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4臧僖伯谏观鱼时代:隐公五年(前718年)(西周前1046-前771 东周前770-前256)主要人物:鲁隐公,臧僖伯主要国家:鲁国事件背景隐公五年(前718年)的春天,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正是出于这么一种认识,他从对国君和国家的责任感出发,进谏隐公,劝阻他到棠地观鱼。这篇散文就是记录这件事的。主要事件春,公将春,公将如如棠棠观鱼者观鱼者。臧僖伯谏曰:。臧僖伯谏曰:“凡物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不足以讲大事,
2、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备器用,则则君君不举不举焉焉。君将纳民于君将纳民于轨轨物者也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谓之轨轨;取材以;取材以章物采,章物采,谓之谓之物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乱政亟亟行行,所以败也。所以败也。故春蒐、故春蒐、夏夏苗、秋狝、苗、秋狝、冬冬狩,狩,皆于皆于农隙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以讲事也。三年而治治兵,兵,入而振入而振旅,旅,归而饮归而饮至,以至,以数数军实。军实。昭昭文章,文章,明明贵贱,贵贱,辨辨等列,等列,顺顺少少长,长,习习威仪也。鸟兽之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肉不登于俎俎,皮革、齿牙、角骨、毛羽不登于器,皮革、齿牙、角骨、毛羽不
3、登于器,则君不则君不射射,古之制也。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公曰:“吾将吾将略略地焉地焉。”遂往,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书曰:“公矢鱼于棠。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非礼也,且言远地也。原文欣赏春蒐春蒐su 指春天打猎。蒐,搜寻,谓搜寻不产卵、未怀孕的禽兽。指春天打猎。蒐,搜寻,谓搜寻不产卵、未怀孕的禽兽。夏苗夏苗 指夏天打猎,谓捕猎伤害庄稼的禽兽指夏天打猎,谓捕猎伤害庄稼的禽兽秋狝秋狝xin指秋天打猎。狝,杀,谓顺秋天肃杀之气,进行
4、捕猎活动。指秋天打猎。狝,杀,谓顺秋天肃杀之气,进行捕猎活动。冬冬狩狩 指冬天打猎。狩,围守,谓冬天各种禽兽都已长成,可以不加指冬天打猎。狩,围守,谓冬天各种禽兽都已长成,可以不加选择地加以围猎。选择地加以围猎。“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说明我们的先民在狩猎活动中已有生态平说明我们的先民在狩猎活动中已有生态平衡意识,也同时说明大凡有组织的狩猎活动,都带有军事演习的性质,衡意识,也同时说明大凡有组织的狩猎活动,都带有军事演习的性质,并不单单是为狩猎而狩猎。并不单单是为狩猎而狩猎。狩猎文化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四:“愚按:僖伯所陈,皆先王之典法。人君之一游一豫,其可轻也哉!后世本
5、纪书曰某日畋tin于某所、某日猎于某地者,其得罪于先王甚矣。”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一:“人君非王事则不出,非民事则不出。今隐公怠弃国政,远事逸游。僖伯所陈,是即玉杯象箸,渐不可长之意。略地两字,明是愎b谏声口,故书法更无隐词,且益远地一语,为僖伯添无数忠款,是绝妙跳脱之笔。”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一:“口中不曾一字说出观鱼,而观则非轨,鱼则非物,非轨非物,即是非礼。言归典则,法归丝扣。”名家点评礼: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指的是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年文明,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社会与国家管理方式既非法制社会,也非通常人们认定的人治社会,而是礼法社会。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实践。可是中国的礼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规定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其成功之处是在于用较小的投资换来了较大规模的领土和人口,通过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