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0 湖南省株洲市 2015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地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 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依据题意。故选 A。【提示】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 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考点】特殊的经线 2.【答案】A【解析】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我们把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B,1:3000000;D,1
2、:3000,比例尺最大的是 D,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最详细。根据题意。故选 D。【提示】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考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3.【答案】B【解析】早上起来,面上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的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根据题意。故选 B。【提示】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就是面向东,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前面是东,后面是西。【考点】方向的辨别 4.【答案】B【解析】15212515341255mmmmmmmmmmmm当月降水量故选 B。【提示】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考点】降水量的计算 5.【答案
3、】C【解析】A 中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故 A 不符合题意;B 题中,月降水量超过 100 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故 B 不符合题意;C.题干中 15 日27 日持续降水 153mm,说明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故 C 符合题意;D 中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 41mm。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10 【提示】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考点】降水的特点 6.【答案】D【解析】读图可得,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4、,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故选 D。【提示】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 1800 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 60 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考点】人口的分布 7.【答案】A【解析】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的经济组织,目前共有 21 个成员,读图可知,APEC成员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及南美洲,在太平洋沿岸。根据
5、题意。故选 A。【提示】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的经济组织,目前共有 21 个成员,主要位于太平洋沿岸。APEC 成员数不到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 1/10,但其经济实力占全世界的一半,在全世界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8.【答案】D【解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缩写是 APEC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的经济组织,属于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全世界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选 D。【提示】当今重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奥委会、红十字会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在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今天,发挥
6、着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作用。【考点】国际组织的特点 9.【答案】D【解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 AB 错误;天气是可以监测的,故 C 错误;为预防恶劣的天气应建立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应急防范机制,故 D 正确。故选 D。【提示】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析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考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3/10 10.【答案】A【解析】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生产的大豆、小麦、玉
7、米、乳肉等居世界前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提示】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也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生产的大豆、小麦、玉米、乳肉等居世界前列,天然橡胶、可可、咖啡等需要进口,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美国的农业具有生产过程的全部机械化和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两大特点。【考点】美国的地理特征 11.【答案】D【解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位于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也属于埃及;俄罗斯地跨欧亚两个大洲,但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农业区、工业区、首都位于欧洲部分,历来被公认为欧
8、洲国家;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领土轮廓略呈六边形;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提示】根据各国的地理特征回答即可。【考点】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12.【答案】B【解析】日本资源缺乏,其经济发展对外依赖严重;俄罗斯的重工业最发达,但不是旅游大国;法国水能开发率高、核电比重大,但常规的矿物能源如煤和石油缺乏;埃及气候干旱,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长绒棉最多的国家。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提示】根据各国的地理特征回答即可。【考点】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的经济特征 13.【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A 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B 是日本的富士山;C 是美国的自由女
9、神像;D 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提示】掌握各国的旅游景点是解题的关键。【考点】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的著名景点 14.【答案】B【解析】亚马孙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故 A 错误;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 9000 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故 B 正确;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故 C 错误;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故 D 错误。故选:B。【提示】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4/10 南美洲降水
10、丰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西部也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考点】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5.【答案】D【解析】南美洲的白色人种主要来自欧洲,故 A 错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故 B 错误;黄种人主要来自亚洲,故 C 错误;南美洲混血种人数量和比重之大,超过了其他任何大洲,故 D 正确。故选 D。【提示】南美洲总人口只有 3 亿,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人种间的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混血种人。南美洲混血种人数量和比重之大,超
11、过了其他任何大洲。【考点】南美洲的人种 16.【答案】D【解析】火把节是我国彝族的节日,不是巴西的节日,选项 ABC 所示的都是巴西的风土人情。故选 D。【提示】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覆盖着地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狂欢节、桑巴舞、足球等是巴西的独特活动,巴西主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巴西也有很多的混血人种。【考点】巴西的文化 17.【答案】B【解析】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最西端,黑龙江省的地方时比新疆的地方时早 3-4 个小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故选 B。【提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 N 附近;最南
12、端曾母暗沙,4 N 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 E 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 E 附近。【考点】我国的东西时间差异 18.【答案】B【解析】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牧草长得越来越好的原因是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多,主要的成因是海陆因素造成的。根据题意。故选 B。【提示】内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受海陆因素影响,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态势。受降水影响,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牧草长得越来越好。【考点】降水对植被的影响 19.【答案】B【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长
