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等级划分规定
(试行)
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
2014年11月
前 言
本规定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定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3694-2013《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编制而成。
本规定由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沈阳正道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XXX、XXX。
引 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保证交通运输安全运行,是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平安交通”是“四个交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价值追求。
本规定是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是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风险管理针对性的重要基础,是积极落实“平安交通”发展理念的重要要求。
目 录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风险源 risk sources1
风险因素risk factor2
4 风险源分类2
分类原则2
风险源分类2
5 风险源分级5
风险源分级原则5
风险源等级划分6
6 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6
公路交通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6
水路交通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22
城市公共交通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37
港口码头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45
公路水路建设工程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55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等级划分规定
(试行)
1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交通运输行业风险源分类分级的依据。
本规定适用于公路交通、水路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港口码头、公路水路建设工程等业务领域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分类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3694-2013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7921-2011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694-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3.1 风险源 risk source
定义: 客观存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负面社会影响、财产损失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建设工程。
注1:是风险的载体,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引发风险事件。
注2:是独立的管理实体、是多个不可分割的风险单元的组合、有明确的管理单位、明确的管理内容等。
3.2 风险因素risk factor
定义:促使各类风险事件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或增大其不良社会影响的潜在原因或条件。
注:主要包括可能产生负面结果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自身的客观属性及其常态运行环境。
4 风险源分类
4.1 分类原则
(1) 全覆盖原则
本规定确定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分类结果应覆盖公路交通、水路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港口码头、公路水路建设工程五个业务领域的所有主要风险源,以满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部门的履职要求。
(2) 唯一性原则
本规定确定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分类结果应具有唯一性,即:任何一个风险源只能属于某一类风险源,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险源类别,避免风险源分类结果的相互交叉。
(3) 相似性原则
本规定按照交通管理体制、管理对象,以及风险源管理需求的相似性进行聚类,避免出现相似性较少的风险源被归为同一类。
4.2 风险源分类
表4-1 风险源分类表
序号
风险源类别
备注
1
公路
交通
基础
设施
类风
险源
路段
2
桥梁
3
隧道
4
收费站
5
服务区
6
客运场站
7
货运场站
8
维修厂
9
道路
运输
装备
类风
险源
客运车辆
10
普通货运车辆
11
危化品货运车辆
12
水路
交通
基础
设施
类风
险源
航段
分普通航段和港区航段
13
船闸
14
水上加油加气站
15
水路
运输
装备
类风
险源
客运船舶
16
普通货运船舶
17
危化品货运船舶
18
城市
公共
交通
基础
设施
类风
险源
城市公共公交枢纽
19
综合交通枢纽
20
城市轨道交通站
2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2
城市
公共
交通
运输
装备
类风
险源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
2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24
港口
基础
设施
类风
险源
锚地
25
客运码头
含渡口
26
普通货运码头
含堆场
27
危化品货运码头
含堆场
28
罐区和油气管线
29
港口
装备
类风
险源
起重装卸装备
30
公路
工程
建设
工地
类风
险源
公路建设工地
31
桥涵建设工地
32
隧道建设工地
33
水运
工程
建设
工地
类风
险源
港口建设工地
34
通航枢纽建设工地
35
航道疏浚水域
5 风险源分级
