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高铁产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华东交通大学 梁鑫摘要:从1992年召开的高速铁路发展研讨会,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应当尽快起步,到2004年开始广泛从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引进各项技术 ,再到目前我国提出了高铁产业要实行“走出去”战略,从要引进到输出,我国高铁行业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利用 SWOT 分析方法,对我国高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我国高铁产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关键词:高铁产业;SWOT分析;对策;一、高铁行业发展的背景高铁产业不仅是 21 世纪最具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还是最具增长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2、之一。它是典型的知识、技术、资金密集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高铁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地位。“十一五”到 “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一系列科技计划对高铁及其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使得高铁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硕果。在此背景下,新一届政府再次加大了对高铁产业的关注,积极推进高铁产业走出去战略,与泰国、俄罗斯等国都达成了关于高铁发展的相关协议。 尽管近期我国高铁首次出口的墨西哥高铁项目,由于墨西哥反对党的质疑压力,“煮熟的鸭子飞了”,但从各地传来的信息来看,中国高铁在高层推销、成本和经验优势下,“走出去”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本文运用 SWOT 分析方
3、法找出我国高铁产业发展中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作深层分析,以认清我国高铁产业的地位,揭示出制约我国高铁产业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推动我国高铁产业发展的策略。二、高铁行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一)我国高铁产业的优势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高度重视。近两届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中国企业要尽快“走出去”。在 2010 年铁路工作会议上,我国就开始重点部署了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铁道部成立了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我国高铁产业“走出去”的各项具体工作。2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我国高铁市场的不断开放,
4、许多高铁跨国公司已经把我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并且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我国来研发;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铁企业同跨国公司在人才与知识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使得我国在技术和人才研发起点高,后发优势突出,尤其是在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时的技术外溢,有利于我国高铁的技术研发、机制改革、体制创新。在引进国外核心技术后,我国高铁技术在技术设计、建设和制造方面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了世界领先的高铁水平。正是这些后发优势使得我国在建成京沪高铁后一些国家政要要求引进中国高铁技术,同时在高铁技术领先世界后又服务于我国和世界。这也是中国高铁产业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3成本优势明显我国高铁建造和运营成本较
5、低。中国高铁的产业化大大降低了建设运营成本,有资料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 亿美元,而中国只有 0.33 亿美元。性价比高是重要的竞争砝码。4高铁行业经验积累通过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高铁技术创新体系,我国高铁技术形成了一个取各家之长、综合发展的模式。目前,我国的高铁系统技术已经是世界上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系统技术。通过不断试验,我国不仅掌握了高铁的核心技术,而且解决了高铁整体产业链上的各种技术难题,形成了自己的高铁技术标准。包括: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桥梁隧道设计标准、列车控制技术标准和系统集成技术、运营服务、设备
6、维修技术标准等。尤其在安全方面: 国标是0. 8,而我国国产 CRH380A 列车的脱轨系数是 0. 31,远低于国标。由此可以证明我国高铁企业有能力承担完整的高铁产业链服务。我国高铁的这种服务惠及国内外,中国高铁能够迅速走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高铁企业所显示出的强大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但是,在产业链服务这方面国外其他国家不占优势,因为他们的技术是分别被不同公司掌握着,整体竞争力不强,不适合承担一揽子服务。由此可知我国在高铁产业链服务方面优于国外高铁发达国家。5雄厚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拥有了超过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我国高速铁路远征海外提供了有力的资
7、金支持,而且中国高铁以国内相对成熟的“铁路+ 金融”整体联动的合作模式开赴国际市场,将会为中国高铁的全面“走出去”提供更为稳固的支撑和保障。这对我国高铁行业走出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撑力量,是其他国家的相关行业企业所不具备的有优势。(二)我国高铁行业的劣势1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由于我国高铁技术生产体系不健全、科研投入低、技术研发人才短缺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差等问题,进而出现了各种技术研发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如在线下工程方面如路基、桥梁、隧道等技术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其他技术领域方面仅拥有引进后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比如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
8、统技术、高速动车组技术、牵引供电技术,通信技术、信号技术等软件技术。较差的自主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高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我国高铁产业的发展。我国高铁产业核心技术产品创新不活跃,并且创新绩效较差。在我国高铁上市公司中,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 1783 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量最多,为 1007 件约占专利申请总量的 56. 5%;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位居第二,为 541 件约占专利申请总量的 30. 3%; 外观设计专利申 请 公 开 量 为 235 件 约 占 专 利 申 请 总 量 的13. 2% 。由此可知真正代表发明创造技术水平的专利申请始终没能在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中占主导地
9、位。2专利技术纠纷我国对高铁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较淡薄,例如我国在进行技术创新后缺乏保护意识。我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中国高铁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不够。以中国高铁企业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为例,大部分专利撰写质量不高, 未涉及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专利价值有限,这些技术即使在国外获得授权,市场应用前景也有限,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面对海量的高铁专利布局,中国高铁一旦遭遇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反制筹码很少,不得不交高昂的专利许可费。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伴随着我国高铁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铁技术主要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得来,这一方面
