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60764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由于道岔结构比区间轨道要复杂,所以道岔测量和调整的程序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前,全面检查各项密贴状况(钢轨外口轨底与垫板挡肩,顶铁与尖轨、新轨轨腰,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扣件弹条中部前端下额与轨底顶面);2uvH5。 调整前,检查所有钢轨接头平顺性,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调整后,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必须满足要求; 坚持以直股为主的原则; 道岔内部轨距、水平应采用道尺全面检查,与轨检小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作业准备 1.1人员及机具 (1)人员配置 道岔精调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根据要求挑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施工前所有作业工人都必须经过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ff1bf。 序 号 名 称 人数 职责 1 作业队队长 1 负责现场日常道岔施工管理 2 作业队副队长 1 协助队长进行施工管理 3 主管工程师 1 负责道岔施工技术及调整方案制定 4 质检工程师 1 负责精调质检工作管理 5 安全环保 1 道岔铺设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 6 数据采集及分析 4 负责采集数据及分析 7 精调作业人员 10 负责道岔精调工作 8 物资设备 3 负责道岔施工物资及设备供应 合计 22 (2)机具配置 1)主要测量设备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1台 CPⅢ点复测、坐标放样等 2 CPⅢ目标棱镜 8~12个 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目标 3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1台 道岔几何参数测量 4 轨距尺(0级) 1把 检测轨距及水平铺助工具 5 支距尺 1把 检查道岔内部尺寸 6 方尺 1把 检查道岔方正 7 塞尺 2把 道岔内部密贴检查 8 卡规 2把 道岔尺寸测量 9 1m平直度尺 2把 检查钢轨焊缝表面平顺度 10 30m弦线 2套 短波轨向、高度检查 11 钢板尺 2把 与弦线配合进行测量 12 测力扳手 1把 检查扣件螺栓扭矩值 2)主要现场作业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发电机 5KW 台 2 2 电动扳手 200N.M-1000N.M 台 2 3 压机 台 4 4 撬棍 根 4 5 轨距拉杆 根 2 6 照明设备 套 1 1.2技术准备 三掌握一考核:技术人员已认真学习道岔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充分理解掌握板式道岔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所有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Ebsqu。 1.3 现场准备 “三完成二到位一合格”。 三完成:道岔铺设已完成、焊接(含自由及锁定)及焊缝精磨已完成、道岔前后200m范围轨道铺设及放散锁定已完成;5WRyk。 二到位:钢轨件清理到位,精调工具、人员及调整件已到位; 一合格:精调仪器已到场且检校合格。 2技术要求 道岔精调后满足《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道岔首组铺设质量评估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要求。其中轨道几何尺寸指标如下:pfcWO。 序号 指标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备注 1 轨距 ±1mm 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2 轨距变化率 1/1500 3 水平 ±2mm 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4 水平变化率 2mm/3m 三角坑 5 轨向(短波) 2mm/30m弦(5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2mm/10m弦 弦线 6 轨向(长波) 10mm/300m弦(150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7 高低(短波) 2mm/30m弦(5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8 