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e****n 文档编号:4374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5 年 第 7 期 (总 第 3 0 9 期) Nu mb e r 7 i n 2 0 1 5 ( T o t a l No 3 0 9 )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I AI AND ADM I NI CL 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5 0 7 0 1 5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 化性能 因素分析 贾福萍 -一 ,杨柯 红 - 一 ,尚永浩 。 王虹 ,吴卫民 ( 1 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2 江苏省土木工

2、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 摘要: 利用正交试验 , 对影响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 , 并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定。 选定碳化时间、 石灰石粉掺量 以及混凝土的水胶比这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 结果表明, 石灰石粉的掺量越多、 水胶 比越大 、 碳化时间越长 , 混 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越弱 , 同时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水胶比对碳化深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 石灰石粉; 抗碳化性能 ; 水胶比;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8 0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3、 1 5 ) 0 7 0 0 6 1 0 2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f a c t o r s a ff e c t i n g t h e c a r b o n a t i on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l i me s t o n e c o n c r e t e I A F u p i n g ,YANG Ke h o n g ,S HANG Yo n g ha o , WANG Ho n g , V We i mi n ( 1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s a n d C i v i l E n

4、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Xu z h o u 2 2 1 1 1 6, Ch i n a ; 2 J i ang s u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l I m p a c t and S t r u c tu r a l S a f e t y i n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X u z h o u 2 2 1

5、0 0 8 , C h i n a ) Abs t r a ct : By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 t h e f a c t o r s aff e c ti n g the c a r b o n ati o n r e s i s t a nc e o f l i me s t o n e c o n c r e we r e a n a l yz e d and t h e i mp o r t a n c e o f t h e f a c t o r s wa s j u d g e d Ca r b o n ati o n t i me , c

6、 o n t e n t o f l i me s t o n e p o wd e r and wa t e r b i n d e r r a ti o we r e s e l e c t e d t o d o the o r t h o g o n t e s t Th e r e s u l t s s ho w wi th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l i me s t o n e p o wde r , wa t e rc e me nt r a tio a nd the c a r bo n ati o n time i n c r e a s i n

7、g, the c a r bo n a t i o n r e s i s t - a n c e o f l i me s t o n e c on c r e t e r e c e de s s e v e r e l y and th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he wa t e rb i n d e r r a t i o o n the c arb o na t i o n d e p t h o f l i me s t o n e c o n c r e t e i s r e mar k a bl e Ke y wor ds: l i me s t o

8、n e p o wd e r ; c arb o n a tio n r e s i s t a n c e; wa t e rc e me n t r a t i o; o r t ho g o n a l t e s t 0 引言 目前 , 我国正极力 的推进城市 化进程 , 土木 工程材料 市场迅速发展 。 常用胶凝材料水泥、 粉煤灰等价格上涨 , 造 成工程预算巨大。 为了节约水泥,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 土在拌制时可 以掺人一些掺合料 , 例 如硅灰 、 石灰石粉 等 。 相关研究表 明石灰石粉能提高混凝土 的早期强 度 , 改 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 保水性 , 以及提高 硬

9、化混凝土抗 渗性等优 良性能 。 , 被认为是 一种新 型绿色的混凝 土矿 物掺合料。 但石灰石粉作为掺合料, 能否长期使用, 其耐久 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 , 针对影 响石灰石粉混凝 土抗碳 化性能的三个因素 : 混凝土的水胶 比、 石灰石粉的产量及碳 化时间, 逐一进行分析 , 并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定。 这为以后混凝土结构耐久陛的设计、 评定等将有重要意义。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1 1 原材料 原材料 : 水泥采用 P 0 5 2 5级水 泥; 石灰石粉 由石灰 石研磨制成 , 比表 面积为 3 5 0 m 2 k g ; 砂为河砂 , 细度 模数 为 2 7 0 ; 粗集料采用碎

10、石 , 颗粒级配为 5 1 6 m i l l , 含泥量为 性 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 0 2 , 表观密度为 2 7 1 0 k g m 。 原材料的化学组成见表 1 。 表 1 原材料的化学组成 1 2试 验 方 法 本试验混凝土的水胶比为 0 4 5 , 且单位立方米用水量 一 定 , 用石灰石粉等量替代 水泥的方式 ( 石灰石 粉掺量为 1 0 、 2 0 、 4 0 ) 进行试块制备 。 根 据 J G J T 1 9 3 -2 0 0 9 混 凝 土 耐久 性 检 验评 定 标 准 , 混凝土试块采用 1 0 0 mm 1 0 0 mm 3 0 0 F I I l T I