5.1 风险源分级原则
(1) 继承性原则
对于已确定的相关业务领域的风险源分级标准进行继承性应用。已制定的《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参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继续使用。
(2) 一致性原则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分级统一采用四级,分别是:重大、较大、一般、较小(或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风险源。
(3) 系统性原则
风险源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坚持系统性原则,既要考虑一级指标项的设计,又要考虑二级指标项的设计,以及同级指标之间权重的平衡关系。
(4) 可操作性原则
风险源分类分级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实现交通运输风险源的有效辨识,并能实现风险源级别的有效评估。
(5) 协调性原则
风险源分级标准应保持与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各项分类分级标准的协调性,保障安全生产风险源管理与交通运输管理各项业务的协调一致。
5.2 风险源等级划分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较大、一般、较小(或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重大、较大、一般、较小风险源的定义,根据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可能引起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负面社会影响程度、经济损失来确定,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6 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6.1 公路交通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1) 路段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 路段风险源等级评定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线型特征(A1*)
25分
陡坡路段
(B1)
15-20分
参考《国家和省级督办公路危险路段标准》中的相关定义。
连续下坡路段
(B2)
10-15分
急转弯路段
(C1)
12-16分
2
线位特征(A2)
16分
学校、体育场馆等人口密集路段(B2)
8-10分
临崖临水高落差路段(C2)
12-16分
满足条件之一者得16分:双侧临水、一面临山一面临崖、落差8米以上;满足条件之一者得12分:单侧临崖临水、落差3-7米(含);否则不得分。
3
节点特征(A3)
10分
与公路交叉口(B3)
8分
平面交叉口包括:十字路口、T形路口、Y形路口、环岛等,均给8分。
与铁路交叉口(C3)
10分
平面交叉。
高速公路出入口(D3)
6分
4
气象条件(A4)
12分
气象恶劣程度(B4)
8-12分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12分:年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天数≥8天;年平均出现8 级以上大风≥20天;年平均出现严重路面结冰≥7天;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8分:年能见度小于500M的雾天数≥5天;年平均出现6级以上大风≥15天;年平均出现较为严重路面结冰≥5天;否则不得分。
5
地质条件(A5)
12分
地震活动频繁区(B5)
8分
我国五个地区共23条地震带。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频发路段(C5)
8-12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次数≥5次得12分,≥3次得8分,否则不得分。
6
区位特征(A6)
10分
省际边界路段(B6)
8分
城市出入口(C6)
4-6分
根据城市出入口年平均交通拥挤度酌情给分。
7
交通运行特征(A7)
15分
高速公路(B7)
12-15分
根据不同等级道路的服务水平酌情打分。
二级公路(C7)
7-11分
一、三、四级公路
4-6分
等外公路(D7)
1-3分
注:A1、A3、A5、A6为其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若≥一级指标分值,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A4+A5+A6+A7
单项分Ai
表6-2 路段风险源评估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综合得分65分及以上或A1单项指标达到满分者。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55-64分。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45-54分者。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35-44分者。
(2) 桥梁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3 桥梁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定说明
1
建设规模(A1)
20分
特大桥(B1)
18-20分
一般满足Lk>150米或L>1000米此条件时取值18分,但当单孔跨径Lk(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时取值20分。
大桥(C1)
15分
100米≦L≦1000米 或 40米≦Lk≦150米,符合此条件的取值15分。
中桥(D1)
10分
30米<L<100米或20米≦Lk<40米,符合此条件的取值10分。
小桥(E1)
6-8分
8米≦L≦30米或5米≦Lk<20米,桥梁为单孔且L<20时,取值6分,其他情况取值8分。
2
桥位特征(A2)
12分
跨越江河、海湾桥梁,水流流向与桥梁垂线夹角(B2)
0-8分
跨越江河、海湾桥梁,水流流向与桥梁垂线夹角大于5°,取值8分;
夹角在3°—5°取值5分;
否则不得分。
跨越江河、海湾桥梁,超过设计的通航等级。(C2)
12分
★
实际通航等级超过桥梁设计的通航的等级,取值12分。
桥梁运营中超过其设计的承载能力。(D2)
12分
★
桥梁实际运营过程中,如超过桥梁设计的承载能力,取值12分。
桥头引道的线形(E2)
6-8分
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头引道纵坡接近或大于3%,取值8分;
其他地段桥头引道纵坡接近或大于5%,取值6分。
跨越山谷桥梁(F2)
6分
存在此种状况即取值6分。
桥隧相连(G2)
6分
存在此种状况即取值6分。
