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海潮课堂教学设计柳永一、教学目标1、把握词得思想内容。2、体会本文“点染”得艺术手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得“朗诵小组交流师生交谈总结学生反思提升”得教学过程,品味词得艺术特点。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精心设置导语,导入新课(2分钟)1、有一个地方, 非常美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2、有一首词,写得非常优美,传说竟引起一个人“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3、(宋)谢驿因此写了这样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4、这首词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得柳永得词望海潮。与柳永一贯得婉约风格刚好相反,这首词写得豪放。(这个导入可谓简洁高
2、效:1扣地点,2扣词美,3扣史事,每一句都有用,每一句都与所学内容有关)二、教学目标(1分钟)1、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学生得审美情趣。 2、把握词得思想内容。3、体会本文“点染”得艺术手法。三、创作背景(1分钟)望海潮就是柳永年轻时得作品。这就是一首投赠之作。就是她从家乡福建崇安赴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宜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时得赠词。当时,孙何徙两浙转运使,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词相赠,以博得孙何得称扬与赞誉。可见,柳永有升迁之意,只就是一生潦倒不得志四、听朗读。(6分钟)1、请同学听朗读录音,注意生字读音,注意词得节奏、情感。朗朗读指导:感情饱满,适度夸张。上片词句短小、如“怒
3、涛”、“霜雪”、“天堑”这类色 彩浓烈得而有气势得词语,音调急促、下片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与舒缓,读出 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得恳切。 2、齐读五、自主学习:检查预习效果,感知全词内容(15分钟)阅读思考: 1、望海潮这首词得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分别从哪些方面去写?抒发了词 人什么样得情感?(指导学生分析全词结构)2、本词得主旨就是什么?(找出关键句子)上片 :钱塘得繁华 形胜、繁华(总)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 (分)百姓生活富足下片 :西湖 抒发了对杭州风物得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借以赞颂地方长官政绩卓著西湖美景百姓生活愉悦长官生活休闲六、合作探究:(10分钟)赏析“点染
4、”得艺术手法(结合课后习题2)点拨: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得就是词得一种表现手法“点染”, 点染: 本就是国画得术语。绘画时,有得地方点,有得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与谐统一得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得就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抽象得评点(总写),有些地方具体得描述(分述),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得感情,用景物来渲染。如: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是点,点出离别得冷落: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染,用景物来渲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得手法,
5、请加以分析: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 点居民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分) 染(从三隔方面:都市繁华之美,自然风光之美,民生安乐之美)2、重湖叠巘清嘉 (总) 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染(从三个方面来:一就是山色之美;二就是湖荷之胜。三就是人文风貌之佳)七、拓展练习:说说下面得一首元曲哪些内容运用了“点染”这种艺术手法? (3分钟)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染 断肠人在天涯。-点 渲染相思之情得伤悲。 (“点染”艺术就这么“一评一练”当中轻松完成,教学重点就这样突破掌握了)八、艺术手法(1分钟)A、A、善于点染,即总写与分述得结合。B、工于铺叙,一句一景,选取最具表现力得景物浓墨重彩。C、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得修辞手法E、谴词用字准确、精炼、生动、形象:绕、卷等九、听望海潮音乐,再次感受词得美(2分钟)人说美景如画,然而这般美景恐怕用尽天下丹青描绘不尽,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望海潮,走进杭州,在美妙得音乐中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游览那充满魅力得人间天堂。十、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用散文句描述您所喜欢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