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343884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8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月11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本理真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 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 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 4.忘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气脱与亡阳定义与联系 2.热、火、暑异同点 3.忘了 4.忘了 四:阐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局限性,对此应如何对的理解和分析? 3.风气内动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本”区别与联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本理论考题记忆版 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 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两者有何联系? 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 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 5.女子胞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联系? 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分经论治? 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理解? 8.金元四人们。 9.对“金曰从革”理解及临床指引意义?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本理论考博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 1.水火既济  2.经脉   3.寒性凝滞   4.阴阳格拒  5.七情内伤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 1.简述中医发病基本原理? 2.何为正治?涉及哪些治法? 3.何为痰饮?痰饮分类? 4.简述宗气学说原理? 5.心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关系? 三、阐述题(共40分) 1.中医藏象学说理解?(15分) 2.中医“体病有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 科学院 中医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2*5) 1.疬气 2.五脏化液 3.百病皆由气 4.从化 5.皮部 二,简答(10*5) 1.试阐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5.试述五运推演环节,举例阐明。 三,阐述(20*2) 1.阐述整体观念。其在中医结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意义。 2.从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角度谈谈您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看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本理论考博真题及答案整顿 1请结合阴阳学说观点,谈一下你对王冰注解《素问》中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结识? 2.请简述气重要来源。 答:人体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器综合伙用,将三者结合进来而生成。 3《素问》“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你结识。 答:正常状况下,津液代谢,是通过胃摄入,脾运化和转输,肺宣散和肃降,肾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通过代谢后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蒸腾气化,事实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对津液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生成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蒸腾气化直接有关,而尿液生成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核心作用。故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4.请用简朴表格,阐明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和简要循行部位。 表4-2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 手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 肢 前 缘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 线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 缘 足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 肢 前 缘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 线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 缘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5.请简述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因素 6 何谓五行相生和相克? 7. 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互有关系及临床指引意义。 答:一是肝疏泄功能与脾运化功能互相影响;二是肝脾在血生成、贮藏及运营等方面有密切联系。肝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一种重要条件。肝疏泄功能失常,不但可影响脾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餮泄;还能影响胃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胀疼痛,在下则为便秘。肝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分泌与排泄事实上是肝主疏泄功能一种方面。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则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 8. 何谓“辩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引作用。 9. 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作用和意义。 10. 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本理论 二、名词解释 1、藏象 2、痰饮 3、从化 4、相侮 三、阐述题 1、津液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 2、用五行理论治疗情志病,举例 3、肺与脾关系 4、气化对气机调控作用 5、临床上如何调节气血 6、瘀血形成及致病特点 7、肾生理功能,当前研究在肾藏精方面进展 8、内火形成病机 广州中医大学中医基本理论试题(记忆某些) 名词1.从化2、气化 填空:1、两虚交感,两虚指是——,——。 2、内火病机是指——,——,——,——,——。 阐述题1、试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本理论考博真题  1、阴阳转化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五行胜复?并阐述其规律。  3、气运动和气化之间关系和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津血同源”,阐述其临床指引意义。 5、肝主疏泄内容是什么?阐述其对脾胃功能影响。 6、什么是肺主治节?其内容涉及哪些?  7、参加消化脏腑有哪些?各在其中功能是什么? 8、为什么说脾胃为中枢? 9、阐述何为“肾主二便”  10、什么是反治?