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院迎三级医院复审资料
一、 应知应会
1、心肺复苏急救环节口述(每科必查)鉴定无反映且无呼吸或终末样呼吸呼救、启动EMS系统开始CPRC-A-B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通气尽早除颤。用力压(至少5cm)、迅速压(100~120次/分)、30:2、少中断、早除颤(院内3分钟内)2、灭火器如何使用(每科必查) 拔插销、对火根、压把手!3、平安医院九点规定:要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强化医务人员执业管理;要严格实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要增进医患沟通;要规范投诉管理;要做好预约诊断服务;要建立医疗纠纷应急解决机制预案;要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做好宣传工作。
级别医院评审过程中职工应对检查注意事项
一、 如何应对检查者得提问:
1、保持自信、镇定、友善态度,请保持微笑。并站立回答提问。 2、对评审专家一律称呼“专家”,专家要提问时,应积极迎上前去并打招呼“专家好!” 3、只回答被问到问题,并说你懂得。不要提供额外信息,特别当你不是100%拟定期。由于检查者会因此而运用线索询问更多问题。 4、在回答问题前应谨慎思考,如不清晰检查者提出问题可请检查者再解说一遍。如不懂得答案,不要回答“不懂得”或“这件事不归我管”,应当说“我去查一下再回答您”。5、必须时,可以运用你笔记、文献夹、计算机文献、海报、医院网站等办法来帮忙回答问题,不必记忆所有东西,但必须对的地说出有关资料查阅位置和办法。6、回答问题时可以参照政策:尽量举出制度或环节以支持你答案。 7、在回答检查者问题时,避免使用含糊之词,要有自信,且回答“这是咱们遵守原则”。 8、在评审专家面前不要表达和同事答案不统一,或强调你个人不同样意见或作业办法。 9、要有正面态度:即以为评审专家是来帮咱们改进,要将她们意见或建议用在改进上。 10、科主任在非必须时不可抢先回答问题,应引导职工向对的方向回答问题,这样有机会使职工有对的回答, 检查者想看到是职工如何,制度有无层层贯彻。
二、 如何应对评审专家文献审查:
1. 科室内备查资料要放在全科室人员均可及位置。
2. 全科室人员均要掌握备查文献夹中内容。
3. 检查时要迅速、对的地向检查人员提供有关文献,并告知文献资料解释人到场,普通由科室内审员负责。
4. 在文献审查时会有诸多申辩机会,当检查人员遇到困惑询问你时,此时回答办法很核心,回答要慎重,要给其他人留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补充阐明。当检查者有不同样意见时,要虚心请教,并当面将其意见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步表达谢意。
三、 迎检准备中对全院职工规定
1. 牢记本人岗位职责。 2. 牢记本人岗位有关制度。 3. 熟知本岗位质量原则和改进办法。 4. 知晓级别医院检查本岗位核心内容和规定。 5. 参加值班者(含医院总值班)做好应急考核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准备。6. 接受对领导、医院现状满意度调查,保证满意度≥95%。7. 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挂牌规范、文明用语、准时上班。8. 做好应急传呼、电话考核和模仿案例检查准备。 9. 全员对的掌握灭火器用法。 10. 全员对的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11. 全员对的掌握六步洗手法。
四、全院钟表及仪器时间校准
患者安全
简述《患者安全目的》十项内容。
答:(一)严格实行核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辨认对的性。(二)严格实行在特殊状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做到正的确施医嘱。(三)严格实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环节,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四)严格实行手卫生规范,贯彻医院感染控制基本规定。(五)提高用药安全。(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和减少患 者跌倒事件发生。(八)防范和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积极报告、妥善解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勉励患者参加医疗安全。
如何进行患者有效身份辨认?
答:双向辨认。实行核对制度(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腕带辨认;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辨认;身份证辨认;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拟定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序号”作为身份辨认信息。门诊患者:姓名+门诊ID号+ 年龄。
手卫生需要何设施,洗手分几步?
答:手卫生设施即用于洗手和手消毒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 七步洗手法:
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为几级?
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院运营过程中,任何也许影响患者诊断成果、增长患者痛苦和承担,也许引起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和影响医疗工作正常运营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因素和事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防止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制止差错或设备故障导致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防止不良事件,即对的医疗行为导致不可防止伤害。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内容不同样可分为医疗类、护理类、药物类、服务类、器械设备类、后勤类、院感类、其他类等类别。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严重限度分4个级别: Ⅰ级事件——非预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断活动而非疾病自身导致病人机体和功能损害。Ⅲ级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和功能导致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解决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患者安全目的》第十项勉励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有关制度有哪些?
答:《知情批准制度》《核对制度》《有关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办法》《患者身份辨认制度》《健康教诲制度》《协和医院医患沟通文集》《协和医院手术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核对实行细则(试行)》《协和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
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与否需获得患者批准?
答:临床科研新技术项目在临床应用时必须获得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批准并书面签名备案,充分尊重患者知情选取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