11、的棱柱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0 6 基金 项 目 : 中国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g J J ( 2 0 1 1 Q N B 2 0) ; 中国矿业 大学青 年科研 基金资助项 目( 0 B 0 9 0 1 8 8 ) ; 中国矿业 大学科研创新 训练 计划项 目资助( X Z D 1 0 2 9 0 1 4 1 8 3 ) 61 体, 制备后立即成型, 2 4 h后拆模, 在标准养护环境下养护 2 8 d , 然后在室 内自然环境静置 1 0 0 d后进行碳化试验。 在 7 、 l 4 、 2 8 d 时测其碳化深度 。 1 3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是 目前优

12、 化试验设计 的主要途径 , 在混凝 土试验 中得到广泛应用 。 它采取部分试 验来代 替全面试验 的方法 , 挑选 出有 代表性 的试验 点来进 行试 验 , 通过对代表性的试验结果分析 , 了解全面试验 的情况。 具体步骤是 : 利用正 交试验 表设计 试验方案 , 根据得到 的 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快速找到试验的优化方案。 众所周知 , 影响混凝土抗碳化性 能的因素较多 , 而本 文 主要考虑混凝土的水胶 比、 石灰石粉 的产量及碳化时间 这三个影 响因素 , 其中碳化时间为 7 、 1 4 、 2 8 d ; 石灰石粉掺 量取 1 0 、 2 0 、 4 0 ; 水胶 比为O 3

13、2 、 0 3 5 、 0 4 。 如果进行全 面试验 , 需要测试 2 7组 ; 但如果采 用正交试验 , 只需要开 展9组试验, 即可分析影响混凝土碳化因素的主次 , 并对 改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提供研究方向。 本试验采用的影响因素为3个, 每个因素的水平为 3 个 , 因而采用 L 。 ( 3 ) 正交试验 。 正交列表见表 2 。 表 2 L 9 ( 3 )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正交 试验方案及测试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石灰石粉混凝土 的抗碳化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2 , 现将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 见表3 。 表 3 L 。 ( 3 ) 石灰石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正交 试验结果的极

14、差分析 从表 2 、 3的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 1 ) 当水胶 比取 0 3 2 、 0 3 5 、 O 4 , 碳 化时 间取 7 、 l 4 、 2 8 d , 石灰石粉掺量取 1 0 、 2 0 、 4 0 时, 对于石灰石粉混 凝土碳化深度因素的影 响顺序为 B ( 水胶 比) C ( 石灰石 粉掺量) A( 碳化时 间) , 即混凝土水胶 比的变化对试件 62 的抗碳化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 2 ) 当石灰石粉掺 量越多 、 水胶 比越大 、 碳 化时间越 长 , 碳化深度越大。 这主要是因为 : ( a ) 混凝土配制时单位立方米用水量一定 , 当水胶 比 增大时

15、, 胶凝材料含量相对减少 , 这时混凝土 中就会 出现 多余的呈游离状态的水分, 这些水分部分附着在骨料表 面 , 一旦水分蒸发完毕 , 骨料周 围就会形成大量 的空隙 , 即 水胶 比对混凝土 的孔结构起决定性作用 , 水 胶 比越 大, 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就越大, 空气中二氧化碳向混凝土 内部扩散的速率就会增大, 碳化深度增大较明显。 ( b ) 石灰石粉等量替代水泥, 石灰石粉具有的填充效 应能够细化混凝土内部孔径 , 但前提是石灰石粉 的掺量必 须适中 。 如果石灰石粉掺量适 当, 其具有 的填充效应能 够细化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产 物内的孔隙 , 结 构更为密实 , 能够阻碍 C O :

16、进入混凝土内,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就有所 提升。 如果石灰石粉掺量过多, 水泥掺量相对减小, 则石灰 石粉的填充效应不足 以抵 消水 泥水 化掺量降低对水化产 物孔结构的不利影响, 会导致混凝土孑 L 结构粗化, 孔隙不 密实, 为 C O : 的扩散提供了有利通道,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能减弱。 同时石灰石粉 的掺人 , 会导致混凝土碱储备量减 少 , 促使 C O: 向混凝土内部扩散 , 石灰石掺量越多 , 碳化深 度就越深。 ( c ) 空气中的 C O 不断地向混凝土 内部扩散 , 生成的 碳化产物填充孔 隙, 随着碳化时 间的推移 , 表层混 凝土孑 L 结构越加密实 , 阻碍 了 C

