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面处理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少打或答错不得分,共 30 分)
1、 喷、抛丸是通过磨料的( )来除去工件表面的锈蚀、氧化皮和其他污物的方法。
A 摩擦 B 撞击(冲击) C 切削 D 以上均不对
2 、 喷、抛丸的作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确保涂料发挥其保护效果 B 确保涂料发挥其装饰效果 C 强化工件表面 D 提高钢材的抗疲劳强度 E 提高钢材的抗腐蚀能力
3、喷丸与抛丸相比,以下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灵活性较好 B 劳动强度低 C 作业环境好 D 生产效率高 E 除锈质量稳定 F 成本低
4、以下哪种磨料不具有切削作用,对设备磨损小( )。
A 钢丸 B 钢砂 C 切丸 D 钢砂+切丸的混合料
5 、用于厚度大于6mm的高强钢板预处理时,推荐使用的磨料是( )。
A 70%钢丸(P1.2)+30%切丸(CW1.2) B 70%钢丸(P08-1.0)+30%切丸(CW1.0) C 50%钢丸(1.2)+50%切丸(CW1.2) D 70%钢砂(P08-1.0)+30%切丸(CW1.0)
6、 近白级抛射或喷射除锈,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任何残留痕迹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这属于哪个除锈等级( )。
A Sa2.0 B Sa2.5 C Sa3.0 D Sa3.5
7、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z25-60um时,现场检测方法可采用( )。
A 使用粗糙度标准样块 B 滚轮法 C 照相法 D 烙印胶带法
8、下列哪种工件不适合使用履带式抛丸机进行清理:( )
A、精加工后的工件; B、带有尖角的工件
C、带有薄边的工件; D、易碎的工件;
9、清理效率与磨料的哪些性能有关:( )
A、硬度; B、规格大小
C、形状; D、密度
10、抛丸机使用操作规程规定:应经常检查定向套矩形窗口的磨损情况,当窗口磨损( )毫米左右后, 须及时转动调整;当窗口损耗( )毫米以上时应更换。
A、5 B、10 C、15; D、20 E 25
11、抛丸设备一般由输送系统( )、抛丸系统、丸料循环系统和通风除尘系统组成。
A、吊钩 B、辊道 C、悬挂 D、以上都对
12、喷丸与手工除锈相比,可大大提高( )和( )。
A、除锈质量 B、工作效率 C、成本低 D、作业环境好
13、薄板预处理线钢板规格:钢板最大宽度:( ) ,钢板厚度:( ),钢板长度:( )
A、1800 ㎜ B、3~8 ㎜ C、2000~12000 ㎜ D、50~1000
14、操作工资格上岗前,操作工应进行( )、( )、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的培训,并在带岗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设备的( )和注意事项,掌握( )和质量标准。
A、设备结构 B、操作方法 C、工艺要求 D、原理
第 1 页;共 2 页
15、查 看 抛丸 器 的 空 载 电 流 ( ) 和 工作 电 流 ( )是否 在 工 艺 要求的范 围内。
A、12-18A B、25-36A C、30-45A D、15-25A
二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喷丸或抛丸前需将工件上的油污进行处理。( √ )
2. 工件喷丸或抛丸完毕,应使用压缩空气将工件上的灰尘吹扫干净。( √ )
3. 清理后的工件严禁与水接触,规定 4 小时之内应涂装防护。 ( √ )
4. 喷丸与抛丸相比,生产效率要高、设备投资要少。( × )
5. 磨料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 )
6. 抛丸是通过电机带动抛头内的叶片高速旋转,将分配到叶片上的丸料加速至以 60-80 米/秒,而后抛出打击至工件表面,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强化与清理。 ( √ )
7. 调整抛丸器的抛丸量大小时,须注意观察抛丸器电机的功率。如过大则会烧毁电机。(√ )
8. 工件抛丸效果变差时,可在一块木板上涂以黑墨或铺设一张厚纸,放在被清理工件的位置处,启动抛丸器,检查抛射带的位置。如抛射区位置不正确,应调整定向套,以获得理想的位置为准。(√ )
9. 抛丸机使用手册规定:抛丸器使用的润滑油牌号为锂基润滑油脂,加油部位为轴承座,加油周期为 3 个月。(× )
10. 关于抛丸用的铸钢丸粒度推荐值:弯管 2MM,管夹 1.0MM,摆臂 1.4MM (√ )
11. 因投资较大,灵活性较差,必须针对不同的产品和批量选择或设计不同的抛丸设备,适合产品批量较大的场合。(√ )
12. 喷丸与手工除锈相比,适合批量小、品种多的场合,也可作为自动抛丸的补充。(√ )
13. 抛/ 喷丸粗糙度要求达到 Rz 25-60 μm, ,现场检测可使用粗糙度标准样板进行对比,或者使用滚轮法和烙印胶带法等。(√ )
14. 清丸系统能确保钢材表面洁净,使用滚刷并配合高压风机清理钢材上表面的磨料和灰尘,使钢材在抛丸后能直接喷漆,无需增加清洗工序。(√ )
15. 履带抛丸机分为橡胶履带抛丸机、钢履带抛丸机;自动上料履带抛丸机。(√ ) 三、问答题
