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关键字: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引言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患病较多,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老年患者自行购买使用药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地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是当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作好这个工作,首先要了解老年人常患疾病和患病特点。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贮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机制随年龄而衰退,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4150岁的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是12%,80岁以上的病人上升到25%。同时,老年人用药
2、不仅出现ADR发生率较年轻人为高,而且一旦出现,其严重程度亦较年轻人为高,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老年人用药,首先应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预防ADR的发生。.一、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各种脏器的衰老变化,出现脏器萎缩,重量减轻,其适应能力与机体抵抗力降低;其次,感受器和靶器官的衰老退行性变化会导致老年人行为与反应速度的改变,如老年性痴呆等;再者,老年人的记忆力减弱。在心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下降,听觉和视觉等功能降低,动作迟缓等正常的衰老现象会引起一些老年人的不安与衰老感等心理变化。再加上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会产生越来越重的孤独感,觉得自己被社会隔离,性格和
3、情绪的表现为孤僻、倔强、消沉等。6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身疾病,也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吸收 老年人胃肠道肌肉纤维萎缩,张力降低,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 PH 升高,一些酸性药物吸收面积减少。胃肠血流量减少,粘膜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这些胃肠道功能的变化对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几乎没有影响,如阿司匹林等。但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 如维生素 B1等这些需要载体参与吸收的药物则吸收减少。 2.分布 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和功能减退,脂肪组织增加而总体液及非脂肪组织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减少。加上肌收缩无力,心血管灌注量减少,故影响药物分布。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4、,直接影响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3.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老年人的肝脏比年轻人减轻15%,代谢分解及解毒能力明显降低,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同时机体自身调节和免疫功能也低下,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代谢。肝药酶的合成减少,酶的活性降低,药物转化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如利多卡因、苯巴比妥、咖啡因、哌唑嗪、氯丙嗪、哌替啶、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由于老年人的肝功能低下,对于一些药物分解的首过效应能力减低。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老年人服用普萘洛尔要注意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利多卡因的首过效应也很强,
5、老年人使用也应减量。 4.排泄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肾脏的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老年人的某些慢性疾病也可减少肾脏的灌注,这些均影响药物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当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常量药物时,就容易蓄积中毒。特别是使用地高辛、氨基苷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普萘洛尔等药物时要慎重。老年人这些生理变化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亦影响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这些都是老年人科学、安全、合理用药的依据。 三、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1.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2.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 3.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 4
6、.对受体激动药与阻断剂的敏感性降低 合理用药的含义: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度和方便地使用药物。安全,是指尽量选用无毒害作用的药物,防止用药不当而导致的药源性疾病。有效,是指在病人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对该病的治疗最有效、最可信的药物。经济,是指所选药物的效价比高,既经济又实用。适度,是指用药的剂量适当,疗程适当,途径适当。方便,就是选用简便、快捷的给药方式,尽量减轻病人负担及痛苦,获得最佳的疗效。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必要性:老年人机体的各个系统已经在发生退行性变化,易患多种疾病,用药机会相对增加,部分老年人长期患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大大增加了药
7、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多数药物需要经过肝脏或肾脏代谢或排泄,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也明显衰退,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称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为成年人的倍。因此,老年人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1)剂量适当:老年人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减退,或合并有多器官严重疾病,对药物耐受量低,用药要因人而异,治疗慢性病时一般要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对于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先从成人剂量的1/10或1/5开始,然后密切观察,以后视情况调整。 (2)种类要少:严格掌握指征,用药少而精,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联合应用药
8、物时的相互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一种用药起效时尽量不联合用药,尽可能将用药控制在5种以下。 (3)最佳时间:不同的药物,均有各自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时间,按规律给药,可以事半功倍。洋地黄、胰岛素,在凌晨46点给药,其效果明显,皮质激素在上午68时给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有些铁剂、抗生素、抗肿瘤药,对胃肠道刺激较大,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不适。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止痛药、降糖药、利胆药等药物,则要在饭前服用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4)遵从医嘱:老年人在选用治疗或保健药品时,要从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最好、疗效最高、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的角度出发,明智地选择最佳地治疗
9、措施。坚持循证用药,不要凭经验和看广告用药,也不可道听途说,随便换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疗用药时间较长,个体化用药治疗非常重要,切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换,停药换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防副作用:药物大多有一定的副作用,老年人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本身的年龄、病情及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慎重选用药物。要向医生详细问清药物名称、特性、药效、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克保健水平。服药后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家人和医生,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就诊。(6)家人监护:像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糖尿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
