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4620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夯实基础1【2018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冯大夫传【明】焦竑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休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2、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情窳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品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今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先是大夫念

3、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仪仅六十而卒,惜哉!(选自澹园集,有删改)【注】胶庠:这里指学校。窳(y);懒。惰窳:懒情。墩台:这里指报警台。(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知自重 雅:高尚B束休问馈却不纳 纳:接受C大夫力也 力:功劳D逋赋日完 逋:拖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雅”,结合语境内容“童稚入乡塾不

4、与群儿嬉”分析可知,应该译为向来。(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做“弱冠”。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礼闱还可指尚书省。C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D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七品”改为“九品”。九品中正制是魏朝的陈群提出来,每品分

5、为正从两级,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笼络世家门阀而设立的。(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答案】(1)从此,电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非以前能比。(2)只是因为办事冒犯了元宰,御史迎合元宰的心意,进言中伤他。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

6、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4)根据第三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答案】待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立足文本第三节内容,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减轻刑罚;待民以宽;减少赋税。“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参考译文:冯大夫名友,字益卿,是

7、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二十岁时进入学校学习,每次考试总能超过同辈人,嘉靖甲午年,通过了乡试。后来多次参加会试,考不中,他叹息说:“母亲老了,与其等母亲去世后杀牛祭奠,不如趁她尚健在杀鸡孝敬她,怎么能说委层我自己呢!”于是担任屯留学谕。屯留远在山中,人们不知道学习,大夫每天为学生讲授经义和写文幸的方法,对馈赠的礼物拒不接受。一时间,学生们俯首听命,没有敢喧哗的人。大夫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拿。庚子年,大夫前往浙江主持考试,走前留下钱币表示庆祝,不久,这三个人都考中了进士。

8、从此,屯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非以前能比。壬寅年,晋升为岢岚州知州。岢岚州遭受外族之苦,多次被侵袭,当年将要闹饥荒。大夫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一切事都用宽容的政策处理,百姓感谢他。又考虑城墙壕沟是遏制外族的重要设施,他想尽办法,边修筑城墙边深挖壕沟。奇及州财政收入稳定,没有役夫贫病交加,境内事务井井有条,树立了百世典范,这是大夫的功劳啊。适逢忻州凋敝,一年内三次更换知州。朝中众臣商议要治理好忻州非靠大夫不可,于是调任折州,岢岚州百姓想留他却留不住,争相画像祭拜他。到了忻州,大夫制定严苛的法规,严禁不按规定的时同举行婚事,丧事,严禁赌博和巫术,各种懒情、颓废的现象因此得以改变,当地的风气是人们

9、喜欢打官司,不按时交纳税粮,又加上藩王侵夺民因,每年上交朝廷的赋税减少,到现在,诉讼案件减少,拖欠的赋税一天内就交完了,百姓被夺去的因此得以归还,皇帝赞许他,赐给他金币。加四品体。不久升任郡丞。管理军队事务,施行保甲制,增设报警台,让想来劫掠的外族不能恣意妄为;治理郡中事务,接手后很快办理好。邻郡有不能决断的案件,最终都由大夫处理。大夫的廉洁干练在京城附近地区是最有名的。只是因为办事冒犯了元宰,御史迎合元宰的心意,进谗言中伤他。此前大夫考虑母亲年老,多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不能实现,到这时候,他欣喜地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山上盖了别墅,学习农耕,教育孩子。有时坐在茂密的树间,有时登

10、上他建造的望山楼,随性饮酒,放歌长啸,时常写出新曲自娱自乐,晚年非常喜欢结交朋友,设宴谈笑,意气昂扬。人们都说这是长寿的征兆,他却仅仅活到六十岁就去世了,可惜呀!2【2018届江西省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沐春,字景春,材武有父风。年十七,从英征西番,又从征云南,从平江西寇,皆先登。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群臣请试职,帝曰:“儿,我家人,勿试也。”遂予实授。尝命录烈山囚,又命鞫叛党于蔚州,所开释各数百人。英卒,命嗣爵,镇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寨乱,遣瞿能讨平之。明年平越巂蛮,立澜沧卫。其冬,阿资复叛,与何福讨之。春曰:“此贼积年逋诛者,以与诸土酋姻娅,辗

