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雅店煤矿初步设计(4.0Mta).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3209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87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店煤矿初步设计(4.0Mt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7页
雅店煤矿初步设计(4.0Mt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店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本项目的名称为陕西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雅店矿井。 雅店井田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西北约22km处,北与甘肃省相接,西与高家堡勘查区相邻,南与胡家河井田相邻,地理坐标东经107°56′20″~108°09′20″,北纬35°11′50″~35°18′30″,面积78.11km2。行政区划属彬县北极镇、西坡乡和永乐镇管辖。该矿由陕西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建设。 1.1.2 承办单位概况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属地方煤矿,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从一个0.03Mt/a的小煤矿发展起来的百子沟煤矿。1998年元月彬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以彬企改办发【1998】006号文件《关于批准彬县百子沟煤矿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批准企业改制为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拥有下沟煤矿(生产能力3.00Mt/a)、百子沟五矿两对生产矿井,蒋家河煤矿(1.50Mt/a)即将建成投产,2×200MW煤矸石电厂已开工建设。控股咸阳彬源洁净煤有限责任公司、彬县朱家湾电厂、彬县永安煤炭运输公司,参股陕西彬长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天秦煤炭运销公司、陕西万晟通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与西安德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明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西安“水岸清城”、咸阳“彬煤国际大厦”房地产建设项目,附属一所职工医院和一所骨科医院。2008年1-6月份公司生产原煤2.33Mt,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24亿元,同比增长87.7%;实现销售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79.8%;实现利润9589万元,同比增长204.1%;实现利税总额1.83亿元,同比增长120.9%;上缴各种税费1.68亿元,同比增长44%,成为市、县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累计向希望工程、抢险救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资助1000余万元,为区 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国际认证,位居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第84位。公司资产总额25.18亿元,现有职工2324名。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2007年12月编制的《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雅店勘查区勘探地质报告》。 2.本区过去已完成的一些勘察地质报告及测量的地形图。 3.现场搜集的有关资料。 4.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有关的安全规程、技术规范、技术规定等。 5. 2008年8月12日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咸阳市彬县、长武县境内。矿区规划面积577.39km2,地质储量78.91亿t;区内主采煤层为4号煤层,平均厚度19.39m。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灰分小于12%,含硫小于0.5%,属低硫、低磷、低灰、高热值的优质动力煤。开采条件优越,适宜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理想之地。 1997年8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下达了《国家计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矿区新建矿井9对,分别为大佛寺矿井 (其中一期3.0Mt/a,二期8.0Mt/a)、孟村矿井(6.0Mt/a)、胡家河矿(4.0Mt/a)、小庄矿井(8.0Mt/a)、亭南矿井(3.0Mt/a)、下沟矿井(3.0Mt/a )、官牌矿井(1.2Mt/a)、蒋家河矿井(0.9Mt/a)、氺帘洞煤矿(0.90Mt/a),矿区总规模41.0Mt/a,其中一期36.0Mt/a,二期41.0Mt/a。