10、肿瘤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催眠药等,它们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记忆力差的老年人,家人要特别关心他们的用药情况,防止漏服、重服等现象的发生。 (7)综合防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70%以上的老年病为心身疾病,即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精神心理自我调适平衡功能也逐渐弱化,容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对许多老年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家庭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热情关照、细心呵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早期患者,只需适当加强运动,调理膳食结构,限制钠盐和饮食热量,注意减肥,调整好精神情绪,戒烟限酒及规范生活方式等
11、,不用或少用药物,也可达到治疗目标。 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方式老年病人用药尽量不用注射剂,而优先选择口服给药方式,既便利又经济。控释制剂释放药物受胃肠道动力和酸碱性影响小,较适宜老年人选用。如果必须选用输液方式,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特点等情况确定给药速度,一般在2040滴/分钟。最佳的用药剂量是最低有效量。不同年龄段人群用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龄老人的不同个体间,剂量也相差很多。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老年人用药时大都需要调整剂量。如解热镇痛药对老年人镇痛作用强,有效时间明显延长,同一剂量的效应持续时间可为年轻人的数倍,应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按照成人剂量的12%34
12、%选用,也可用成人剂量的13%12%作为起始剂量,以后缓慢增至维持治疗量。要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一药多名的现象,有时可能会有很多个不同商品名的药品含同一药物成分,如果不慎重复选用,会导致超剂量用药。有些容易发生蓄积中毒、有依赖性和成瘾性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地西泮、硝西泮等应及时停药。糖皮质激素类应有一个逐渐减量停药的过程,不宜骤停。需要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药物,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抗结核治疗药物,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等,应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慎用新药和毒副作用大的药新药上市后的早期应用,可视之为更大规模的临床验证,其间仍然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例如酮康唑致肝损
13、害,拜斯亭致横纹肌溶解症,万络致血管意外事件等,因此新药并不就是好药,必须选用时应注意记录用药情况并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有许多药物用于老年人时不良反应有所增强,甚至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应慎用;对于经过长期临床使用,疗效确切但毒副反应较大的药物,例如磺胺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安定、多塞平、雷公藤多苷、地高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在病情需要选用时要慎重使用。禁用过敏药。老年人要留心保存好详细的病史、用药记录。如果对某种药物过敏,在选用药物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药物的成分。特别是当所用药物以商品名显示时,应该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减少联合用药品种联合用药品
14、种增加,不良反应也会明显增加,并可能存在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增加用药风险,这在老年人当中表现尤其突出。应选用最少的药物品种、最低的有效剂量,同时合用的药物以不超过4种为宜。老年病人病情危重时可能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在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减少。作用类型相同或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合用,更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应避免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如抗凝、活血的阿司匹林片、抵克立得片、双嘧达莫片、复方丹参片;降压药物如北京降压0号片、硝苯地平片、美托洛尔片和特拉唑嗪片。日常应多了解一些老年人常用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如华法林的代谢可因抗癫痫药的酶诱导作用而增加,使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
15、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都具有抗胆碱作用,合用后作用相加可发生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和各种精神症状等。而利尿药、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合用易致老年人低血压,应尽量减少合用。中枢神经系统在老年期更易发生功能障碍,两种以上中枢抑制药物合用可引起镇静过度、共济失调,若不适当调整剂量,可致神志模糊,在清晨和夜间尤为明显。异烟肼与苯妥英钠同用可加重苯妥英钠的中枢不良反应。强心苷类药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时可因低钾而增加心脏毒性,应注意及时补钾以防心律失常。可用可不用的药就不用就诊时应尽量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史及现用药情况,以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减少用药;对于
16、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宜。例如,当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时,可首选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来加以改善。老年性便秘为相当多见的症状,可通过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腹肌锻炼进行改善,尽量不依赖药物治疗手段。识别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除常见的皮疹、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更多见的老年特发,表现有精神症状、易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动、生活能力丧失等。通常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且经常多药联用的药物有,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解热镇痛药、抗感染药、利尿药等,所以在选用这几类药物时更应特别关注。例如,机体的老化使神经、精神系统功能和耐受力变差,中枢神经系统较
17、其他系统更易发生功能障碍,使用镇静药、安眠药时,应调整剂量,延长间隔时间,并尽量使用短效类药物;用高效广谱抗生素且疗程较长时,应监测肝、肾及造血功能,注意防止二重感染。老年人由于自身调控能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反应不敏感,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头晕等。老年人群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变化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亦影响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另老年人易多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药效,通过制定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促进合理用药,保障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加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结论四、老年人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用药,避免滥用。确诊后对症用药,这是合理用
18、药的基础和治疗成功的关键。老年人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若仅凭着对医药知识的知半解去滥用药物,往往会掩盖病情真相和延误治疗机会。例如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菌群失调而引发双重感染;保肝药的乱服,适得其反地会增加肝脏负担:动脉硬化血粘度高者服用人参,易诱发心、脑中风: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和抑制维生素Bl2的作用,以及诱发肾结石。 2.品种不宜多,注意副作用。我国每年有20万人由于用药不慎或不当而丧生。老年人用药尽可能简单,品种不宜过多,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期间对药物的副作用应注意密切观察并及时就诊。 3.避免或少用安眠药。不少老年人时常依赖安眠药。安眠药长期服用易成瘾和产生
19、依赖性。安眠药不仅会损伤肝脏功能,还可能引起智力、记忆障碍,加速动脉硬化、痴呆症的发生。 4.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在医院多科就诊,分别取药,形成针对不同疾病的药物同时并服,而有些药物同时服用是会导致毒性增加、拮抗或降低药效的。如地高辛与双氢克尿塞合用,会造成低钾、低镁和洋地黄中毒;降糖药与心得安合用,会掩盖低血糖征象。因此,老年人在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用何种药,供医生开处方时参考。 5.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老年人易发生感染,在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安卡那、妥布霉素等对氨基甙类肾毒性敏感的抗生素。内容总结(1)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关键字: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引言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患病较多,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3)胃肠血流量减少,粘膜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这些胃肠道功能的变化对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几乎没有影响,如阿司匹林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