3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
(A3)
20分
四、五类桥梁(B3)
20分
★
依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判定为四、五类桥的,取值20分。
三类桥梁(C3)
12分
依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判定为三类桥的,取值12分。
二类桥梁(D3)
6分
依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判定为二类桥的,取值6分。
一类桥梁(E3)
4分
依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判定为一类桥的,取值4分。
4
地质条件(A4)
16分
地震活动频繁区(B4)
6分
我国五个地区共23条地震带,处在地震带上取值6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频发路段(C4)
0-16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次数≥5次得16分,≥3次得8分,否则不得分。
5
气象条件(A5)
12分
气象恶劣程度(B5)
8-12分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12分:
年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天数≥8天;年平均出现8 级以上大风≥20天;年平均出现严重路面结冰≥7天;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8分:
年能见度小于500M的雾天数≥5天;年平均出现6级以上大风≥15天;年平均出现较为严重路面结冰≥5天,年平均降雪天数≥15天。
6
交通流特征(A6)
20分
重型车日交通量(B6)
18-20分
重型车辆数量占日交通量的50%以上取值18分,每递增10%,分值增加1分,最高分值为20分。
14-16分
重型车辆数量占日交通量的[40%,50%],取值[14,16]。
8-14分
重型车辆数量占日交通量的[20%,30%,40%],取值[8,10,14]。
注:1、重型车辆:车长大于等于6m,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载货汽车为重型载货汽车。
2、若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大于一级指标分值,则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② 评估标准
R=A1+A2+A3+A4+A5+A6
表6-4 桥梁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符合★项条件或综合得分大于65分者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55——64分者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45——54分者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35——44分者
(3) 隧道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5 隧道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定说明
1
土建结构特征
(A1)
12分
隧道长度(B1)
2-6分
特长隧道取值6分
长隧道取值4分
中隧道取值2分
平面曲线半径(C1)
4分
曲线半径达到《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最小竖曲线半径极限值的取值4分。
纵向坡度 (D1)
2分
隧道纵坡大于3%取值2分。
隧道形式(E1)
4分
单向交通取值2分。
双向交通取值3分。
人车混行取值4分。
2
接线特征
(A2)
14分
毗邻隧道(B2)
14分
两隧道间距L≤150m时,为毗邻隧道,取值14分。
连续隧道(C2)
12分
两隧道间距150m<L≤1000m时,为连续隧道,取值12。
桥隧相接(D2)
10分
桥隧相接路段在我国山区公路建设中较为常见,车辆在进出隧道口时,易发生车辆跑偏、甩尾等严重危害安全的现象,取值为10分。
坡路隧道相连(E2)
4-6分
隧道与上坡组合,其事故率较低,取值为4;隧道与下坡组合,事故风险增大,取值为6分。否则不得分。
3
机电设施
(A3)
20分
机电设施设置不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设置要求。(B3)
20分
消防设施、供配电设施、通风照明设施等设置不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取值20分。
供配电设施故障率(C3)
12分
高速公路供配电设施故障率大于2%,取值12。其他公路隧道供配电设施故障率大于5%取值12分。
监控设施故障率(D3)
12分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故障率大于2%,取值12。其他公路隧道监控设施故障率大于5%取值12分。
照明设施故障率(E3)
12分
高速公路照明设施故障率大于5%,取值12。其他公路隧道照明设施故障率大于10%取值12分。
通风设施故障率(F3)
12分
通风设施故障率大于2%,取值12分。
4
隧道技术状况等级
(A4)
20分
S类隧道(B4)
4
依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土建结构判定为S类隧道的,取值为4分。
B类隧道(C4)
10
依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土建结构判定为B类隧道的,取值为10分。
A类隧道(D4)
20
★
依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土建结构判定为A类隧道的,取值为20分。
5
气象条件
(A5)
10分
气象恶劣程度(B5)
8-10分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值10分:年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天数≥8天;年平均出现8 级以上大风≥20天;年平均出现严重路面结冰≥7天;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值8分:年能见度小于500M的雾天数≥5天;年平均出现6级以上大风≥15天;年平均出现较为严重路面结冰≥5天。否则不得分。
6
地质条件
(A6)
12分
地震活动频繁区(B6)
6分
我国五个地区共23条地震带。在地震带上取值6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频发路段(C6)
8-12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次数≥5次取值12分,≥3次取值8分,否则不得分。
7
交通流特征
(A7)
12分
交通量大(B7)
6
年通过量大于设计指标,取值6分。
车辆构成(C7)
4-10