矿区北部的雅店勘查区、高家堡勘查区,杨家坪勘查区未进行具体规划。矿区“十五”期间已建成亭南矿井、大佛寺矿井,随着西〔安〕~平〔凉〕铁路的开工建设,小庄、孟村、胡家河矿井及同步建设的马屋电厂、亭口水库等矿区重大建设项目正陆续建设,将最终把彬长矿区建设成为安全、高效,集煤、电、路、化工、水利一体化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矿区。 雅店勘查区、高家堡勘查区,杨家坪勘查区位于矿区北部, 2006年9月10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在西安主办该三个勘查区煤炭资源探矿权拍卖会,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竞标获得了雅店勘查区的探矿权。 为发展当地经济,同时满足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煤炭基地规划对彬长矿区煤炭外调的要求,2008年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对《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规划雅店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Mt/a,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产品为动力煤,通过铁路外运。 1.2 项目概况 1.2.1 井田概况 1. 井田境界 陕西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取得了雅店井田探矿权,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井田东西长约19km,南北宽约4.2km,面积78.11km2。 2. 资源量 矿井地质资源量为636.74Mt,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293.96Mt,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136.39M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206.39Mt。 3. 煤层及煤质 井田内共含煤2层,1号煤层厚度0.20 ~3.60m,平均2.21m,属分布范围内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4号煤层厚度0.15~20.87m,平均12.07m,属分布范围内大部可采的稳定偏较稳定煤层。 1号煤层属中~低灰,中高挥发份、中高硫,低磷、高热值、高热稳定性、不具粘结性、化学反应性较强,难~中等结渣性的含油~富油煤,煤类多为不粘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也可作为气化用煤。 4号煤层属中~低灰, 中高挥发份、低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高热稳定性煤、不具粘结性、化学反应性较强,难~中等结渣性的含油~富油煤,煤类多为不粘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也可作为气化用煤。 1.2.2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模式进行设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想及管理模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革矿井开拓部署,简化地面布置,绿色环保,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员增效、缩短建设工期、节约建设资金,将矿井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矿井。 1.2.3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1. 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矿井建设规模4.00Mt/a,服务年限79.1a。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井下每天4班作业,其中3班生产,1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16h;地面每天3班作业,每天净生产时间16h。 2. 井田开拓 在工业场地内布置3个井筒,即主立井、副立井、中央回风立井,井筒落底标高为+440m,布置在4号煤层顶板岩石中。初期沿3-3’勘探线向北沿1号、4号煤层各布置一组煤层下山,即11采区辅助运输下山、胶带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41采区辅助运输下山、胶带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后期沿4号煤层南部可采边界东西方向布置一组煤层大巷,即中央辅助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由于井田东西方向近19km,距离较长,为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后期需在郭家庄村附近开凿一对进、回风立井。根据合理的工作面推进长度和采区服务年限,井田共分为九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勘探程度较高的11采区、41采区,均为双翼采区,其余采区除45采区也为双翼采区外,均为单翼采区。