11、转亡匿。今悉发诸酋从军,縻系之,而多设营堡,制其出人,授首必矣。”遂趋越州,分道逼其城,伏精兵道左,以羸卒诱贼,纵击大败之。阿资亡谷中,春阴结旁近土官,诇知所在,树垒断其粮道。贼困甚。已,出不意捣其巢,遂擒阿资,并诛其党二百四十人。越州遂平。广南酋侬贞佑纠党蛮拒官军,破擒之,俘斩千计。宁远酋刀拜烂依交址不顺命,遣何福讨降之。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为其属刀干孟所逐。来奔。春挟与俱朝,受上方略,遂拜春为征虏前将军,帅何福、徐凯讨之。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回军击景罕寨。贼乘高坚守,官军粮且尽,福告急。春帅五百骑救之。夜渡怒江,

12、旦抵寨,下令骑骋,扬尘蔽天,贼大惊溃。乘胜击崆峒寨,亦溃。前后降者七万人。将士欲屠之,春不可。干孟乞降,帝不许,命春总滇、黔、蜀兵攻之。未发而春卒,年三十六。谥惠襄。春在镇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为立祠祀之。(选自明史沐春传,有删改)【注】沐英,太祖朱元璋养子。越嶲(x),郡名,治所在邛都,管辖云南、四川等地。(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贼积年逋诛者 逋:拖延B以羸卒诱贼 羸卒:疲弱的士兵C受上方略 方略:方法和谋略D贼乘高坚守 乘: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13、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B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C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D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

14、/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这段话是说“先用兵护送思伦发到金齿,发文书要刀干孟来迎接,刀干孟不答应,沐春于是挑选五千士兵,让何福与瞿能带领这五千士兵,逾过高良公山,长驱直入进攻南甸,大败刀干孟,斩获他的酋长刀名孟”;可以先抓句中的名词和代词,比如“思伦发”“金齿”“干孟”“卒”“福”“瞿能”“高良公山”“南甸”“之”“刀名孟”,然后借助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思伦发”是人,“送思伦发”到金齿这个地方,“于金齿”与前面“送”的行为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选卒五千”意思是“挑选五千士兵”,“令”意思是“让”,“福”“瞿能”是两个

15、人,“将”意思是“率领”,应在“将”后断开,排除C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沐春身先士卒,颇受信任。在随父出征西蕃与云南以及平定江西乱贼时,他都先于众人登城;群臣要他先试官职,太祖却认为不必要。B沐春讨贼有方,善待降兵。阿资叛乱,他采取有效策略,最终把阿资及其所有党羽擒获并诛杀;然而对景罕寨投降的贼兵,他却阻止将士屠杀。C沐春解危纾难,屡建功勋。官兵与景罕寨贼兵交战,何福告急,他便率兵救助;还平定越嶲与维摩十一寨之乱,打败崆峒寨、景罕寨的贼兵。D沐春注重屯田,关心百姓。沐春在云南等地,修屯政,辟农田,凿池河,灌溉良田数万亩,使许多百姓恢复了常业,受到百姓的爱戴。

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命录烈山囚,又命鞫叛党于蔚州,所开释各数百人。阿资亡谷中,春阴结旁近土官,诇【xing】知所在,树垒断其粮道。【答案】(1)曾经奉命审讯并记录烈山囚犯的罪状,又奉命到蔚州审问叛党,释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数百人。(2)阿资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结交附近土著酋长,侦察得知阿资的藏匿之地,建立堡垒来切断他的粮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17、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录”,审讯并记录;“鞠”,审讯,审查,审问;“鞫叛党于蔚州”,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蔚州鞫叛党”,“于”,到;“开释”,释放,“所开释”,所字结构,释放被拘禁的人。第二句中,“亡谷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亡”,逃亡;“阴结”,“阴”,暗中,“结”,结交;“诇知”,侦察得知,“诇”,侦察;“树”,名词做动词,建立;“断”,使动用法,使断开,切断。参考译文:沐春,字景春,才能与武艺有父亲沐英的风范。十七岁时,沐春跟从父亲出征西番,又跟从他出征云南,还跟从(他)平定江西的盗寇,每次都先于众人而登城。积有功勋授予后军都督府佥事的官衔。群臣请沐春试职,太祖说:

