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页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液压与气动技术
——卧式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
姓 名: 郑义强
学 号: 1 5 0 6 2 4 0 1 3 0
系 别: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 级: 15机械1
指导教师: 陈佳彬
黎明职业大学
2017年6月27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1
1.1设计要求 1
1.2设计参数 1
1.3主要内容 1
2.工况分析 2
2.1负载图及速度图 2
2
3
2.2工况分析图 4
3.方案确定 5
3.1选择液压回路。 5
5
5
6
6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6
4.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机功率 6
6
4.2液压阀的选择 7
4.3确定管道尺 8
4.3.1压油管道 8
4.3.3回油管道 9
4.4确定邮箱容量 9
5.组成液压系统图 9
6.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的估算 10
6.1液压缸的速度 10
6.2系统的效率 11
6.2.1回路中的压力损失 12
6.2.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13
6.2.3顺序阀的调整压力 13
6.3液压回路和液压系统的效率 14
页脚内容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卧式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该机床用于加工铸铁箱形零件的孔系,运动部件总重G=10000N,液压缸机械效率为0.9,加工时最大切削力为12000N,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原位停止”。快进行程长度为0.4m,工进行程为0.1 m。快进和快退速度为0.1m/s,工进速度范围为3×10~5×10m/s,采用平导轨,启动时间为0.2s。要求动力部件可以手动调整,快进转工进平稳、可靠。
1.1 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该机床用于加工铸铁箱形零件的孔系,运动部件总重G=10000N,液压缸机械效率为0.9,加工时最大切削力为12000N,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原位停止”。,
1.2 设计参数
快进行程长度为0.4m, 工进行程为0.1 m
快进和快退速度为0.1m/s 工进速度范围为3×10~5×10m/s
1.3 主要内容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绘制电磁铁动作表
3、计算液压系统及有关元件参数,选择液压元件
4、液压缸结构设计
5、编写设计说明书
2.工况分析
2.1负载图及速度图
2.1.1负载分析
a.切削力:
=12000N
b.摩擦阻力:
=0.2×10000=2000N
=0.1×10000=1000N
c.惯性阻力
=N=510N
d.重力阻力
因工作部件是卧式安置,故重力阻力为零。
e.密封阻力
将密封阻力考虑在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中去,去液压缸机械效率=0.9。
f.背压阻力
背压力查表选取。
根据上述分析课算出液压缸在各动作阶段中的负载,见下表。
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启动
2000
2222
加速
1510
1678
快速
1000
1111
工进
13000
14444
快退
1000
1111
2.1.2负载图、速度图。
快进速度与快退速度相等,即==0.1m/s。行程分别为=0.4m,=0.5m;工进速度=m/s,行程=0.1m。负载图和速度图如下。
2-1负载图
2-2 速度图
2.2工况分析图。
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动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的实际使用值,见下表。
工况
负载F/N
液压缸
计算公式
回油压力/MPa
输入流量q/(L/min)
进油腔压力/MPa
输入功率P/kW
快进
启动
2222
—
—
0.788
—
加速
1678
=+=+0.5
—
1.100
—
恒速
1111
16.92
0.899
0.254
工进
14444
0.6
0.102~1.701
2.849
0.005~0.081
快退
启动
2222
—
—
0.780
—
加速
1678
0.5
—
1.584
—
恒速
1111
17.1
1.385
0.395
根据上表可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如下图所示。
2-3工况图
3.方案确定
3.1选择液压回路。
3.1.1调速回路及油源形式。
由工况图可知,该机床液压系统功率小,速度较低;钻镗加工为连续切削,切削力变化小。故采用节流调速回路。为增加运动的平稳性,为防止当工件钻通时工作部件突然前冲,采用调速阀的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由工况图还可以看出,该系统由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个阶段组成。其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为=17.1/(0.102~1.701)=10.05~167.65,而相应的时间之比为=(20~333)/9=2.22~37。此比值很大,为了节约资源,采用双定量泵供油。
3.1.2快速回路及速度换接回路。
因系统要求快进,快退的速度相等,故快进时采用液压缸差动连接的方式,以保证快进、快退时的速度基本相等。
由于快进、工进之间的速度相差较大,为减小速度换接时的液压冲击,采用行程阀控制的换接回路。
3.1.3换向回路。
由工况图可看出,回路中流量较小,系统的工作压力也不高,故采用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回路。
在双定量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卸荷和调压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即工进时,低压泵卸荷,高压泵工作并由溢流阀调定其出口压力。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高压泵虽未卸荷,但功率损失不大,故不再采用卸荷回路,以便油路结构更加简单。
3.1.4行程终点的控制方式。
在行程终点采用死挡铁停留的控制方式。
上述选择的液压回路,如下图所示。
3-1双泵油源 3-2 调速及速度换接回路 3-3换向回路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4.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机功率。
4.1.1压泵工作压力的计算。
a.确定小流量泵的工作压力。
小流量泵在快进、快退和工进时都向系统供油。最大工作压力为=2.849MPa。在出口节流调速中,因进油路比较简单,故进油路压力损失取=0.5MPa,则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2.849+0.5=3.349MPa