17、 O 向混凝土 内部扩散的通道 , 减 缓 了C O 向混凝土内部扩散 的速率 , 致使碳化后期混凝土 的碳化深度增加并不显著。 3 结 论 ( I ) 通过正交试验 可得 , 石灰石粉混凝土 的水胶 比对 碳化深度 的影响最大, 石灰石 粉的掺 量、 碳 化时间 的影 响 相对较小 。 ( 2 ) 混凝土的水胶 比越大 , 混凝 土的碳化深度越大 ; 石 灰石粉的掺量越多,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也越大 。 ( 3 ) 随着碳化 时间的延长 , 碳化深度会逐渐增加 , 在碳 化后期 , 混凝土碳化深度增量减弱 。 参考文献: 1 阮炯正0 昆凝土掺合料 应用和生产技术研究 J 建筑技术 , 2 0

18、 1 2 , 4 3 ( 1 ) : 1 2 1 4 2 熊远柱 , 万慧文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J 混凝土 , 2 0 1 0 ( 9 ) 8 9 9 1 3 T S I V I L I S S , C H A N I O T A K I S E, K A K A L I G, e t a 1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r t l a n d l i m e s t o n e c e me n t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E J C e m e n t a n d C

19、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 s , 2 0 0 2 , 2 4 ( 3 ) : 3 7 1 3 7 8 4 刘数华, 王军 石灰石粉对砂浆孔结构的影响 J 建筑材料学 报 , 2 0 1 1 ( 4 ) : 5 3 2 5 3 5 5 郑建岚 , 黄利频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研究 J 建筑材料学报, 2 0 1 2 , 1 5 ( 5 ) : 6 7 8 6 8 3 下转第 7 0页 2 2 P V AE C C弯曲性能 P V A E C C试 件的荷 载 一挠度 曲线见 图 4 。 P V A纤 维掺量为 1 时, 试件破坏呈 明显脆

20、 性 , 纤维作用效果并不 理想。 当纤维掺量达到 2 时, 试件的破坏模式得到明显改 善, 纤维起到一定的阻裂作用 , 破坏呈延性趋势。 砂胶比为 0 4组试件荷载 一 挠度曲线总体更为饱满, 下降段更为平 缓 , 可见 , 较低的砂胶比可让纤维充分均匀分布 , 有利于延 性发挥 , 但较低的砂胶 比使得试件的破坏极限荷载明显 降 低。 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 试件破坏的极限荷载也有所 降低, 但挠度变大, 上升段呈明显的双线性, 廷陛效果增加。 3 结论 挠度 ram 图 4 四点弯曲梁荷载 一 挠度曲线 0 ( 1 ) 国产P V A纤维制备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P V A E C C

21、) 弯曲性能得 到明显 改善, 纤维掺量增加 可明显改善 P V A E C C脆性破坏, 抗压强度有所降低。 ( 2 ) 较低的砂胶比可改善搅拌的流动性, 有利于纤维 的分散, 提高 P V A E C C延性, 配合比设计中低砂胶比不 易过高。 ( 3 ) 粉煤灰掺 量的增加使得 P V A E C C的极限承载 力下降, 但极限挠度提高, 上升段呈明显的双线性。 参考文献: 1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7 2 - 1沈荣熹, 崔琪, 李青海 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 M 北 京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 0 0 4 上接第 6 2页

22、 6 严军伟, 邢婕, 李杰, 等 石灰石粉混凝土及其硫酸盐侵蚀特性 综述 J 混凝土, 2 0 1 1 ( 8 ) : 7 9 8 1 7 P O I T E V I N P L i m e s t o n e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 u s e f u l n e s s a n d d u r a b i l i t y J C e m e n t and C 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 s , 1 9 9 9 , 2 1 ( 2 ) : 8 9 9 7 8 宋少民, 杨柳, 徐国强 石灰石粉与低品质粉煤

23、灰复掺对混凝 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J 土木工程学报, 2 0 1 0 ( $ 2 ) : 3 6 8 3 7 2 r 9 MOHA MME D M K, DAWS O N AR, T H OM N H Ca r b o n a t i o n o f t fl l e rt y pe d s e l f - c o mp a c t i n g c o n c r e t eandi t si mp a c t o nt h em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b y u t il i z a t i o n o f 1 0 0 C O 2 a c c e l e r a t

