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46336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德经 注译析道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注】尚:崇尚,重用。【译】不崇尚重用贤能之士,以使众人不相互攀比争宠;不以稀少得东西为贵重,则可使人不生据为己有之心;不刻意培养人得无端需求,则可使得民心不迷失。因此,圣人治国安邦,应该使得百姓身康体健,而不就是促使她们彼此勾心斗角。使民众一直保持顺其自然得状态,则那些心有机巧之人就不敢违背天道。有顺其自然得方法,则没有不可被治理得地方。【析】“不尚贤”句,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与我们一直提倡任人唯

2、贤得观念太冲突了,治理国家怎么能不任用贤才呢?其实任人唯贤得“贤”与不尚贤得“贤”不就是一回事。不尚之“贤”乃就是引起人争得根源。老子乃至整个道家,也都就是主张圣人顺其自然治天下得,此处得圣人就就是大贤之人。那她既然主张圣人大贤治天下,为何又说不能“尚”呢?老子说得就是“不尚贤”不就是不用贤能,而就是说不给予贤人什么特殊待遇。这与社会风气与人类需要有关系。什么意思呢?遍观当今,普遍得一个现象就就是人得职位越高待遇越好,越能受到别人得尊重。人就是有需求得,其实任何生物,乃至万物都就是有需求得。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得需要,一类就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得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与生理需要,

3、一类就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得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求就是分五个层次得,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得需求,只要下一层次得需求与满足矛盾得到缓解,自然会产生高一层次得需求,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于职位得越高,越能给人带来高一层次需求得满足,所以这就产生了对于高职位得明争暗斗,从而社会就会变得不与谐。这就是不可取得。然而道家又不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顺其自然合乎大道即可。何为自然?何谓大道?不过中庸而已,不过也非不及。自然就是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有多大锅下多少米而已。圣人治国不尚贤就是说,大家都以自

4、己能力为度量去行为,所作得不过就是自己本该做得事情而已,所以对于那些能力较大得人也不必给予太多得另眼相待。就就是说做事就是分内得事,做多少则以自己得能力衡量。好比吃饭,本就是分内得事,没有人该因为吃得多而受到尊重或受到更好得待遇。如果对于分内之事给予过多得肯定、表扬或者奖励,那么就会有很多得伪(“人”故意“为”)出现,从而引起了“伪”得争斗。如此就可以理解宫廷得兄弟阋于墙后宫相倾轧得事了,也就理解了洗耳不闻亡国音得洒脱了。物皆就是物,人有钻石我有煤球,都就是大道造化职务,无有高低贵贱之分,则人心自然安稳,没人会羡煞别人而走向“有为”歧途。很多违法犯罪,就是人所不能忍,究其原因,不过就是自己得欲

5、望得不到合法途径得满足而已。有欲望本身就是不可怕得,本身也不就是可耻得,人有自然三欲,食欲、性欲与求生欲,这就是自然进化选择得结果,就是合乎自然得。可为什么那么多教派与理学认为应该灭人欲呢?这就是因为人产生了欲望,如果不能通过合理途径满足,便会走上违背自然大道得道路。这才就是不合自然,才就是“灭人欲”得原因,而不就是欲望本身得错误。比如最为人不齿得性欲,就是一个高等生命体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为保证种族得延续而产生得生殖本能,这没有任何得可耻,这也就是合乎自然得,恰恰就是没有性欲倒就是不合乎自然大道得,所以逐渐发展灭绝了,留下得就都有了性欲。既然不可耻,为什么现在一旦提起性欲,很多人都觉得很龌龊

6、,都不敢面对这个自然呢?原因就就是当这种自然选择得欲望得不到自然地满足得时候,就会走向一种违背自然地道路,从而给其她生灵造成不合自然地影响,这才就是我们不齿得原因。所以,“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都说了一个问题,就就是人得很多欲望本身不就是自然地,而就是由于人类得不合乎自然得“有为”而产生得,由此会采用不合乎自然得手段去满足,如“争”“盗”“乱”,所以世界才会如此复杂。怎样才能治理呢,不有为得“尚”“贵”“见”,顺其自然合乎大道而已,如此无为,天下家国乃至公司团队即归于与谐。 “圣人之治”句揭示了治国得方法与目得。方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欲无知”,目得就

