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O卷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铁 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J OURNAL O F RAI L W AY S CI ENCE AND ENGI NEERI NG V0 I . 1 O N0 . 6 Dec 201 3 粉体体 积对机 制砂低 强度 混凝 土和易性 的影响 徐大祯 , 李 固华 , 魏群 , 郜进良 。 于春辉 ( 1 .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 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2 . 巴南高速公路有限公 司,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为解决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出现的泌水粘聚性差等问题, 采取室内试验研究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 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提 出粉体体积当量系数概念, 并研究其合理粉体体积。研究结果表明: 可以用粉体 当量系数算得的粉 体体积 来评定新拌机制砂低 强度等级 混凝 土的和易性 , 并提 出合理 当量粉体体积 为 1 5 0—1 6 0 L / m 。 关键词: 机制砂; 低强度; 粉体体积; 和易性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7 0 2 9 ( 2 0 1 3 ) 0 6— 0 0 6 9— 0 5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 ff e c t o f p o wd e r v o l u me o n t h e wor k a b i l i t y o f l o w s t r e n g t 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X U D a z h e n , L I G u h u a , WE I Q u n , G A O J i n l i a n g , Y U C h u n h u i ( 1 .C o l l e g e o f C i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C h in a ; 2 .B a n a n H i g h w a y C o . ,L t d ,C h e n g d u 6 1 0 0 4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a t t h e c o h e s i v e n e s s a n d b l e e di n g o f l o w s t r e n g t 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i S p o o r ,l a b o r a t o r y e x p e r i me n t w a s a d o p t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i mp a c t o f p o wd e r v o l u me o n t h e l o w s t r e n gt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wo r k a b i l i t y.An d t he c o n c e p t o f p o wd e r v o l u me e q u i v a l e n t c o e f f i c i e n t wa s p r o p o s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po wd e r v o l ume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e wo r k a bi l i t y o f f r e s h l y mi x e d l o w s t r e n g t h ma n -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c r e t e c a n b e e v a l u a t e d wi t h p o wd e r v o l u me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e q u i v ale n t c o e f fi c i e n t a n d t he r e a s o n - a b l e p o wd e r e q u i v a l e n t v o l u me i s 1 5 0—1 6 0 L / m . Ke y wor ds :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 c r e t e;l o w s t r e n g t h c o n c r e t e;p o wde r e q u i v a l e nt v o l u me;wo r k a b i l i t y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 建筑用砂 的需求量急 剧增大 , 而河砂资源面临着严重短缺 的现状 , 混凝 土用砂供需矛盾 日益突出。