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查对制度落实,患者身份识别落实情况督查表
1、临床科室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1、1开医嘱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1、2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给予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1、3输血前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1、4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
1、5“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2、输血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2、1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2、3血袋包装核查完整:血站得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3、检验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3、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检验目得
3、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标本质量
3、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就是否相符,以及标本得质量
3、4检验后,查对目得、结果
3、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4、病理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4、1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4、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与质量
4、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5、医学影像科(含CT、MRI、超声等部门)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5、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验号、部位、目得
5、2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5、3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情况
5、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6、理疗科及针灸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6、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情况
6、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6、3针刺治疗前,检查针得数量与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与有无断针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7、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内镜等部门)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7、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查目得
7、2诊断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