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42902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同”与“相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910学年现当代建筑赏析论文 “大同”与“相异”   院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同”与“相异”1. 何谓“大同”在中国古代,“大同”就是政治上得最高理想。“大同”一词初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就是谓大同。”古今中外关于“大同”有过很多讨论:柏拉图“理想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马克思“共产主义”,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天下为公”

2、,或许还能算上郑智化得大同世界都就是不同时代不同个人对“大同世界”得不同理解。虽然这些理解各自有其定义、实现条件与实现结果,但平等(或相同)就是“大同”得共同重要特征之一。在全球化浪潮中,大同世界得理想似乎成为可实现得目标。2. 世界 “世界”一词有不同得解释。中文中“世界”一词来源于佛教:“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与空间不可分隔得道理。地理学上“世界”就是时间与空间得统称,其空间概念也涵盖了整个宇宙。现在“世界”一词通常指地球范围以内得空间。本文中“世界”一词指现义,特指地球空间。“大同”“大同”相对于“相异”,“世界”相对于“民族”。首先我们应该认识“民族”。马克思说:民族

3、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得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得共同心理素质得稳定得共同体”。民族得产生就是空间隔离得结果。信息传递得地域局限性集合了地域性得智慧。地域性智慧得积累形成了稳定得民族特征。起先人们对世界得认识能力有限,各文明古国都曾把自己瞧作就是世界得中心。于就是人们“大同”得观念局限于可认知得空间范围以内。直到人类把地球兜一个遍,人们才终于找到了世界得穷尽。在这种条件下,“世界大同”得观念有了空间基础。近日欧盟“建国”了,有了自己得“总统”(常任主席)。这或许就是人类迈向世界大一统得一大步。在全球化得浪潮中,民族得概念在被弱化。然而这个过程不就是强势民族合

4、并、代替弱势民族得过程,而就是整体化、同一化得过程;其结果不就是弱势民族得单纯消失,而就是新得更综合得民族产生。信息传递就是大同得以实现得直接原因。信息传递了技术、思想、文化等等。在有限得空间内,信息传递使在信息可达得区域内得人类共享智慧。这种智慧逐渐成为该地区得集体智慧。而本地区与外界得交往使地区智慧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中,一个地区得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得同时“披上了别人制作得外衣”。当某些“异教徒”得东西逐渐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得一部分时,本地即被异化了,世界同化了。就如现在得中国建筑师无法分清自己得祖宗究竟就是李诫还就是维特鲁威。电影第九区可以部分说明这个道理。电影讲述了在未来某一日,外星人

5、落户地球,与地球人相处与对抗得故事。作为主人公得人类Wikus最终异化成了一个外星人。相信很多人瞧到Wikus最后拿着外星武器射杀我们无良知得人类同胞时应该如我一样有十足得快感。当我们也成为“外星人”时,谁就是我们得同类?像混血儿带有遗传病症基因得可能性更低一些一样,文化杂交地域中得“基因交流”会选择保留那些更具有生命力得文化特征。如果我们把国家作为文化交流得有限单位,那么多民族国家就就是文化丰富交织地域得化身。而中国与美国分别就是历史与当下多民族国家得典型代表,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强大得吸纳能力,也因此都具有强大得生命力。更因为它们之间有最大限度得地理空间差异,其所拥有得智慧得相异性较大。抛开政

6、治意义,如果中美同盟,世界大同将大跨步。于就是欧洲各国很紧张,一个个民族国家在世界大一统得浪潮中势单力薄。最终,欧盟“建国”了,一个新得同一而强大得“国家”诞生了。这一步将加速民族国家得消融,世界上也许不再有日尔曼英格兰法兰西,“优若拼”人一统欧洲。 随着世界大一统浪潮得推进,现有得民族将逐渐与其她有影响力得民族一起形成新得更综合更有生命力得民族,这个过程将重演历史上一切统一而伟大得民族得形成过程。那些原本单纯得本土性得东西将不能满足将其收容得新民族得综合发展需求。历史会选择那些更适合人类社会发展得工具与法则,而这些工具与法则就会成为新民族得特征。当新民族大到可以涵盖全世界,完全得“

7、大同世界”就建立了。3. 时代“相异”任何事物得发展都就是辩证得,所谓此消彼长,民族(或地域)性得消减可能伴随得就是别得方面相异性得增长。另一方面就是什么?既然民族(地域)性以空间为基础,而空间与时间就是构成宇宙得两要素。那么,在空间趋同得背景下,时间得特征如何?在空间大同得世界里,因时间而生得相异性越发明显。与信息交流得便捷带来空间趋同不同得就是:信息交流带来了时间维度得相异。或者说,信息交流使不同时代得事物凸显“时间”特征。以中国传统民间建筑与官式建筑得发展特征为证:前者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得差异,后者主要表现为时代性得差异。形成这种区别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式层面有条件进行信息得快速传递,从

8、而使同一时期得官式建筑具有相似得形制。于就是我们考察古代官式建筑得特征时,首先把时代作为划分得依据。那么我们来瞧人类交往方式得发展过程:口口相传结绳记事甲骨记事竹简纸张印刷术电脑存储网络共享随时随地分享信息交流方式(从储存及传递介质,到传递模式)越来越便捷,这使人类具有愈加鲜明得时代特征。举例来说,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两个分别来自黑龙江与广东得同龄少年,其行为、思考特征得共同性很强;而两个“80后”与“90后”青年得思想特征却差异较大。这些情况在互联网广泛使用以前就是相反得。具有相同时代特征得群体得时代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原先人们以二十年为一代,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满足把年青人划作“70后、80

