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异常心理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29483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异常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异常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异常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异常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各种异常心理现象或异常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异常的实质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对心理异常的实质,可从两个方面理解:1、异常的心理活动是大脑机能障碍的表现2、异常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歪曲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标准 1经验标准2医学标准3统计学标准4社会学标准5、症状检查标准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1)严重的心理异常 主要特点:重精神病症状,包括幻觉、思维障碍、妄想、情绪障碍以及意志行为

2、障碍等。社会适应能力丧失。 明显的人格改变 没有自知力 (2)轻度的心理异常主要特点:轻精神症状部分的社会适应不良部分的人格改变有自知力 (3)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 (4)心身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5)器质性精神障碍 (6)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7)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 三、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领域变态心理学是带有应用性质的基础学科。 同变态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还有普通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等。四、常用术语说明(一)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 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作为同义语使用。(二)心理障碍 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或人格较明显地偏离正常,以行为适应不良或违背社会规范或个人心理痛苦为主

3、要表现的一组情况。 (三)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和精神病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均属于医学概念,指按照某些医学(精神病学)诊断标准已经进入疾病状态的情况。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一、心理异常的生物基础 1遗传的影响 2大脑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3神经生化与内分泌因素 4其它生物因素 二、心理异常的心理因素 (一)紧张状态 (二)消极情绪 (三)动机冲突(心理矛盾) (四)挫折 (五)心理防御机制 三、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一)社会关系失调 (二)社会的复杂程度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体的详尽描述与分析。 二、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来考察两个变量

4、之间是否有联系及其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的研究。 三、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是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障碍的患病情况,来探索病因、拟定防治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的研究。 四、实验研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其他变量的伴随变化,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简介 一、原始社会 (一)用超自然力量解释精神失常发生的原因。(二)治疗方法1、祈求和驱邪。2、极端的手段:鞭打、饥饿、烧灼、投石击打和置于特制的笼子里快速旋转等。 二、古代中国和古希腊 (一)古代中国 1、从心身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2、治疗方法

5、主张对病人“辨证施治”、“养心调神”和“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二)古希腊 1、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 360)(1)对精神疾病发生原因的解释自然主义观点体液失衡思想(2)治疗观点和方法主张人道治疗提出“治病先知人”的主张。 2、柏拉图(前429前347)(1)主张人道治疗(2)家庭照料 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一)中世纪1、精神病病人是祸害,能够引起洪水、瘟疫和对人造成伤害。2、治疗方法拷打、折磨病人,不给病人东西吃,(二)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至17世纪)1、对精神病病人进行残酷“治疗” 2、15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收容精神错乱者的医院出现在西班牙。 四、18世纪至19世纪 (一)意大

6、利的Vincenzo Chiarugi(二)法国的JeanBaptiste Pussin和皮内尔 (三)美国的拉什(17451813) 五、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1对异常行为的实验研究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实验方法被运用于异常心理的研究。克雷培林:进行心理病理学研究。克雷培林因此成为实验心理病理学的奠基人。 2从生物学原因理论到医学模式德国精神病学家格莱辛格:生物学原因的理论。克雷培林:心理障碍的器官理论和心理障碍综合的分类系统。医学模式:(1)心理障碍由大脑的病变、遗传因素、有害物质的侵入、不良体质和全身性的疾病等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2)像躯体性疾病一样,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1905年:神

7、秘的综合征全身性麻痹生物学原因的发现,确立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3心因性理论的奠基 (1)麦斯莫尔(17331815)与催眠术麦斯莫尔:现代心因性理论的创始人,创造了催眠疗法。 (2)南希学派同巴黎学派的争论 南希学派代表人物:李保特(18231904)和伯恩海姆(18401919)。主要观点:夏克特(18251893)。主要观点:癔症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形式。巴黎学派代表人物:夏克特(18251893)。主要观点:癔症是由器官病变引起的。 (3)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开创作业 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简述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

8、。4、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5、简述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参考资料1沈渔村等. 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2李心天等. 医学心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3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4王登峰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 19935杨德森等. 基础精神医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第二章 心理障碍的症状学 第一节 认知过程障碍 一、感觉障碍(一)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以及躯体上的某些轻微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 这类症状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二)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症状严重时,对外界刺

9、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较多见于入睡前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或在某些意识障碍时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感觉消失较多见于癔症。 (三)感觉倒错感觉倒错是指对外界刺激可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这一症状多见于癔症。 (四)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且都是异样的感觉,往往难以表达。特点: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内感性不适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论颅脑创伤所致心理障碍。 二、知觉障碍 (一)错觉 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正常人也可以产生错觉,一般通过验证,能很快被

