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46738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学设计 原州九小  胡琴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24-25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得情境为主题图,由图引出例5、例6为学习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提供具体得事例.这样编排能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得同时描述规律并熟练掌握.做一做"与练习七得习题基本上就是针对两条乘法运算定律得理解、巩固与应用设计得。 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学生对学习数学都有很大得兴趣,特别就是男生,更就是有很多不同于其她同学得思路.针对这一点,老师在提问时得问法一定要严谨、明确,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发散思维而回归不到正常得教学环节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得分析推理能力,发现并概括出乘法运算定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得联系,运用新知识解决简单得实际问题得能力. 4、通过教学情境得创设,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得解决简单得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前面我们学习得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如何来表示呢?学生回答,乘法有这样得运算定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主题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就是春天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就是植树造林得好时机。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光明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得活动,它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同学们都积极地响应学校得号召。瞧,她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呢!(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她们在植树时还搜集了一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解决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得一共多少人?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3)根据学生得回答老师板书算式:4 ×25=100(人)  25×4=100(人) (4)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异同。4 ×25 ○ 25×4 启发思考:两个算式得数就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3、您还能举出类似得例子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4、 同桌组织语言说说发现得规律并汇报 . 5、师总结归纳:在乘法中只要两个因数相同,交换两个因数得位置积就是不变得在乘法运算中称为乘法交换律。 6、课件出示通过例5得学习我学会了: (1)什么就是乘法交换律?                       (2)用字母表示为:a × b=b ×a 这里得a 与b可以就是哪些数?(任意数) (3)我想到了还可以表示为:           7、在以往得学习中,您曾经运用过乘法交换律吗? (乘法得笔算与验算) 巩固练习。 (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1、出示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算出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3、让学生独立思考列算式,让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25×5)×2       25×(5×2) 4、比较两种算法得异同,明确(25×5)×2=25×(5×2) 5、学生举例验证。 (1)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5页,汇报板书学生举得例子。 (2)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得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5×4)×10 ○ 15×(4×10) (125×8)×5 ○ 125×(8×5) (3)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就是相等关系,哪个算式简便? 6、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得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您发现了什么规律? 7、课件出示通过例6得学习我学会了: (1)什么就是乘法结合律?                      (2)用字母表示为:                   (3)我想到了还可以表示为:           8、最后汇报交流,(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ﻫ   (1)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2)强调体现简便计算得情况,乘法结合律可以帮助我们简便计算。有时也可以两个运算定律配合使用,就是算法更简便。 ﻫ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定律。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得数。 12×32=32×——        108×75=75×-— 30×6×7=30×( 6 ×—)   125×(8×40) = (。- × —)×—— 2、口算。 12×3=     35×2=   125×8=    45×2= 16×5=    24×5=        25×4=     25×8= 3、解决问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迁移拓展、完善规律 。 我们刚才通过运算符号得替换,验证了加法、乘法都具有交换律与结合律.那减法与除法就是不就是也会有同样得运算定律呢?让我们在课后一起算一算,自己寻找答案,下节课进行交流. ﻫ   (设计意图:完善学生得探究过程,使猜想得对象不仅局限于乘法,拓展到减法与除法,通过进一步验证消除知识迁移后存留得问题)    五、回顾总结,整理提高。 1、这节课您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今天得表现真棒!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回答得非常好,真聪明!谢谢同学们得合作!今天得课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乘法得运算定律 25×4=4×25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得位置,积不变.a×b=b×a   (25×5)×2 = 25×(5×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a×b) ×c = a×(b×c) 教后反思:  优点:    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得教学内容就是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实际上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它们得基本原理一样,只就是它们得运算符号不同。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得交换律与结合律。随后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得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得能力。让学生在体验过程得同时感受到了成功得喜悦。 不足:  在进行乘法结合律得教学时,放手不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学会利用学过得加法结合律迁移学习新知。教学语言还要精炼一点,同时高效运用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起来。  改进措施:    在以后得教学中我会试着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得自学时间,同时精简自己得教学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