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教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32032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夜缒(zhuì)  秦军氾(sì)南  函(hán)陵 B.共(ɡònɡ)其乏困  逢(pánɡ)孙  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  若不阙(quē)秦 D.夫(fú)战,勇气也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匹夫(fū)之勇 【解析】 A项“氾”读“fán”;B项“共”通“供”,读“gōng”;C项中“与”读“yǔ”。 【答案】 D 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 所与:结盟。 【解析】 “与”意思是结交、亲附,“所与”即同盟者,所字结构,应是名词。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何厌之有? 【解析】 B项说—悦,C项知—智,D项厌—餍。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伸展,扩张 【解析】 B项“既”意为“已经”。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殚其地之出 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D.晋军函陵 【解析】 A、C、D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只有B项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出产的东西”。 【答案】 B 6.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A.吾不能早用子 B.子亦有不利焉 C.子犯请击之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解析】 C项“子犯”是人名,其它均为尊称。 【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 (驻扎军队) B.何厌之有 (厌倦) 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C.若毒之乎 (怨恨)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 【解析】 B项“厌”是“满足”,C项“微”是“如果没有”,D项“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答案】 A 8.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 A项意为“哪里”;B项代词,指这篇“说”;C项疑问代词,“哪里”;例句与D项均为句末助词,不译。 【答案】 D 9.对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其还也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其如土石何  ④以其无礼于晋 A.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相同 【解析】 ①和③均为语气副词,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②和④均为代词,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本题只考查用法。 【答案】 A 10.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 ①项“亡”意为“灭亡”;②“亡”为使动用法;③“封”为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④名词“疆界”。 【答案】 D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中第二句“若”意为“如果”,第三句是人称代词“你”。C项第一句“辞”意为“推辞”,第二句正确,第三句“辞”意为“推托”。D项第二句中“鄙”意思是“把……当作边邑”。 【答案】 B 12.下面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以乱易整”中“以”意思是“用”。 【答案】 B 13.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是寡人之过也 C.唯命是从 D.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 B项为判断句,其它几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1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中的“济”意为“渡河”,B项中的“易”为“替代”,D项中的“知”意为“知道,了解”。 【答案】 C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解析】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 【答案】 B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解析】 D项,“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答案】 D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①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的机智善辩。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答案】 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C项,表述错误,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的。 【答案】 C 1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翻泽的重点是“若”“而”“烦”“厌”“肆”“阙”“焉”等词。注意语句的通顺。 【答案】 (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节) 20.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跟随) C.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 D. 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 【答案】B(应为“听从”)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 是寡人之过也         ②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宫之奇以其族行 C. ① 桓庄之族何罪         ② 虢,虞之表也 D. ① 师还,馆于虞         ②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答案】C(A项①指示代词,这;②复指提前的宾语“虢”。B项①连词,因为;②动词,带领。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对于。) 22、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D. 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答案】D(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2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答案】①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 ②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答案】②于是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译文】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戒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晋国是不可以招惹的,盗寇是不可亲近玩耍的。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谚语所说的‘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大概就是虞、虢两国的这种关系吧。”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族,那能害我啊?”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依从他,所以没有继承君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的史册里,就收藏在周朝王室里面。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即使晋国爱虞国的话,可桓叔、庄伯两族有什么罪?却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威逼到晋侯自己权位吗?至亲以尊宠相威逼,尚且杀害他们,何况是国家呢?” 虞公说,“我祭祀神灵的物品丰盛洁净,神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过,鬼神不是亲善个人的,只有有德的人才亲近。所以《周书》上说,‘上天没有亲近的人,只辅助有德行的人。’又说:‘祭祀的谷物没有芳香,光明的德行才有芳香。’又说:‘百姓不能改换祭物,只有美德是最好的物品。’这样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所依据的,就只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侵占了虞国,却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难道会将它们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侵占虞国),晋国不需要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24.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