10、纠正和消除。 心理障碍患者的错觉按各种不同的感官,可分为错听、错视、错嗅、错味、错触及内感受性的错觉,临床上以错听和错视较为多见。 (二)幻觉 1幻觉的概念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2幻觉的种类(1)根据性质,幻觉分为:真性幻觉:产生于患者生活的客观空间,是通过感官感知的,幻觉形象鲜明,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假性幻觉:产生于患者主观脑内或体内,不通过感官而获得,感知的形象不鲜明生动。(2)按感觉器官分为:幻听:患者能听到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声音。有以下几种:A、否定性幻听:听到别人在议论、斥责和责骂自己,为此苦恼、愤怒和伤人。B、

11、肯定性幻听:听到别人赞扬和同情自己,从而独自微笑。C、中性幻听:基本上不影响行为。D、命令性幻听会使患者根据 “命令”拒食、毁物、他伤、自伤。E、思维鸣响(思维回响):幻听的内容是病人当时所想的事。例如,病人想喝水即出现“喝水!喝水!”的声音。F、机能性幻听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例如,病人听到外界某个真实存在的声音的同时,又出现与此无关的言语性幻听。当现实刺激作用中止后,幻觉也随之消失。引起机能性幻听的现实刺激的声音一般多是单调的声音。如钟声、流水声、刮风声、雨声,以及脚步声、鸟叫声、车轮滚动声等。案例64页。幻视A种类第一、稳定性幻觉:形象不活动

12、。第二、舞台样幻觉:像舞台和电影形象那样活动而多变。 B特点第一、幻视较常见的是客观现实中存在的形象;但有时,尤其在诸妄状态下,可见到一些凶恶恐怖的鬼怪、猛兽等。第二、病人对幻觉的态度也不同,有的病人好像只是一个旁观者,有的则是直接参与者。因而他们所表现的情感反应和行为举动也有所不同。第三、幻视多见于意识障碍时,但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如精神分裂症)也不罕见。第四、幻视常与其他感官的幻觉一起出现,但多数情况下幻视持续时间较短,对病人行为的影响也较幻听小。幻嗅:常常是闻到不偷快的气味,因此表现出掩鼻动作。幻味:尝到食品中的某种奇怪味道,因而拒食。幻触:感到刀刺、通电、麻木和虫爬感。内脏性幻觉:它固定

13、于某一脏器,感到扭转、断裂或穿孔。(3)其它幻觉运动性幻觉。这是关于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健、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如:一位病人虽确知自己睡在床上,但有一种像坐在轿子里被抬着走的颠簸的感觉。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例如:当病人听到关门的响声,便看到一个人的形象(幻视)。(三)感知综合障碍1、概念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能够正确感知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但对个别属性感知歪曲。2、常见的情况 (1)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出现改变。有视物变大症和视物变小症。(2)空间知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 (3)非真实感:病人感到

14、周围环境发生了改变有环境僵化不动、环境急速变化、事物变得模糊不清等情况。(4)体形障碍:病人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个别部分发生了变化。有感觉自己身体变轻、手臂变长、脸变丑等情况。 三、思维障碍 (一) 思维速度方面的障碍1、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联想加快,思维速度快。2、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速度的困难或联想抑制。(二) 思维量方面的障碍1、思维贫乏:思维内容减少,概念和词汇贫乏。2、病理性赘述:患者思维活动迂回曲折,做不必要的累赘的描述。(三)思维连贯性方面的障碍1、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主题及用意不易理解2、思维破裂: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

15、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3、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外界干扰,思维过程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4、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患者思维不受意愿支配,强制性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四)思维逻辑性方面的障碍 1、象征性思维:患者常常以一些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意义,不经患者自己解释,他人无法理解。 2、语词新作:病人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意义。 3、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4、诡辩性思维:病人运用一些空洞缺乏意义的词句,牵强附会,高谈阔论。 (五)思维言语障碍1、持续言语:病人单调地

16、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不同的问题总用第一次回答的话来回答。2、重复言语:病人常重复一句话的最末几个字或词。3、刻板言语:病人机械而刻板地重复某一无意义的词或句子。(4)模仿言语:病人模仿周围人的话。 (六)思维内容的障碍妄想 1、妄想的概念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错误的推理和判断。 2、妄想的种类(1)被害妄想概念患者坚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打击、陷害。种类根据内容和性质,被害妄想可划分为:第一、跟踪妄想:怀疑别人跟踪自己。第二、关系妄想:将环境中的无关事物和他人的一举一动都看作与自己有关。第三、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到电波和仪器的外力支配、控制和操纵。第四、嫉妒妄想:坚信配

