5、小明同学家住某小区5楼,楼房是多层,没有电梯。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小明同学在上下楼时经常帮父母提一些物品。一天,小明放学时刚好碰到妈妈买了5斤鸡蛋,主动帮妈妈将鸡蛋提上了楼。下列说法最符合事实的是( )
A .5斤鸡蛋大约有100个 B .一个鸡蛋的直径大约是6dm
C .小明将鸡蛋提上楼的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300J
D .小明上楼的时间大约是10s
6、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0s
C .新冠病毒直径约100µm 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7、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g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物理课本的长度为18dm D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mm B .蔬菜保鲜的温度约为﹣10℃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 D .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9、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根香蕉的长度约为0.01m
B .一个菠萝制成的水果电池电压约为220V
C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kg
D .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橘子温度约为-5℃
10、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物理课本的长约0.26m B .做完一次眼保健操大约需要10分钟
C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g D .人的心跳大约每秒75次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2、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00 ,一支2B铅笔的直径约8 ,八年级学生步行5米的时间约为0.1 。
5、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理量时忘了写单位,请你在他记录的数据后填写上适当的单位:一位同学的身高160 ;一节课的时间40 ;一杯水的体积250 。
6、误差是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若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8.38cm、8.37cm、8.368cm、8.39cm、8.37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某同学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cm、17.8cm、17.81cm、17.28cm、17.81cm,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多少?(写出理由和计算步骤)
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请问: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测量的结果有错误吗?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标有Ø=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同样的铅笔,你能较准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吗?请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的直径的数学表达式.(提示:设待测铜丝的直径为Ø′,圈数为n′,直径为Ø=0.3mm的铜丝圈数为n)____________
4、什么是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5、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刘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6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17.72cm; 17.61cm;17.70cm; 17.18cm;17.71cm;17.7cm。
(1)请写出6次测量中错误的数据。
(2)通过简易的计算,测量结果应该记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 .
(2) 该实验原理是 。
(3)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
(4) 实验中测得路程SAC上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SAB上的平均速度为V2 ,路程SBC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
2、根绝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小题:
(1) 小华想测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情况。
①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VAC== cm/s。
②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2) 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①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
② 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N。
③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拴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 ( 水=1.0x103kg/m3)
④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 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x,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检查导线接点
现象
a、b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c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d
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c、d
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①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②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端 (选填“最左”或“最右”)。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一个作用是 。
③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上表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④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0 A,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x的阻值,结束了实验。你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有何不妥?答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