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

上传人:e****n 文档编号:4374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4卷第 4 期 2 0 1 1 年 8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 UI LDI NG MATERI ALS Vo 1 . 1 4。 No . 4 Au g ., 2 0 11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6 2 9 ( 2 0 1 1 ) 0 4 — 0 5 2 8 — 0 4 聚羧酸 系减水剂 引气 方式对混凝 土性能 的影 响 刘加平 , 尚 燕 , 缪 昌文 , 冉 千平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 1 0 0 0 8 ) 摘 要 : 探 讨 了部分 消 泡 、 局部 消泡 、 先 消后 引这 3种 引 气方 式 对 混凝 土含 气 量稳 定 性 、 气泡 间距 系 数 、 平均气泡径等参数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结果表 明, 采用“ 先 消后 引’ ’ 的 引气方式 并选 用聚羧 酸 专 用引气 剂 , 可 以调 整 混凝 土含 气 量 , 使 含 气 量 稳 定 、 气 泡 间 距 系数 大 、 平 均 气 泡孔 径 小 . 关 键 词 :聚羧 酸减 水 剂 ;引 气方式 ;气泡性 能 中图分 类号 : TU5 2 8 . 0 1 文献标 志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6 2 9 . 2 0 1 1 . 0 4 . 0 1 8 Ef f e c t s o f Ai r En t r a i ni n g M a n ne r s o f P0 l y c a r b 0 x y l a t e - Ty p e W a t e r Re d u c e r o n t he Pr o p e r t i e s o f Co nc r e t e L儿, Ji a — pi n g, SHANG Y a n, M I AO C h a n g — we n, RAN Qi a n — pi n g ( B o t e Ne w Ma t e r i a l s C o .Lt d .,J i a n g s u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B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Co .L t d . ,Na n j i n g 2 1 0 0 0 8。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he i nf l u e n c e of t hr e e a i r e nt r a i ni n g ma n ne r s i .e .pa r t i a l l y de f o a mi ng, l oc a l l y d e f o a m i n g a n d f i r s t de f o a mi ng t he n a i r e nt r a i n i ng o n t h e a i r — vo i d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ha r d e ne d c on c r e t e,s u c h a s s t a b i l i t y。s p a c i n g f a c t o r a n d m e a n a i r v o i d d i a m e t e r wa s i n ve s t i ga t e d . The me c ha n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a nd du r a bi l i t y of a i r e n— t r a i n e d c o n c r e t e by di f f e r e nt a i r e n t r a i ni n g a g e nt s we r e a l s o s t u di e d.Th e r e s ul t s s ho w t ha t a i r c on t e nt c a n b e a d j u s t e d a n d o p t i mu m q u a l i t y o f a i r v o i d s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b y me a n s o f t h e t h i r d ma n n e r b y s e l e c t i n g t h e a p pr o pr i a t i ve a i r e n t r a i ni ng a g e nt s f o r p o1 y c ar b ox y 1 a t e — t y pe wa t e r r e d uc e r s . Ke y wo r ds :p ol y c a r bO xy l a t e — t y pe wa t e r r e d uc e r ;a i r e n t r a i ni ng ma nne r;pr o pe r t y o f a i r v o i ds 近年来 , 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对高性能混凝土 、 自 密实混 凝 土等新 型混 凝 土的 生产 和应用 产生 了重 要 影响口 ] , 对这些减水剂性能特点的认识 也在不 断深 化.