用机制砂代替河砂作 为 混 凝 土 的 细 骨料 已成 为混 凝 土 发 展 的 新 趋 势_ l I 2 J 。但是 , 机制砂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和 易性差, 常常出现泌水现象, 粘聚性差, 严重降低混 凝土拌合物的可泵送性 以及混凝土结构物 的表观 质量。为解决机制砂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 性差问题。有学者提出用石粉 、 或粉煤灰来解决这 一 问题 J 。并指出在混凝土拌合物中, 粉体能够 有效的增大混凝土集料 间的润滑作 用 一 ] 。尤其 在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 中, 由于水胶 比大 , 水泥用 量少, 混凝土拌合物常常分层离析很严重, 加入粉 体可以提高其保水性 、 粘聚性 , 在一定粉体量范 围 内也可能 提高混凝 土流动性能 , 但是 由于各 种粉体可塑性等性能差别很大, 同是粉体在混凝土 中的表现不 同 , 如水 泥、 粉 煤灰、 硅灰 、 各种石 粉 、 保水剂粉、 超细纤维等差异很 大。为便于试验 研究 , 作者提出当量粉体的概念 , 粉体是指较细粉 粒的 聚集 物 , 把 粒 径 小 于 1 0 0 恤 m 的粒 子 称 为 “ 粉” , 大于 1 0 0 m的粒子称为“ 粒” 。通常把机制 砂颗粒粒径 在 0 . 0 7 5 m m 以下 的颗粒称 为石粉。 粉体是细微颗粒的集合, 具有 巨大 的比表 面积 , 其 在 自然状态下是蓬松的 , 在挤压或振捣时密 实, 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 0 8 基金项 目: 巴南高速有限公 司科研项 目( R 0 5 4 3 2 1 1 0 1 0 1 0 7 9 6 ) 作者简 介 : 徐大祯 ( 1 9 8 8一), 女 , 山东济南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及耐久性研究 7 0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种粉体有各 自的特性 , 对混凝 土和易性影响也不 同。因此 当量粉体体积是粉体体积与 当量系数乘 积 , 当量系数是在规定 的浆体稠度下 , 各粉体需水 量与硅酸盐水泥需水量 比值。本文通过采用室 内 实验 , 采 用廉 慧 珍提 出 的高性 能混 凝 土配 制理 念 进行配制, 分析 当量粉体体积应用的可行性 , 推荐低强度混凝土最优 的当量粉体体积。 1 试验 1 . 1 试验 材料 ( 1 ) 水泥: 试验采用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 司生产的拉法基 P . 0 4 2 . 5水泥 , 水 泥密度为 3 . 0 6 g / c m , 标准稠度用水量为 2 8 . 0 %。 ( 2 ) 外加粉体 : 试验用的矿物粉体为 Ⅱ级粉煤 灰和市售粒度为 0 . 1 5 m m石灰石石粉 , 主要性能 见表 1 表 1 粉体 的密度及表观 密度 Ta bl e 1 De n s i t y a nd p e r f o r ma nc e d e n s i t y o f c o a l a s h ( 3 ) 减水剂 : 试验采用的减水剂是 四川巨鑫牌 减水剂 , 其最大掺量 1 . 7 %。 ( 4 ) 粗集料 : 试验中粗集料为粒级 5~1 5 m m和 1 6~ 2 5 m m 2种碎石掺配使用 , 掺配 比例为4 : 6 。掺 配后的混合粗集料为5~ 2 5 mm连续级配碎石 , 连续 碎石的表观密度为 2 6 8 0 k g / m , 松散堆积密度 1 5 3 0 k g / m , 空隙率 4 3 %, 压碎指标为 1 0 %。 ( 5 ) 细集料 : 试验采用花岗岩机制砂 以及石粉 含量较低的机制砂一 ( 含有砂岩、 花岗岩及少量 的 石灰岩的卵石破碎而成 ) 。各参 数指标 见表 2和 表 3 , 级配曲线如图 1所示。 ( 6 ) 水 : 自来水。 表 2 试验 用机制砂的 累计 筛余和细度模 数 Ta bl e 2 Ex p e r i me n t wi t h m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 c u mu l a t i v e t r i a g e a nd f i n e ne s s mo du l us o f s a n d 编 号 一 鱼 堡 墨 堕 胁 4. 7 5 2 . 3 6 1 . 1 8 0. 6 0. 3 0. 1 5 花 岗岩机制砂0 . 2 3 2 0 . 6 9 4 0 . 9 7 5 3 . 8 1 7 2 . 2 5 8 0 . 2 6 2 . 6 7 机制砂 一4 . 4 5 2 0 . 6 4 3 4 . 7 4 4 3 . 9 0 7 3 . 1 5 8 5 . 0 8 2 . 4 6 2 表 3 机 制砂 的各 项性 能指标 Ta bl e 3 Pe rfor ma nc e i n de x o f ma n uf a c t ur e d s a n d s a n d 《 嚣 : 4 . 7 5 2 . 3 6 1 . 1 8 0 . 6 0 0 _ 3 0 0 1 5 0 . 