有哪些治法,举例阐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医基本理论试题 名词解释 塞因塞用 演绎 反治 心肾不交 精血同源 问答题: 十二经络在四肢部位走行规律 风邪致病特点 火易耗气机理 复发机理及诱因 阐述题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及病机内容 肝与脾关系,肝与肾关 山东中医药大学真题 1.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和意义 2.经脉和络脉区别和联系 3.何为合病?何为并病?两者区别和联系 4.五行相克规律治则和治法?举例阐明 5.何为体质学说?对中医学指引意义 6.辨证和辨病区别和联系 7.肾阴虚导致闭经和崩漏机理 8.何为气机和气化?联系 9.谈谈你对“三焦”结识 10.心和肾生理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科学院攻读博士中医基本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天人合一2、丹田3、水火不济4、筋之府5、胆主决断6、宗脉7、经筋 二、简答题 1、气运动失常病机; 2、“治未病”概念、临床指引意义; 三、阐述题 1、阐述何谓五脏有关; 2、阐述你对中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结识; 简答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确立典籍?各有何价值?  (1)《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基本,是现存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该书总结了汉此前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止等问题。《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本,确立了中医学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 (2)《难经》在此同步《难经》作为《内经》辅翼,同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内容。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诊脉办法。创“右肾为命门”说。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本。 标志着辨证论治体系创立和应用。其中《伤寒论》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大纲;《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4)《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基本,集汉此前药物学之大成。一方面对药物进行初步分类: 分上、中、下三品。对药物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产地、采集、炮制办法和剂型与疗效关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     至此,从基本理论确立,辨证论治体系应用,药物专著问世,相对完整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本。   2、 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病理变化基本规律,如何拟定治则, 归纳药性?   3、 脾胃关系如何?为什么称其为后天之本? 4、 何谓气?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 何谓经络?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湖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本理论试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确立典籍?各有何价值? (1)《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基本,是现存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该书总结了汉此前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止等问题。《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本,确立了中医学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 (2)《难经》在此同步《难经》作为《内经》辅翼,同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内容。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诊脉办法。创“右肾为命门”说。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本。 标志着辨证论治体系创立和应用。其中《伤寒论》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大纲;《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4)《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基本,集汉此前药物学之大成。一方面对药物进行初步分类: 分上、中、下三品。对药物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产地、采集、炮制办法和剂型与疗效关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     至此,从基本理论确立,辨证论治体系应用,药物专著问世,相对完整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本。 2、 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病理变化基本规律,如何拟定治则, 归纳药性?   3、 脾胃关系如何?为什么称其为后天之本?  4、 何谓气?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 何谓经络?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6、 何谓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7、 何谓扶正与祛邪?应用原则如何?  阐述题  1、 试述实含义和形成因素及临床常用体现? 2、 肝主疏泄含义、生理和病理 3、  试联系脏腑功能阐述津液代谢全过程 4、  中医两个特点 5、  管子·乘马: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 6、  心生理功能 7、  胆生理功能 8、  足三阴走行 9、  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 10、  阴阳体质最早见于 灵枢·通天 11、  气四种运动形式 12、  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悲忧恐 13、  人体组织中属阳 14、  名解 3*10 15、  脾主运化 16、  风邪 17、  风性积极 18、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19、  肾在志为恐 20、  阴盛格阳 21、  肝气郁结 22、  扶正 23、  正治 24、  实证 25、  问答 10*4 300字 26、  心为君主之官 27、  十二经脉交接 28、  血生理功能 29、  肺病机 30、  思考 10*1 500字 31、  中医病机和症候和当代研究例子和看法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本综合真题 1.阴阳学说内容及在中医学中意义 2.“津血同源”是什么意思,有何临床指引意义 3.肺主治节内容 4.解释为什么脾胃为中枢 5.谈谈你对三焦结识 6.“反治”是什么,涉及哪些治则,举例阐明 7.“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请详细解释。 8.结合内经“平人脉微论”,试解释“脉以胃气为本”,并阐明正常脉象特点。 9.试述少阴下利证治 10.金匮《呕吐病篇》,呕吐分哪几种类型,其治疗方剂各是什么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气化; 2、整体观念: 3、阳中求阴: 4、汗为心之液 5、七冲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衄血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2、什么是亡阴?其病理转机是什么? 3、心和肾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什么联系? 4、什么是津伤化燥?其形成因素和机理是什么? 三、阐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何谓痰饮?痰饮是如何形成?痰和饮致病有什么特点? 2、何谓阴阳格拒?如何辨别阴阳格拒中寒热真假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