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一种引气型减水剂 , 如何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其性能, 正确认识其 引气 特征 , 这对它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有 3种 : 在合成 过程 中添加少量消泡剂 ( 部分消泡 ) ; 在合成过程中接枝 消泡官能团( 局部消泡) ; 先采用大量消泡剂消去混 凝土搅拌过程 中产生 的气泡 , 再复合 引气剂产生气 泡 ( 先 消后 引) . 本 文 系统 研 究 了这 3种 常 用 引 气 方 式对掺 入 聚羧 酸 系 减 水 剂 的混 凝 土含 气 量 稳 定 性 、 硬化 混凝 土气 泡 间距 系数及 平 均气 泡径 、 抗 压强 度 、 渗透 性和 抗冻 性 能的影 响. 1 试验部分 1 . 1 试 验材 料及 配合 比 水泥 ( C) : 江 南水 泥 厂 产小 野 田 P1 I 5 2 . 5 R硅 酸盐 水泥 , 其 化学 组 成 ( 质 量 分数 , 本 文 所 涉及 的 组 成 、 含量等除特别说 明外均 为质量分 数) 见 表 1 ; 磨 细粉煤灰 ( F A) : 南京 热 电厂产 I级 粉煤 灰 , 细 度 4 . 8 , 需 水量 比 9 5 ; 矿 渣 ( S L ) ; 细集 料 ( S ) : 细 度 收稿 日期 : 2 0 1 0 — 0 4 — 1 5 ;修订 日期 : 2 0 1 0 — 0 6 — 0 7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 7 3计划) 项 目( 2 o o 9 c B 6 2 3 2 0 0 ) ; 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B K2 0 0 7 7 2 2 ) ; 江苏省创新 学者攀 登 项 目 ( S B K2 0 0 8 2 2 2 3 ) 第一作者 : 刘加平( 1 9 6 7 一) , 男 , 江苏海安人 , 江苏省建筑科 学研究 院有 限公 司研究员级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E ma i l : l i p @c n j s j k . c 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4期 刘加平 , 等 :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 混凝 土性能的影响 5 2 9 模 数 2 . 6的 中砂 , 表 观 密度 2 5 5 0 k g / m。 , 堆 积密 度 1 5 7 0 k g / m。 ; 粗 集料 ( G) : 5 ~2 0 mm 连续级配的玄武 岩碎石 , 表观密度 2 8 5 0 k g / m 3 , 堆积密度 1 6 5 0 k g / m 3 ; 水 ( w) : 自来水 ; 减水剂 ( P C A) : 江苏博特新材 料有限 公司生产 的聚羧 酸 系超塑 化剂. 混 凝 土配合 比见 表 2 . 表 1 水泥的化学组成 T a b l e 1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 b y ma s s ) o f c e me n t 1 . 2试 验 方法 . ( 1 ) 含气 量 、 抗压 强度 、 电通量 和抗 冻性 试 验. 混 凝 土采 用强 制式 搅 拌 机搅 拌 , 含气 量 测 定 采 用 G B / T 5 0 0 8 0 --2 0 0 2 {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方法标 准》 所 规定 的方 法 , 混凝 土力 学 性 能 依 据 GB / T 5 0 0 8 1 -- 2 0 0 2 { 普 通混凝 土 力学 性能 试验 方法 》 测试 , 电通量试验采用美国 AS TM C 1 2 0 2标准进行 , 抗冻 性采用 GB J 8 2 —8 5 《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能 实验 方法 》 规定 的快速 冻融 方法 测试 . ( 2 ) 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 采用 MI C - 8 4 0 — 0 1 型硬化混凝土孑 L 隙结构测定仪, 该设备能 自动测定硬 化混凝 土 的气 孔 特征 参 数 , 减 少 测试 中 的人工 误 差 , 提高精度和测试速度. 混凝土测试面积为 6 0 mm 6 0 mm, 圆形度值取 0 . 6 0 , 像素删除标准值取 1 0 , 阈 值取 2 0 0左右. 将混凝土试件标养 2 8 d , 每组试件取 3个 , 并 分别 切 割成厚 度 为 1 ~2 c m 的试 样 , 表 面 经 研磨 、 清洁并涂荧光剂 , 再将表面上的荧光剂仔细研 磨掉 , 仅使气孔中充满荧光剂 , 用于气泡特征参数测 定 , 取 3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 根 据 AS T M C 4 5 7 — 9 8《 S t a n d a r d t e s t me t h o d f or m i c r os c op i c a l d e t e r m i n a t i on of p a r a me t e r s o f t h e a i r — v o i d s y s t e m i n h a r d e n e d c o n c r e t e } ~ 0 定 硬化 混凝土的气泡参数. 