17、偶对自己不忠实,对配偶进行跟踪、盯梢,暗中检查配偶的衣物和信件以寻觅证据。第五、内心被揭露(被洞悉感、读心症):患者认为内心所想的事虽未表达,却被人知悉,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隐私,都在纷纷议论自己。 第六、被窃妄想:病人认为自己所收藏的东西被人偷了第七、变兽妄想:病人确信自己变为某种动物,并有相应的行为异常。 (2)夸大妄想概念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势,有很多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后裔。种类第一、财富妄想:夸大自己的经济地位。第二、发明妄想:认为自己具有非凡的科研才能,醉心于发明创造。第三、血统妄想:说自己出身名门,有海外关系。第四、钟情妄想:坚信自己被异性钟爱,即使遭到对方拒绝

18、也毫不置疑,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仍纠缠对方。第五、权势妄想:患者自称救世主、将军、主席等。(3)自责妄想:常见于抑郁患者,过分贬低自己。(4)罪恶妄想: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5)疑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症。(6)虚无妄想:患者认为内脏腐烂、心跳停止或脑子空了。四、记忆障碍(一)遗忘症1、遗忘症的概念指记忆的完全丧失,患者遗忘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2、遗忘症的种类 (1)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2)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病发前某一阶段的事件。(3)进行性遗忘: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遗忘加重的现象。(4)心因性

19、遗忘:因某些创伤性体验引起的遗忘。3、遗忘症的形成原因(1)心理原因。(2)器质性原因。 (二)错构症患者对过去曾经历的事件在地点、情节和时间上发生错误回忆,张冠李戴,坚信不移。 (三)虚构症 1、概念以想象的、没有真实根据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缺陷。 (四)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1、似曾相识症:患者遇到新事物时,有一种似乎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2、旧事如新症:患者对甚为熟悉的事物感到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五)潜隐记忆(歪曲记忆)1、概念指病人对不同来源的记忆混淆,相互颠倒。 2、种类(1)转借他人事件是把别人经历过的事回忆成是他本人实际经历过的事。(2)自身事件混淆将自身用此种方式经历的事情说成是用

20、另一种方式经历的事情。 第二节 情感过程障碍 (一)欣快 指在病人患有器质性精神病等疾病时出现的快乐心情。(二)情绪高涨一种病理性的愉快心境.(三)情感爆发 一种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障碍。(四)病理性激情 一种突然发作、非常强烈和短暂的情感障碍(五)情感低落病人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仲,重者忧郁沮丧,悲观绝望。(六)情感淡漠情感活动减退,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七)情感脆弱 指在外界轻微刺激、甚至无明显外界因素影响下患者情绪容易波动。 (八)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体验和外界刺激的性质不协调。(九)焦 虑焦虑是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 (十)

21、恐 惧恐惧是个体面临危险时的情感体验。(十一)易激惹遇到轻微刺激而产生剧烈情感反应。 第三节 意识障碍 一、意识清晰度障碍 (一)嗜睡病人经常处于嗜睡的状态。 (二)意识混浊由完全清醒到昏迷过程中的轻度意识受损状态,多处于半睡状态。 (三)意识错乱伴发于急、慢性脑器质性疾病的意识受损状态,心理活动缓慢。(四)昏迷:一种意识丧失状态。 二、意识范围障碍 (一)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的缩小、狭窄,清晰度降低。 (二)走动性自动症病人在意识朦胧状态下,进行无目的的、没有意义的动作。两种情况: 1、梦游症(或睡行症) 夜间起床从事一系列连续活动,次日醒后对夜间的活动完全遗忘,每次发作都是重复同一活动。 2、

22、神游症 白天,在意识朦胧状态下无目的地在外面漫游或到外地旅行,事后完全遗忘或只有部分回忆。三、意识内容障碍 (一)谵妄状态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状态。 (二)梦样状态 患者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情况下体验的一种梦境体验。 四、自我意识障碍 (一)人格解体 对自我与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感觉,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意识不到自己躯体的存在。 (二)交替人格否认自己原来的个体,称自己是另外一个人,或者在不同时间表现为两种人。(三)双重人格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四)多重人格 出现两种以上的人格。 (五)人格转换 指病人否认原来