大型货车、特大货车、集装箱车、大客车四类车辆交通组成比之和大于32%取值10分;在24%至32%(含)之间取值8分;在16%至24%(含)之间取值6分;在8%至16%(含)之间取值4分。
注:故障率=设备故障台数*故障天数/设备总台数*365;
若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大于一级指标分值,则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② 评估标准
R=A1+A2+A3+A4+A5+A6+A7
表6-6 隧道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符合★项条件或综合得分大于6分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55——64分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45——54分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35——44分
(4) 收费站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估指标
表6-7 收费站风险源分级评估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收费通道
(A1)
50分
断面收费通道数与路段行车道数之比(B1)
10-30分
结合收费站通道数量、形式情况,比值小于3为30分,比值大于3酌情打分。
交通安全设施完善度(C1)
10-20分
结合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历年货车闯关、集结的频次酌情打分。
断面专用通道(D1)
-20-0分
结合ETC、绿色通道等专用通道分布、数量情况等酌情打分。专用通道越多,负分值越大。
2
收费站服务水平(A2)
50分
收费站车辆平均通过时间>20s(B2)
30-50分
结合收费站车道平均等待车辆、收费是否迅速情况等酌情打分。
收费站车辆平均通过时间≤20s(C2)
20-29分
注:A1为其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若≥一级指标分值,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
单项分Ai
表6-8 收费站风险源评估方法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80分及以上者。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71-79分者。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60-70分者。
(5) 服务区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估指标
表6-9 服务区风险源分级评估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服务区服务水平(A1)
25分
服务区停车设施年平均饱和度(B1)
10-15分
根据停车设施年平均饱和度,结合实际情况打分
监控设施完善度(C1)
5-10分
根据监控设施覆盖范围、数量规模等条件进行打分
2
加油加气服务设施(A2)
75分
油气存量
75分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重大、较大危险源的,取值75分
70分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一般危险源的,取值70分
65分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较小危险源的,取值65分
注:A1为其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若≥一级指标分值,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
单项分Ai
表6-10 服务区风险源评估方法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综合得分71分及以上者或A2单项指标得分75分
较大风险(Ⅱ级)
A2单项指标得分65分及以上者
一般风险(Ⅲ级)
-----
较小风险(Ⅳ级)
------
(6) 客运场站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1 客运场站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定说明
1
站级划分
(A1)
30分
一级车站(B1)
30分
一级客运场站,取值 30分。
二级车站(C1)
20分
二级客运场站,取值20分。
三级车站(D1)
12分
三级客运场站,取值12分。
四级车站(E1)
8分
四级客运场站,取值 8分。
五级车站及以下(F1)
4分
五级客运场站,取值4分。
2
维修车间
(A2)
24分
维修车间风险等级(B2)
24
★
维修车间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风险源分级规定》评定为重大、较大风险源的取值24分。
18
维修车间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风险源分级规定》评定为一般风险源的取值18分。
10
维修车间按照《机动车维修厂风险源分级规定》评定为较小风险源的取值10分。
3
消防设施
(A3)
12分
消防设施设置(B3)
12
★
消防设备设施的设置不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完好率未达到100%,取值12分。
4
周边环境
(A4)
10分
危险设施、场所(B4)
8-10分
周边有加油(气)站、化工厂、高压线、锅炉房、或客运场站内有商业配套设施等,存在一种取值8分,每增加1中,分值增加1分。否则不得分。
5
加油加气站
(A5)
24分
油/气存量(B5)
24分
★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重大、较大危险源的,取值24分。
18分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一般危险源的,取值18分。
10分
加油、加气站存量按照GB18218划分为较小危险源的,取值10分。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A4+A5
表6-12 客运站场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符合★项条件或综合得分大于65分者
较大风险源(Ⅱ级)
综合得分56——64分者
一般风险源(Ⅲ级)
综合得分45——55分者
较小风险源(Ⅳ级)
综合得分24——44分者
(7) 货运场站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3 货运站(场)风险源分级评定说明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定说明
1
站场等级
(A1)
25分
一级(B1)
25分
一级货运站(场)取值25分。
二级(C1)
18分
二级货运站(场)取值18分。