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 数计算 公式 如 下 : A 一 1 O 0 na {a麦A (A 4 . 3 3 ) 一 式中: A 为含气量( 体积分数) , ; ”为单位面积内 气泡数 ; L为气泡间距系数 ; P为浆体质量分数 , ; a为平均气泡面积, ff m ; o r 为比表面积, a 一、 / / 6 r c / a . 2 试验 结果与讨 论 考 察 了 3种 引气 方式 下掺 入 聚羧 酸系减 水 剂 的 混凝土性能. 其 中, 1 为部分消泡方式 ; 2 为局部消 泡方式 ; 3—1 为先消后引方式 , 其 中引气剂为聚羧 酸专用引气剂 ; 3 —2 为先消后引方式, 其中引气剂 为普通引气剂. 研究表明, 在“ 先消后引” 这种引气方 式 中 , 消 泡剂 和 引气 剂 的选 择 最为关 键 . 表 3 , 4为 消 泡剂种类和引气剂种类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影响. 2 . 1 引气 方式 对含 气量 稳定 性 的影 响 试验控制新拌混凝土含气量为 5 0 . 5 , 表 5为 相应 的新 拌混 凝土 和硬 化混 凝 土含气 量 . 表 3 消泡剂种类对聚羧酸 系减水剂的影响 Ta b l e 3 I n f l u e n c e o f k i n d o f d e f o a mi n g a g e n t o n p o l y c a r b o x y l a t e - t y p e , i “ ? , .,. De f 。 a me d c。 p i “ i y e f 。 ’ n g H。 。 g e n e i t y s 妇 h i “ t y ~ i . t h . a i r - e n t r a a ge nt m m g agent 表 4 引气剂种类对聚羧酸 系减水剂的影响 T a b l e 4 I n f l u e n c e o f k i n d o f a i r e n t r a i n i n g a g e n t o n po l y c a r b o x y l a t e - t y p e wa t e r r e d u c e r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5 3 O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4卷 表 5 引气方式对新拌混凝土和硬 化混凝 土含气■ 的影 响 Ta b l e 5 I n f l u e n c e o f a i r e nt r a i n i n g ma nn e r s o n a i r c o n t e n t i n h a r d e n e d a n d f r e s h c o n c r e t e W a y o f a i r e nt r ai ni ng Ai r c o n t e n t i n f r e s h c o n c r e t e ( b y v o l u me ) / Ai r c o nt e n t i n h a r d e n e d c o n c r e t e ( b y v ol u me ) / 4 . 9 0 5 . 2 O 5 . O 0 5 .1 0 由表 5 可见 , 与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相 比, 采用不 同引气方式的硬化混凝土含气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 降. 1 方式是在合成聚羧酸 系减水剂 的过程中加少 量消泡剂 , 大气泡较多, 且 气泡稳定性较差 , 其含气 量损失高达 4 0 . 2 . 2 方式是通过接枝局部消泡 , 其含气量损失为 1 4 . 4 2 , 虽然气泡结构优 良, 含气 量损失较小 , 但在工程施工现场可调性差. 采用“ 先 消后引” 方式 , 其含气量的稳定性与所选引气剂关系 很大 : 3—2 方式选取 的是普通引气剂 , 其含气量损 失高达 4 6 . 3 ; 3—1 方式选取 的是 聚羧 酸专用 引 气剂 , 其含气量损失仅为8 . 8 9 / 6 , 表现出优异 的含气 量 稳定 性. 这是 由于 聚 羧 酸 专用 引气 剂 除 具 有 一 般 引气剂 的特 性外 , 还 具有 很多 特点 , 如在 低 掺量 时 引 气量高、 引入混凝土中的气泡直径小 , 且具有空间位 阻效应[ 2 。 等. 该引气剂主链上的阴离子吸附于水泥 颗粒表面 , 支链的位阻则使水泥粒子分散 , 同时由于 其 分 子结 构 中还含 有羧 酸根 离子 、 磺 酸根 离子 , 因而 其 电位小于传统的阴离 子减水剂 ] , 表面活性作 用更强, 分散和分散保持性能优异 , 符合高性能混凝 土和 自密实混凝土对引气剂 的性能要求 ] . 2 . 2 引气 方 式对 硬化 混凝 土气 泡 间距 系数 的影 响 硬 化混凝 土 气泡 间距 系数 试验 结果 见表 6 . 表 6 引气方式对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影响 Ta b l e 6 I nf l u e n c e o f a I r e n t r a i n i n g ma n n e r s O i l s p a c i n g f a c t o r 由表 6可 知 , 采 用 1 引气 方 式 时 , 硬 化 混 凝 土 气泡间距系数较大 , 为 2 8 4 m. 这是 由于这种引气 方式的引气原因是侧链上的聚醚具有非常强的引气 功能 , 虽然该方式 工艺简单 , 成本较低 , 但气泡稳定 性差 , 且大气泡 占较大 比例. 