0 7 5 筛孔尺 t / ram 图 1 试验用机 制砂级 配曲线 Fi g.1 Gr a di n g C H I V e o f g r a ni t e s a nd 1 . 2 试验方案 试验 内容分 3部分 : ( 1 ) 测定每种粉体 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 确定其 相对水泥的体积当量系数。 ( 2 ) 利用各粉体的当量 系数并参 照廉慧珍教 授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原则。在相同水胶 比下改变 粉体体积 , 观察不 同粉体体积下混凝土 的和易性 ( 评定标准见表 4 ) , 确定最优粉体体积。 ( 3 ) 利用确定的最优粉体体积 , 在相 同水胶比 下配制用水量 、 砂率不同的混凝土。观察新配混凝 土是否能够满足和易性的要求 , 最终确定当量粉体 体积是否能够评定和易性。根据1 : 程需要确定工 作性见表 4 。 1 . 3 试验步骤 各粉体体积当量采用 G B / T l 3 4 6 _ _ 2 0 1 1 ( 《 水 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 ) 测定。除水 泥外各粉体 与水泥按 3 : 7的 比例混 合 , 把制备好的粉浆装入水泥稠度仪 中, 拧松试锥 的制动螺丝, 让其 自由下落 , 3 0 S 后测出试锥 的下 落深度。以试锥下沉深度( 3 0 4 - 1 ) m m时的拌和水 量为混合粉体 的标 准稠度用水量。否则重新取样 再 测 加 ∞ 踟 ∞ ∞ 加 O 第 6 期 徐大祯, 等: 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表 4 本 实验要 求混凝凝 土工作 性的评定指标 Ta b l e 4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c o n c r e t e wo r k a b i l i t y r e q u i r e d i n t he e x p e r i me n t 这 3项指标 中, 取其 全部满 足的项 目确定 其等 级。如坍落 度 为 1 9 0~ 2 2 0 mm, 但是泛浆 、 离析等 , 定为“ 较差” 。 假定单位体积水泥达到标准稠度 时的用水量 为 , 不 同单位体积粉体达到标准稠时的用水量 为 , 定义粉体体积 当量为 K, 则 K = 。 用此公 y c 式测得的粉体体积当量见表 5 。考虑到砂子中细 颗粒也有一定的需水量, 据试验暂假定其粉体中的 石粉 当量系数取 1 . 5 。 本试验采取研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考虑到 混凝土耐久性最大水胶 比的要求 , 取水胶 比 0 . 6, 用水量 1 8 0 k g / m , 掺人 4 0 % 的 Ⅱ粉煤灰 , 砂 为花 岗岩机制砂 , 砂率分别为 3 0 % , 3 5 %和 4 5 %进行配 比。最终配比见表 6 。 表 5 各粉体体积 当量 Ta b l e 5 P o wd e r e q u i v a l e n t v o l u me 采用石粉含量 4 . 1 %的机制砂一, 配 比如下 : 水胶 比为 0 . 6 , 用水量 1 7 0 k g / m , 掺人 4 0 %的 Ⅱ粉 煤灰 , 砂 率为 4 3 % , 粉体体 积从 1 4 6 L / m 到 1 7 3 L / m , 每次增加 4 L / m ; 采用水胶 比为 0 . 6 , 用水量 1 7 0 k g / m , 粉体 体 积 固 定 为 1 5 8 L / m , 砂 率 从 4 5 %到 3 1 % , 砂率每减小 2 %。最后 , 在水胶 0 . 6 , 砂率 4 3 % 的条件下 , 用水量从 1 6 8 k g / m 到 1 5 6 k s / m。 ,每次减少 3 k g / m 。 水。同时, 粉体体积从 1 5 4 L / m。 到 1 2 6 L / m , 每次减少 4 L / m 。综合这 些配比下工作性的表征来反映工作性与 当量粉体 体积的关系。 表 6 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配比 Ta b l e 6 T h e ma t c h i n g o f n e w c o n c r e t e wi t 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 7 、 图2和图 3 。 根据表 7中对和易性的描述可以看出: 适当提 高粉体体积能够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 , 可以 改善其泌水现象 , 并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 。从编号 S 1 A和 S 1 B的试验结果来 看 : 虽然两组试 验塌落 度和扩展度一样 , 但从试拌情况看 S I A轻微泌水 , 粘聚性不好 。而 S 1 B的新拌机制砂混凝土正 常塌 落 , 并且无泌水 , 粘聚性较好。这是因为石粉和胶 凝材料类似 , 填充骨料空隙, 包裹在骨料表面, 从而 增加了骨料间的粘结作用 , 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保 水性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胶凝材料低 , 粉浆体积增 加相当于增加浆骨 比。因此 , 粉浆体积的增大可以 一 定程度上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 每 种粉体改善的程度不同, 用当量粉体更能够解释说 明粉体的作用。 