三级(D1)
15分
三级货运站(场)取值15分。
四级(E1)
7分
四级货运站(场)取值7分。
2
储存类别
(A2)
20分
危险货物(B2)
20分
涉及危险货物储存的站场取值20分
3
设备、设施
(A3)
35分
特种设备故障率(B3)
10-20分
故障率大于5%取值20分,故障率介于2%——5%取值15分,故障率小于2%取值10分。否则不得分。
消防设施(C3)
35分
★
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设置要求的,完好率未达到100%,取值35分。
充电设备(D3)
0-20分
涉及装卸设备充电的,未设置专业充电间,取值20分。设置有专业充电间的取值10分。否则不得分。
4
周边环境
(A4)
20分
危险设施、场所(B4)
10-20分
周边有加油(气)站、化工厂、高压线、锅炉房等,根据实际情况取值10-20分。否则不得分。
注:故障率=设备故障台数*故障天数/设备总台数*365
② 评估标准
R=A1+A2+A3+A4
表6-14 货运站(场)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符合★项条件或综合得分大于65者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55——64分者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45——54分者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20——44分者
(8) 维修厂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9)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5 机动车维修企业风险源分级评定说明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定说明
1
机动车维修企业分类
(A1)
23分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业务(B1)
23分
按机动车维修企业类别对照取分。
普通车辆维修(C1)
15-23分
按机动车维修企业类别对照取分。涉及燃气车辆维修取值23分,其余普通车辆维修取值15分。
2
设备完好率
(A2)
18分
机械设备故障率(B2)
3-8分
完好率低于95%,取值8分,完好率介于98%——95%取值5分,否则不得分。
特种设备(C2)
5分
有特种设备的取值5分。
废油回收储存(D2)
5分
有废油回收储存的取值5分。
3
喷烤漆房
(A3)
23分
喷烤漆房设置(B3)
15-23分
设置有一个喷烤漆房的取值15分,每增加一个分值增加2分,上限为23分。
8分
加热方式为燃油的取值8分。
加热方式为燃气的取值7分。
加热方式为电力的取值6分。
4
调漆间
(A4)
23分
调漆间设置(B4)
12-23分
通风和防爆设施完好率低于95% ,取值23分,介于95%-98%,取值18分,否则不得分。
5
周边环境
(A5)
13分
危险设施、场所、人员密集场所(B5)
13分
500米范围内有加油站、加气站、化工厂、高压线、锅炉房、人员密集场所等酌情取分。
注: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若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大于一级指标分值,则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10)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A4+A5
表6-16 机动车维修企业风险源分级评定标准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符合★项条件或综合得分大于75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70——75分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61——69分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40——60分
(1) 客运车辆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7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7 客运车辆风险源分级评估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营运类型
(A1*)
15分
旅游客车、包车客车(B1)
15分
一、二类客运班线(C1)
10分
三、四类客运班线(D1)
5分
2
车辆技术
状况(A2*)
20分
一级(B2)
0-3分
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每年一次,应根据距离上次等级评定时间按比例提高得分。例如:刚评定的三级车辆得分为15,到年底则应提高至20。
二级(C2)
4-8分
三级(D2)
15-20分
3
车辆安全装置(A3)
15分
急救包(B3)
0-3分
未配置设备得分为3,反之为0。
卫星定位车载终端
(C3)
0-4或8分
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若未安装或设备未正常工作得分为8,其他车辆若未安装或设备未正常工作得分为4,设备正常工作得分为0。
IC卡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读取设备(D3)
0-3分
未安装或设备未正常工作得分为3,设备正常工作得分为0。
视频监控设备(E3)
0-3分
未安装或设备未正常工作得分为3,设备正常工作得分为0。
远程报警设备(E3)
0-3分
未安装或设备未正常工作得分为3,设备正常工作得分为0。
4
车辆类型(A4*)
14分
大型(B4)
10-14分
10米以上14分,9至10米(含)10分。
中型(C4)
6-9分
7至9米(含)9分,6至7米(含)6分。
小型(D4)
2-5分
5至6米(含)5分,3.5至5米(含)2分。
5
线路气象条件
(A5)
8分
气象恶劣程度(B5)
5-8分
线路途经路段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8分:年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天数≥8天;年平均出现8 级以上大风≥20天;年平均出现严重路面结冰≥7天;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4分:年能见度小于500M的雾天数≥5天;年平均出现6级以上大风≥15天;年平均出现较为严重路面结冰≥5天。
线路途经路段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得5分:年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天数达到8天(含)以上的路段;年平均有20天(含)以上出现8级以上大风的路段;年平均有7天(含)以上出现严重路面结冰的路段
6
线路地质灾害情况(A6)
6分
地震活动频繁区(B6)
5分