采用 2 引气方式时 , 硬 化 混凝 土气 泡 间距 系数 为 1 9 6肚 m. 采 用 “ 先 消 后 引” 的方式 , 其气泡结构的优劣则与所选取 的引气剂密 切相关 : 选取普通引气剂, 其气泡 间距系数偏 大, 为 3 4 2 m, 而选 取 聚 羧 酸 专用 引气 剂 , 其 气 泡 间距 系 数为 2 1 0 , 气泡结构 良好. 硬化混凝土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之间的相关 性 见 图 1 所 示 . 由图 1 可 知 , 气 泡 间距 系数 随硬 化 混 凝土含气量 的增加而降低 , 但并不呈指数关系. 当含 气量为 3 时, 即可使混凝土的气泡 间距 系数 达到 2 0 0 m左右; 当含气量 大于 4 时, 气泡 间距 系数 的减小趋势趋缓. 图 1 硬化混凝土含气量和气 泡间距 系数之 间的相关性 Fi g .1 Co r r e l at i o n b e t 。we e n a i r c o nt e n t a nd s pa c i n g f a c t or i n ha r d e n e d c on c r e t e 2 . 3 引气方 式对 硬化 混 凝土 平均气 泡 径 的影 响 硬化混凝土含气量 、 气泡间距 系数 和平 均气 泡 径是 表征 硬 化混凝 土 气泡 体系 特征 的 3个最 重 要参 数. 为进一步考察引气方式对气泡结构的影响 , 对采 用不同引气方式 的硬化混凝土平均气泡径进行 了试 验 , 结果见图 2 . 由图 2可知 , 采用不同引气方式 , 对 硬化混凝土的平均气泡径没有 明显影响 , 平均气泡 径均在 1 1 0 m 左右. 硬化混凝土 的平 均气泡径与 硬 化混 凝 土 的含 气量 也 无 明显 相 关 性 , 即仅 用 平 均 气泡 径无 法准 确表 征硬 化混 凝 土 的气 泡 体 系特征 . 耄 亳 喜 1 2 O 9 0 6 O 3 0 0 1 2 3 —1 3 - 2 W a y o f a i r e n t r a i n i n g 图 2 引气方式对硬化混凝 土平 均气 泡径 的影 响 Fi g .2 I n f l u e nc e of ai r e nt r a i n i ng ma n ne r s o n me a n a i r v oi d di a me t e r i n ha r de ne d c o nc r e t e 2 . 4 引气 方式 对 混凝 土抗 压强 度 的影 响 试 验 过 程 中 , 控 制 新 拌 混 凝 土 含 气 量 为 5 昌i, J 80 a u I 甚 口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4期 刘加平 , 等 : 聚羧酸系减水剂 引气 方式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 响 0 . 5 , 采 用 不 同引 气 方 式 所 得混 凝 土 的 2 8 d抗 压 强度见图 3 . 由图 3可见 , 在新拌混凝 土含气量基 本 相同的情况下 , 采用不 同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 度 影 响不 大 . 采 用 2 和 3—1 引气 方式 , 混 凝 土 的 2 8 d抗压强度几乎无 差别 , 即在合成过程 中接枝消 泡 功能 的官能 团加 以调 控 含 气 量 , 或 者 采 用 聚 羧 酸 减水剂的专用引气剂进行“ 先消后引” , 气泡结构的 稳 定性 都较 好 , 对混 凝 土后期 力 学性 能 没有 影 响. 由 于 1 引气方式是通过在合成过程 中控制添加消泡 剂 的量而引气 的, 所得 气泡稳定性差 , 大气 泡较多 , 因此 , 混凝 土后 期 强度 要低 2 0 左 右 . 采用 3— 2 引 气 方式 , 即使用 普通 引气剂 进行 “ 先 消后 引 ” , 则 混 凝 土 强度 要 比采 用 3—1 引气 方 式低 8 MP a . 1 2 3 一l 3 — 2 W a yo fa i re n t r a ini n g 图 3 引气方式对 混凝 土抗 压强度的影响 Fi g. 3 I n f l ue nc e o f a i r e n t r a i ni ng m a nne r s 0 n c o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g t h o f c o nc r e t e 2 . 5 引气 方 式对 混凝 土抗 冻 性 的影响 抗 冻性 是 混凝 土 耐久 性 中最 重 要 的 问题 之 一 , 而引气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最有效的措施. 不 同的 引气 方 式在 混凝 土 中 引人 的气 泡 质 量 不 同 ( 气 泡 质 量包括气泡直径分布、 气泡在混凝土 内部 的分布和 气泡形态等) , 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也有所差 别. 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 , 不同引气方式对 混凝 土 抗 冻性 的影 响试 验结 果 见表 7 . 表 7引气 方式对 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Ta b l e 7 I n f l u e nc e of a i r e n t r a i n i n g ma n n e r s o n a n t i — f r e e z i n g p r o p e r t y o f c o nc r e t e 由表 7可知 , 采用 1 引气方式的混凝土仅仅冻 融 1 5 0次 , 其相对动弹模量 即下 降至 6 0 9 / 6 , 质量损 失率高达 4 . 