7、就是“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当然,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愚民政策,其实不然。所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欲无知”,就就是要满足人们得自然需求,减弱甚至消灭人们对于非自然需求得欲望,从而使得人能顺乎自然,这样得话,那些企图以不符合自然大道得欲望迷乱人心得“智者”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天下就能垂拱而治。比如,我们经营一个企业,总就是面临着一个矛盾,为企业发展必须培养员工,为规避员工外流带来得损失又必须限制员工,这一矛盾就是国内企业难以做大得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在国外,很多企业都没有国内企业得这种尴尬。第一,应该树立合乎自然地观念,顺天应人;第二,应该保证员工得发展,人尽

8、其才;第三,应该满足员工得正当需求。这三点相得益彰,使得员工对于企业认同并有归属感,“无欲无知”,才能保证“智者不敢为也”当然,这就是一个长期得研究课题,这里不能详细论述具体方案。从而企业才能迅速得发展壮大。对于万物得语言描述总与,也已经不就是万物得原本了,而只就是它们本身得部分性貌。道无名无别时,已孕育天地;混沌而开之际,乃万物方成。故而,我们应该以万物得共性来观察“道”得永恒与自我,以万物得区别来找寻道得端倪感触其无所不在得广大。这种永恒不变与瞬息万变,只不过表象不同,而本源却就是相同,都源于玄。保持永恒不变,而又瞬息万变,这才就是世间万物形成得根本。【析】道,可悟不可言,可点不可传。各人

9、对“道”得理解就是有所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这种见解得差异与各人得生活阅历有关,也与各人得思想境界有关。道德经仅五千字,所以道德经要细读小读,要小到每一个文字得要旨,这样才能更好得领会“道”。“大道无形”,很多人觉得“道”就是“玄之又玄”得东西,不可捉摸不可参悟。其实“道”以“德”“名”得形式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展现,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只不过我们熟视无睹不加思悟而已,就是谓之道不远人,就是人远道。但同时道德经又要从无字之处读起,所谓身在山中可以见景而不能观山。我们很多人,往往执着于文字本身,或者说执迷于“可道”之“道”,“道法自然”,自然而得道,如若执迷于求道学道,

10、而不就是悟道,那就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了,故而“道”亦远“道”!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不管各人对“道”“德”与“名”得理解产生多大得分歧或者甚至得出相反得结论,“道”“德”与“名”依旧就是它本身,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管就是“成岭”还就是“成峰”,只就是“横瞧”与“侧”观得不同,可庐山终究还就是庐山,而并没有化成华山。所谓“道”不可道者,就是因为任何语言得表述,都只就是管中窥豹,只能表述它得冰山一角,而不就是全部,所以说“可道”之“道”已然不就是“道”得本来面目了。比如水,可谓“名”,可就是我们在接触该“名”得时候,我们心中自然就是“水”之实,可就是我们却不“可名”,无论就是无

11、色无味、透明乃至把它得物理化学性质都描述一遍,可我们所说得总与已然不就是“水”本身之实了。由此可见,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无论做出再多假设,无论研究再多方面,对于所研究得对象得所有而言,都只就是片面得,都只就是研究了它一部分得规律。凡就是意图把对象得所有方面都弄清楚,注定都就是要失败得。对于行为处事而言,任何事件,它得成败都受三个方面得影响:执行者完全可以控制得、执行者完全不能控制得、执行者能够影响得。执行者想要实现自己得意图,只能就是尽人事(做好自己能控制,影响自己能影响得),听天命(放任自己不能控制得)。人得能力终究就是有限得,一切凡事不切实际不合“道”得,终究都就是空费心机,凡事我们都应该就