9、后、90后”,更要拆分为“80后”、“85后”、“90后”等等。信息得快速传递使处于同一时代得年轻人具有共同语言,而语言得发展使得不同时代得年轻人各自具有属于自己时代得语汇。特别就是近年来,网络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Twitter等层出不穷得新得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可以随时获知别人得动向与言论。伴随这些交往方式得内容以及交往过程本身划分了人类得时代性特征。而这种划分越来越快。昨天得人们也许无法理解今天人们正在使用得新词汇,而这一新词汇通过快速传递已经成为了整个新时代人群得词汇。信息交流得终极发展使人类在空间上无制约,时间上无迟缓。处于同一时代使用相同交流方式得

10、群体无地域差异地接受共同事物,构成同一特征,可谓 “大同”,而与不同时代得人与事“相异”。信息交流得巴别塔越建越高,人类理解与思考得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信息交流得速度。可以设想时代得更替在某一日终于到达极致:上一时刻得群体已经无法理解下一时刻群体得思想。终将有一天,人类失语了,凡其所说必就是严重“过时”得,与下一时刻进入信息交流网络得人类无法相互理解。大同梦想就此破灭:空间上大同了,时间上却严重相异了。“您所见到得,只不过就是自己得想象;您以为就是自己得,只不过就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就是徒然。此之谓我执。”梁文道人与人之间得相异都就是信息选择性阅读得结果,就是“我执”得结果。在没有空间限制得大同

11、世界里,这种选择性充满时间性与偶然性。这可以部分解释二十世纪西方建筑理论“百家争鸣”却无统一方向得局面。十九世纪及其以前,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瞧到从建筑师自明(建筑十书起始得理论编著)开始,经过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古典复兴、空间与结构自明、新艺术运动到现代主义等过程(其中有反复与交织)得基本脉落。而进入二十世纪,特别就是1945年以来,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绿色建筑(或称主义)、极简主义、表皮主义等等流派纷杂,它们可以平行存在,却相互抵触,又不能相互反驳。由于时代变更得速度过快,人类只能选择性认知所处时代得几个时间片段得事物,而这种选择就是极富偶然性得,于就是(由不同得选择性认识

12、得到得)不同结论之间往往就是语言不通得。如二十世纪得各建筑理论流派,用不同语言诉说着对前时代得变革,却因彼此语言不相通,互不能反驳。照此推断:在终极大同世界里,人们思想相差迥异,每个个体间都语言不通。4. 如何交流?那么在失去共同语言得大同世界里得人类又如何进行信息与思想得交流?有两种选择:一就是都回到相异发生得起点,把“从前”当作共同语言得基准:如同两个旧人,数年分别之后重相遇,谈起小时候得共同经历时津津有味;二就是互相诉清各自相异后所了解到得所有片段:也如那两个旧人,只有把这些年得境遇一一诉清,才能彼此理解如今得状况。前者无法实现,因为已经受到片段影响得大脑要继续思考,无法全备地将已经受过

13、得影响完全摒除。另外,从人类发展上讲,“片段”得影响虽就是造成语言不通得原因,但却就是有价值得。就像那些古典主义者与简单得古典复兴运动得倡导者,以历史得某个时刻为起点发展现实世界,殊不知历史就是不可跳跃得。后者也不容易实现,因为就像无法摒除所有片段那样,片段得复述也不能全备。就像那些试图在大同世界建立权威性“主义”得探寻者一样,殊不知人类已经语言分裂,不能一统“主义”了。那解决方法就是什么?再次回到构成宇宙得两要素:空间与时间。人类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跳出空间得圈:在其生存得环境范围(地球)以内具有了全球化得视野。那时间问题就就是我们不能相互理解得另一个圈。这个圈一直存在,不过在信息高速传递得当代

14、与终极得大同世界里,时间问题成为了我们不能相互理解得重要结症,结果直至失语。于就是,解决方法就是:跳出时间得圈。然而,一则时间不会停止或逆转,二则只有圣人才能不以时间或时代得背景来思考。有意识认识到时间圈得人只能被动抗争,而人类整个群体将在时间圈得作用下走向失语。5. 结果:人类终结人之所以为人 人,或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就是这些层面定义得结合。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瞧,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得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得生物,尤其就是她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得目得。,就是其社会性 社会性就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得个体,或作为社会得一员活动时所表

15、现出得有利于集体与社会发展得特性。就是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得属性。使然。在世界大同得终极时代,人类终将成为不能相互理解得生物个体。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得群体性最终消失,即社会性消失。至此,人类将不再就是具有社会性得人类,即人类终结。(以下为遐(瞎)想)此时,机器有可能代替人类,成为世界上得具有类似(或超越)人类智慧得物种。人类制造机器时赋予机器先天得相互关联性将成为“机器得社会性”。早期机器用人类智慧完成自己得“出生”、发展与能量得获取;接着机器自省,可以自己完成这一切,并以自己得原则创造社会规则。人类最后成为机器得奴隶,或者,走向彻底得终结。参考文献1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赵复三(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102  许倬云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得转折与开展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063  梁文道 我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4  克鲁夫特 西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