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pdf

上传人:fa****a 文档编号:43460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2年 第 1 2期 (总 第 2 7 8期 ) Nu mb e r 1 2 i n 2 0 1 2 ( To t a 1 No . 2 7 8)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I AI ,AND ADM I NI CLE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3 5 5 0 .2 0 1 2 . 1 2 .0 1 5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 的影响 杨林 ’ ,宋帅奇 ,杨静 。 ( 1 . 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2 .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工程系,河南 平顶山 4 6 7 0 0 0 ; 3 .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5 2 ) 摘要 : 通过工作性能及抗压 、 劈 拉 、 抗折强度试验 , 分析 了硅 灰对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 和强 度的影 响。 结果表 明: 塑性 混凝土坍落度 、 扩展度和泌水 率随硅灰 掺量增加而减小 ; 为提高塑性混凝土强度 , 硅灰 的最佳掺 量为 3 0 %左 右 ; 相同掺量下 , 硅灰提高塑性混凝 土强度 由 大到小依次为劈 拉强度 、 抗压强度 、 抗折强度 。 关键词: 硅灰;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 0 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5 5 0 ( 2 0 1 2 ) 1 2 — 0 0 4 3 — 0 3 I n f l ue nc e of s i l i c a f ume on wor k i ng pe r f or man ce an d s t r e ng t h o f pl a s t i c c on c r e t e Y ANG Li n , SONG S hu a i — q i , Y ANG J i n g ( 1 . S c h o o l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E n v i r o n m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 h e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y, 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1 , C h i n a ; 2. De p a r t m e n t of Tr a ffi cE n g i ne e rin g, He n a nUni v e r s i t y o f Ur ba nCo n s t r u c t i o n, Pi n g d i n g s h a n4 6 7 0 0 0, Ch i n a; 3 . Z h e n g z h o uU r b a nP l a n n i n gD e s i g n a n d S u r v e yR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 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5 2 , Ch i n a ) Abs t r ac t : Ba s e do nt het e s t s o fwo r k i n gp e r f o r ma n c e , b l e e di n g r a t e, a n d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s pl i t t i n g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t h a n dfle x u r a l s t r e n g th o f 2 8 d a g e , t he r e s e a r c h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o n h o w t h e s i l i c a f u l / l e a ffe c t the wo r k i n g p e r f o r ma nc e a n d s t r e n g t h o f 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Th e fi n di n g s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 t h e s l u mp a n d d i ff us i o n a s we l l a s b l e e d i ng r a t e o f p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d e