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
B.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液体中A所受的浮力等于B所受的浮力
2、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铜球、铅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ρ铅=11.3×103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球都不可能是空心的
B.如果铝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针筒里的气体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均是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物质密度为2.7kg/m3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体积比为3∶1
C.乙物质密度为0.9×103g/cm3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乙的质量比为3∶1
5、a,b,c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
A.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大
B.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小
C.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大
D.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使用前,将__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__夹取。
2、如图所示,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____cm;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g。
3、甲、乙两种金属密度之比为4∶1,可以将它们按照不同比例均匀混合成不同型号的合金。用Ⅰ型合金来制造某航空零件,能在零件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仅用金属甲时质量减少40%,则Ⅰ型合金是按照甲、乙体积比为______均匀混合而成。Ⅱ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3∶2均匀混合而成,Ⅲ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2∶5均匀混合而成。则Ⅱ型合金和III型合金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4、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该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接着他测出石块的体积为20.0mL,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5、小明用天平称量一物体质量,正确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同一个天平测此块金属的质量,则质量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新田的醋水豆腐,食尖上的美食。小华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已知冰=0.9g/c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为多少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多少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多少g/cm3?
2、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测得球的质量是27g,球的体积是20cm3。 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 kg/m3。求:
(1)该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3、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ρ液;
(3)如果量筒装入100cm3该液体,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是多少?
4、小北家里有一个纯铜做的“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否是实心铜制成的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1)“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2)“小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美人鱼”是否为实心铜制成的?若是空心的,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5、一个空瓶质量是200g,如果装满水总质量是700g,今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为1410g,问:
(1)空瓶的容积是多少?
(2)金属颗粒的质量是多少?
(3)该金属是什么?(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在2021年3月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图所示是其中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张和小敏同学制作了一个金面具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模型的密度。
(1)小张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好后小张将模型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模型的质量为______g。
(3)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______处,量筒中的水位如图丙所示。
(4)旁边的小敏发现取出的模型粘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数据,于是测出图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小敏计算出模型的密度为______g/cm3。
(5)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______cm3,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小明学习了密度的内容后,想测量妈妈所戴手镯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___________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手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_选填“向右调平衡螺母”、“向右盘中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手镯质量为___________;
(4)用量筒测量手镯体积时,发现手镯无法放入量筒。于是他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测出了手镯的体积;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手镯放入其中并浸没,用记号笔记下此时液面的位置;
②将手镯取出,用量筒里的水添加到烧杯中,使液面回到位置;
③前后两次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手镯的体积是___________;
(5)由此可以计算出该手镯的密度为___________;
(6)以上测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7)小明的爸爸首先肯定了小明的办法,然后用图丙所示的方法也测得了手镯的密度。