18、“这个人,是我的家人,不必试。”于是授予实际的官职。曾经奉命审讯记录烈山囚犯的罪状,又奉命到蔚州审问叛党,释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数百人。沐英死后,让他承袭爵位,镇守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个寨子发生叛乱,沐春派遣瞿能前去讨伐平定叛乱。第二年平定越巂郡的蛮寇,设立澜沧卫。这年冬天,越州土著酋长阿资再次叛乱,沐春与何福去讨伐他。沐春说:“这个盗贼是多年逃亡的杀人犯,因为与各位土酋是姻亲,辗转多地逃亡隐匿。现在发动各地酋长全都投身军旅,去捕捉他,并多设堡垒,控制他的进出,阿资投降或被杀那是一定的了。”于是急忙领兵到越州,分道逼近他的城池,在路旁埋伏精兵,用羸弱的士兵来引诱贼兵,猛烈攻击并大败贼兵。阿

19、资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结交附近土著酋长,侦察得知阿资的藏身之地,建立堡垒来切断他的粮道。贼兵非常困顿。不久,出其不意捣毁贼巢,于是擒住阿资,并诛杀他的党徒二百四十人。越州于是平定了。广南的酋长侬贞佑纠结党徒蛮贼拒抗官军,沐春率军打败并捉拿他,俘获斩首贼兵数以千计。宁远的酋长刀拜烂依仗交趾国不服从命令,沐春派遣何福去讨伐降服他。洪武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被他的属下刀干孟驱逐。思伦发前来投奔沐春。沐春带着他一起去朝廷,接受皇上的方法策略,于是朝廷任命沐春担任征虏前将军,率领何福、徐凯前去讨伐刀孟干。先用兵护送思伦发到金齿,发文书要刀干孟来迎接,刀干孟不答应,沐春于是挑选五千士兵,让何福与瞿能

20、带领这五千士兵,逾过高良公山,长驱直入进攻南甸,大败刀干孟,斩获他的酋长刀名孟。掉转进军方向攻击景罕寨。贼兵登上高处坚守阵地,官兵的粮食将尽,何福向沐春告急。沐春率领五百骑兵来救助他。夜晚渡过怒江,早上抵达景罕寨,下令骑兵纵马奔驰,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天空,贼兵大惊溃败。官军乘胜攻击崆峒寨,贼兵也溃散。前后投降的贼兵有七万人。将士想把他们杀了,沐春不答应。刀干孟请求投降,太祖不答允,命沐春总领滇、黔、蜀的军队来攻打他。军队还没出发沐春就死了,年仅三十六。谥号惠襄。沐春在云南等地镇守七年,大力实行屯田政策,垦辟田地三十余万亩,开凿了铁池河,灌溉宜良干涸的田地数万亩,百姓恢复常业的人有五千余户,还为他

21、立祠堂并祭祀他。3【2018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四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迁陈留太守。犊民酉牧,年七十余,有至行,举为计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孝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

22、胜之。”迁光禄勋。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隆疾笃,口占上疏曰:“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

23、草以报。”诏曰:“生廉追伯夷,直过史鱼,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节选自魏史高堂隆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B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C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D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答案】D【解析】本题主

24、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根据句式结构断句,排除A与C项;“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的断法,无法翻译,且不合语法基本要求,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也指在学校读书的学生。B结草,代指报恩,典故出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C博士,古代官名,主要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

25、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堂隆恪守礼制,维护长官尊严。做泰山郡督邮时,面对郡里督军对太守的不礼行为,高堂隆很生气,按剑怒斥督军。B高堂隆选贤举能,深受皇帝赞赏。做陈留太守时,见犊民酉牧有品行,就推举他做计曹掾,明帝用加官来表彰高堂隆。C高堂隆重视礼义,劝谏皇帝修德。面对崇华殿火灾,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劝皇帝要修行礼义与品德,以战胜灾祸。D高堂隆心系苍生,反对大兴土木。明帝大肆修筑宫殿,各种劳役频繁,他上疏劝谏皇帝更应体恤民力

26、,重视农业生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C项,“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面对“崇华殿火灾”提出的观点,而是高堂隆病重时,口述奏书的观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答案】(1)因此皇帝亲耕来劝导农民种庄稼;皇后采桑(养蚕)来织成衣服,这是用来正大光明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所施恩惠的方法。(2)天

27、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天下。臣百病缠身,稍微有点气力,就自己乘车出发,返回故里。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年时为诸生,

28、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督邮。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执,直呼薛悌的名字呵斥他。高堂隆按剑怒斥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演奏。当着臣下面而直呼官长的名字,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黄初中,任堂阳长,后为平原王曹睿太傅。曹睿即位,即魏明帝,任命高堂隆为博士、驸马都尉。明帝登基伊始,群臣认为应大摆筵宴,高堂隆认为不宜大摆筵宴,明帝敬重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后任陈留太守。牧民酉牧,七十多岁,有品行,高堂隆推举他任计曹掾;明帝赞赏他这样做,特意任命他为郎中来对他加以显宠。后来迁任侍中,还兼领太史令。崇华殿遭火灾,明帝下诏问高堂隆:“这是什么灾祸呢