从图 2可知 : 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塌落度随粉 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而其扩展度随粉体体积的增 大先增后减 。表明新拌机制砂混凝 土中的粉体体 积增大时 , 新拌混凝 土的粘聚性 增加 , 而流动性先 变好后变差。当新拌混凝土 中粉体体积在合理范 围内增加时, 粉体能有效的填充到集料的空隙中, 包裹并润滑集料颗粒 , 使集料 间的粘结力增大 , 表 面的摩擦变小 , 故其粘 聚性增加 , 流动性变好。当 粉体体积持续增大时 , 集料间的粘结力继续增大。 7 2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由于粉体含量过高 , 粉体表面积增加 过多, 不能充 分发挥其润滑作 用 , 导致粉体颗粒 问的摩擦 力增 大 , 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 。故选取新拌混凝土粘聚 性较大 , 流动性较好 时的粉体体 积为最优粉体体 积。花岗岩机制砂低强度混凝土中最优粉体体积 为 1 5 5~1 6 0 L / m 。 表 7减水荆为 0 . 7 2 % 时不 同砂率及粉体体积对混凝 土和 易性 影响 Ta bl e 7 Th e e f f e c t o f s a nd a n d a s h’ S v o l u me o n c o n c r e t e wo r k . a b i l i t y a t wa t er r e du c i ng 0. 7 2% 编号砂率塌落度 扩展度 和易性描述 /mm /mm 工作性 评价 2 2 5 口2 2 0 2 1 5 瓣 强 2 l 0 2 0 5 1 4 5 l 5 O 1 5 5 l 6 0 】 6 5 粉体体积几 21 5 21 0 2 05 2 0 0 强 l 9 5 l 9 0 l 5 O l 5 5 l 6 ( 】 1 6 5 粉体体 积, L 5 2 0 5 J 0 o 0 盍 4 9 0 卓 4 8 0 4 7 0 51 0 5 0 8 5 0 6魁 5 0 4 婶 5 0 2 5 2 0 48 0 4 4 0蟊 唑 4 0 0 3 6 ( ) l 5 0 l 5 2 l 5 4 l 5 6 l 58 1 6 0 l 6 2 l 6 4 1 6 6 l 6 8 粉体 体积, l 5 2 0 4 8 ( ) 4 4 0 g 鳅 4 0 0皑 晶 36 0 32 0 l 48 l 5 2 l 5 6 l 6 0 l 6 4 粉体体移】√ L ( a ) s 3 ;( b ) s ,4 ;( c ) s 5系列;( d ) H系列 图 2 粉 体体 积对机制砂混凝土 工作性的影响 Fi g. 2 I mp a c t o f p o wd e r v o l ume o n t he wo r k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采用机制砂一 , 当用水量 为 1 7 0 L , 改变 当量 粉体体积进行配 比, 根据其和易性的表现绘制 图 2 ( d ) , 从其粉体体积与塌落度及扩展度的关系曲线 也可 以看出: 当粉体体积在 1 5 0~1 5 8 L / m 。 范围内 增大时, 塌落度降低 , 扩展度增大。但当粉体体积 增大到 1 6 2 L / m 时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 , 扩展度 均降低 , 并且新拌混凝土变得干硬。为改善其和易 性 , 增加减水 剂至 0 . 8 3 % , 但新拌混凝 土出现 泌 水 、 离析等现象 。因此 , 当用水量适当降低 , 粉体体 积在 1 5 3~1 6 3 L / m 之间时 , 新拌混凝土表现出的 工作性较好。 在水胶比为 0 . 6的前提下 , 汇总不同配 比下粉 体体积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的关 系, 见图 3 。从图 3可以看出: 有优 良工作性的混凝土粉体体积多数 集 中在 1 5 0~1 6 0 L / m 之问。而从 图中可以看 出 粉体体积在 1 5 0~1 6 0 L / m 之间的混凝土也出现 了工作性较差现象 ; 根据分析发现: A区和 B区的 混凝土多是混凝土的砂率低至 3 0 %之后 , 出现泌 水 、 离析的现象 ; 或是当混凝土中减水剂掺量过大, 造成分层 、 泌水等现象从而降低工作性。因此, 在 合理的砂率和减水剂的条件下, 一定程度上粉体体 积能够改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粉体体积能够评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 舯 ∞ ∞ ∞ 2___l l 密 、 ~ / ■ 7 f 一 一 、 一 一 、 、 、 、 . } 1 一 一 ~ , 一 一 二 ,,. 一 笫 6 期 徐大祯, 等: 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7 3 差 较差 l一 良 优 1 3 0 1 4 0 1 5 O l 6 0 1 7 0 】 8 O 当量 粉体体积/ I 图 3 粉体体积 与新拌 混凝 土工作 性的关 系 F . g . 3 V o l u m e o f p o w d e r a n d t h e w o r k a b i l i t y o f f r e s h c o n c r e t e 3 结论 ( 1 ) 把胶凝材料 、 颗粒粒度小于 0 . 