c r e a s e a s th e s i l i c a f u me c o nt e n t i n c r e a s e . Ai m i n g a t i mpr o v i n g t h e s t r e n g t h o f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 t h e b e s t c o nt e n t o f s i l i c a fu me wa s a r o u nd 3 0 % . Th e s t r e n g t h of 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wa s r a i s e d d i ffe r e n t l y u nd e r the s a me s i l i c a fume c o n t e n t , f r o m b i g t o s ma l l f o l l o we d b y s p l i t t i n g 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t h,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th a n d fl e x u r a l s t r e n g t h. Ke y w or d s: s i l i c a f ume; 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wo r k i n g p e r f o rm a n c e; s t r e n g t h 0 引言 1 试验方案 与普通混凝土防渗材料相 比, 塑性混凝土具有 弹性模量低 、 极限变形大、 弹强比小等优良特性, 广泛应用于围堰工程、 大坝 工程、 基础工程等领域。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原则是: 较低的 弹性 模量 , 以满 足与坝基协调 变形 要求 ; 足够 的强度 , 以满 足承 受荷载要求 ; 良好的抗渗性能_l 1 。 当前, 随着防渗墙设计标准及 可靠度提高, 工程界对塑性混凝土提出了更高要求 , 通过技术 手段提高塑性 混凝 土整体性能 已提上 日程 。 硅灰是一种高活性的火山灰质掺合料, 具有极小颗粒粒径 和极大比表面积[2 J 。 硅灰掺入混凝土拌合物后, 由于颗粒填充效 应和表面吸水效应, 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和保水性 , 减少 离析和泌水l 3 l。 此外, 硅灰具有显著的火山灰效应, 在混凝土中 掺入适量硅灰, 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强度、 抗渗性能 及耐化学侵蚀性能, 亦能抑制或减少碱一 骨料反应H 。 当前, 有关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影响的研究 还鲜有报道 。 通过研究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影 响 , 得 出硅 灰对塑性 混凝土 的影 响规律 与机理 , 具有一定 的理 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6 — 1 2 基金项目: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9 7 9 1 0 0 / E 0 9 0 8 0 3 ) 1 . 1 试 验材料 与 配合 比 试验采用河南孟 电集团水泥有 限公司生产 P 04 2 . 5 级水泥 , 各项指标符合 G B 1 7 5 —2 o 0 7 《 通用硅酸盐水泥》 标准要求; 细骨料 为河砂, 级配曲线位于 I I 区, 细度模数 2 .6 , 属中砂, 各项指标符合 GB / T 1 4 6 8 4 --2 0 0 1 ( 建筑用砂》 标准要求; 粗骨料为粒径 5 ~ 2 5 i f 1 .m 的石灰岩碎石, 级配连续, 各项指标符合GB / T 1 4 6 8 5 --2 0 0 1 (( 建筑 用卵石、 碎石》 标准要求; 膨润土采用信阳平桥生产的钙基膨润 土; 黏土取 自三门峡灵宝窄口水库库区, 属粉质黏土, 细度 2 0 0 目; 硅 灰为海天 恺硅粉材 料有限公 司生产 , S i O : 含量 9 5 %。 试验 以 硅灰掺量( 等量取代水泥量) 为主要参数 , 共设计了5种塑性混 凝土配合比, 见表 1 。 1 . 2试 验 方 法 采用强制搅拌机拌和, 浇筑步骤为: 搅拌机润湿后 , 加入粗 细骨料、 水泥、 黏土、 膨润土搅拌 1 mi n ; 随后加水湿拌 1 mi n出 料; 试块人工插捣成型 , 在( 2 0 + 5 ) ℃的室内静置 4 8 h后拆模, 标 准养 护 2 8 d龄期后进行试验 。 试验参考 DL / T 5 1 5 0 —2 o 0 1 《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进行。 测定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采用边长 1 5 0 mm~ 1 5 0 m mx l 5 0 m m 4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表 1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 的立方体试块 , 抗折强度采用 1 0 0 mm~ 1 0 0 mm~ 4 0 0 mm棱柱体 试块 。 