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庆市2022届初中毕业生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提示:本卷中g取10 N/kg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开展,为了平安,一般轿车内都配有平安带和平安气囊。平安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平安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而撞到车身上。
2、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20s内行驶的路程是m。
4、实验室需取用1 kg纯洁水,除用天平称量外,还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实验仪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利用的作用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花纹是为了增大,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选填:杠杆、轮轴、斜面、滑轮〕。
第5题图 第7题图
6、破罡湖某处的水深6m,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 Pa;在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那么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 :2 B、2 :5 C、5 :4 D、4 :5
9、如下列图,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第9题图 第11题图
10.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11、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下列图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12、小强同学在学完电磁学后想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一种能在水中自动行驶的小船,如下列图,请你对他的创造作出评价,当开关闭合时( )
A .小船能行驶,因为通电后两磁极相互吸引提供动力
B. 小船不能行驶,但如果改装成两磁极相互排斥那么可以行驶
C. 小船不能行驶,因为小船作为一个整体,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D. 只要电磁铁的磁性足够强,小船就能够行驶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2011年5月22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心脏地带,造成上百人死亡,数百座房屋和大量车辆被毁。龙卷风的实质是高带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如下列图〕,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第14题图)
A.龙卷风使物体爱到重力变小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14、如下列图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小科认为:
①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③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其中合理的(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三、实验与做图题(4+2+4+7+5=22分)
15、〔4分〕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最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那么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矿石的质量是g.
第15题图甲 第15题图乙
16、〔2分〕画出图中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4分〕如右上图:这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假设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管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相同。
第18题图甲 第18题图乙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选填“不变"或“变化")。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19、〔5分〕以下列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
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外表比铁块外表粗糙。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
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19题图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9分。共21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0、〔6分〕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20、〔6分〕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 km消耗的汽油为8 L。 汽油的密度为 ρ =0.71×103 kg /m3 。求:
(1) 该汽车匀速行驶100 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 8 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2、(9分)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下列图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参加225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参加15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假设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求:
第22题图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
2022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减小 惯性;2、 “和谐号〞列车;3、500;4、量筒〔弹簧测力计〕 m=ρv(m=G/g)
5、大气压 摩擦力 轮轴;6、6×104Pa 减小;7、托里拆利、减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8、C;9、A;10、B;11、B;12、C;13、C;14、D
三、实验与做图题(4+2+4+7+5=22分)
15、〔每空2分〕取下最小的砝码并移动游码;78.4
16、 〔2分〕 图略;17、〔力和力臂各2分〕 图略
18、〔每空1分〕(1) 小 相平;(2)深度;(3)大 大;(4) 不变 相等
19、〔每空1分〕(1) 1.6 ;(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4)小于
四、计算题(21小题6分,22小题6分,第23小题9分。共21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0、〔6分〕
解:设天平左右两边的臂长为l1,l2 ,天平两次平衡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ml1=m1l2
ml2=m2l1-------------------------------------------------------------------------------------〔2分〕
∴m= m1l2/l1
m= m2l1/l2
两式相比,l1/l2=代入上式:---------------------------------------------〔4分〕
得到:m= ------------------------------------------------------------------〔6分〕
21、〔6分〕
解:〔1〕t = s / υ = ( 100×103 m ) / ( 20 m/s ) = 5×103 s ---------〔3分〕
〔2〕m = ρ V = 0.71×103 kg / m 3× 8 × 10 - 3 m3 = 5.68 kg ----〔6分〕
22、〔9分〕
解:〔1〕根据定滑轮特点,由图乙得:G石=G水=ρ水V水g;-------------------〔2分〕
由甲图得:F浮=G石-F=ρ水V水g-ρ水V´水g=ρ水△V水g=1.5N--------〔5分〕
〔2〕 F浮=G排=ρ水V排g V排= F浮/ρ水g=1.5×10-4m3------------------〔7分〕
石块浸没V石=V排
m石=ρ石V石ρ石=m石/V石=2.5×103kg/m3 -----------------------〔9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