1. 抛丸后的铸件表面质量分为四个等级,请描述具体评定标准。答:四个等级分别是Sa1,Sa2,Sa2.5,Sa3
Sa1——轻度的抛丸除砂、除锈: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粘砂、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a2——彻底的抛丸除砂、除锈: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粘砂、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
Sa2.5——非常彻底的抛丸除砂、除锈: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粘砂、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使铸件表观洁净的抛丸除砂、除锈: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粘砂、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2. 抛丸作业时清理效果若不能满足要求,应需从哪些方面进行检查与调整? 答: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弹丸供给量不足,适当补充新弹丸;
抛丸器抛射方向不正确,调节抛丸器定向套调到 25~45 度位置; 丸料粒度不合适,重选丸料粒度;
丸料结块或使用过久,更换丸料
3、根据国家标准GB/T 5611—1998《铸造术语》,铸件的缺陷分为哪几大类?(10 分、答对 5 点以上得满分) 答:a.多肉类缺陷;b.孔洞类缺陷;c.裂纹、冷隔类缺陷;d.表面缺陷;e.残缺类缺陷;f.形状及重量差错类缺
第 3 页;共 2 页
陷;g.夹杂类缺陷;h.性能、成分、组织不合格。
铸件的检验内容有哪些?(10 分、答对 10 点以上得全分)
答:a.外观质量检验,包括铸件尺寸公差、铸件表面粗糙度、铸件重量公差、浇冒口残余量、铸件焊补质量和铸件表面缺陷等;
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内部缺陷、以及有关标准或铸件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所要求的各种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 磨料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 合适的规格,应根据钢板的厚度选择合适规格的磨料,以防钢板变形,同时磨料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被处理表面的粗糙度;
? 清理效率高,与磨料形状和硬度有关,硬度高清理速度快,但寿命相对降低。
? 使用寿命长,与磨料的形状、化学成分、密度、硬度有关。
? 对设备的损耗低,与磨料的形状、寿命有关。
? 流动性好,与磨料的形状有关。
5. 预处理的作用
? 确保钢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继续被腐蚀;
? 优化钢材表面工艺制作状态,有利于提高切割下料质量和结构件焊接质量;
? 使钢材表面被均匀强化,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 目前钢材预处理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船舶桥梁、工程机械、化工冶金以及集装箱、锅炉制造等行业。四、填空题:(20 分 每空 2.5 分)
1. 定向套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矩形窗口的磨损情况,当窗口磨损(5) 毫米左右后,须(向后转 5 毫米左右)(按叶轮旋转方向)。当窗口损耗(15)毫米以上时应更换,否则弹丸的径向散射角将按比例增大,以致加快护板的磨损和降低清理效率.
2. 丸砂分离器由(分离器螺旋)、(滚筒筛)、(丸料仓)等组成.
3. 抛丸器的抛丸量大小由(电动供丸闸门)控制.注意弹丸流量的大小应以不超过(抛丸器电机的功率)为度. 如过大则会烧毁电机.
4. 喷丸系统由(压缩空气)、(喷丸罐)、(喷枪)、(喷丸室)、(丸料循环系统)、(通风除尘系统) 等组成。
5. 喷丸与手工除锈相比,(设备投资)少,(维修费用)低;但必须配备大功率的(空压站),能耗较大;
6. 钢材按外形可分为板材、型材、管材,其中钢板按厚度不同又分薄板(厚度<6mm)、中板(厚度 6-20mm)、厚板(厚度 20mm- 60mm)、特厚板(厚度>60mm),特厚板不考虑上预处理线。
7. 抛丸小件表面少量的油污用除油剂擦去,其他固体铁锈、氧化皮、预涂底漆或焊渣等杂物,使用抛丸清理, 工艺流程如下:(理料 → 装 料 → 抛丸 → 清理)。
8. 双吊钩抛丸机开启设备后,(电气控制)的吊钩吊挂工件进入清理室(抛射)位置,关闭室体大门,吊钩开始(自转带动)工件旋转,启动(抛丸器)对工件进行清理。
9. 800≤W≤3500mm,H≤1000mm,3000≤L≤6000mm,扁长框架结构件,如泵车、拖泵底架,汽车大梁、挖掘机回转平台等,选用(吊钩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10. 长箱体结构件经过较多的(车、铇、铣、镗)工序,表面常被油类污染。特别是经过精加工的部位,油脂多,成分复杂,必须经(除油)后再进行(抛喷丸清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