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动物病理学题库1.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63161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病理学题库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物病理学题库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病理学题库1 一、名词解释:   1.疾病       2.充血         3.水肿        4.黄疸        .局部贫血        6.坏死   二、选择题   1.血液弥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称为(C。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出血性浸润 D 片状出血   2.热时,体温达到一定高度,即不再上升而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称为(B)期。   A 体温上升期 B 高热期   C 退热期 D 产热期   3.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D)。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病理性死亡 D 坏疽   4.局部贫血病理变化特征(C。   A 发红 B 发热 C 发凉 D 发绀   5.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称为(A)。   A 溶血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营养缺乏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6.充血主要指(A)。   A 动脉性充血 B 静脉性充血   C 动、静脉性都充血 D 血液回流增多   7.血液积于组织间隙或体内叫(C)。    A 咯血 B 呕血 C 内出血 D 黑粪   8.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D)。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病理性死亡 D 坏疽   9.局部贫血病理变化特征(C   A 发红 B 发热 C 发凉 D 发绀   10.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称为(A)。   A 溶血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营养缺乏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11.充血主要指(A)。   A 动脉性充血 B 静脉性充血   C 动、静脉性都充血 D 血液回流增多   12.血液积于组织间隙或体内叫(C)。   A 咯血 B 呕血 C 内出血 D 黑粪   13.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称为(C。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出血性浸润 D 片状出血   14.发热时,体温达到一定高度,即不再上升而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称为(B)。   A 体温上升期 B 高热期 C 退热期 D 产热期。   15.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称为(A)。   A 溶血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营养缺乏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简答题   1.简述出血常见的三种形态 。   2.简述体内胆红素维持动态平衡的三个环节。   3.简述组织坏的类型   四、试述题   1.举例说明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及给我们的提示   2.试述脱水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3.试述炎症的局部症状。     第一章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疾病   答: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而且有规律的斗争过程。   2.充血   答: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   3.水肿   答:由于水盐代谢障碍使体液在组织间隙内蓄积过多,称为水肿。   4.黄疸   答: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形成过多或排泄障碍,使大量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将皮肤、黏膜、浆膜及实质器官等染成黄色的一种病理现象。   5.局部贫血   答:机体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液供应完全断绝或不足,使局部血液含量全无或少于正常,称之为局部缺血或局部贫血。   6.坏死   答:坏死是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其本质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   二、选择题   1.C 2. B 3. D 4.C 5.A 6.A 7.C 8. D 9. C 10. A 11.A 12.C 13.C 14.B 15.A   三、简答题   1.简述出血常见的三种形态 。   答:出血常见三种形态有:   (1)点状出血多呈粟粒大至高梁米粒大不等,弥漫性散布,见于浆膜、黏膜及肝、肾等器官的表面。   (2)斑状出血形成绿豆大、黄豆大不等或更大的密集血斑。常见发生于黏膜和皮肤表面。   (3)出血性浸润血液弥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在肾脏、膀胱发生渗出性出血时,有时见到血尿。   2.简述体内胆红素维持动态平衡的三个环节。   答:健康机体内胆色素不断地形成和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靠三个环节来实现的;①胆红素的形成;②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③胆道的排泄。在某些疾病时,由于体内胆红素形成过多,或由于肝细胞的严重损伤,或因胆道阻塞,就会破坏这种相对的平衡状态,使胆红素大量地蓄积在体内,从而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黄疸。   3.简述组织坏的类型   答:组织坏死分为三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在蛋白质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蛋白质发生凝固,   坏死组织肿胀。同时酶的分解过程又进行得比较缓慢,故坏死组织质地干燥坚实,坏死区界线明显。呈灰白或黄色。常将坏死形象的分为干酪样坏死;腊样坏死以及脂肪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迅速分解,进而溶解液化变为液体,这种坏死主要发生在富含水分的组织,如脑组织的坏死(因脑组织富含磷脂和水分)和脓肿(大量白细胞释放蛋白酶,引起组织溶解,形成脓液)。   (3)坏疽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坏疽。   四、试述题   1.举例说明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及给我们的提示   答:现以肠炎为例,说明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当动物发生肠炎时,肠黏膜受有害物质刺激使其损伤,肠道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乘虚而入,肠道为抵御病原体的侵入而分泌增加,同时增强蠕动以排出病原体,表现为腹泻。但是,腹泻使体液的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口渴、血液浓稠,如果此时体液得不到有效补充,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加之肠道内的病理产物吸收入血而引起身体发热,患病动物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使役能力降低。   如果机体抵抗力强,通过免疫和神经体液等调解可缩短病程而康复;反之使病程延长、甚至死亡。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健康的标志,疾病则是体内外统一、平衡、和谐的破坏。   上述疾病概念提示我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查明病因,注意区别损伤和抗损伤过程的主次因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维护、保持和恢复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谐以及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改变传统兽医以治病为主的观念,对疾病及时而尽早采取防制措施,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2.试述脱水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答:由于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因此,在机体丧失水分的同时,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也发生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变化。根据水盐的丧失比例不同,将脱水分为缺水性脱水、缺盐性脱水和混合性脱水三种类型。   (1)缺水性脱水主要以失水为主,失水的比例大于失钠的脱水称为缺水性脱水,又称作高渗性脱水或单纯性脱水。   (2)缺盐性脱水主要以失钠为主,失钠大于失水的脱水称为缺盐性脱水,又称作低渗性脱水。   (3)混合性脱水是多见的一种脱水。其特点是失水与失钠的比例大体相等,血浆渗透压基本未变。因此,这种脱水也称为等渗性脱水。   3.试述炎症的局部症状。   答:炎症的局部症状如下所述:   (1) 红是炎症最早的症状。由于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量增多形成动脉性充血,炎症局部表现为鲜红色。   (2)肿主要由于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形成炎性水肿所致。在某些慢性炎症,也可以是细胞增生的结果。   (3)热由于大量动脉血流入,局部充血,炎区物质代谢旺盛,产热增多。   (4)痛疼痛是感觉神经受到刺激后发生的。疼痛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致病因子、炎性物质或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感受器产生疼痛。如5-羟色胺、核酸代谢产物及炎区钾离子浓升高等都可引起疼痛;炎性渗出物蓄积压迫所致。尤其发生在组织紧密的区域,如胫骨前方等发生炎性水肿及炎性浸润时,疼痛尤剧。   (5)机能障碍由于局部组织发生肿胀、疼痛和组织损伤,必然使相应部位的器官组织发生机能障碍。如关节炎时引起跛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