根据1号煤层和4号煤层的分布及压茬关系,设计在矿井投产时开采1号、4号煤层,分别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主立井井筒直径6.0m,井深437.5m,装备1对32t外动力卸载提煤箕斗,提升设备为一台JKMD-5×4(Ⅲ)落地式摩擦轮提升机;副立井井筒直径8.5m,井深468.3m,装备一台Ф5×4(Ⅲ)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中央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7.0m,井筒深437.5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矿井安全出口,装备梯子间、敷设黄泥灌浆管路、注氮管路。井下煤炭运输全部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初期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后期采用无轨胶轮车。移交井巷工程量约27958m。 3. 采区巷道布置及装备 矿井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布置11采区和41采区共2个采区。11采区布置1个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41采区布置1个大采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来保证矿井产量。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开采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项板。11采区、41采区工作面长度均为200m,11采区工作面年推进度为1426m,41采区工作面年推进度为950m。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和煤的硬度、厚度及产量要求,11采区回采工作面采用MGTY400/900-3.3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SGZ900/800型可弯曲刮板板输送机,ZZS6000/17/35型液压支架。41采区回采工作面采用MGTY500/1200-3.3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前刮板SGZ900/800,后刮板SGZ1200/1400型可弯曲刮板板输送机,ZF12000/20/4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4. 提升系统 ⑴ 主立井提升设备 主立井装备一对32t箕斗,提升设备为一台JKMD-5×4(Ⅲ)落地式摩擦轮提升机,配悬挂式3400kW交流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传动。 (2) 副立井提升设备 副立井担负人员、材料、设备、大件等的升降任务,设置一对非标设计的单层宽罐笼(断面尺寸=5820×2400×5400)。装备JKMD-5×4(Ⅲ)绳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1台,电动机功率1800kW。 5. 通风系统 本矿按高瓦斯矿井设计、管理。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有自然发火危险,属易自燃煤层。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抽出式,由主、副立井进风,中央回风立井回风。按用风地点确定矿井总风量为230m3/s。选用BDK-10-No32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变频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每台风机配2台(424kW、10kV、500r/min)防爆电动机。 6. 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250m3/h,最大涌水量375m3/h。 主排水设备选用3台MD450-60×8型耐磨矿用排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每台泵配YB710S1-4型(900kW、10kV、1480r/min)矿用隔爆电动机,2趟Ф325×14排水管路均沿副立井井筒敷设。 7. 压缩空气系统 矿井的总用气量为50.6m3/min。在工业场地空压机站内安装3台M160-2S型两级压缩喷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工作,1台备用。排气量29.6m3/min,排气压力0.85MPa,空冷型;每台空压机随主机配IY315M2-4型异步电动机(160kW、1485r/min、380V)及1个4m3立式储气罐。 8. 氮气防灭火系统 在矿井工业场地内设置制氮站一座,安装PSA97-1500型井上固定式变压吸附制氮机2套,风冷型,1套工作,1套备用。 9. 地面运输 矿井煤炭产品通过铁路专用线外运,由于本矿井铁路专用线(含铁路装车站)是一个单项工程,且不在我公司承担的设计范围之内,因此,本设计不包括其设计内容,暂按业主意见,铁路专用线从西平线上孟站接轨,装车站南端为上孟站方向、装车站北端为终点方向,采用整列装车。 新建厂外道路一条,即进矿道路。由于业主已将该道路委托给其他单位设计,因此,本设计仅根据业主要求做了道路平面设计方案供参考,推荐的道路平面设计方案道路全长10.9km,自工业场地东门至泾河大桥(含大桥)段采用厂外道路二级标准(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其余地段采用厂外道路三级标准(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11. 