路线穿越或在地震带上则为5分。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频发路段(C6)
2-4分
路线上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次数≥5次得4分,≥3次得2分。
7
线路行驶条件
(A7)
10分
线路上是否有长下坡、急转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B7)
0-10分
线路上每多一处长下坡,则加1分;每多一处连续长下坡,则加2分;每多一处急转弯,则加1分;每多一处连续急转弯,则加2分;每多一段单侧邻崖邻水路段,则加1分;每多一段双侧邻崖邻水路段,则加2分。
8
线路交通
组成
(A8*)
12分
线路主要为高速公路
(B8)
0-12分
大型货车、特大货车、集装箱车、大客车四类车辆交通组成比之和大于32%为12分;在24%至32%(含)之间为10分;在16%至24%(含)之间为8分;在8%至16%(含)之间为6分;在8%(含)以下为0分。
线路主要为普通公路
(C8)
0-12分
大型货车、特大货车、集装箱车、大客车四类车辆交通组成比之和大于40%为12分;在30%至40%(含)之间为10分;在20%至30%(含)之间为8分;在10%至20%(含)之间为6分;在10%(含)以下为0分。
线路既有高速公路也有普通公路的,取二者分高的作为该项得分。
注:A3、A6为其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若≥一级指标分值,取一级指标分值上限。
8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A4+A5+A6+A7 +A8
单项分Ai
表6-18 客运车辆风险源评估方法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综合得分65分(含)以上或A1、A2、A4、A8中有3个及以上单项指标为满分者。
较大风险源(Ⅱ级)
综合得分55-65分或A1、A2、A4、A8中有2个单项指标为满分者。
一般风险源(Ⅲ级)
综合得分45-54分者。
较小风险源(Ⅳ级)
综合得分35-44分者。
(2) 普通货运车辆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19普通货运车辆风险源分级评估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车辆类型(A1)
25分
重型
25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登记办法》规定,载货汽车可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四个种类。具体车型参数是:车长大于等于6m,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载货汽车为重型载货汽车;车长大于等于6m;总质量大于等于4500kg且小于12000kg载货汽车为中型载货汽车;车长小于6m,总质量小于4500kg载货汽车为轻型载货汽车;车长小于等于3.5m,载质量小于等于750kg载货汽车为微型载货汽车。
中型
20分
轻型
10分
微型
5分
2
车辆技术
状况
(A2)
55分
一级
5-10分
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进行评定。
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每年一次,应根据距离上次等级评定时间按比例提高得分。例如:刚评定的三级车辆得分为40,到年底则应提高至55。
二级
20-30分
三级
40-55分
3
安全装置
(A3)
20分
车身反光标识
0-10分
缺失得10分,配备但黏贴不规范得5分,否则不得分。
应急灯
0-5分
未配置该类设备得分为5,已配置不得分。
车辆定位装置
0-5分
注:A3为其二级指标得分值之和。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
单项分Ai
表6-20 普通货运车辆风险源评估方法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综合得分80分及以上者。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70-79分。
一般风险(Ⅲ级)
综合得分50-69分者。
较小风险(Ⅳ级)
综合得分40-49分者。
(3) 危化品货运车辆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 分级评定指标
表6-21 危化品货运车辆风险源分级评估表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货物类型
(A1*)
65分
一、二、三类危化品
65分
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其它单一危化品
50分
罐式混装危化品
65分
厢式混装危化品
55分
2
车辆技术状况
(A2)
15分
一级
0-3分
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标准中规定的分级项要求来确定。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每年一次,应根据距离上次等级评定时间按比例提高得分。例如:刚评定的三级车辆得分为10,到年底则应提高至15。
二级
6-9分
三级
10-15分
3
线路运行特征
(A5)
20分
行驶线路经过人口、车辆较为密集的场所、设施、区域
15-20分
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② 评估标准
总分R=A1+A2+A3
单项分Ai
表6-22 危化品货运车辆风险源评估方法表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重大风险源(Ⅰ级)
综合得分70分及以上或A1为满分者。
较大风险(Ⅱ级)
综合得分69分及以下者。
8.1 水路交通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1) 内河航段风险源等级评定指标及评估标准
③ 分级评定指标
表6-23内河航段风险源分级评估标准
序号
一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名称
分值
评估说明
1
航道等级
(A1)
20分
一级(B1)
16-20分
根据航段的航道等级打分,参照《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二级(C1)
10-15分
三级(D1)
6-9分
其他等级(E1)
0-5分
2
通航限制条件
(A2)
10分
限制性航道(B2)
10分
根据航段通航限制条件打分。
单行航道(C2)
5分
3
滩险碍航情况
(A3)
42分
浅滩(B3)
0-14分
航段内每多一处浅滩,加7分。
急滩(C3)
0-14分
航段内每多一处急滩,加7分。
险滩(D3)
0-14分
航段内每多一处险滩,加7分。
4
过河建筑物
(A4)
12分
航段上是否有桥梁、过河缆线等水上过河建筑物以及管道、隧道、涵管等水下过河建筑物(B4)
0-12分
航段上每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