29、?按礼节,该有祈禳之义吗?”高堂隆说:“所有的灾祸,都是向人们展示诫告。只有修行礼义与品德,才能战胜灾祸。”后迁升光禄勋。明帝更是大肆修筑宫殿,雕饰观阁。各种劳役频繁发起,参加建造的人数以万计,公卿以下的官员直到学生,没有不来出力的,明帝也亲自掘土作为表率。但天下大雨不绝,冀州发大水,漂走淹没百姓的财物。高堂隆上疏劝谏,言辞急切:天地的最大恩惠叫做生长万物,圣人的最大宝物叫做王位。靠什么守住王位?用仁德;靠什么使天下之人聚合?用财富。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和百姓便是国家的基础;粮食布帛,便是士人和百姓的命根子。粮食布帛没有大自然就不能产生,没有人的劳动就不能长成。因此皇帝亲耕来劝导农民种庄稼;皇后

30、采桑(养蚕)来织成衣服,这是用来正大光明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所施恩惠的方法。而今上下服劳役,疾病灾荒交加,耕种庄稼的人少,饥饿灾害接连到来,没有办法度过时光,(朝廷)应当抚恤下民,解救他们的困顿。”明帝审阅奏书后,对中书监、中书令说:“看了高堂隆的奏书,使我感到畏惧不已。”高堂隆病得很重,口述奏书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天下。臣百病缠身,稍微有点气力,就自己乘车出发,返回故里。如果死去后,魂灵有知,一定报效陛下知遇之恩。”明帝下诏说:“先生的清廉赶上了伯夷,正直超过了史鱼,怎能小病未愈就归回故里呢?”高堂隆去世后,留下遗嘱要节俭办理丧事,用当时普通的服装入殓。临门强化1【

31、2018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 ”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

32、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免、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賜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顼

33、、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选文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B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C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D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答案】C【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4、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昭陵,是中国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合葬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C逆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鱗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后多指反抗辩驳同僚等。D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髙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答案】C【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C项,龙是皇帝的象征,所

35、以“逆龙鳞”一般是指反抗违背或者辩驳皇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还是孩童之时,面对世俗官吏的干扰,只是专心读书,在书中与圣贤神游,读书很有定力,表现出了过人之处。B狄仁杰崇孝重友。狄仁杰曾上报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同僚郑崇质出差。当时狄仁杰和州司马李孝廉关系不和睦,看到狄仁杰之举,他感到羞愧,于是和好如初。C狄仁杰认为,大将军权善才只是砍伐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被皇帝下召诛杀,会让皇 帝背负无道昏君的千古骂名,力劝皇帝改变主意。D狄仁杰与朝中许多官员一样,以匡复李唐社稷为己任。他从母子之间的情感出发,逐步打动了武则天,最终使武则天改变了主意,召回中宗,立为储君。

36、【答案】B【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张冠李戴。原文中说“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可见与司马李孝廉关系不和睦的是蔺仁基。所以选B项。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

37、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答案】(1)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

38、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2)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把手脚安放到何处呢?【解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仁杰小时候,家中的一个仆役被人杀了,县衙里来人盘问调查,家里人都忙着接待,接受问询。只有仁杰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读书。县衙里的人责怪他,仁杰说:这些书中,圣人贤良都在,我都接待应对不过来,哪有时间理你这样的庸俗小吏?”后来以明经科中举,他担任汴州判佐。狄仁杰崇孝重友,无人能比。在并州时,和他同为法曹的郑崇质,母亲老而多病,轮到他到万里之外的西域出差时,仁杰对他说:你母亲病重

39、,而你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你担心呢!”于是上报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差。当时蔺仁基和州司马李孝廉关系不和睦,经常闹矛盾,于是对李孝廉说:“(看看人家狄仁杰),我们不感到羞愧吗?”两人因此和好如初。狄仁杰在仪凤年间担任大理丞,一年之内审 理判决了积压案件达17000件,没有一个认为冤屈再要求申诉的。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伐了太宗昭陵上的柏树而获罪,仁杰上奏,认为他的罪过应当免去其官职。高宗下诏命令立即处死他,狄仁杰又上 奏说此人罪过不当处死。高宗气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了昭陵的柏树,是让我背上不孝的罪名,必须处 死他。”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宫廷,狄仁杰说:“

