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
于布为 吴新民(执笔) 薛张纲 李立环 黄文起 王天龙 徐世元 王英伟
一、概述
右美托咪定就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得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得镇痛、利尿与抗焦虑作用,对呼吸无抑制,还具有对心、肾与脑等器官功能产生保护得特性。可用于气管内插管重症患者得镇静、围术期麻醉合并用药与有创检查得镇静。
二、药理特性
右美托咪定与其她镇静催眠药得作用机制不同,可产生自然非动眼睡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机体得唤醒系统功能仍然存在。接受右美托咪定患者Ramsay≥3分或OAA/S≤4分受到刺激时可观察到觉醒反应。
右美托咪定分布半衰期(t1/2α)6min,消除半衰期(t1/2β)约2h,持续输注半衰期(t1/2CS)随输注时间增加显著延长。若持续输注10min,t1/2CS为4min;若持续输注8h,t1/2CS为250min。静脉泵注负荷剂量1μg/kg(10min),右美托咪定得起效时间为10~15min;如果没有给予负荷剂量,那么其起效时间与达峰时间均会延长。负荷剂量为1μg/kg(10min),以0、3μg•kg1•h1维持,Ramsay评分达4~5分,约需20~25min;以0、2μg•kg1•h1维持,Ramsay评分达4~5分,约需25~33min。
三、临床应用
1、全麻诱导
如果需要,麻醉诱导前静脉持续泵注0、5~1、0μg/kg(10~15min),可以使麻醉诱导平稳,特别就是插管反应减少,其她全麻药剂量减少。
2、全麻维持
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异氟烷、异丙酚、咪达唑仑与阿芬太尼同用时均有协同作用。全麻维持期可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0、4μg•kg1•h1,适当调节吸入麻醉药与麻醉性镇痛药得剂量,可使麻醉维持期更易于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苏醒期更为平稳。需要注意,长时间给予右美托咪定会使苏醒期延长。
3、全麻苏醒
手术结束前4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0min)。手术结束前约30min,停止给予任何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除外)与肌松药;手术结束时停止给予吸入麻醉药,给予新斯得明与阿托品以拮抗肌松药残留作用。患者神志与呼吸恢复满意后拔除气管内导管,待恢复满意(Aldrete评分≥9)送回病房。患者麻醉苏醒可较为平稳,特别就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避免拔管时出现过高血压与过快心率。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40min~1h停止给予右美托咪定,以免影响患者术终及时苏醒。
4、区域阻滞时镇静
区域阻滞时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可获得满意镇静,避免患者紧张与焦虑。但必须保证阻滞效果满意,始终注意防止出现心动过缓与低血压以及上呼吸道梗阻,特别就是在椎管内阻滞平面过高、过广时尤需注意。
5、有创检查镇静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15min)后,维持输注速度为0、2~0、7μg•kg1•h1,开始内窥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有创检查过程中得痛苦。
6、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
根据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得反应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通常为0、4μg•kg1•h1,不宜超过72h,能够缓解患者得焦虑与烦躁,使患者能够较舒适、安静地接受呼吸机治疗,还能够随时被唤醒,配合相应治疗。
7、特殊人群或手术得应用
(1)困难插管与纤支镜检查时镇静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15min)后,维持输注速度为0、2~0、7μg•kg1•h1,在完善局麻下借助相关器材进行气管内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维持期用药
功能神经外科术中需要唤醒时,全麻诱导前用1%丁卡因气管表面麻醉,术前用0、25%罗哌卡因(40~60ml)头皮浸润麻醉。
运动区手术j
维持基础麻醉(肌松药限量或不用),开颅后切开硬膜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后,以0、2~0、5μg•kg1•h1得速度持续输注。拟实施皮层运动区手术前15min,右美托咪定输注速度调至0、1~0、3μg•kg1•h1,同时瑞芬太尼降至0、05~0、1μg•kg1•min1与/或丙泊酚1~2mg•kg1•h10、5~2、0μg/ml,使BIS70以上后开始唤醒,同时进行运动区肿瘤或癫痫灶切除。
语言区手术k
置入喉罩,侧卧位手术。麻醉维持最好不用肌松药。开颅切开硬膜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后,以0、2~0、5μg•kg1•h1得速度持续输注15min,随后将右美托咪定得输注速度降至0、1~0、2μg•kg1•h1,同时,瑞芬太尼减至0、05~0、1μg•kg1•min1与/或丙泊酚或将其效应室浓度降至0、5~2、0μg/ml,使BIS达80以上,呼之睁眼,自主呼吸能够维持,PETCO230~35mmHg后拔除喉罩,开始术中唤醒,同时进行语言区肿瘤或癫痫灶切除。完成唤醒后,增加镇静、镇痛药物剂量,重新置入喉罩维持麻醉。
脑深部电极(DBS)植入l
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3~0、5μg/kg(15~20min),使其Ramsay达2~3分,随后维持输注速度0、2~0、7μg•kg1•h1,维持Ramsay低于4分,以免影响神经功能测试进行,同时应注意防止出现上呼吸道梗阻。DBS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右美托咪定应从低剂量开始。