①用一碗装适量的水,放在厨房里的家用电子秤上,这时的读数为;
②用一丝线将手镯浸没在水中未触底,电子秤上读数为;
③将手镯沉在碗底,电子秤上的读数为;
④则手镯的密度为ρ=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3、开州区某校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践行轻负高效”,开展了学生“走进汉丰湖,寻觅物理”的研究性学习。小李同学带领本小组对汉丰湖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们捡到了一块漂亮的小石头,于是对这块小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他把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______使天平平衡,然后将小石头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______;
A.调节平衡螺母 B.拨动游码 C.取下最小砝码
(2)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则小石头的质量m0为______g;
(3)将小石头(小石头不吸水)缓慢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头的体积为______cm3。小李测出小石头的密度ρ=______kg/m3;
(4)若实验过程中,小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如图丁):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如图丁A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小石头的密度ρ石=______(用字母m0、m1、m2、ρ水表示),这样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A球在乙溶液中漂浮,B球在乙溶液中沉底,两实心球的密度
A、B两球的体积相同,由
得
故A错误;
B.A球在甲溶液中沉底,在乙溶液中漂浮,所以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A球在甲溶液中沉底,在乙溶液中漂浮,所以甲溶液的密度小于乙溶液的密度,B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得,B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B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C错误;
D.AB两球的体积相等,A、B两球都浸没在甲液体中,因此AB排开甲液体的体积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在甲液体中A所受的浮力等于B所受的浮力,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CD.由题意可知,铝、铜、铅的密度关系为
ρ铅>ρ铜>ρ铝
由密度的变形公式可知,三个相同质量的球,其中铝、铜和铅的体积关系为
V铝>V铜>V铅
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ACD错误;
B.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正确。
故选B。
3、A
【详解】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A正确;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由于铁块热胀冷缩,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而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B错误;
C.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由于是密封的针筒,所以气体质量不变,压缩使针筒里空气的体积变小,所以密度变大,故C错误;
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需要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如果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同等体积下,密度大的质量会更大 ,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BC.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均为2.7kg时,甲的体积
V甲=1dm3=1×10-3m3
乙的体积
V乙=3dm3=3×10-3m3
则甲、乙的体积比为
V甲∶V乙=1dm3∶3dm3=1∶3
甲物质的密度
乙物质的密度
故ABC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均为V时,则甲、乙的质量比为
m甲∶m乙=ρ甲V∶ρ乙V=ρ甲∶ρ乙=2.7×103kg/m3∶0.9×103kg/m3=3∶1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AB.如图所示,若a,b,c的质量相同,三种液体的体积大小为Va>Vb>Vc,即a的体积最大,c的体积最小,故B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CD.如图所示,若a,b,c的体积相同,三种液体的体积大小为ma<mb<mc,即a的质量最小,c的质量最大,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 水平桌面 游码 镊子
【详解】
[1][2][3]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2、 1.20 61.6
【详解】
[1]如图所示是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故其读数为
[2]天平的读数为
3、 7∶8 140∶143
【详解】
[1]设I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k均匀混合而成,即,则此时I 型合金的密度
将即和代入上式得
①
因用 I 型合金来制造某航空零件,能在零件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仅用金属甲时质量减少 40%,即
m1=ρ1V=(1-40%)ρ甲V②
由①②解得,即Ⅰ型合金是按照甲、乙体积比为7∶8均匀混合而成。
[2]Ⅱ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3∶2均匀混合而成,则Ⅱ型合金的质量
Ⅱ型合金的体积
Ⅱ型合金的密度
Ⅲ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2∶5均匀混合而成,则Ⅲ型合金的质量
Ⅲ型合金的体积
Ⅲ型合金的密度
则Ⅱ型合金和III型合金的密度之比为
4、 右 58 2.9×103
【详解】
[1]由图甲知,调节天平平衡时,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乙知,石块的质量
m=50g+5g+3g=58g
[3]石块的体积
V=20.0mL=20.0cm
石块的密度
5、 27 不变
【详解】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m=20g+5g+2g=27g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都无关,所以,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同一个天平测此块金属的质量,则质量不变。
三、计算题
1、(1)1.25g/cm3;(2)600cm3;(3)2.3g/cm3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鲜豆腐的质量为
m=1kg=1000g
鲜豆腐的体积为V=800cm3,故鲜豆腐的密度为
(2)由题意可知,鲜豆腐含水的质量为
m水=m×54%=1000g×54%=540g
因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则
m冰=m水=540g
由可得,鲜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即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由题意可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的质量为
m实=m-m水=1000g-540g=460g