由于塑性混凝 土强度低 , 强度测试时加载速度较普通混凝 土慢,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加载速度取 0 . 1 MP a / s , 劈拉强度测 试加载速度取 0 . 0 2 MP a / s , 抗折强度测试加载速度取 2 5 N/ s 。 2 硅 灰对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各组配合比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结果 列于表 1 , 坍落度、 扩展度与硅灰掺量的关系如图 1 示。 由图 1 可知: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随硅灰掺量增大呈近似线性 降低趋势。 与 B M组相比, S F 1组 、 S F 2组 、 S F 3组、 S F 4组坍落 度降幅分别为 1 4 . 3 %、 2 8 . 6 %、 5 4 . 3 %、 3 7 . 1 %, 扩展度降幅分别为 一 1 .6 %( 负值表示增大) 、 3 0 . 0 %、 1 8 . 0 %、 2 7 .9 %。 可见, 硅灰掺量对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E { 蜒 密 硅灰 掺量 , % 图 1 坍落 度和扩展度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各组配 合 比塑性混凝土拌合 物泌水率试验结果 列于表 1 , 泌水率与硅灰掺量的关系如图2示。 硅灰可大幅改善混凝土的 离析和泌水。 研究证明, 当硅灰掺量为 1 5 %时 , 混凝土坍落度即使 达 1 5 0 ~ 2 0 0ln l n , 也几乎不产生离析和泌水 ; 当掺量为 2 0 %~ 3 0 % 时, 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放人 自来水中也不易产生离析[5 ] 。 由 图2可知: 随硅灰掺量的增大, 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明显减 小, 下降趋势先快后慢。 与 B M组相比, S F 1 组、 S F 2组、 S F 3组、 S F 4组泌水率分别减小 2 5 . 9 %、 7 0 . 0 %、 7 7 .6 %、 8 9 . 7 %。 可见 , 硅 灰对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 硅灰 掺量 , % 图 2泌水 率与硅灰掺量的关 系 3 硅 灰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各组配合比塑性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列于表 2 。 定义强度 比为 B M组 ~ S F 4组塑性混凝土各强度与 B M组对应强度的比 值; 定义强度绝对增长率为 B M组 ~ S F 4组塑性混凝土各强度较 B M组对应强度的增幅; 定义强度相对增长率为 B M组 ~ S F 4 组 塑性 混凝 土各强度 在后一种硅 灰掺量下 较前一种硅灰 掺量 的 增幅。 强度增长率试验结果见表 3 。 表 2 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 的影响 图3为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由图 3 可 知: 当硅灰掺量小于 3 0 %, 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硅灰掺量增大呈 增大趋势, 硅灰掺量大于 3 0 %, 抗压强度呈减小趋势; 硅灰 4 个掺 量水平下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有所增 加 , 抗压强度 比在 1 . 1 9 ~ 44 1 . 3 0 之间变化。 考察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增长率 的影响: 硅灰掺量为 1 0 %时, 强度相对增长率最大, 分别为硅灰掺 量 2 0 %、 3 0 %、 4 0 %时强度相对增长率绝对值的4 .8 、 3 .3 、 2 .6 倍。 这说 明硅灰掺量在较低水平时对塑f 生 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明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硅灰掺 量 / % 图 3 抗压强度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塑性混凝土劈拉强度 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如图4示。 可 见: 与硅灰对塑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相似 , 塑性 混凝土劈拉强度以硅灰掺量 3 0 %( 3 6 k g / m。 ) 为界呈先增加后减 小趋势; 硅灰 4个掺量水平下劈拉强度均有所增大。 硅灰掺量 1 0 %时 , 劈拉强度增大趋势较缓 , 硅灰掺量超 过 1 0 %时 , 增 幅明 显; 硅灰掺量 3 0 %时, 劈拉强度增幅最大, 达 4 5 . 1 %。 