b.确定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
大流量泵只有在快进、快退中供油。由工况图可知,最大工作压力为=1.385MPa。若取此时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0.5MPa,则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1.385+0.5=1.885MPa
4.1.2液压泵流量计算。
由工况图知,液压缸所需最大流量为17.1L/min,若取泄漏折算系数K=1.2,则两个泵的总流量为
=17.1×1.2=20.52(L/min)
因工进时的最大流量为1.701L/min,考虑到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3L/min),故小流量泵的流量最少应为4.701L/min。
4.1.3液压泵规格的确定。
按式=×[1+(25~60)%]=3.349×[1+(25~60)%]=4.186~5.358MPa及=20.52(L/min)查设计手册,选取型双联叶片泵,额定压力为6.3MPa。
4.1.4电机功率的确定。
由工况图得知,液压缸最大功率=0.395kW,出现在压力为1.385MPa、流量为17.1L/min的快退阶段,这时泵站输出压力为1.885MPa,流量为22L/min。若取泵的总效率为=0.75,则电机所需功率为
P===0.92kW
查手册选用功率为1.1kW、同步转速为1000r/min的电动机。
4.2液压阀的选择。
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的最大实际流量,选出各阀的规格见下表。
序号
液压元件名称
通过的最大实际流量/(L/min)
型号
规格
接口尺寸
数量
1
双联叶片泵
10/12L/min
6.3MPa
1
2
溢流阀
10
Y-25B
25L/min
6.3MPa
1
3
顺序阀
12
XY-25B
25L/min
6.3MPa
1
4
单向阀
12
I-25B
25L/min
6.3MPa
1
5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44
34D-63B
63L/min
6.3MPa
1
6
调速阀
3.4
Q-25B
25L/min
6.3MPa
1
7、10
单向阀
22
I-25B
25L/min
6.3MPa
2
8
二位三通机动换向阀
22
23C-25B
25L/min
6.3MPa
1
9
压力继电器
—
DP1-63B
调压范围1~6.3MPa
1
11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22
22D-25B
25L/min
6.3MPa
1
12
滤油器
22
XU-40×100
40L/min
100
1
13
压力表开关
—
K-6B
6.3MPa
1
选择液压元件时,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使各元件的接口尺寸相一致,以便管道的选择和安装方便。
4.3确定管道尺寸
4.3.1压油管道
由式(5-12)有
d=2
按已选定的标准元件的接口尺寸取d=12mm
4.3.2吸油管道
d=2
取d=25mm
4.3.3回油管道
d=2
取d=25mm
3种管道皆为无缝钢管。
4.4确定邮箱容量
按推荐公式V=(5~7),取V=6×22=132L
5组成液压系统图。
液压系统图、动作循环图及电磁铁动作循环
5-1液压系统图
5-2动作循环图
5-3电磁铁动作循环表
6.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的估算
6.1液压缸的速度
在液压系统各个组成元件确定之后,液压缸在实际快进、工进和快退时的输入、排出流量和移动速度,已与题目原来所要求的数值不尽相同,故需要重新估算。估算结果如表。
输入流量/(L/min)
排出流量/(L/min)
移动速度/(m/min)
快进(差动)
=44.234-22
=22.234
=
=7.8
工进
=0.102~1.701
=
=0.051~0.855
=0.018~0.3
快退
==22
=
=43.77
=
=7.72
6.2系统的效率
6.2.1回路中的压力损失
管道直径按选定元件的接口尺寸确定,即d=12mm,回路中进、回油管道长度暂取l=12m估算。油液的运动粘度取v=75。
系统中有关元件的额定压力损失如表
34D-63B
22D-25B
23C-25B
I-25B
Q-25B
XY-25B
4
2
1.5
2
5
3
a.快进时的回路压力损失
快进时进油管中的流态为层流,即
Re=vd/v=4,故进油管的沿程压力损失为
进油管的局部压力损失估取为
进油路上,油液只经过1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参照表8.11,该阀上的局部压力损失为
由此得快进时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
同理,可以判断出回油管道中也是层流。
此时,回油经过阀11和阀8,回油量为=22.234L/min。两阀局部压力损失为
由此可得快进时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
将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折算到进油路上,得出差动快速时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
这个数值的精确值是阀3的调整压力的下限参考之一。
b.工进时的回路压力损失
同理,计算工进时的进油路上的最大压力损失为
回油路上的最大压力损失(取调速两端最小压差为5)为
整个回路的压力损失为
c.快退时的回路压力损失
快退时整个回路压力损失为
6.2.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小流量泵在工进时的工作压力可按式(8-14)求出,但此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需要从新计算,即
=28.59×10(Pa)
此值是溢流阀调整压力的主要参考数据。
6.2.3顺序阀的调整压力
顺序阀在快进、快退时关闭,工件时打开,其调整压力必须保证关得住,开得及时。由表8.8知,液压缸在快进、快退时的负载相同,但回路中的压力损失不同,快退时为(快进时为)。故快退时大流量泵的压力出现最高值,即
=18.25×10(Pa)
故阀3的调整压力应为:28.59×10Pa>>18.25×10Pa
6.3液压回路和液压系统的效率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28.12×10Pa
级阀3使大流量泵卸荷时的压力损失为
=0.69×10Pa
则回路效率为
=0.0097~0.1626
泵的效率取=0.75,液压缸效率取=0.9,(即设液压缸的容积效率为1)则系统效率为
=0.75×(0.0097~0.1626)×0.9=0.0065~0.1098
由此可见,定量泵系统在低速工作时效率是很低的。
6.4液压系统发热与温升的验算
本题中,快进、工进和快退所占用的时间分别为
快进:
=3s
工进:
=20~333s
快进:
=3.9s
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快进占0.88% 11%,快退占1.14% 14%,工进占74% 98%,故温升应按工进工况进行验算。
工进时,液压缸输出的有用功率为
=13000×(0.018~0.3)/60=3.9~65W
泵的输入功率为
=653.7W
故得系统发热量为
=653.7-(3.9~65)=588.7~649.8W
系统温升可按式(8-23)计算(设通风良好)
=22.8~25.1(℃)
此值小于表中所规定的允许温升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