高低(短波) 2mm/10m弦 弦线 9 高低(长波) 10mm/300m弦(150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3施工工艺流程 四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粗调阶段、工务精调阶段、工电联调阶段 工艺流程:先粗调、后精调、再联调,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再水平 4粗调 根据道岔铺装图纸进行道岔铺设,铺设完成后,对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密贴、滚轮、轨头等部位进行粗调。 (1)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调整 1)通过道岔放样确定直基本轨的位置及方向; 2)通过直基本轨的位置用方尺保证直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置; 3)通过控制尖轨到基本轨前端的距离尖轨的相对位置。 (2)密贴调整 重点控制尖轨轨底与滑床台、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顶铁、弹条中舌的密贴。按照设计要求,当尖轨打开时,轨底与滑床台板间隙约0.7mm;当尖轨闭合时,轨底与滑床台板应密贴,间隙小于1mm,且不得连续出现。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调整辊轮进行调整。nwh0B。 5工务精调 精调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侧股;先高低,后方向;转辙器及辙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 精调基准:高低以基本轨(外轨)为基准轨、平面以尖轨(内轨)为基准轨。 精调方法:精调小车结合人工调整 ⑴转辙器部分先用轨检小车将尖轨前端(18号岔2号、42号岔2号承轨台)及跟端(18号岔40号、42号岔75号承轨台)处平面、高程及轨距调整到位,然后利用弦线调整直基本轨平面位置、利用轨距调整直尖轨平面位置,再开通曲股检查曲尖轨与直基本轨的密贴,控制尖轨前端与基本间隙0.2mm、其余部分0.8mm以内。同时,用轨检小车调整高程。9lK6r。 ⑵辙叉部分利用轨检小车调整平面及高程,注意18号岔94号承轨台、42号岔195号承轨台处轨距加宽(心轨藏尖)。ec8Dq。 ⑶连接部分利用轨检小车先调整直股的平面及高程,再调整曲股的平面及高程(也可利用支距与轨距调整曲股的平面)。QMaj7。 精调流程:如下图。 5.1作业前的准备 ⑴取出所有道岔钩锁器,检查道岔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0.5mm,其余部分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1mm(直股和曲股都检查)。可用撬棍协助尖轨密贴,待反弹后看是否达到密贴。可动心轨与翼轨间也要检查。tlgKs。 ⑵检查钢轨轨底是否存在吊板情况(特别是带滚轮的位置)。 ⑶检查尖轨与滑床台,可动心轨滑床台密贴是否小于1mm(直股和曲股)。 ⑷检查扣件安装是否正确,检查弹条中舌与钢轨间隙是否满足0.1-1mm之间,检查钢轨轨底与弹性基板外侧挡肩是否密贴,如不满足必须先调整至扣件安装合格。c4r8f。 ⑸测量设备配置齐全,状态良好,检定有效。 ⑹CPⅢ控制网已复测评估完成。 5.2测量数据采集 ⑴具备CPIII控制网坐标数据和线路设计数据,线路设计数据包括平曲线、竖曲线、超高、道岔关键点里程及坐标,收集道岔类型、曲股线型等设计数据。注意道岔测量特殊点“尖轨尖端藏尖、心轨尖端藏尖、翼轨加高”。u5cKY。 ⑵将CPIII坐标数据导入全站仪,道岔相关线性要素输入轨检小车。 ⑶道岔测量必须严格控制测量精度。经常对全站仪进行校准测量,每次设站前做好全站仪正反测检查。每次设站精度严格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后方交汇的方法后视8个CPⅢ,保证测站中误差限差满足以下标准:K9wrd。 东坐标:0.7mm 北坐标:0.7mm 高程:0.7mm 方向:1″ ⑷测量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轨道中心,以减小测距误差对轨道横向偏移的影响,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全站仪不受干扰。3vdtM。 ⑸测量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全站仪的使用要求进行测量。考虑天气、太阳直射、雾气、雨后大气湍流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测量时间。另外,在阳光下测量时一定要使用遮阳伞。IB7z2。 ⑹全站仪设站好后,应由设站人员看护,注意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倾斜L倾斜T都应该在10以内,若大于10应检核全站仪和调整过的地方,如有偏移,应立即进行重新设站。mYgKg。 ⑺数据采集时保证每站最远55-60m,每个承轨台逐个采集。 ⑻道岔直向轨道线型测量。将道岔尖轨、心轨转至直向位置并锁闭。轨检小车使用道岔直向轨道线型设计完成道岔直向线型测量。KcVVi。 ⑼道岔曲向轨道线型测量。将道岔尖轨、心轨转至侧向位置并锁闭。轨检小车使用道岔侧向轨道线型设计完成道岔曲向线型测量。OQogC。 ⑽同时测量道岔前后200m范围,直向和曲向同时测量。 测量误差控制措施:  ⑴设站误差控制措施 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心,而不是在两侧控制点的外侧。 每个测量区间全站仪自由设站时需要8个控制点。 与轨检小车同向的控制点自由设站计算时弃用要谨慎。 全站仪测量之前要首先适应环境温度。 ⑵测量误差控制措施 选用高精度全站仪,并定期检定。 测量时棱镜要对准全站仪。 采集数据时小车要停稳,全站仪建议采用精确模式。 测量时尽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作业,一般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要避免测量作业。 全站仪测量斜距控制在50m以内,天气状况的不好时候应再放短距离。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检核全站仪设站。 ⑶小车内部误差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几何尺寸校准。 长时间颠簸运输或发生碰撞后及时进行校准。 每次测量之前要对超高传感器进行校准。 5.5.3测量数据分析 ⑴道岔精调数据分析要根据采集的道岔前、后段正线数据一起分析 ⑵道岔数据分析有很多种方法,有利用精调软件分析,模拟出道岔调整量分析;也可以通过报表生成CSV文件导入Eecel进行分析和调整;还可以直接通过生成PDF文件,根据PDF报表进行计算分析。AjJaC。 ⑶数据分析原理是先分析基准轨,再分析非基准轨。先整体后局部。整体分析根据300m长波分析。局部根据30m短波分析。平面位置基准轨根据30m短波控制在1.4mm以下,非基准轨通过轨距控制,相邻两承轨台轨距变化控制在0.6mm以下。高程分析也是先分析高程基准轨,保证30m短波控制在1.4mm以下,非基准轨通过超高来控制,超高控制在1mm以内。并确保两侧钢轨正反超高不交替出现。Cdqkr。 ⑷道岔结构特殊位置,其轨道轨距、方向应以优先直向兼顾曲向的原则单独评估。 5.4调整量计算 道岔轨道线型良好,超差点少的部位直接判定道岔的线型调整量。除此之外,应使用专门的软件对轨道线型进行调整。道岔轨道线型调整量计算,应将平面、轨距、方向和高程、水平、高低分开计算。g7a6Y。 道岔线型横向、轨距、方向的调整量计算应遵循“先保证直股,再兼顾曲股;转辙器及辙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的原则。qZl3I。 5.5 现场调整 平面及轨距采用缓冲调距块和轨距块调整,1mm一级。 高程采用UPF调高垫片调整,预装4mm,调整型号有1mm、2mm、3 mm三种,1mm一级,调整范围为-4~26mm。zGFP7。 1) 平面及轨距调整 ⑴平面位置调整时,先调基准轨。直基本轨外侧在转辙器全长范围拉30m以上的钢弦线,使用钢板尺检查螺栓处弦线距离,对偏差大于1mm的点通过更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予以调整,安装连接螺杆并用电动扳手固定使其扭矩达到300N.M。OtLSX。 ⑵基准轨调整到位后,用支矩尺检查曲基本轨与直基本轨间距,对偏差大于1mm的点通过更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的方式调整曲基本轨轨向。并利用轨距检查非基准轨是否需要调整。采用相同的方法调整非基准轨使轨距达到要求。Jr8py。 ⑶根据调整量清单完成直基本轨后导轨的方向调整,其控制方法是先检查并记录调整位置的直向,再通过控制轨距变化调整直基本轨方向。 KtbCT。 道岔平面位置调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调整时最多连续打开不超过10个扣件; ⑵平面调整时锁闭位置轨距适当放大,保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2) 高程调整 根据分析出来的数据,用电动扳手松开基板螺杆,使用2台手摇压机抬起钢轨,根据调整数据更换调高垫片。松开压机,紧固螺杆使其达到300N.m,并做好调整记录。WXu4H。 高程调整时先调整高程基准轨,在需要调整枕木位置先用电子道岔测量现在的轨距并标记在对应的承轨台上,用电动扳手松开螺杆,用2台手摇压机抬起钢轨,根据调整数据更换调高垫片。松开压机,调整平面位置使现在的轨距与松开前测量的轨距值保持一致。紧固连接螺杆使其达到300N.m。非基准轨在基准轨调整完成后,根据电子道尺测量水平进行调整。ul7AN。 在同一区段平面和高程都需要调整时建议高程和平面位置同时调整,减少扣件拆除次数。在调整时先跟换调高垫片再调整平面位置。如果某一区段只需要调整高程,不需要调整平面位置时,一定要注意平面位置一定要通过电子道尺控制恢复至调整前的位置再紧固连接螺杆。qRxy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技术指导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