总平面布置 推荐的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西端雅店村以南的二级阶地上。 矿井工业场地按功能要求分成两部六个区,两部即北部和南部,六个区即位于北部的场前区、生活区及水面景观区;位于南部的辅助生产区、主要生产区、回风立井和瓦斯利用区。 北部规划三个区,即场前区、生活区及水面景观区。 场前区:位于工业场地的北部即位于年主导风向的上冈向,主要设置场前区中心广场、办公楼、调度室及会议室。 生活区:主要规划职工餐厅、单身公寓及文化娩娱乐活动中心。 水面景观区:利用玉川沟的常年流水规划的景观带,规划以水为元素的荷花池、雅安岛、雅安亭、五曲桥、喷泉、堆石及柳树花木草坪等。 南部主要规划三个区,即辅助生产区、主要生产区、回风立井和瓦斯利用区。 辅助生产区:位于南部场地偏西北,规划联合建筑、副井井口房(副立井井中心坐标:X=3898861.500 Y=36497129.500 Z=878.30 α=163°00’00’’ )、副井提升机房、矿井修理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无轨胶轮车保养间、电机车充电间、材料库棚、油脂库、副立井空气加热室、井下消防洒水池、坑木加工房、日用消防水池及泵房、汽车库、污水处理站及井下水处理站、10kV变电站(布置于西南角与地方区域110kV变电所毗邻),另设露天堆场和换装场地(与铁路装车站材料缕一体布置)。 主要生产区(选煤厂):位于南部场地,按选煤工艺流程由西向东布置主立井井口房(主立井井口中心坐标:X=3898472.500 Y=36497091.500 Z=877.80 α=343°00’00’’提升方位角)、主井提升机房、筛分车间、原煤仓,然后向北布置主厂房、浓缩车间及联合泵房、矸石仓、块煤仓和产品仓、快速装车仓。在该区内还布置选煤厂集控化验办公楼、介质库、空压机房、锅炉房。 回风立井及瓦斯利用区:位于场地东南侧,布置防爆对旋轴流风机、配电室、制氮站、黄泥灌浆站,并预留瓦斯抽放场地及瓦斯电站场地。 铁路装车站站场位于工业场地以东。 整个工业场地以水面景观区为界,把南、北部场地明显分开。 矿井工业场地围墙内用地面积为21.59hm2(不包括装车站站场、生活区、回风立开井及瓦斯利用区、水面景观区用地)。该用地面积附合国家个颁发叟《煤炭工业工程顶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12. 供电 咸阳市供电分公司拟在我工业场地围墙外,即东南侧建一座东秦110kV变电站,该站110kV一回电源以LGJ-150的110kV线路引自大佛寺110kV变电站,另一回电源以LGJ-150的110kV线路引自新民化工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00kVA,电压等级110/10kV。以10kV电压等级给矿井供电。此方案已与当地电力公司达成书面协议。 根据矿井周边电源现状及规划情况,在矿井工业场地建一座10kV开闭所,满足矿井井上、下供电负荷要求。由于10kV开闭所与供电公司的东秦110kV变电站只是一墙之隔,所以10kV双电源引自110kV变电站10kV Ⅰ、Ⅱ母线出线间隔。 地面高、低压系统配电方式以树干式和放射式为主,井下采用10kV供电。 14. 给排水 矿井总用水量为5919m3/d,其中工业场地日用水量878m3/d,井下消防洒水量1800m3/d,黄泥灌浆用水量1085m3/d,选煤厂生产补充水量1700m3/d,建筑冲厕、绿化及消防用水量456m3/d。 工业场地设井下排水处理站1座,处理能力为6000m3/d;污水处理站1座,处理能力600m3/d。 15. 采暖 工业场地采用锅炉房集中供热,采暖期总热负荷为18557kW,考虑管网输送热损失系数1.1,总负荷为20412kW;非采暖期热负荷为4250kW,考虑管网输送热损失系数1.1,总负荷为4675kW。综合考虑,选用4台SZL7-1.0/115/70型组装高温热水锅炉,单台供热量为7000kW,总供热能力为28000kW。采暖期运行3台,总供热量为21000kW,为矿井及选煤厂建筑物采暖、浴室换热、井筒防冻等供热;非采暖期运行1台,为浴室换热提供热源。 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Mt/a; 2. 井巷工程量:巷道总长度27958m,掘进总体积523240m3,万吨掘进率69.9m; 3. 矿井地面各场地占地面积合计49.99hm2(不含装车站站场); 4. 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总体积:20701m2、175794 m3; 5. 行政、副利建筑总面积、总体积:27245 m2、97009 m3; 6. 矿井建设工期:33.2个月; 7. 矿井在籍人数:1018人;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为21.04t/工; 8. 矿井建设总资金227628.32万元,吨煤投资633.24元; 9. 矿井经营成本91.30元/t,单位成本:187.14元/t; 10. 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8.53年; 11. 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5.00%。 1.3 存在问题与建议 1. 4号煤层为巨厚煤层,井田南部为无煤区,从无煤区至煤厚正常赋存区,煤厚变化较大,应进一步加强控制。 2. 全井田的大型地质构造已经基本控制,但不排除小断层等小型构造存在的可能性,建议对首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工作。 3. 本井田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厚度大,其承压水可能通过冒裂带涌入井巷,对煤矿开采具有威胁,在基建和生产期间应予以重视。 4.增加瓦斯测定工作。 