6 8 , 进一步反映出在合成过程中直接 引 气这 种方 式 气 泡稳 定 性 差 的缺 点 . 采 用 2 和 3— 1 引气方式 的混凝土在冻融 3 2 5次后 , 其相对动弹 模量依然超 过 9 9 , 质量损失率也较小 , 均表现 出 良好的抗冻融性能. 采用“ 先 消后引” 这种引气方式 时, 如果采用普通引气剂 ( 3 —2 方式) , 则经过冻融 3 2 5次后 , 混 凝土 的相 对 动弹模 量 为 8 4 . 6 , 质量 损 失率 为 l _ 7 2 9 / 5 . 3 结论 ( 1 ) 引气方式对硬化混凝土含气量 和气泡 间距 系数均有显著影响. 采用“ 先 消后 引” 并选取聚羧酸 专用引气剂, 则混凝土的含气量损失最小 , 气泡结构 最 好 , 表 现 出优异 的含 气量 稳定 性 . ( 2 ) 引气方式对硬化混凝土 的平均气泡径没有 明显影响, 仅通过平均气泡直径并不能完全反映气 泡结 构 的优 劣. ( 3 ) 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但对 混 凝 土抗 冻性 有 一 定影 响. 采 用 “ 先 消 后 引 ” 方 式 并 选取聚羧酸专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良好. 参考 文献 : [ 1 ] 蒋亚清. 混凝土外加 剂应用 基础[ M] . 北 京 : 化学 工业出版 社 , 2 0 05 : 2 2 5 — 2 3 7 . J I ANG Ya — q i n g .Ap p l i c a t i o n f o u n d a t i o n of c o n c r e t e a d mi x t u r e s [ M] . B e i j in g :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 2 0 0 5 : 2 2 5 — 2 3 7 . ( i n C h i ne s e ) r 2 ] S AKAI E, YAMADA K, OHTA A. Mo l e c u l a r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d i s p e r s i o w a d s o r p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s o f c o m b —。t y p e s up e r p l a s t i c i —_ z e r s u s e d i n J a p a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Ad v a n c e d Co n c r e t e Te c h n o l — o g y, 2 0 0 3, 1 ( 1 ): 1 6 — 2 5 . [ 3 ] 张 月星, 冉 千平, 刘加平 , 等. 两性 羧酸类 接枝共 聚物混凝 土超 塑化剂 的性能研究 [ J ] . 化学建材 , 2 0 0 6 , 2 2 ( 2 ) : 4 6 — 4 9 . ZHANG Yu e — x i n g, RAN Qi a n — p i n g, LI U J i a p i n g, e t a 1 .Pr o p — e r t i e s o f a mph o t e r i c c a r b o x y l i c g r a f t c o p o l y m e r a s c o n c r e t e s u — p e r p l a s t i c iz e r L J ] . C h e mi c a l Ma t e r i a l s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o n , 2 0 0 6 , 2 2 ( 2) : 4 6 — 4 9 . ( i n Ch i ne s e ) [ 4 ] 卞荣兵 , 沈 健. 聚羧 酸混 凝土 高效 减 水剂 的合 成 和研究 现 状 [ J ] . 精细化工 , 2 0 0 6 , 2 3 ( 2 ) : 1 7 9 — 1 8 2 . BI AN Ro n g — b i n g,S HEN J i a n. Re v i e w o f p o l y c a r b o x y l a t e S U — p e r p l a s t i c i z e r : S y n t h e t ic me t h o d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 J ] . F i n e C h e mi — e a l s , 2 0 0 6, 2 3( 2 ): 1 7 9 一 l 8 2 . ( i n Ch i n e s e ) E 5 ] C HR I S T ENS E N B J , ONG F S .自密实混 凝土 的抗冻 融性 能 研究 [ J ] . 混凝土 , 2 0 0 5 ( 9 ) : 2 O 一 2 4 . CHRI S TENS EN B J, ONG F S .Fr o s t i n g r e s i s t a nc e o f s e l f - c o mp a c t c o n c r e t e ~ J ] . C o n c r e t e , 2 0 0 5 ( 9 ) : 2 0 — 2 4 . ( i n C h i n e s e ) 如 ∞ ∞ 加 m 0 时 鲁 _E I I a 耳 晴 A I 晴 ∞ 2d Ⅷ0 U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