0 7 5 mm其 他材料一起作为粉体 , 并引入 当量粉体体积 , 来配 制低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当确定混凝土流动 性时采用合理的当量粉体 , 能够较好地解决低强度 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 的问题 , 改善其泌水现象 , 提高其流动性及粘聚性。 ( 2 ) 粉体 体积对新拌低强度机制砂混凝 土的 和易性影响显著。当粉体体积太低时新拌混凝土 泌水严重 , 粘聚 陛差 , 当粉体体积太高时, 新拌混凝 土扩展度变小 , 流动性降低。 ( 3 ) 合理 粉体体积受到砂率和减水剂掺量 的 影响。当砂率和减水剂用量合理时, 水胶 比为 0 . 6 的机制砂混凝 土当量粉体体积 的合理 范 围为 1 5 0 1 6 0 L /m 参考文献 : [ 1 ]夏龙兴, 吴蓉.机制砂与天然砂的性能研究[ J ] .混凝 土 , 2 0 0 8 ( 7 ) : 6 0— 6 1 . XI A L o n g x i n g ,W U R o n g .T h e p e rf o r ma n c e o f me c h a n i s m s a n d a n d n a t u r a l s a n d s t u d y [ J ] .C o n c r e t e , 2 0 0 8( 7 ) : 6 0 — 61. [ 2 ]邸中新.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J ] .商品混 凝土 , 2 0 0 9 ( 6 ) : 5 7—5 8 . DI Z h o n g x i n . Me c h a n i s m o f s a n d i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mm e r c i al c o n c r e t e l J I .J o u r n a l o f C o mm o d i t y C o n c r e t e , 2 0 0 9 ( 6 ) : 5 7— 5 8 . [ 3 ]郜进良, 余川 , 李固华. 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和易性影 响的试验研究[ J ] .公路, 2 0 1 1 ( 1 2 ) : 1 5 5—1 5 8 . HAO J i n l i a n g .YU C h u a n.L I Gu h u a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me c h a n i s m s an d o n c o n c r e t e w o r k a b i l i t y o f e x p e rime n t a l s t u d y[ J ] .H i g h w a y , 2 0 1 1 ( 1 2 ) : 1 5 5—1 5 8 . [ 4 ]王雨利, 管学茂, 廖建国, 等. 粉煤灰对 C 2 5泵送机制砂 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J ] . 山东建材, 2 0 0 8 ( 5 ) : 1 7—2 0 . WANG Yu l i ,GU AN Xu e ma o ,L I AO J i a n g u o,e t a 1 .F l y a s h a f f e c t t he pe r f o rm a n c e o f C25 pu mpi n g me c ha n i s m s and c o n c r e t e [ J ] .J o u rnal o f S h a n d o n g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 al s , 2 0 0 8 ( 5 ) : l 7—2 0 . [ 5 ]赵顺波, 夏铭, 刘春杰. 人工砂粉煤灰混凝土基本力学 性能试验研究[ J ]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6 ( 2 ) : 1 5 — 1 9. Z H A O S h u n b o ,X I A Mi n g ,L I U C h n n j i e .E x p e ri m e n t al s t u d y o n me c h an i c a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fl y ash c o n c r e t e [ J ] .J o u rnal o f R a i l w a y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 n e e r i n g , 2 0 0 6 ( 2 ) : 1 5—1 9 . [ 6 ]冯乃谦.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 性能与粉体效应 [ J ]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1 9 9 6 ( 2 ) : 6—1 3 . F E NG Na i q i a n .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po w — d e r e ff e c t [ J ] .C h i n a C c o n c r e t e a n d C e m e n t P r o d u c t s 。 