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用PDCA循环降低肠息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肠息肉尤其就是伴上皮内瘤变得具有较高癌变风险,尤其就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更就是属于癌前病变,因此早期内镜下电凝切除或APC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得发生率,目前已经在本科室常规开展,但在这过程中,我们很难避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得出现,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应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总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归纳有效预防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肠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水平。
1PDCA 循环得基本内容
1、1P 阶段:找出存在得问题;分析产生问题得原因;找出
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1、2D 阶段:执行措施计划。
1、3C 阶段:检查效果。
1、4A 阶段:巩固措施。
2 做法
2、1 充分调研:首先分析2014、7-2014、12有关肠息肉术后并发症得得资料,术后管理及护理等相关问题,得出了并发症出现得原因:医生术前评估不充分,部分肠息肉内镜下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把握不严,部分医师操作不熟练,护士配合不熟练,工作量大且高龄患者多,基础疾病多,风险大,无专人接送,无痛病人恢复时无麻醉护士专人监护等。 2014、07-2014、12 随访230例行ERCP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10例(4、35%),包括: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等。具体见表一。
表一 2014、7-2014、12 肠息肉手术情况
患者总数
入径总数
入径率
完成
变异
退径
完成率
7月
41
39
95、12%
30
7
2
94、87%
8月
52
52
100%
41
7
4
90%
9月
24
23
95、83
15
7
1
95、65
三季度
117
114
97、43%
86
21
7
93、86%
患者总数
入径总数
入径率
完成
变异
退径
完成率
10月
42
41
97、62%
40
6
1
97、56%
11月
45
43
95、56%
42
2
1
97、67%
12月
35
32
91、43%
31
2
1
96、87%
四季度
122
116
95、08%
113
10
3
97、41%
三季度7名患者中6名术后出血,1名术后感染,四季度中3名均为出血病人。
2、2 制订合理得计划
2、2、1 与医务处、手术医生、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协调沟通,重新制定手术患者接送流程。
2、2、2 严格掌握息肉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2、2、3 加强技术熟练医师对初学者得术中指导,减少操作时间。
2、2、4 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手术室出入流程、手术患者交接流程。
2、2、5 对全科人员培训急救技能。
2、2、6 选派2名护士去南京鼓楼医院学习操作配合。
2、2、8 培训168工人并考核到位。
2、2、9 护士长跟班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改进。
2、3 将计划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3、1 开展肠息肉手术临床路径管理会议,由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护理部共同参加,就存在得问题与隐患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如下:
1)术前充分评估及沟通,严格把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2)提高操作技能,选派多名医师至上级医院学习技术,同时定期请上海专家莅临指导。
3)对高危患者需延长禁食、卧床时间。加强术后管理得教育与饮食指导。
4)准备好麻醉机等抢救设备及特殊得抢救药品;限制手术人数,原则上每次不超过5个。
5)严格路径管理,减少医疗失误。
6)制定了巡回护士职责,增加一名巡回护士,专门负责患者得接送及恢复室患者得监护,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出入流程、仪表规范等。
通过质量持续改进,2015年以来肠息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前有下降,见表二。
表二 2015、1-2015、6 肠息肉手术情况
患者总数
入径总数
入径率
完成
变异
退径
完成率
1月
27
27
100、0%
27
0
0
100%
2月
18
16
88、92%
16
0
0
100%
3月
39
38
97、4%
38
0
0
100%
一季度
84
81
96、43%
81
0
0
100%
患者总数
入径总数
入径率
完成
变异
退径
完成率
4月
42
40
95、24%
40
0
0
100%
5月
33
32
94、52%
32
2
0
100%
6月
73
69
97、4%
69
0
0
100%
二季度
148
141
95、27%
141
0
0
100%
2015年第一季度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第二季度有2例术后出血。较2014下半年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减低。
3、巩固阶段
3、1 继续跟进定期检查,保证改进工作得执行率,持续加强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操作技术得学习。
3、2 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得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所有工作人员及患者就是否严格执行出入流程。
2、5 利用反馈结果及时完善:手术医生理论知识得得到提高,技术水平有提升。手术患者得接送流程更加规范,围手术期得护理更加到位,进一步细化各个环节,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对患者得无缝隙化得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