考察硅灰 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劈拉强度相对增长率的影响: 硅灰掺量为 1 0 % 时, 强度相对增长率最大, 分别为硅灰掺量 2 0 %、 3 0 %、 4 0 %时强 度相对增长率绝对值的2 . 7 、 2 . 1 、 1 . 2倍。 同样说明硅灰掺量在较 低水平时对塑性混凝土劈拉强度影响较为明显。 硅 灰 掺 量 / % 图 4劈拉强度 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图 5为塑性混凝土抗折强度 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可见: 塑性混凝土抗折强度以硅灰掺量 2 0 %( 2 4 k g / m3 ) 为界, 当硅灰 掺量小于 2 0 %时 , 抗折强度呈增加趋势, 硅灰掺量大于 2 0 %时 呈减小趋势, 硅灰掺量为 4 0 %时, 抗折强度比为 0 . 6 8 , 强度绝对 增长率和相对增长率均为负值, 强度不增反降; 硅灰掺量为1 0 % 时, 抗折强度增幅较缓, 仅为 2 %; 硅灰掺量由 1 0 %增大到2 0 %, 增幅明显, 达 1 1 . 5 %; 硅灰掺量由 2 0 %增大到 3 0 %, 抗折强度呈 缓慢下降趋势; 由 3 0 %增大到 4 0 %, 降幅明显 , 达 2 4 . 1 %。 考察 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对增长率的影响: 硅灰掺量 为 4 0 %时, 强度相对增长率绝对值最大, 分别为硅灰掺量 1 0 %、 2 0 %、 3 0 %时强度相对增长率的 5 . 9 、 3 . 0 、 9 . 7倍。 说明硅灰掺量 在较高水平时对塑性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较为明显 。 硅灰 掺量 / % 图 5 抗折强度 比与硅灰掺量的关 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 在一定掺量范围内, 硅灰对塑性混凝 土强度有明显提高作用。 对于抗压 强度 和劈拉强度 , 硅灰最佳掺 量均为 3 0 %左右 ; 对于抗折强度 , 最佳掺量为 2 0 %左右 , 由于硅 灰掺量由2 0 %增大到 3 0 %时抗折强度下降趋势不明显, 因此可 以把 3 0 %作为硅灰提高塑性混凝土各强度的最佳掺量。 此外 , 比较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各强度比影响程度的大 小 , 见图 6 。 可见 ,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各强度影响程度有明显差 异。 相同掺量下, 按塑性混凝土强度提高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依 次为劈拉强度、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硅 灰掺量 , % 图 6强度 比与硅灰掺量的关系 4 机理 分析 硅灰具有显著 的颗粒 填充效应 和表面吸水效 应。 硅 灰的平 均粒径为 0 . I ~ 1 0 m, 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的 1 / 5 0 ~ 1 / 1 0 0 ; 硅灰的 比表面积为 2 x 1 0 9 ~ 2 . 5 x l 0 9 c m2 / g , 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的 6 0 ~ 7 O 倍 硅灰掺入塑性混凝土后 , 将大大增加拌合物系统的密实度和比 表面积 , 使拌合物的黏聚性增加 , 流动性降低。 因此 , 与不掺硅 灰塑性混凝土相比, 在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 掺硅灰塑性混凝 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明显减小。 硅 灰的颗粒 填充效应 和表面吸水效应 也是 塑性混凝 土泌 水率下降的原因: 大量硅灰微粒可优化塑性混凝土颗粒级配 , 使拌合物的密实度提高, 硅灰颗粒还填塞于拌合物内部的毛细 孔及大孔中, 把较大毛细通道堵塞或部分堵塞, 使之变成许多 细微通道, 使拌合物体系的“ 锁水” 作用增强; 硅灰巨大的比表 面积使得硅灰颗粒吸水作用很强, 可大幅降低拌合物中的可泌 水量 。 硅 灰对塑性 混凝土强度 的影响机 理在于火 山灰效应 和颗 粒填充 效应 : 一方面 , 硅灰 中大量无定形 S i O : 与水泥水化反 应 生成 的 C a ( OH) 化合 , 使水泥 石组 分 C . S . H水 化物剧烈增长 。 同时, 因 S i O : 颗粒很快吸收水泥水化产生的C a ( OH) 并与之 发生二次反应, 使得水泥颗粒周围的 C a 2 + 离子饱和浓度状态发 生变化, 水泥颗粒的新鲜表面重新暴露出来而继续水化, 加快 了水 泥水化 反应进程 , 形成致 密 、 含有大量 C — S — H水化 物的水 泥石结 构 , 因而强度得 以提高 ; 另一方 面 , 由于硅灰 颗粒极细 , 大量硅灰颗粒及 其水 化产 物起 填充作用 , 改善 了水 泥石的微观 结构 嘲 。 研究表 明, 水泥完全水化 时孔隙率为 2 8 %, 而水 泥石 的 强度与总空隙率有关 。 硅灰颗粒填充在胶凝物质问极小的空 隙中, 降低了水泥石的空隙率而大大提高密实度。 在一定掺量范 围内, 硅灰掺量越大, 火山灰效应和颗粒填充效应越明显, 塑性 混凝土强度提高越大嘲 。 