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87100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

2、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2、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有些是人工制造。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液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造雪过程中,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华B人工造雪过程中,气温必须达到0或0以下C人工造雪过程中,小液滴需要吸收热量D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不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相等3、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C与液体表面

3、积的关系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5、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

4、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第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甲体温计度数比正常人的体温高了_。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K。2、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了水在 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时,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如图2所示,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 _方法使气体液化的。3、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吸收”

5、或“放出”)热量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5、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_(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 _(填“能”或“不能)沸腾。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1、如图,云南白药气雾剂对运动扭伤具有冷敷镇痛作用,将气雾剂喷到受伤处,观察到:液体很快不见了;喷嘴周围出现了白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观察到的这两个现象。2、如表所示,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

6、据回答问题.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8.8-117-9580.5沸点/35778.5111218(1)-80时酒精呈_态;(2)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中_做测温物质;(3)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中_做测温物质。3、常言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做出合理解释。4、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会沸腾?请简要叙述原因。5、晒粮食时,为什么将粮食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把粮食摊开?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

7、)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是_;(2)根据表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时间t/min01234567温度t/89919395999999(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4)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刚拿走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依然在沸腾。小明经过思考后觉得原因是此时铁圈b和石棉网的温度_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5)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应该是如图_所示(选填“乙”或“丙”);(6)如图丁所示,小明根据自己的记录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

8、,小华实验时,仅烧水质量比小明的少,则她画出的图像是_(填“a”、“b”或“c”)。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红用图甲的装置做了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和b。(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由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中所用水的沸点 _(选填“相同”或“不同”),两次图像没有重合的原因是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1)根

9、据所学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_(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_(选填“前”或“后”)的现象;(4)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灯泡里的灯丝需要具有熔点高难于熔化的性质,由于钨的熔点高,故选用钨,故A错误;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

10、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水在凝固成冰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A人工造雪是小液滴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属于凝固,故A错误;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所以小液滴凝固成小冰晶时温度必须到0或0以下,故B正确;C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所以在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3、A【详解】图中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折叠方式相同,即表面积相同;都位于同一位置,则空气流速相同;一条在太阳下,一条

11、在树荫下,温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这是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故选A。4、C【详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A雾是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

12、蒸气和面罩的温度一样,遇到冷的面罩不会发生液化现象,而人呼出的水蒸气是热的,遇到冷的面罩会发生液化现象。故B错误;C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的一种,雾是液态的小水滴,不是气态,故C错误;D水雾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2.9 -5 268【详解】1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图甲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读数为39.9,比正常人的体温大约高了2.9。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在0下方5格处,读数为-5。3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为T=(t+273)K则-5=268K2、 凝固 放出 压缩体积【详解】12物质由液态变

13、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了水在凝固成冰时,放出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3使气态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3、 放出 凝固【详解】1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糖浆为液态,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是凝固现象。4、【详解】如图所示,温度计每大格为10,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1,示数向上越来越小,表明0在上方,液柱所在温度在0以下,故读数为。5、 不能 不能【详解】1 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A杯中水面上放封闭了一部分空气,随着杯中水温升高,杯中的水蒸发,封闭的空气压强会变大,大于外部气

14、压,而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变大,所以A中水的沸点大于容器中水的沸点。容器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所以A杯中水的温度达不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2水沸腾的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能不断吸热。B杯中水的沸点和容器中水的沸点相同,当容器中水沸腾后,B杯中的水温度也能达到沸点,但由于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因此不能继续吸热,就不能沸腾。三、简答题1、见详解【详解】气雾剂在罐内被压缩成液体,喷出时发生汽化现象,所以液体很快不见了;由于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喷口周围的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喷嘴周围出现了白霜。2、 液 酒精 水银#甲苯【详解】(1)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酒精的熔

15、点是-117C,沸点是78.5C,-80C高于酒精的熔点而低于其沸点,所以此时酒精是液态。(2)2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C,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C、-1179C, 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沸点111C,水银的为357C、而萘的沸点为218C,高于甲苯沸点低于水银的沸点,萘的熔点是80.5C,高于水银、甲苯的熔点,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或甲苯做测温物质。3、见解析【详解】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

16、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4、见解析【详解】开始加热时,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5、见详解【详解】液体蒸发的快慢主要与液体的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晒粮食时,将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温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将粮食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把粮食摊开,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四、实验探究1、 缩短实验

17、时间 97 保持不变 寻找普遍规律 高于 乙 b【详解】(1)1质量一定的水,当初温越高,达到沸腾时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小,需要加热的时间越短,故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缩短加热的时间。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97。(2)3根据液体沸腾的特征及实验数据,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热,但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4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水在沸腾时的特点,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的结论更具普遍性。即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4)5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拿走酒精灯后,水仍然可以沸腾一会儿,表明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

18、沸点,水还可以从石棉网吸收热量。(5)6水在沸腾时,烧杯中的温度相同,但上部水的压强较小,气泡在升过程中,还会有水蒸气不断汇入其中,气泡会由小变大,故沸腾时如图乙所示。(6)7在同等加热条件下,两者初温相同,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温度上升越慢,但不影响水的沸点,故b符合题意,则她画出的图像是b。2、 97 相同 质量不同 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详解】(1)1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上方,所以温度计示数为97。(2)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图丙中水平直线对应的温度即为水的沸点,所以两次水的沸点相同,都是98。3由图像可知a和b两次实验时,水的初始温度相同,加热至沸腾,b所用时间比a多,

19、所以实验b所用水的质量比a多。(3)4 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3、 水银 96 后 初温【详解】(1)1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为完成实验选用温度计测温物质应为水银。(2)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3)3水沸腾前的现象:产生少量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沸腾后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把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观察图像,图像下边气泡小,上边气泡大,可知为水沸腾后。(4)4由题可知,甲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说明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相同,根据,甲乙液体都是水,比热容相同,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相同,所以甲乙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是相同的。从图中丁可知,甲的初始温度大于乙,加热到沸腾,甲的温度变化小,吸收热量少,加热时间就短,所以造成了甲先沸腾,乙后沸腾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