(3)心血管手术麻醉中应用
心血管手术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0、5~1μg/kg,可减少静脉麻醉药与麻醉性镇痛药用量,依托咪酯剂量可减少1/3~1/2,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量减少20%~30%;而且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平稳,少见明显得血压升高与心率增快。
全麻维持期如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1~0、3μg•kg1•h1,有助于术中心率得控制,但同时应适当调节吸入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或丙泊酚得剂量。
关闭胸骨时开始给予右美托咪定0、1~0、3μg•kg1•h1,视手术进程逐渐减少其她麻醉药物得用量,有助于快通道麻醉得实施与术毕气管拔管时血压与心率得平稳。
病人术毕送ICU,完全清醒、气管拔管前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可减轻呼吸机治疗期间得血流动力学得波动,并能减少谵妄及躁动得发生率,效果优于其她镇静药物。所用剂量应视病人情况而定,一般为0、05~0、2μg•kg1•h1。
(4)孕产妇
目前还没有充分良好相关得临床研究,只有在可能得好处大于对胎儿潜在得危险时才可用于孕妇;待产与分娩期间包括剖腹产术时不推荐使用右美托咪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显示,哺乳雌鼠皮下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其乳汁中有右美托咪定。因此,哺乳期妇女应当慎用本品。
(5)小儿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维持与苏醒期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仍属说明书外应用。静脉负荷量0、3~1μg/kg(15min),维持量0、2~0、7μg•kg1•h1;ICU得常用镇静剂量为0、2~0、7μg•kg1•h1。全麻手术结束前30min,15min内缓慢静脉泵注0、5μg/kg,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得发生率。
(6)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右美托咪定得清除率显著下降,故应减低其使用剂量。
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右美托咪定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长期输注时应密切注意患者得反应。
(7)阿片类药物或酒精成瘾引起得撤药综合征患者
右美托咪定可用于预防与治疗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或酒精成瘾引起得撤药综合征。治疗撤药综合征,可静注右美托咪定1 µg/kg(10~15min)后,以0、20、7µg/kg/h得速度持续静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用药可持续3天。预防撤药综合征应在撤药之前先静注右美托咪定1 µg/kg(10~15min)作为负荷剂量,再停用阿片类药物,维持阶段得用法与前相同。
(8)术后谵妄得老年患者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缩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得持续时间、减轻临床症状。右美托咪定得用法为:在静脉泵注0、51 µg/kg得负荷剂量后,以0、20、7 µg/kg/h得速度持续静脉输注,最大用药量不超过1、5 µg/kg/h,直至病情缓解。特别注意在大剂量用药过程中保持患者得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预防老年痴呆病人术后躁动。
四、给药方法
1、无论就是否给予负荷剂量,给药前本品2ml必须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50ml,即4μg/ml。
2、应用微量输液泵给予右美托咪定,根据临床疗效个体化地调整输注剂量。
3、本品不应与血液或血浆通过同一管路同时给予。本品与两性霉素B与地西泮不相容。
4、麻醉苏醒后给予右美托咪定或将其她镇静催眠药与/或麻醉性镇痛药换成右美托咪定时,无需给予负荷剂量,只需逐渐增加右美托咪定得输注剂量。右美托咪定起效之前,原来给予得镇静催眠药与/或麻醉性镇痛药应逐渐减少剂量。
五、注意事项
1、右美托咪定用药后,一般起效时间就是10~15min,达峰时间25~30min,因此30min内不宜频繁增加输注剂量,以免镇静过度。
2、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迷走张力高、糖尿病、高血压、高龄、肝功能或肾功能有损伤得患者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重度心脏传导阻滞与重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出现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应减量或停止给予右美托咪定,加快输液,抬高下肢,静注阿托品或麻黄素。
3、过快给予负荷剂量可能引起一过性高血压与心动过缓,只要减慢给药速度即可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4、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时需准备好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得相关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