然而 , 硅灰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将导 致参与水化反应的水泥用量不足, 无法生成足够多的 C a ( O H) : 与 s i 0 反应, 导致强度不升反降[9 1 。 下转第 4 9页 4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成为裂纹的发源地和渗水通路 , 而轻骨料界面结构相对普通骨料 大大改善 , 故在水灰 比较大的 中等强度混凝 土中掺人轻骨料可 以弥补普通骨料界面区的缺陷,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见图2 。 从图 5 ( a ) 、 ( c ) 中可以看出, 吸水率较高的轻骨料由于其较 强的吸返水作用使得界 面结构也更为致密 , 过渡区已很难与基 体相区分, 但由于陶粒 A和 c的孔较多且多为连通孔 , 其对界 面结构的改善不足以弥补骨料 自身的渗透性, 故其配制的混凝 土抗渗性相对多为封闭独立孔的陶粒 B( 见图 5 ( b ) ) 配制 的混 凝土较差 , 见图 2 。 从轻骨料不同掺量 ( 0 、 5 0 ~,/ o 、 1 0 0 %) 及种类配制的混凝土 A1 、 A3 、 A 5 、 B 3 、 C 3内部骨料 附近 水泥石 的 2 8 d孔结 构试 验结 果 ( 见表 3 ) 中也可 以看 出 , 随着轻 骨料掺量的增加 以及 吸水 率的 增大, 水泥石中孔的孔隙率呈递减的趋势 , 且 1 0 0 n m以上的大 孔所 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 特别是 1 0 0 ~ 1 0 0 0 n m范围内大孔的 含量剧减 , 相应小 于 1 0 0 n l T l 的小孔含量逐渐增加 , 这说 明轻骨 料细化了界面区水泥石的孔结构, 改善了中等强度混凝土内部 骨料 附近疏松多孔 的薄弱界面区。 表 3 孔结构特征 参数 综上可以看出, 对于水灰比较高的中等强度混凝土 , 由于 水泥石结构比较疏松 , 此时掺人中低吸水率的轻骨料可以改善 界面区结构,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及抗冻耐久性 ; 对于吸水率较 大的轻骨料由于疏松多孔 , 其自身的渗透性以及在冻压下导致 内部较高的含水率则会对混凝土抗渗及抗冻性带来不利影响。 3结论 较疏松 , 掺人轻骨料 可细化骨料 附近水泥石 的孑 L 结构 , 改善界 面过 渡区 , 从而提 高混 凝土抗渗 性 , 且 轻骨料掺量越 多效果越 显著。 本研究条件下, 轻骨料混凝土 2 8 d时的抗渗性比同水灰 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 3 0 . 6 %。 ( 2 ) 轻骨料的掺人对提高中等强度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是有 利的。 在本研究条件下 , 掺入 5 0 %~ 1 0 0 %的轻骨料后可使混凝土 2 8 d抗冻性提高 1 8 . 8 %,---4 3 . 8 %。 此时界面结构的改善对提高混 凝土抗冻性效果并不显著, 而多孔轻骨料在混凝土内部的“ 引 气” 作用更为重要。 ( 3 ) 虽然轻骨料对提高中等强度混凝土耐久性有利, 但并 非轻骨 料 的孑 L 越多越 好 。 本 研究条 件下 , 疏 松多孔 、 吸水 率最 高的粉煤灰陶粒配制的混凝土抗冻性最差, 且掺人 5 0 %体积 该陶粒配制的混合骨料混凝土抗渗性 已于普通混凝土相当。 故配制 中等强度混凝土时宜选用有着致密外壳、 吸水率较低 的轻骨料 。 参考文献: [ 1 ]C H I A K S , Z HA N G M H. Wa t e r p e r me a b i l i t y a n d c h l o ri d e p e n e t r a b i l i t y o f h i g h s t r e n g t h l i g h t w e i g h t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 J ] .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2 , 3 2 ( 4 ) : 6 3 9 — 6 4 5 . [2 ] 郭玉顺, 木村薰 , 等. 高强高耐久性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f J 1 .混凝土, 2 0 0 2 ( 1 0 ) : 8 - 1 4 . [ 3 ]Z HA N G M H, G J O R V O E .P e r m e abi l i t y o f h i g h - s t r e n gth l i g h t w e i g h t c o n c r e t e [ J ] . A C I .Ma t e r i a l s J o u r n al, 1 9 9 1 , 8 8 ( 5 ): 4 6 3 — 4 6 9 . 【4 ]Z HA N G B S , K ON G L J , G E Y . I n fl u e n c e o f l i g h t w e i g h t a g g r e g a t e o n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h i gh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 J ] . Ke y E n g i n e e ri n g Ma t e ri a l s , 2 0 0 9 ( 4 0 5 — 4 0 6 ) : 1 9 7 — 2 0 3 . 