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讲与练2021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酶与ATP随堂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3963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与练2021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酶与ATP随堂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酶与ATP 1.(2015·海南单科)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和酶的相关知识。激素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固醇类,A错误;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重要特性,C正确;激素具有调节作用,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后,可以调节靶细胞的代谢,D正确。 答案:A 2.(2014·福建理综)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核糖体中只剩下RNA成分,因此,由题中信息“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可说明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3.(2013·四川理综)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酶和无机催化剂对生物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A项中的果胶酶、B项中肝脏研磨液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和C项中的无机催化剂FeCl3均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萃取过程中提高温度能够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萃取效率。 答案:D 4.(2013·山东基本能力)制作面包需要面粉、糖和酵母等原料,有时还要加入淀粉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A.加入淀粉酶有利于酵母的发酵 B.淀粉酶是酵母发酵的主要原料 C.用沸水溶解淀粉酶会使其失活 D.淀粉酶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加入淀粉酶可促进面粉中淀粉的水解,从而利于酵母的发酵,A正确、B错误;酶在高温下易失活,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 答案:AC 5.(2013·四川理综)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能量代谢的相关知识。在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幼苗的生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TP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活细胞内时刻进行着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幼苗生长过程中会进行有丝分裂,因而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2015·重庆理综)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1)对照管应加入等量蒸馏水,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正常的pH,防止溶液pH变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红粒管中蓝色较白粒管深,说明红粒管中淀粉含量高,据此推测出红粒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是导致红粒小麦发芽率低的原因。若反应物淀粉浓度适当减小,可通过缩短反应时间的方法得到与改变前相同的显色结果。(2)要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需对比红、白粒小麦中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单独作用时的效果,即分别对α­淀粉酶、β­淀粉酶进行灭活处理,若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则只有α­淀粉酶作用的Ⅱ管表现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 答案:(1)0.5 mL蒸馏水 控制pH 红粒小麦 低 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 深于 7.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若干。 (1)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的温度改为80 ℃,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有两个目的:一是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可通过设置有酶和无酶两组实验进行研究;二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可通过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来实现。因此,本实验需要设置3组:H2O2溶液+蒸馏水、H2O2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H2O2溶液+FeCl3溶液。由于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所以实验结果是确定的,即加酶的一组中O2释放速度最快。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故经80 ℃水浴保温后,加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O2释放速度最快。 答案:(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 ℃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③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