1 9 9 6 ( 2 ) : 6—1 3 . [ 7 ]蔡基伟, 李北星, 周明凯, 等. 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 凝土性能的影响[ J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6 ( 4 ) : 2 7 — 3 0. C AI J i we i ,L I B e i x i n g,Z HOU Mi n g k a i ,e t a 1 .P o w d e r wi l l e ffe c t t h e pe r f o rm a n c e o f t h e mi d d l e a n d l o we r s t r e n g t h m e c h a n i s m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 J ] .J o u rnal o f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 4 ) : 2 7— 3 0 . [ 8 ]王稷良, 牛开民, 刘英, 等.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 影响的研究现状[ J ] .公路交通科技 : 应用技术版 , 2 0 0 8 ( S 1 ) : 3 0 2— 3 0 7 . WA NG J i l i a n g ,N I U Ka i mi n g ,L I U Yi n g,e t a1.Me c h a — n i s m o f s a n d s t o n e po w d e r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o f t h e i n - fl u e n c e o f t h e p e rf o r manc e o f c o n c r e t e [ J ] . Hi g h w a y T ti c S c i e n c e and T e c h n o l o gy: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8 ( S 1 ) : 3 0 2 — 3 0 7. [ 9 ]余川.机制砂在巴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 D] . 成 都: 西南交通大学, 2 0 1 1 . YU Ch ua n.Me c h a ni s m o f s a n d i n t he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thi s h i g h w a y r e s e a r c h [ D] .C h e n g d u :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 v e r s i t y, 2 01 1 . [ 1 0 ]X U D a z h e n , L I G u h u a , L I A O Z h u a n g z h i , e t a 1 . E x p e fi — me n t al s t u d y o n t h e i mp a c t o f w o r k ab i l i t y o f l o w s t r e n gth m a n ufa c t u r e d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 J ] . A p p l i e d Me c h a n i c s a n d Ma t e r i als , 2 0 1 3 ( 3 5 7—3 6 0): 1 4 2 8—1 4 3 2 . [ 1 1 ]谢友均, 刘宝举, 刘伟.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抗 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 响[ J ]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4 ( 2 ) : 4 6—5 0 . X I E Y o u j u n ,L I U B a o j u , L I U We i .I n f l u e n c e o f m i n e r al a d mi x t u r e o n t h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f c h l o ri d e i — o n s i n t o c o n c r e t e『 J ] .J o u r n a l o f Ra i l wa y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4 ( 2 ) : 4 6— 5 0 . [ 1 2 ]廉慧珍. 关于混凝土配合 比选择方法的讨论 [ J ] . 混 凝 土 , 2 0 0 9 , 2 3 5 ( 9 ) : 1 — 4 . L I AN Hu i z h e n .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s e l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 J ] .C o n c r e t e , 2 0 0 9 , 2 3 5 ( 9 ) : 1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