23、的自身,而自称是另一个人或者某种鬼或神。第四节 心理障碍的综合征 一、 综合征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内部联系或某种意义上的关联性若干症状组合。 二、常见的类型(一)幻觉一妄想综合征 以幻觉为主兼有妄想。 (二)精神自动症综合征 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多种精神病理现象。 (三)科萨柯夫综合征表现为近事遗忘和时间定向力障碍。 (四)紧张症性综合征出现情绪激昂、行为冲动、攻击行为和紧张症性木僵状态。(五)情感综合征表现为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 作业1、认知过程障碍有哪些?2、情感过程障碍有哪些?3、意识障碍有哪些? 4、心理障碍的综合征有哪些? 参考资料1、岳文浩,潘芳,张红静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

24、学出版社,20012、洪伟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3、沈渔cun等. 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4、李心天等. 医学心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5、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李雪荣等. 现代精神医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第三章 心理障碍的诊断学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一、采集病史 (一)病史内容 1基本情况 (1)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2)现在住址或通讯处。(3)来访日期、病史采集日期。(4)病史报告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及

25、与病人的关系。(5)医生对病史资料的估价:详细、完整、客观及可靠程度。 2主诉 (1)症状表现(2)起病缓急及病程。 3现病史 (1)起病原因或诱因 (2)起病急缓及早期症状。 (3)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 (4)发病后的一般情况 (5)若为复发病例,对既往的诊断、用药情况、住院次数、疗效等,应详细记载。 4 个人史 个人史一般系指从母亲妊娠期起,到发病前的整个生活经历。 5既往史 (1)病人的疾病史。(2)有无精神病史。(3)药物过敏史。 6家族史 (1)父母系三代中有精神障碍。(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二、精神状态检查 (一)精神检查的内容 1、合作病人的检查内容 (1)一般表现 意

26、识状态。 定向力。 接触情况。 日常生活。 自知力。 (2)认识活动情况。 (3)情感活动情况。 (4)意志活动情况。 2对不合作病人的精神检查 (1)观察外貌。 (2)倾听语言。 (3)分析表情。 (4)判断行为。 3对器质性心理障碍病人的精神检查 对该种病人,除一般的精神检查外,还应重点作以下检查: (1)意识状态。 (2)记忆力。 (3)智能。 (4)人格变化。 (二)精神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检查前应有准备。 3谈话方式灵活。常用的是交谈法和询问法两种。 4注意倾听,善于观察。5检查时做好记录。三、体格检检查、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 (1)体格检检查:胸部X射线透

27、视、肝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生物化学等检查等。(2)大脑的结构及功能检查:脑电图、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等。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及异常代谢产物的测定、心理测验。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的分析 (一)发病基础 1、年龄和性别基础。2、职业和生活环境基础。3、心理基础。4、生理基础。5、病史基础。 (二)起病(1)急性:不超过两周。(2)亚急性:两周以上到三个月。(3)慢性:三个月以上。(三)病程(1)发作性。(2)周期性。(3)间歇性。(4)进行性。 (四)病因 (1)躯体因素。(2)遗传因素。(

28、3)心理因素。(4)原因不明。 (五)临床表现 (1)主要精神症状。(2)各症状的相互关系。(3)症状的变化和发展。 (六)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 1、医学手段检查。 2、心理手段检查。 二、诊断步骤和要求 (一)确定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依据:病史资料、详尽的精神检查、体格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二)等级诊断 1、是否为器质性心理障碍。2、有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心理问题。3、考虑功能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障碍、情感性障碍)4、再考虑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和人格障碍。(三)确定精神症状,找出占优势的综合征,进行症状学诊断。(四)根据症状学特点结合发病因素、起病形式、病程发展以及参

29、考人格特点而进行疾病学诊断。(五)提出治疗和处理方案(六)作出预后估计。三、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国际疾病分类(ICD-10)。(二)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001)。 作业题1、心理障碍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有哪些?2、临床资料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3、心理障碍诊断的步骤和要求有哪些?4、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有哪些?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ZR),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

3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张伯源, 任保崇. 残疾人心理及其诊断与训练.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4吕静. 儿童行为矫正手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5汪向东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 1993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第一节 概 述 一、内涵界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的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 二、本病的研究历史 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曾将本病的不同症状分别看成独立的疾病。法国的Morel(1857):早发性痴呆。德国Hecker( 1871):青春痴呆。德国的Kahlbaum(1874):紧张症。德国的克雷丕林(1