63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雅店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矿井建设条件 第二章 矿井建设条件 2.1 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1.1 交通位置 井田位于彬长矿区北部东侧,西至泾河,东南及西南与胡家河井田相邻;北以陕甘省界(四郎河)为界。井田东西长约19km,南北平均宽约4.2km,面积约78.11km2。地理坐标:东经107°56′20″—108°09′20″,北纬35°11′50″—35°18′30″,行政区划属彬县北极镇、西坡乡和永乐镇管辖。 井田南部外围有彬县-永乐县级公路通过,至彬县22km,向北进入甘肃省宁县,向南至彬县城与312国道西(安)—兰(州)段、武银高速凤(口)—永(寿)段(正在建设)相接,东南距西安180km,至咸阳与陇海铁路线相接;建设中的西(安)—平(凉)铁路,沿泾河通过井田西侧。区内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矿井交通位置见图2.1-1,井田在矿区的位置见图2.1-2。 2.1.1.2 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彬长矿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塬梁沟壑区。基本地貌有河谷平川、黄土塬梁和沟壑三种。井田位于彬长矿区东北部边缘,主要为梁塬地貌,北部边缘为四郎河河谷,西部边缘为泾河河谷。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之势,最低点位于泾河河谷地带,高程+864.7m,最高点位于东部的咀头,高程+1252.0m,相对高差最大387.3m。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极端最低气温为-22.5℃。霜冻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下旬;冰冻期一般在12月上旬至来年2月下旬;冻土层最大厚度48cm;年平均降雨量为535.7mm,平均蒸发量1322.3mm;每年3~5月份为西北季风期,最大风速16.0m/s。 2.1.1.3 水系及主要河流 区内主要水系为泾河水系。泾河从井田西部通过,其最大支流四郎河从井田北部边界附近流过。泾河年平均流量57.7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1 m3/s,最大流量8150 m3/s。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多数常年流水,但流量较小。四郎河为常年流水河,满足该区人畜用水。 2.1.1.4 地震 本区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按照国家地震烈度分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1.1.5 区域经济概况 雅店矿井地处咸阳市西北部的彬县。彬县面积1202km2,辖8镇8乡,32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31.3万。彬县是关中产粮基地之一。耕地大部分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玉米、高粱、豆类、谷子、糜子和薯类。经济作物中油菜较多,另有大麻、烤烟、花椒等。县城周围沿泾河两岸的川、原地带,果木林绵延4km,所产彬州梨、大晋枣驰名整个陕西省;柿饼、苹果产量也较大,中草药资源100多种,茵陈、冬花、甘草、黄芪、党参、知母、牵牛子、酸枣仁等畅销省内外。 彬县所产原煤供应陕西、甘肃20多个县市,近年陆续建立了农业机械、电力、陶瓷、制药、化工、建材、卷烟、玻璃、磷肥、粮食加工等小型工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主要产品:原煤、电力、医药、炸药、日用陶瓷、纸箱、木制家具、机砖、冷冻牛兔肉、面粉、硅铁等。 驰名的大佛寺石窟位于彬县城西10km的312国道路畔,泾河南岸。公路两旁山川交错,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美不胜收。大佛寺大佛高24m,是唐贞观二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母亲庆贺六十大寿所建。石窟群倚崖雕凿,画面生动,雕工细致,造型雄伟优美,是陕西省现存古代造型艺术的重要宝库。大佛寺石窟为陕西第一大佛,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总之,彬县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之中,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风气良好。随着彬长矿区开发的大规模展开,该区经济将会出现更大的跳跃式发展。 2.1.2 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2.1.2.1 矿区总体规划 彬长矿区是一个待开发的大型矿区,陕西煤田地质公司186队从1979年10月开始到1987年10月,完成了矿区详查勘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又相继完成了下沟、亭南、大佛寺、胡家河、小庄与官牌井田的勘探(精查)勘探工作。 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1983年6月根据详查中间资料编制了《彬长矿区开发意见》。1988年1月根据原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的意见,编制了《彬县煤炭开发总体规划设计》。