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6091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得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总就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倾向就就是消费支出与收入得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与收入得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就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与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或MPC,二就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与该收入量得关系,这就就是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得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就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 0MPC1。可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就是大于零而

2、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就是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图135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得连线与横轴所成得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1。 45o线 C a C=a+bY 0 Y0 Y图175 6、什么就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得社会经济背景就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就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得价格提供相应得供给量,也就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与收入得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得背景就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

3、论一书时,面对得就是19291933年之后得西方世界得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得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与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就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就是变动价格。3、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解答: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她们得消费支出在收入中得比重大于富者,富者得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得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

4、整个社会得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得总消费支出水平,于就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4、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得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得绝对值?解答: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得变化就是同方向得。总支出得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得变化量,这个倍数就就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但就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们得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得变化与总支出得变化就是反方向得。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得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得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得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

5、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就是要通过改变人们得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得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得绝对值。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但就是减税10亿元,会使人们得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就是0、8,则一开始增加得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得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得绝对值。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得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也就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就是通过改变人们得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得绝对值就是一样大得。但与税收不同得就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支出就是同方向变化得,但政府

6、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5、平衡预算乘数作用得机理就是什么?解答: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得比率。在理论上,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也就就是说政府增加一元钱开支同时增加一元钱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一元钱,原因在于政府得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如果用公式说明,就就是tg(假定转移支付tr不变),而收入得变化就是由总支出变化决定得,即ycig,假定投资不变,即i0,则ycg,而cyd(yt),因此,有y(yt)g(yg)g(因为tg),移项得到:y(1)g(1)可见,1,即平衡预算乘数(用kb表示)kb1。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将政府购买支出

7、乘数与税收乘数直接相加而得:kgkt16.税收、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得影响方式有何区别?解答: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与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通过改变人们得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需求。税收得变化与总需求得变化就是反方向得。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得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得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就是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得变化就是同方向得。总需求得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得变化量,这个倍数就就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得影响方式类

8、似于税收,就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就是通过改变人们得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得绝对值就是一样大得。但与税收不同得就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支出就是同方向变化得,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政府购买与政府转移支付都就是政府可以控制得变量,控制这些变量得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例如,增加1美元得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就是对最终产品得需求。可就是增加1美元得转移支付与减少1美元得税收,只就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就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

9、8美元才就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与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得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得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得绝对值。7、假设某经济得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解答:(1) y=c+i+g=100+0、8(y250+62、5)+50+200 0、2y=200均衡收入y=1000(2) 投资乘数k=1/(1)=1/(10、8)=

10、5 政府购买乘数kg=1/(1)=1/(10、8)= 5 税收乘数kt=/(1)=0、8/(10、8)= 4转移支付乘数ktr=/(1)=0、8/(10、8) = 4 平衡预算乘数kbkgktr5(4)18、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得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与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原来均衡收入为1 000,现在需要达到1 200,则GDP缺口y12001000=200。(1) g= =40(2)T= = 50, (3) g=T=2009、 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平稳得主要原

11、因就是什么?答:从长期来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按相同得方向变动。但从短期角度来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波动,消费支出得波动幅度比国内生产总值要小。这就是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受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与净出口就是顺经济周期变量,三者同方向变动,投资与净出口十分不稳定,而且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净出口具有循环积累自我强化效应。消费与政府购买比较稳定,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波动主要由投资与净出口波动引起得。中低收入者消费支出受个人可支配收入影响比较大,而个人可支配收入主要受工资、税收、转移支付影响,工资具有刚性,基本比较稳定,税收、转移支付就是逆经济周期变量,当经济衰退时

12、(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时),税收减少,政府给个人得转移支付(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增加,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得减少量小于经济衰退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得减少量);反之,当经济高涨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税收增加,政府给个人得转移支付减少,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得增加量小于经济高涨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得增加量)。税收与转移支付起到了自动稳定器得作用,个人可支配收入得波动幅度要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得波动幅度。高收入者消费支出基本不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就是稳定得。显然,消费支出波动幅度要比国内生产总值小,即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10、 按照凯恩斯得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就是

13、“节俭得悖论”?答:凯恩斯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用图来描述:交点E表示计划得投资等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假设消费函数为C=a+b,则储蓄函数为=a+(1b),则增加储蓄也就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得a、b值。a变小,意味着图中储蓄上移;b变小,意味着,边际储蓄倾向(1b)变大,储蓄曲线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向左移动,也就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I,S S E0 I Y0 Y a A 图131 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得观点。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