31、896):合并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20世纪瑞士的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遗传因素的作用(一)家系调查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病人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二)孪生子研究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是双卵孪生的46倍。(三)寄养子研究父母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寄养子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高。 (四)基因研究(1)1988年,Bassett:染色体易位导致的第5号染色体的部分三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 最初的研究: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一导致精神分裂症的显性基因。 其后,至少有5个正式的报道否定了这一发现。 目前多数作者认为

32、寻找控制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某一特定基因几乎不太可能。 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二、神经生化病理研究 (一)多巴胺(DA)功能亢进 中枢神经递质,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和或阻抑神经冲动传导的作用,主要参与情绪和思维活动。多巴胺的含量增高,引起急性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 (二)谷氨酸化合物及其代谢酶变化 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的主要兴奋性递质,是皮层外投射神经元和内投射神经元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某些局部有谷氨酸化合物及其代谢酶通路的神经生化病理。 (三)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出现不平衡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层下DA功能系统和谷氨酸功能系统的

33、不平衡所致。 三、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 1母孕期的病毒感染。 2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围产期:我国通常采用的范围是母亲怀孕满七个月开始算起,一直到新生儿出生后一周。 3社会心理因素。 四、大脑病理和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 CT和MRI检查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与年龄相当的正常人对照,有明显的脑结构变化。病人有侧脑室扩大。MRI研究认为,脑皮层、额部和小脑结构较小。 第三节 临床症状 一、精神症状 (一)思维障碍思维的特征性障碍: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1、思维松弛:意识清楚下,语句、概念、上下文无意义上的联系,没有中心思想。病人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与病人接触困难2、破裂性思维:严重

34、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3、逻辑倒错性思维:逻辑推理荒谬离奇。同时,伴有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强制思维: 语词新作、思维中断等。 (二)情感障碍 1、情感淡漠:友情、亲情淡漠。2、情感反应障碍:对细小事件产生爆发性情感。 3、情感倒错:流着眼泪唱愉快的歌曲,笑着叙述痛苦和不幸。 (三)意志行为障碍 1、活动减退: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不上班,严重时终日卧床或呆坐,不理发、不梳头。 2、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肥皂、昆虫、草木、喝脏水等。3、意向倒错:伤害自己的身体。 4、内向性:行为孤僻离群,沉醉在自己的病态体验中,自乐自笑,周围人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还有矛盾意向、违拗、蜡样屈曲

35、、模仿言语、模仿动作、冲动行为。 (四)其他常见症状 1、幻觉 (1)幻听听到别人评论病人。重复病人的思想:病人想什么,幻听就重复什么。病人行为常受幻听支配:与声音对话,发怒、大笑、喃喃自语,侧耳倾听、自言自语、作窃窃私语状。假性幻听:病人听见脑子里有声音在对话。(2)幻视幻视的形象逼真,颜色、大小 形状清晰可见。幻视的形象也可在脑内出现,病人说是用“内眼”看见的, 2、人格解体(1)精神人格解体:感到精神活动不存在或不属于自己;(2)躯体人格解体:躯体某部分不存在或不属于自己的身体;(3)现实人格解体:对环境缺乏真实感。 3妄想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影响妄想最常见。4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病

36、人缄默、不动、违拗,或呈被动性服从,并伴有肌张力增高。病人的姿势:(1)卧在床上,头与枕头间可隔一段距离;(2)日夜不动地闭目站立;(3)蜡样屈曲;(4)病人的任何部位可随意摆布并保持在固定位置。(5)有冲动行为。 二、躯体和神经系统症状 (一)神经系统检查:1、个别神经系统体征,通常不稳定,都不具有特征性。2、血液和脑脊液一般正常。 (二)紧张性木僵病人的神经系统体征1、肌张力增高,健反射亢进,极少数病人尚可出现病理反射或阵挛现象。2、感觉方面:痛感减低,瞳孔反射迟钝,对疼痛刺激引起的瞳孔散大反应减弱或消失。3、植物神经方面: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如脉搏缓慢,瞳孔扩大及出汗,有时可见唾液分泌及