1989年底根据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的安排及原能源部能源计(1989)1005号文,编制了《彬长矿区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铁道部第一设计院于1989年12月编制了彬长矿区运煤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又编制了横穿矿区的西(安)—平(凉)铁路予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北电力设计院于1990年12月编制了彬长矿区马屋电厂(1200MW)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咸阳水电设计院于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矿区内的黑河亭口水库初步设计。北京华煤水煤浆技术联合中心于1989年组织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西北电力院完成了彬县至渭河电厂的水煤浆示范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陕西省政府和原煤炭工业部的要求,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西北电力设计院、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于1993年11月联合编制了《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审查。1994年6月,三个设计院根据陕西省政府、原煤炭工业部和原电力工业部的审查意见对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1994年8月,原煤炭工业部与陕西省政府联合向国家计委上报了修改后的《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修)》和该集团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同年12月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了评估,1997年8月国家计委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对彬长矿区的矿区总体部分进行了批复,同时认为矿区铁路、电厂及水库的建设是必要的,但要求与国家相关部门协商后按建设程序报批。 为发展当地经济,同时满足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煤炭基地规划对彬长矿区煤炭外调的要求,2008年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对《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根据该报告,雅店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Mt/a,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产品为动力煤,通过铁路外运。 2.1.2.2 矿区煤炭生产概况 彬长矿区属隐伏煤田,生产矿井主要有: 1、下沟矿井 下沟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0.45Mt/a,斜井开拓。采用倾斜分层金属网假顶普通机械化采煤法。该矿井1991年开工建设,1997年建成投产,1998年实际生产原煤0.47 Mt。1998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0Mt/a,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技术改造于2001年2月完成,当年生产原煤0.888 Mt,2002年矿井生产原煤约1.00Mt。2003年开始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Mt/a,第二次技术改造于2005年底以前完成。 2、亭南矿井 亭南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矿井采用立井开发,井深400m。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矿井从2002年开始建设,2004年4月前完成井筒冻结等施工准备工作,2004年4月正式开工, 2005年底建成投产。 3、火石咀煤矿 火石咀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0.09Mt/a,2002年进行扩建,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0.45Mt/a。该矿现在的实际年产量在100万t左右。原规划井田地质储量仅2.27Mt,资源已接近枯竭,拟以官牌井田作为其接续井田。 4、大佛寺矿井 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计交能[1997]1351号文《关于陕西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准的大佛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Mt/a。200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03]1774号文《关于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矿井及选煤厂一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确定矿井一期规模3.00Mt/a,二期规模6.00Mt/a,其中。矿井采用斜井开发,井深221m。