10、引进了国外大量的技术和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国内技术人才自给率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专一的技术研发基地、科研建设团队。伴随着全国范围的高铁建设速度不断提高、里程不断扩大,而高铁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目前只有一些经过短期培训的工作人员或者一些其他运输行业转嫁过来的技术人员,他们不懂或者似懂非懂高铁技术,这都不利于高铁的发展。(三)我国高铁产业的机遇1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铁的浪潮。这为我国高铁 “走出去”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高铁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除了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打通本国之间或者国际
11、之间的运输大通道,更需要采用高铁这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最终达到加速本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目的。许多国家都有发展高铁的意向和需求, 比如,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近年来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法国这一“老牌高铁国家”也制定了超过 2000 公里的延长高铁里程规划,未来 15 年都将是高铁发展的黄金期。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数据,2020年全球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 1.1 万亿美元,全球高铁投资达7 万亿元人民币。此外,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巴西、土耳其等国家也都有发展高铁的意向和措施,近两年间,有 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曾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其中十几个国家
12、正与中国南车进行了深入洽谈。这些都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打开了广阔的市场。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全球高铁建设即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中国高铁企业面临着全球巨大的市场机遇,其 “走出去”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国际化之路将会更加广阔。广阔的国际市场不仅是一次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高铁合作机会,而且还是一次高铁技术标准上的推广,施工管理技术上的传播,更是一次树立和打造优质先进的“中国高铁”品牌的机会。2世界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发展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手段之一,而高铁就是一种节能环保快捷运输的方式。在节能方面,高铁采用电动力机车,耗电量远低于其他交通方式。若按统一能耗
13、标准计算,高铁一单位能耗为 1,则小轿车一单位能耗为 5. 3,飞机的一单位能耗为 5. 6,由此可见高铁节能的效果。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比高铁排放的二氧化碳多,而高铁采用了密封式集便器可以消除沿线的人为污染。与大量占用和污染土地的高速公路和航空机场相比,由于高铁大量采用 “以桥代路”方式,同时它又避开人口密集区,这样不仅节约和保护了大量耕地,而且又减少了对城乡周边环境的污染扩散。有资料显示,铁路、公路、民航的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2: 9: 12。因此,高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四)我国高铁产业面临的威胁1高铁技术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按照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关
14、键技术是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日本、法国、德国等掌握着核心技术并严格限制我国高铁技术的出口,遏制我国高铁的发展以保持其垄断地位。他们在动车组技术、通信技术、信号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不可能拱手让与中国,这需要中国自己引进技术后自己创新。然而,当中国高铁技术逐渐强大并高于原创时,高铁发达国家就会紧缩自己的技术转让。如中国在引进日本新干线 200 公里技术后经过自主创新形成了 350 公里以上的动车组技术,使日本惊慌失措。从此之后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态度十分谨慎。另一方面,日本、德国、法国等掌握核心技术的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很大,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此外,他们在技术成熟度、专利技术保护方面都走在
15、前列,对我国高铁走出去形成较大的威胁。2输入国的政治局势、文化习俗、用工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对高铁技术引进的决策,由于这些方面差异的存在,我国高铁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在用工方面,项目国的就业政策的把握运用对我国高铁走出去企业也是一个挑战。三、对于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对策建议(一)为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一方面,中国高铁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应更加重视铁路建设,并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必须塑造积极正面、互利共赢的国际形象,加强跨文化交流,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
16、和支持,让中国高铁顺利开拓国际市场。(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专利保护意识目前,中国高铁虽然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速铁路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等,也拥有了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系统,但是,我国高铁整体水平与德国、法国、日本等高铁强国相比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对此,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借鉴其他高铁强国的经验和作法,补足我们自身的短板,提升我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要加大高铁技术研究力度,进一步深化高铁安全性技术研究,提升安全性能;进一步开展绿色生态设计技术研究,实现高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开展节能、低噪技术研究,提升高铁的环境友好性等,从而提升
17、我国高铁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坚持从低到高、从配套技术到关键技术、从零部件到核心部件的发展策略,加快实施国内高铁专利申请战略,尤其要重视技术专利发明的申报,提高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专利保护状况和技术竞争情况;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督促和保护我国高铁专利。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国外专利申报工作,建立中国高铁标准。(三)与国际接轨,培养适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各部门专业人才,弥补缺口由于我国处于高铁行业“走出去”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的经验积累不足,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工作,以改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的现状。结合高铁项目技术复杂,资金庞大,经营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培养、招募一大批在国际项目、融资、法律、财务、管理、保险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实践经验的人才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