37、皮脂腺分泌增多。4、血管运动方面:四肢发绀(ga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皮肤发凉、局部水肿等。 (三)医学仪器检查大脑造影图、CT、MAR:部分病人有脑室扩大、额叶变小。 脑电图:大多数是正常范围。 三、早期症状 (一)慢性 病程进展缓慢,一般很难确切估计起病的时间。主要表现:1、对人冷淡、疏远,敌意;2、寡言少语,独自呆坐,无目的漫游,生活懒散,不遵守纪律,对劝告不加理睬。3、性格反常,无故发脾气,不能自制,敏感多疑;4、沉酒于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自语、自笑;5、无端恐惧。6、工作缺乏热情,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7、出现强迫状态:怕脏,。怕得病,怕说错话,可持续数周到数年。 (二)亚急性 1、

38、从可疑的症状出现到明显的精神异常约经过两周到三个月。2、情感障碍表现:抑郁、忧愁、容易发生强迫性症状或疑病观念。(三)急性1、有明显精神刺激。2、躯体感染、中毒或分娩等因素影响。3、起病较急,有意识障碍。 四、类型 (一)单纯型特点(1)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2)情感逐渐淡漠,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3)幻觉和妄想不明显。(4)早期常不被注意,数年后病情较严重时才被发现。(5)治疗效果较差。 某男,27岁,孤独懒散,与人长期格格不入,流浪街头数年。患者母亲因精神病自杀死亡。患者开始工作时好计较,与人争吵,曾搬迁数次,到处找领导要房子和工资,不上班,将自已的东西拍卖,逐渐发展到

39、流浪街头,睡门洞,到餐馆讨饭吃,时常叫喊母亲的名字。自小成绩好,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性格喜静,独居,不愿结识他人,母亲去世后性情更加孤僻,不顺心时怒气大,浑身发抖。曾参军,因“精神不正常”住院8个月。检查时患者否认有病,写感想时内容重复,繁简失当,不时引证哲学词汇,离题发挥。患者平时对人冷淡,不谈笑,独来独往。经10余年随访,患者仍衣饰不整,在街头闲逛,吃别人的剩饭菜。该病例有多年病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乞讨流浪为生,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联想松弛,生活不能自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2青春型特点(1)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入非非,思维零乱,甚至破裂。(

40、3)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4)表情做作,好扮弄鬼脸。(5)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兴奋冲动。(6)病人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7)意向倒错:吃脏东西、吃痰、吃大小便等。幻(8)发病早期常被误认为是思想不开朗或思想问题。(9)病程发展较快,可自发缓解,但易复发。某男,17岁,初三学生,急起行为反常5天。半月前因操练游行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话多,唱歌、唱戏,四处游荡,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上课时突然拍桌踢椅,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哥哥是开飞机的,所以我发火”;吃饭时将碗中的鱼头往外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到鱼头就想到别人骂我油头滑脑,心里不高兴”。患者自知力丧失。

41、后送精神病院治疗,显著好转出院,但在就业时因精神病史遇到困难,常常埋怨父母,并殴打亲人,又数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效果下降。患者病情迁延,贪馋、话多、骂人毁物、夜间外出闲逛,对女性极不礼貌,婿皮笑脸,当众做怪相,毫无羞耻之心。最后患者思维日趋贫乏,讲话支离破碎,情感淡漠,意志衰退,终因肺部感染死亡。此例患者以破裂性思维、幼稚行为和明显人格改变为主要症状,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3紧张型。(1)起病于青年或中年,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2)有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种情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以紧张性木僵多见。 紧张性木僵A运动性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姿势固定;重者终日卧床,

42、不食不动,缄默不语,对言语、冷热、疼痛等无感觉,唾液顺口角流下。B肌张力增高,蜡样屈曲、被动性服从、违拗、模仿动作和言语、幻觉、妄想。C有感知和回忆。D持续数周、数月、数年、十几年。 紧张性兴奋。A突发性运动兴奋:行为冲动,言语单调刻板。B持续数日、数周,后转入木僵状态。C可自发缓解,疗效好。某女,19岁,突发失眠、不语、不食、发呆和低热1月。患者自小性格温顺,内向少语。曾因“散发性脑炎”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因精神病症状住院,患者意识不清,呆滞,自语,多问少答,在室中站立,拒食。按脑炎治疗,痊愈出院。且月停药后,性格突然变化,稍不如意就撒娇哭脸,有时半晚站在房中发呆,不吃,少动,月经也不会料理。患者自言自语,说耳边有人对她讲:“你得过神经病”,有时傻笑,有时半夜起床说外面有人叫她。后来又住进精神病院,理解和判断力差,有情感倒错现象,笑容满面地告诉别人自己罪恶累累,有人在背后作弄她。经5次电休克治疗,症状突然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