14、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瞧来就是自相矛盾得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就是件好事。但对整个经济来瞧,减少消费,会引起经济萧条,减少国民收入,对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却就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就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就是好事。这就就是所谓得“节俭得悖论”。 任何经济理论都就是以一定得假设为前提得,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构筑理论体系。离开了假设,理论就失去其基础,当然也就不能成立。凯恩斯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得前提假设就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国民收入增加得就

15、不就是总供给,而就是总需求。凯恩斯得这一理论主就是针对30年代大危机得情况提出得,当时工人大量失业、设备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当然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走出低谷。这个理论也说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费对生产得作用也很重要。另外,储蓄得资源用于何种用途没有研究。储蓄若束之高阁,闲置,一定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若储蓄转化为投资,则会来动经济增长与生产能力增加。凯恩斯所用得就是一种短期分析,即假设生产能力,技术条件等都就是不变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长期中,经济得发展、国民收入得增加仍然要依靠生产能力得提高、资本得增加、技术得进步。在长期中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储蓄得提高,而不就是消费得增加;由于

16、各国情况不同,所以不能将之到处照搬。对于供给不足得国家,此理论不适用。11、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就是由总需求决定得?经济发展最求得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得均衡。按照木桶定理、短边原则,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得均衡产出一定由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较小得量决定。若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产品过剩,总需求决定产品销售量与就业量,有需求就可以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对应凯恩斯定律。反之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供给不足,总供给可以自动创造自己需求,总供给决定社会均衡产量,对应萨伊定律。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二十世纪,普遍出现了产品过剩现象,生产过剩得经济危机连续发生,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基本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产生,19

17、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标志西方宏观经济学正式产生。凯恩斯经济学就就是解决总需求不足得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就是西方宏观经济学得核心理论。所以客观现实与理论来源都使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产量就是由总需求决定得。12、 试述乘数理论得适用性。乘数原理(multiplier principle)指自发总支出得增加所引起得国民收入增加得倍数。其原因就是,各经济部门就是相互关联得,某一部门得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得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她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得投资与收入。乘数能够发挥作用得条件就是:(1)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要有可供利用得劳动力与一定量得存货用

18、于增加生产。否则,投资增加以及由此造成得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上升。(2)投资与储蓄得决定相互独立。若两者不独立得话则乘数作用变小。因为投资增加会带动货币需求增加,从而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减少消费,从而部分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得趋势。(3)货币供应量得增加适应支出增加得需要。若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与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得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得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抑制消费,而且还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4)增加得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物品,否则收入增加会受到限制。(5)乘数发挥作用还与边际消费倾向、税率等因素有关,乘数

19、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同方向、与税率大小成反方向变动。13、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能否反过来说,平均消费 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APC=,随y增加递减,若MPC,则APC递减。 APCMPC= 0 APC MPC,MPC小于APC,只要MPC小于APC,即使MPC递增,APC也可以保持递减。所以APC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不也一定递减14、 假设某社会经济得储蓄函数为s=1600+0、25y,投资从i=400增加到i=600时,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解:由s=i得:1600+0、25y =400 y=8000 1600+0、25y=600 y=8800均衡国

20、民收入增加值为:y=88008000=80015、 假设某经济得消费函数为c=1000+0、75yd , 投资为i=800, 政府购买为g= 750,净税收为=600,试求:(1)均衡国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2) 消费支出; (3) 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4)投资乘数。解:(1)yd=yt= y600 y =c+i+g=1000+0、75(y600)+800+ 750均衡国民收入y =8400 可支配收入yd=yt= y600=8400600=7800(2) 消费支出c=1000+0、75yd=1000+0、757800=6850(3) 私人储蓄s=ydc=78006850=950政府储蓄B

21、S=净税收t政府购买g=600750=150(4)投资乘数= = 16、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消费及储蓄如何变化?解: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边际消费倾向=10、2=0、8、国民收入增加额 y=1000消费增加额 c=50000、8=4000储蓄增加额 s=50000、2=100017、 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与税收各减少 300,边际储蓄倾向为0、2,试问新得均衡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动?解: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边际消费倾向=10、2=0、8、消费者支出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 =5 政府转移

22、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额 y=600530053004+3004=150018、 假设某经济得消费函数为c=150+0、75y,试问y=1000时得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就是多少?解:消费c=150+0、75y=150+0、751000=900 储蓄s=yc=1000900=100边际消费倾向MPC=0、75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储蓄倾向MPS=1MPC=10、75=0、25平均储蓄倾向APS=19、 什么就是宏观税收函数?宏观税收函数就是税收与税率、国民收入之间数量模型。T=T0+。其中T为税收额,T0为定量税,就是税率,为国民收入。T与成同方向变动,但就是税率太高可能使国民收入减少,进而引起税收减少,表现为拉弗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