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矿井于2004年5月开工建设,2006年4月正式建成投产。 5、水帘洞矿井 水帘洞矿井矿井始建于1976年,1980年投产,生产规模0.06 Mt/a, 1983年进行技术改造,规模0.15 Mt/a,截至目前已形成规模0.30 Mt/a的矿井。 在建及扩建矿井有: 1、官牌矿井 2004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审核批准将官牌井田划归火石嘴矿井开采,其地质储量232.58 Mt,可采储量108.15 Mt,设计规模1.2 Mt/a,服务年限69.3a。 2、蒋家河矿井 2006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2006]18号文批复划定蒋家河矿井的范围,其地质储量94.91 Mt,可采储量55.12 Mt,设计规模0.9Mt/a,服务年限47.1a。 3、水帘洞矿井 2006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2006]05号文《关于彬长矿区水帘开采区资源整合方案》,矿井扩大区内资源量为46.65 Mt,原有井田剩余储量6.0Mt,共52.65 Mt,可采储量为26.62 Mt,规模为0.9 Mt/a。现正在积极筹建当中。 2.1.2.3 矿区勘探程度 1、1957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31队在彬长矿区进行过1/10万地质调查工作,面积约2000km2,并且提出矿区内有“层状煤田”的初步评价,但地质资料质量不高。 2、1966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94队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直罗镇~崔木镇间1/5万地质填图报告》,在彬县~白草坡间157km2面积内预测储量8.16亿t。其地质成图符合当时规范要求,但其质量距现行的规范要求偏低。 3、1973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6队在彬县~陇县间开展1/10万预查(普找)工作,提出崔木以北至彬县为含煤有利地段的评价。 4、1974~1979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6队,在彬长地区开展煤田普查,共施工钻孔78个,累计进尺44607.02m,此项工作井田勘探报告利用钻孔4个,按当时验收标准煤层质量达到可靠级别,并同时进行了1/5万地质填图3460km2,其成图质量较好。 5、1979~1987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6队在彬长矿区完成了煤田详查工作,施工钻孔147个,工程量97089.17m,并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获得B+C+D级储量68.48亿t。此项工作在本井田内施工钻孔16个,在井田边缘施工钻孔5个,其钻孔质量甲乙级孔率达到100%,煤层质量均达到“可靠”级别。 6、2007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94队于2007年12月20 日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雅店勘查区勘探地质报告》,施工钻孔59个,工程量45562.26m,并提交了井田勘探报告。 2.2 外部建设条件 2.2.1 运输条件 井田位于彬长矿区北部东侧,西至泾河,东南及西南与胡家河勘查区相邻;北以陕甘省界(四郎河)为界。区内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公路:井田南部外围有彬县-永乐县级公路通过,至彬县22km,向北进入甘肃省宁县,向南至彬县城与312国道西(安)—兰(州)段、武银高速凤(口)—永(寿)段(正在建设)相接,东南距西安180km,至咸阳与陇海铁路线相接。 铁路:区内目前暂无铁路相通,建设中的西(安)—平(凉)铁路,沿泾河通过井田西侧。 2.2.2 供电条件 咸阳市供电分公司拟在我工业场地围墙外,即东南侧建一座东秦110kV变电站,该站110kV一回电源以LGJ-150的110kV线路引自大佛寺110kV变电站,另一回电源以LGJ-150的110kV线路引自新民化工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00kVA,电压等级110/10kV。以10kV电压等级给矿井供电。此方案已与当地电力公司达成书面协议。 根据矿井周边电源现状及规划情况,在矿井工业场地建一座10kV开闭所,满足矿井井上、下供电负荷要求。由于10kV开闭所与供电公司的东秦110kV变电站只是一墙之隔,所以10kV双电源引自110kV变电站10kV Ⅰ、Ⅱ母线出线间隔。 2.2.3 水源条件 在工业场地打井取用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以满足矿井、选煤厂日用水量及井下采掘设备等用水。考虑到该地下水质矿化度较高,需进行脱盐处理。 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由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井下排水予以满足。 工业场地消防、建筑物冲厕、场地绿化以及井下消防洒水除尘等非设备用水由处理后的井下排水予以满足。 黄泥灌浆用水直接由井下排水予以满足。 2.2.4 通信条件 本区通讯光缆已与全国主干光缆并网,并且已通至各乡镇。雅店矿井通讯系统与当地光缆网点接通,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通话、与国内外进行高速网络通讯。另外,现已建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无线通讯网,数字微波线路和GSM网络。