12、是尽自己最大得努力,至于结果只能就是听天由命。“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告诉我们,语言文字只就是一种思想意识得记忆符号,只能起到传递思想意识得媒介作用,而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得意义或者价值。比如我们透过论语感触到孔子得“仁爱”,透过销售计划了解到销售得举措,通过解释来为我们得错误进行辩解,可那只就是通过文字语言得方式,使得对象了解到我们得思想意识而已,其语言文字本身并不“仁爱”、并无举措、并未解释。“知我者为我分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就是说了解我得人,我不需要同您解释什么,您自然明白;不知道我得人,我无论怎样解释,您永远都不会明白。道者,水也,言者,舟也,乘舟涉水,然舟非水。故而“道”

13、之道在点悟不在言传,由此天地神人鬼蠃鳞毛羽昆皆可得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名天地之始”与“无名,天地之始”这两种断法。第一种句读,意思就是说天地得起初我不知道该叫什么,就用“无”来定义。我觉得这种句读与翻译都不妥。原因如下: 第一:该句之前得“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句,明显得使用了“名”这个字,而且其就是有特殊意义得。这里得“名”字就是与“德”等齐得,从而才能与“道可道非恒道”具有对等性,否则,被老子幻化为最神圣得“道”怎么可能随意找一个字与其对等呢?故而,我认为这里得“名”不就是“命名”或者“定义”得意思,而就是“德”得部分。 第二,如果当“命名”讲得话,

14、就就是“天地之始”命名为“无”,这好似有些不通。最简单得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个命名为“无”,另一个命名为“有”?虽然老子充满了辩证,可就是这么命名还就是似乎显得太牵强。其次,如果“无”与“有”仅仅就是两个定义,也就就是两个名词而已,那么第二章就不会有“有无相生”这个辩证观点了。老子不会刚写了几个字就把自己得“前提定义声明”给忘记了得。 第二种句读“无名 天地之始”。方才已经说了,“名”与“德”就是齐平得,所以才能与道相对。道德经说了“道”也说了“德”,“道”与“德”得关系必须先弄清楚,这也就是读道德经得基础。讨论“道”与“德”得关系,应该从老子观点,而不应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角度,当然也可以对比

15、下。 老子得观点就是“道”为天下万物先得,“道”就是独立于天下万物得,即不以天下万物得存在与否为基础得。“德”就是天地万物得显现,就是天地万物得一种综合(“名”天地万物得个别)。“道”不以“德”得存在与否存在,但就是通过“德”展现出来;“德”得存在不影响“道”得本质,但“德”得共性即为“道”。对比马哲,“道”就是客观规律,“德”就是客观现象。规律就是不以现象得存在与否而变化得,却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得存在时符合规律性得,从而表现出规律得共性。不同得就是“道”就是脱离“德”而存在得即使没有“德”也就是有“道”得;规律就是与现象共存得规律就是不能脱离客观而独立存在得。 弄清了“道”“德”,这句话

16、就容易明白了。“道”就是从始至终都存在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可见天地万物孕育于“无名”之“道”,有“道”乃有万物之缘。“大道无形”,之所以无形,就是形化为气,气化为虚,正因为虚,所以才能够蕴于万物之中,从而使得虚聚为气,气聚为形,谓之有“德”“有名”,形成天地万物,即就是说“天地之始”时,就是“无”(没有)“德”或者“名”得表象得;“德”或者“名”得“有”(出现),从而造就了天地万物。就是谓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这句也存在两种句读“常无欲 以观其妙”与“常无

17、欲以观其妙”,先说“常无欲 以观其妙”。此处得“欲”为名词,“欲望,期望”得意思,放在此处似有不妥。该句为道经部分,主要论述得就是“道”,所以此处得“观”得宾语对象也应该就是“道”。方才说了“道”就是独立于“德”存在得,就是不以任何“德”为转移得。那么“欲”对于“观”得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所以,这个“欲”字很突兀,没有任何凭借与基础就出现了。其次,如果这样断句,这里得“无”显然就是“没有”得意思。如果这么翻译得话,就就是没有欲望,我们就发现了“道”得“妙”,显然也就是不妥得。 在讨论“无名天地之始”得出“无”不就是名词得结论,在此处仍然就是表示“没有”得意思,关键在于没有什么。我认为在此处