40、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以为并非如此。如果处在桀纣时代,的确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时代,就容易做到了。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定罪时并没有将盗贼砍头示众。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流放、处死等刑罚,都有其等级次序,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叫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把手脚安放到何处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

41、天开始吧。古人说:如果盗取长陵一捧泥土,陛下如何治他的罪?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杀死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王?这就是我不敢奉命处死权善才,使陛下背上无道的恶名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渐渐消解,权善才因之免于一死。当初,中宗在房陵,吉顼、李昭德都有匡复李氏天下正直慷慨之言,武则天却没有复辟的想法。只有狄仁杰每次私下上奏回应,没有不把母亲和儿子之亲情作为谈论之话题的,武则天也渐渐省悟,最终召回中宗,又立为储君。不久,狄仁杰上奏说:“太子回宫,没有知道的人,众人(对是否恢复李唐江山)议论纷纷哪能明白对错呢?”武则天认为狄仁杰说得有理,于是又在龙门安置中宗,准备好礼节迎接归来

42、,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2【2018届重庆高三科研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曰谅毅者,辩士也,大王可试使之。”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若使有罪,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

43、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西行之,无所敢疑。”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啗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驎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

44、。(选自战国策赵策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秦之强 / 得宁邑以制齐 / 赵诸侯皆贺 / 吾往贺而独不得通 / 此必加兵我 / 为之奈何 /B以秦之强得宁邑 / 以制齐赵 / 诸侯皆贺 / 吾往贺而独不得通 / 此必加兵 / 我为之奈何 /C以秦之强 / 得宁邑以制齐赵 / 诸侯皆贺 / 吾往贺而独不得通 / 此必加兵我 / 为之奈何 /D以秦之强得宁邑 / 以制齐 / 赵诸侯皆贺 / 吾往贺而独不得通 / 此必加兵 / 我为之奈何 /【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

45、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以制齐赵”是“得宁邑”的目的,不要断开;“我”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2)下列对文中加虚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君”是臣下在别国面前对本国国君的谦称。B“币物”指昂贵的礼品。币是礼品的代称,古代的玉、帛、圭、璧等统称币。C“平原君”即赵胜,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

46、孟尝君号称战国四君子。D“受命”指听从号令,指甘愿接受赵国的领导。【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谅毅在赵国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在出使秦国的时候,不辱使命,成功地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任务。B谅毅随机应变。在拜见秦王的时候,他答应处处听秦王的话;但是在秦廷上,他又能处处维护赵国的利益,不被秦王所左右。C谅毅做事情为对方着想。当秦王提出杀掉赵豹、平原君的要求时,他认为这样做之后,会伤了叶阳、泾阳君的心,秦王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打消了杀赵豹、平原君的想法。D谅毅能看清秦强赵弱的事实。他巧妙地

47、打消了秦王要杀平原君的念头,但是不得不接受秦王提出的不再让这两个人从政的建议。【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谅毅并不是担心这样做之后伤了秦王身边的叶阳、泾阳君的心,而是以此类比,让秦王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从而打消杀赵豹、平原君的念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若使有罪,愿得请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驎不至。【答案】(1)使臣如果没有罪过,希望大王不要断绝我们承欢的机会。如果使臣有罪,愿意得到大王的惩处。(2)鸟

48、巢倾覆毁坏了鸟蛋,凤凰就不再飞到这里;剖开兽胎焚烧小兽,麒麟就不再来到这里。【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参考译文:秦国攻打魏国,夺取宁邑,诸侯都去祝贺。赵惠文王也派使者前去祝贺。使者往返三次没有通报接见。赵惠文王很忧愁,对左右的人说:“凭借秦国的强大,夺取宁邑以后,就将制裁齐国、赵国。诸侯都去祝贺,我们前往祝贺却不能通报接见,这一定是要攻打我们,对这件事怎么办?”左右的人说:“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报接见,一定是所派出的人不是适当的人选。有一个叫谅毅的,是能言善辩的人,大王可以派他去试试。”谅毅亲自接受赵王的命令前往。到了秦国,向秦王献上书奏说:“大王扩大土地到宁邑,诸侯都来祝贺,我国君王也私下赞许大王,不敢安闲住着,派臣下捧着礼物三次来到大王的宫廷,可是使者没能得到通报召见。使臣如果没有罪过,希望大王不要断绝我们承欢的机会。如果使臣有罪,愿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