24、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J Co ns t r u c tio n an d Bu i l d i n g Ma t e ria l s , 2 0 1 4, 5 0: 5 0 851 6 1 O 刘瑞江, 张业旺, 闻崇炜, 等 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研究 J 试验技术与管理 , 2 0 1 0 , 2 7 ( 9 ) : 5 2 5 5 1 1 何世钦 , 王海超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J 工业建筑 , 2 0 0 3 , 3 3 ( 8 ) : 8 1 O 7 0 3 L I V C E n g i n e e r e d c e m e n

25、t i t i o u s c o m p o s i t e s t a i l o r e d c o m p o s i t e s t h r o u 曲 m i c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i n g c B ant h i a N, B e n t u r A, Mu f t i A F i be r Re i n f o r c e d Co n c r e t e: P r e s e n t an d t h e Fu t u r e M o n t - r e a l : Ca n a d i a n S o c i e t y f

26、 o r Ci v i l En g i ne e rin g, 1 9 9 8: 6 46 7 4 3 L I V C, WA N G S , WU C T e n s i l e s t r a i n h ar d e n i n g b e h a v i o r of P V A E C C J A C I Ma t e ri a l s J o u r n al, 2 0 0 1 , 9 8 ( 6 ) : 4 8 3 4 9 2 5 u V C , L E U N G c K Y S t e a d y s t a t e and m u l ti p l e c r a c k

27、 i n g o f s h o r t r and o m f i b e r c o m p o s i t e s J A S C E J o u r n a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c h a n i c s , 1 9 9 2 , 1 8 8 ( 1 1 ) : 2 2 4 6 2 2 6 4 6 L I V C 高翅性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J 硅酸盐学报, 2 0 0 7 , 3 5 ( 4 ) : 5 3 1 5 3 6 7 徐世娘 , 李贺东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 程应用 J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8

28、 , 4 ( 6 ) : 4 5 6 0 8 徐世煨 , 蔡向荣 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力 学性能 J 水利学报, 2 0 0 9 , 4 0 ( 9 ) : 1 0 5 5 1 0 6 3 9 高淑玲, 徐世 P V 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特性试验 研究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7 , 4 7 ( 2 ) : 2 3 3 2 3 9 1 O 张君, 公成旭, 居贤春, 等 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 弯性能 J 工程力学, 2 0 1 0 , 2 7 ( 3 ) : 1 1 2 1 1 5 1 1 张君 , 公成旭 , 居贤春 高韧性低收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

29、材 料特性及应用 J 水利学报, 2 0 1 1 , 4 2 ( 1 2 ) : 1 4 5 21 4 6 1 1 2 邓宗才, 薛会青, 李朋远, 等 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2 0 0 9 , 3 5 ( 9 ) : 1 2 O 41 2 0 8 1 3 田砾 , 朱桂红 , 郭平功, 等 P V A纤维增强应变硬化水泥基材料 韧性性能研究 J 建筑科学 , 2 0 0 6 , 2 2 ( 5 ) : 4 7 5 1 1 4 詹炳根, 林兴胜, 陈婷 P V A纤维增强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韧 I性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30、0 0 7 , 3 0 ( 9 ) : 1 1 7 8 1 1 8 2 1 5 李艳 , 梁兴文, 刘泽军 高性能生态型建筑材料 P V AE C C的 试验研究 J 工业建筑, 2 0 1 1 , 4 1 ( 4 ) : 9 71 0 2 第一作者: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刘界鑫( 1 9 8 7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从事混凝土加固理 论研究。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2 3 8号 中国海洋大学工 程学院( 2 6 6 1 0 0 ) 1 58 6 55 1 1 0 2 5 1 2 梁作巧, 孙道胜, 王爱国, 等 水胶比对复合水泥浆体干燥收 缩、 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 J

3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 自 然科学版 , 2 0 1 2 , 2 0 ( 3 ) : 2 2 2 4 1 3 陈伟, 田亚坡, 周紫晨 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及显微硬度 分析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9 , 3 1 ( 1 1 ) : 4 8 5 1 1 4 刘数华, 阎培渝 石灰石粉对水泥浆体填充效应和砂浆孔结构 的影响 J 硅酸盐学报, 2 0 0 8 , 3 6 ( 1 ) : 6 9 7 2 第一作者: 联 系地址 : 联系电话 : 通讯作者: 联 系电话 : 贾福萍( 1 9 7 3一) , 女,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 特殊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研究 。 江苏省徐 州市 中国矿业大 学力学与 建筑 工程学院 ( 2 2 1 1 1 6 ) 1 3 9 5 2 2 6 5 6 7 6 杨柯红( 1 9 9 0一) , 女 , 研究方向: 混凝土耐久性o 】 5 95 2 26 0 7 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