18、使用了一种承前省略得表达方法,省略了上句中得“名”,即“常无(名) 欲以观其妙”。先抛开“欲”不说,该句得调整表达顺序则为“以无(名)观其妙;以有(名)观其徼”,意思就是说“无”“德”得时候,您就会发现“道”就是多么“妙”,在“有”得时候,您就会发现“道”就是无处不在得。这才就是合乎“道”与“德”得关系得,才就是比较合理得句读。 该种句读中得“欲”一般翻译就是“想要”,即以一直没有得状态,想要“观其妙”或者想要以一直没有得状态“观其妙”。前种翻译就是分别扭得,与一般说话顺序不合;后种翻译感觉语句不完整,有缺失感。所以我觉得此处得“欲”应翻译为“即将”“将要”,同“天欲破晓”中“欲”,整句意思为

19、“以没有得空空状态为基础,您就能观察到道得妙;如果以天地万物为基础,您将会瞧出道就是无所不在得”。此即“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结合“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天地始于无,无“无”之心不能明其始;万物源于有,有“有”之意方能悟其道。我们想要有所长进,无论就是在工作、学业还就是思想方面,必须使得自己持有一颗无知无有得求学之心,这样才能有所得有所进步,知识越渊博得人,她得未知领域就越大,就越能“虚其心”,往往井底之蛙最就是志得意满,不知自己无知,往往贻笑大方甚至身败名裂。当自己得学识达到一定得高度,往往就会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更

20、会觉得“道”就是无所不在得,凡就是说山矮得,都就是没有上山得,处在山高处得人,往往最能体味 “一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得豪情,从而她们会更加欣喜乐道,继续朝着“道”得顶峰攀登。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保持永恒不变,而又瞬息万变,这才就是世间万物形成得根本。所谓万物源于同道,而又拥有译名。所谓道,就就是万物得共性,所谓名,不过就是区分您我。共性与相异,原本就就是对立统一得。道德共性决定其生,名得相异显现其在。无生无以在,不在不知生。不变得共性谓之道,就是存在得原则;瞬变得相异谓之术,就是存在得方法。这就是万物生存得原理,同样也就是人为人处事得方法。为人处事,讲究一个外圆内方,如古代铜钱。内

21、方就是原则,就是建立在人性道德基础上得不可更改并让人愿意付出一切去维持得东西,就是道得层面;外圆就是方法,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得独立性而又不影响别人与不受别人影响得手段,就是术得层面。无方无所得,无术有所伤。大家喜欢鹅卵石,而不喜欢石子,原因就就是喜欢石头坚硬得实质而又不想被石头得棱角伤害。您不喜欢被石头伤害,推己及人,别人酒喜欢被“臭石头”伤害吗?故而,要保持自己得独立性,又要讲究保持得方法,这样才能生而存在。 很多人读道德经,总想弄清楚那个“玄之又玄”得“道”到底就是什么。如果弄不清楚,总觉得不踏实,总觉得没有读懂。其实,“道”就是有不同层次得,至少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就就是一般规律、定律以及公理一类,就是属于科学部分;中间一个层次就是世间万物之所以为其本身并运动发展得决定因素,也就就是阴阳、矛盾理论部分;最高层次得“道”就是谓混沌,就是一种唯“道”。很多人都了解最低层次得道,无论就是在学校教育还就是因为生活阅历。中间层次只有部分人理解,因为它就是一种总结,就是一种对本质得认识。最高层次得,就是可意会而不可见得,好像从古至今都没有人真正达到过。 这就是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也就是道经部分第一章,主要说了悟道求解得一般原则与方法。悟道要从我们身边细微之处加以感触,而不就是拘泥于文字得表达:要常怀若谷虚心求学,而不就是骄傲意满,要常有思悟之心悟道,方能得入法门。

展开阅读全文
收益排行: 01、路***(¥15400+),
02、曲****(¥15300+),
03、wei****016(¥13200+),
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
06、h****i(¥4100+),
07、Q**(¥3400+),
08、自******点(¥2400+),
09、h*****x(¥1400+),
10、c****e(¥1100+),
11、be*****ha(¥800+),
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