作者简 介 联 系地 址 ( 1 ) 对于水灰比较高的中等强度混凝土, 由于水泥石结构 联系电话 上接 第 4 5页 5结 论 通过试验 , 研 究了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 的影 响规律, 并就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 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 1 )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 扩展度、 泌水率随硅灰掺量的增加 呈减小趋势, 原因在于硅灰的颗粒填充效应和表面吸水效应。 ( 2 ) 硅灰可提高塑性混凝土强度 , 硅灰掺量为 3 0 %左右时, 提高最明显 , 原因在于硅灰的火山灰效应和颗粒填充效应。 ( 3 ) 在掺量 0 ,-- 4 0 %范围内, 相同掺量下 ,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 强度提高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劈拉强度 、 抗压强度 、 抗折强度。 参考文献 : [ 1 ]B A GH E RI A R, e t a 1 . R e d u c t i o n i n t h e p e rme a b i l i t y o f 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f o r c u t — o f f w a l l s t h r o u g h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s i l i c a f u me [ J ]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ia l s, 2 0 0 7. [ 2 ] 何峰 , 杨军平 , 马淑芬.硅灰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J ] .桂 林工学院学报, 2 0 0 7 , 2 7 ( 1 ) : 7 7 — 7 9 . [ 3 ] 杨昆. 微硅粉在抗渗性混凝土中的应用[ J J _广西交通科技 , 2 0 0 3 ( 5 ) : 孔丽娟( 1 9 8 1 一 ) , 女, 博士 ,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高性能水泥 基材料。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 1 7 号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 学院 ( 0 5 0 0 4 3 ) O 3 1 1 - 8 7 9 3 9 2 3 3 7 l - 7 3 . 【 4 J 蔡路, 陈太林, 王浩.硅灰增强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J 1 _ 北方交通 , 2 0 0 5 ( 8 ) : 4 - 5 . [ 5 ]杨玉喜, 刘学全. 硅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J ] . 黑龙江交通科技 , 1 6 0 ( 6 ) : 5 1 . [ 6 ]C HA N Y i n - w e n , C H U S h u - h s i e n . E f f e c t o f s i l i c a f u me o n s t e e l fi b e r b o n d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i n r e a c t i v e p o w d e r c o n c r t e 叨.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rc h, 2 0 04 ( 3 4 ): 1 1 6 7 — 1 1 7 2 . [ 7 ]朱佑国, 张敏, 邬书风. 硅灰混凝土超高强机理的分析探讨[ J ] . 淮南矿 业学院学报 , 1 9 9 5 , 1 5 ( 1 ) : 3 0 — 3 5 . [ 8 ]何峰 , 黄政宇 圭灰和石英粉 对活性粉末混凝 土抗压强度 贡献的分 析 混凝土 , 2 0 0 6 ( 1 ) : 3 9 — 4 2 . [ 9 ]R I C HA RD P , C HE Y R E Z Y M .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 e a c t i v e p o w d e r c o n c r e t e 叨.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e s e arc h , 1 9 9 5 , 2 5 ( 7 ) : 1 5 0 1 — 1 5 1 1 . 作者简 介 联 系地址 : 联 系电话 : 杨林 ( 1 9 8 7 一 ) , 男 , 硕 士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水工新材料与 结 构形式和性能研究。 郑州市文化路 9 7 号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4 5 0 0 0 1 ) 1 3 6 7 4 9 8 6 3 6 5 4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