13、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以耕地为主,由于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华北平原地区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山区,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5/10 长白山一带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横断山区分布有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提示】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3 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3 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考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0.【答案】A【解析】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
14、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故选 A。【提示】中国外流区面积 610 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 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 5%。【考点】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1.【答案】B【解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比较显著,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洪涝灾害成为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则是对我国
15、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根据题意。故选 B。【提示】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考点】我国的自然灾害 22.【答案】C【解析】我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丰富被叫做“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
16、的盆地,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故选 C。【提示】依据我国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的情况来解析此题。【考点】四大盆地的资源特征 23.【答案】C【解析】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选项 6/10 ABD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C。【提示】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
17、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考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4.【答案】D【解析】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 A 错误。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 B 错误。台湾岛内最高的山峰是玉山。故 C 错误。台湾交通发达,随着两岸“三通”的开展,旅游业在台湾的经济支柱作用更加突出。故 D 正确。故选 D。【提示】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 200
18、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 万平方千米.【考点】台湾省的地理特征 25.【答案】B【解析】A.如图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低于法国。故 A 不符合题意;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近 50 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故 B 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较快。故 C 不符合题意;D.1949 年以前,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中国,1949 年以后,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慢于中国。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提示】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 6.9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51.3%,与 1990
19、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了 3.9亿。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 6.57 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26.【答案】C【解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 C。【提示】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考点】自然资源的分类 27.【答案】B【解析】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同时
20、也是一些地理界线。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 7/10 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由此可知,既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大兴安岭。依据题意。故选 B。【提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考点】山脉的意义 28.【答案】C【解析】香
21、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是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陆,另外还有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地。故选 C。【提示】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目前,香港是世界上第八大贸易区和重要的商品转口港。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起着沟通祖国大陆与世界的桥梁作用。【考点】香港的经济特点 29.【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该高原的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故选 C。【提示】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
22、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考点】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30.【答案】B【解析】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地形、气候条件等;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盛产大豆、高粱、谷子、玉米、水稻、春小麦、甜菜等。故选 B。【提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盛产大豆、高粱、谷子、玉米、水稻、春小麦、甜菜等。【考点】农作物的分布 二
23、、非选择题 31.【答案】(1)如图:8/10 (2)都濒临北冰洋;都濒临太平洋;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中高纬度;都有北极圈经过;都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都有面积很广的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冬季都很长且很冷;建筑都须考虑保暖设计;冬季取暖能耗高;河流都有很长的结冰期【解析】读图可知,(1)太平洋以东为北美洲、南美洲,以西为亚洲、大洋洲;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大西洋以东为欧洲、非洲,以西为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呈“S”型。(2)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濒临北冰洋、都濒临太平洋;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中高纬度;都有北极圈经过;都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都有面积很广的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冬季都很长且很冷;建筑都
24、须考虑保暖设计;冬季取暖能耗高;河流都有很长的结冰期。【提示】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考点】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从地图中获取、解读、归纳信息的能力 32.【答案】(1)手机下载电子地图、进入百度搜索地图(在互联网上搜索地图)(2)以天安门为中心呈环形分布(3)位于天安门西北方向,(位于海淀区)位于北四环西段北侧等【解析】(1)电子地图是地图家族新成员,生活中可通过手机下载电子地图、进入百度搜索地图(在互联网上搜索地图)等获取电
25、子地图。(2)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道路以天安门为中心呈环形分布。(3)清华大学的位置描述:位于天安门西北方向,(位于海淀区)位于北四环西段北侧;或位于地铁 4 号线北段东侧;或位于国家体育馆(鸟巢)西部约 5 千米;或位于颐和园正东部约 4 千米;或位于圆明园东南约 2 千米等。【提示】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 9/10 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33.【答案】(1)乘高铁速度快,舒适,但价格较高,高铁两端
26、的行程较麻烦;乘的士或私车方便,可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舒适,但费用高,能源消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高,私车还存在停车难的问题(2)长沙的橘子洲头、岳麓书院、世界之窗【解析】(1)湖南省交通便利,去长沙旅游可以有多种交通方式,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各自的优劣;例:乘高铁速度快,舒适,但价格较高,高铁两端的行程较麻烦;乘火车比较便宜,速度也快,但可能无座位,同样存在铁路两端的行程麻烦;乘的士或私车方便,可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舒适,但费用高,能源消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高,私车还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乘城际公交最经济实惠,但速度慢,有的要中途转车,可能无座位,须考虑公交线两端的行程;乘快巴速度较快,时间限制小,但价格
27、较高,须考虑快巴两端的行程。(2)湖南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著名景点有长沙的岳麓书院、橘子洲头、世界之窗等。【提示】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2007 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呈三足立鼎之势,彼此相距 30 千米,长沙在北,湘潭在西,株洲在东,长株潭地区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考点】湖南省 34.【答案】(1)人多地少,增加耕地面积(2)保持水土(3)【解析】(1)在陡坡上适宜植树,不适宜修梯田种粮,在缓坡地带可以修建梯田;(2)在坡度和缓的丘陵地区山坡上修建梯田,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3)等高线的条数不必与梯田阶数一致,但应体现从照片中梯田侧视图到等高线俯视图的正确转换。【提示】梯田适宜修建在坡度和缓的丘陵地区。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 10/10 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