除个别沟谷信号较差外,大部分地区信号质量良好。县城及周边村镇布设了有线电视网,全区还有无线电视网,信号传递迅速及时,通讯较为方便。 2.3 资源条件 2.3.1 地质构造及煤层 2.3.1.1 区域地层及地质构造 1、区域地层 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段,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上统胡家村组(T3h);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l);华池组(K1h);新近系上新统及第四系 (详见表2.3-1)。 2、区域构造 彬长矿区位于太峪背斜以北,为一走向N50°~70°E,倾向NW~NNW的单斜构造。其上发育有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主要有: (1) 彬县背斜:位于矿区南部,轴部近东西向,长约9km,两翼跨度8km。南翼倾角平缓,一般1~2°,起伏幅度60m,北翼倾角较陡,一般4~9°,起伏幅度300m。轴部缺失延安组含煤地层。 表2.3-1 矿区地层简表 地 层 岩 性 描 述 厚度 (m) 分 布 范 围 系 统 组 第四系 全新统 砂土层、砂砾石层及冲积或坡积黄土。 0~32 主要分布于泾河两岸及其支沟沟谷中。 上更新统 马 兰 组 Q3m 浅灰黄色砂质黄土,具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0~11 中更新统 离石组 Q2l 浅棕黄色黄土,夹10~18层土壤层。 0~158 下更新统 Q1 粘土质黄土,下部有5~7层古土壤层,并夹有钙质结核层。 0~55 新近系 上新统 小章沟组 N2x 浅褐色砂质粘土、亚粘土,底部为砂砾层,中下部富含脊椎动物化石。 0~116.52 主要分布于泾河及各支沟沟脑与分水岭一带。 白 垩 系 下 统 华池组 K1h 紫红色、紫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细砂岩,泥岩具变形层理及水平层理,层面带见龟裂纹。 0~261.30 出露于林家河一旁以北泾河及其支沟两侧河谷。 洛河组 K1L 从南至北依次为棕红色砾岩,砾岩夹中、粗粒砂岩,中、粗粒砂岩夹砾岩。中、粗粒砂岩。砾石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为主,砂岩分选好,泥质胶结。 100~446.50 出露于中以东泾河及其支沟中。 宜君组 K1y 浅紫色、紫灰色,块状砾岩,砾石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燧石、灰岩。砾径1~20㎝,泥钙质胶结。 5.9~75.95 出露于火石嘴、朱家湾及南沟等地。 侏 罗 系 中 统 安定组 J2a 紫灰色、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紫色、兰灰色中粗粒砂岩、砂砾岩。底部为巨厚层浅灰色紫色砂砾岩,砾石成分为石英、燧石。 30~121.85 主要出露于刘家湾、水帘洞、西沟、南沟、虎家湾等地。 直罗组 J2z 浅灰绿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含星状黄铁矿结核,底部常为浅灰绿色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砾石成分为石英、燧石等。 20~59.30 主要出露于水帘洞、南沟一带。 延 安 组 J2y 第三段: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细、中粒砂岩。含1、2号煤层。 第二段为浅灰~深灰色泥岩、中~细粒砂岩、含3号煤层。 第一段下部为灰白色,块状中~粗粒砂岩,上部为深灰色泥岩,含4号煤层。 0~139.3 下 统 富 县组 J1f 下部为中粗粒砂岩及砾岩。上部为紫灰色铝土质泥岩、泥岩具鲕粒,鲕粒为褐铁矿、菱铁矿组成。 0~82 分布较广,但厚度、岩性及沉积环境变化较大。 三 叠 系 上 统 胡家村组 T3h 灰~灰绿色泥岩,夹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底部为一油页岩层。 0~65 中 统 铜川组 T2t 下部为灰绿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夹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及煤线,上部为灰绿色是厚层细、中粒长石砂岩夹泥岩互层。顶部为灰黑色泥岩。 300 (2) 路家~小灵台背斜:西起路家,东至小灵台, 轴向N78°E,长约21km,两翼跨度7km。南翼倾角1~3°,起伏幅度80m; 北翼倾角4~6°,起伏幅度160m。轴的西部缺失延安组地层,东部缺失延安组下段含煤地层。 (3) 七里铺~西坡背斜:位于矿区北部,轴向N85°E, 长度33km。南翼倾角1~3°,北翼倾角较陡,一般为5~8°,两翼跨度8km,起伏幅度一般为80m。轴的西端缺失延安组下段地层。 (4) 大佛寺向斜:位于彬县背斜和路家~小灵台背斜之间,轴向NWW向,矿区内长30km,轴宽5~6km。南翼倾角4-9°,北翼倾角1-3°。为矿区主要聚煤构造。 (5) 孟村向斜:位于路家~小灵台背斜和七里铺~西坡背斜之间,轴向NWW向,长32km,宽9~10km。南翼倾角4~6°,北翼倾角1~3°。区内发育有波状起伏及平缓的短轴背斜,为矿区主要聚煤构造。 井田内仅在孟村北部马蹄沟口的白垩系地层中见一小断层。断层倾向N5°~10°W,倾角80°左右,走向长约500m。另外,在水帘矿及火石嘴矿的生产矿井中,偶见1.2~6.0m的小断层,区内未发现有岩浆岩。 矿区构造纲要示意图见图2.3-1。 2.3.1.2 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 1、井田地层井田内基本被第四系覆盖,仅在西部泾河及北部四郎河两岸及各支沟沟口有白垩系基岩出露。据钻孔及填图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