因鲜豆腐冰冻后,豆腐整体外形不变,所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V实=V-V孔洞=800cm3-600cm3=200cm3
故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的密度为
答:(1)鲜豆腐的密度为1.25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600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2.3g/cm3。
2、(1)空心;(2)10cm3;(3)37g
【详解】
解:(1)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
因为
V实<V球
所以该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实=20cm3-10cm3=10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0g/cm3×10cm3=10g
球的总质量
m总=m球+m水=27g+10g=37g
答:(1)该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0cm3;
(3)球的总质量是37g。
3、(1)40g;(2)1g/cm3;(3)140g
【详解】
(1)由图像可知量筒的质量
m筒=40g
(2)由图像可知V=20cm3时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20g,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m=m原-m筒=60g-40g=20g
则液体的密度为
(3)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m液=ρV=1g/cm3×100cm3=100g
液体和量筒的总重量为
m总=m液+ m筒=100g+40g=140g
答:(1)量筒的质量m筒为40g;
(2)液体的密度ρ液为1g/cm3;
(3)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是140g。
4、(1)30g;(2)30cm3;(3)“小美人鱼”是空心的,10cm3
【详解】
解:(1)甲和乙的总质量
m总=m甲+m乙=178g+210g=388g
排开水的质量
m排=m总-m丙=388g-358g=30g
(2)“小美人鱼”的体积
(3)“小美人鱼”铜的体积
因为
V>V铜
所以“小美人鱼”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
V空=V-V铜=30cm3-20cm3=10cm3
答:(1)“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30g;
(2)“小美人鱼”的体积是30cm3;
(3)“小美人鱼”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0cm3。
5、(1)500cm3;(2)800g;(3)铜
【详解】
解:(1)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由 可得,空瓶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
金属颗粒的体积
金属颗粒的密度
所以该金属是铜。
答:(1)空瓶的容积是500c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是800g;
(3)该金属是铜。
四、实验探究
1、 水平 右 84 标记 8.4 2 偏小
【详解】
(1)[1][2]实验之前,要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进行调零,由图可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所以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3]由图甲可知,砝码的质量是80g,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g,所以模型的质量
m=80g+4g=84g
(3)[4]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则倒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就是模型的体积。
(4)[5]图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图乙①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则倒入烧杯中的水的质量为
m水=155g-145g=10g
模型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即
V=V水=m水ρ水=10g1g/cm3=10cm3
则模型的密度
(5)[6][7]量筒中原装有40mL水,倒入烧杯中之后,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28mL,量筒中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V水'=40mL-28mL=12mL=12cm3
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
V'=12cm3-10cm3=2cm3
由于模型上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小敏测量的密度偏小。
2、 零刻度线 向右移动游码 68 20 3.4×103 偏小
【详解】
(1)[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需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2]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这说明左盘中物体质量略大于右盘中砝码质量,故此时可以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3)[3]甲图中砝码质量为65g,游码示数为3g,所以手镯质量为68g。
(4) [4] ③手镯的体积为量筒中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其数值为量筒中前后两次液面的示数差
(5)[5]手镯的密度
(6)[6]手镯从烧杯中取出时会带走少量的水,故加进去水的体积应略大于手镯的实际体积,由此测量出来的手镯体积偏大,故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7) [7] ④由丁图可知,手镯的重力
故手镯的质量
由丁图可知,细绳对手镯的拉力
丁图中间图形中,手镯受拉力、浮力、重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故手镯所受的浮力
手镯的体积等于被它排开水的体积
手镯的密度
3、 水平 平衡螺母 C 62 20 3.1×103 相同
【详解】
(1)[1]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应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将托盘天平调零,即先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3]由图甲可知,当在右盘中加入最小砝码时,此时指针偏向水平位置的右侧,说明加入的砝码质量过大,故应将该砝码取下,向右调节游码,直至指针指向水平位置,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天平读数为砝码数加游码数,故由图乙可知,小石头的质量为
m0=50g+10g+2g=62g
(3)[5]由题意可知,放入小石头之前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40mL,放入小石头后量筒中的水与小石头的体积之和为V2=60mL,故可知小石头的体积为
V=V2-V1=60mL-40mL=20mL=20cm3
[6]由可得,小石头的密度为
(4)③[7]由实验步骤可知,向烧杯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m水=m2-m1
而向烧杯中加入的水的体积等于小石头的体积,故可得小石头的体积为
小石头的质量为m0,故由可得,小石头的密度为
[8]由实验过程可知,当从烧杯中取出小石头时,虽然小石头会沾走一定量的水,但仍会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因此测得的小石头的体积和质量均无偏差,故小石头的密度的测量值将等于真实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