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24962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68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主题分析】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洗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2. 学习朗读技能,提高朗读水平。3. 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4. 在具体语境中掌握重点字词。5. 品味诗文的优美语言,结合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文的意境美。6.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

2、、欣赏精彩句段的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7. 拓展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郁的阅读兴趣。【重点难点】1. 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2. 研讨精彩段落,品味作品的真味。3. 背诵优美诗句的段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的特点。【教学指导】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2.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课时安排】春 2课时济南的冬天 2课时雨的四季 1课时古代诗歌四首 2课时 1 春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2.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重点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的表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的人喜爱绿树成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有的人喜爱稻浪泛金、硕果累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金秋;还有的人喜爱粉妆玉砌、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寒冬。但我相信,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会最爱那个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朱自清的春。【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 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江苏扬州人,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

4、战士。1923年发表了长诗毁灭。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文体知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它表现主题的常用形式。 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的美通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就显而易见了: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阅读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新课讲授】整体感知1.学生自

5、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朗润(lng ) 钻出(zun) 嫩绿(nn ) 眨眼(zh) 酝酿(yn ning ) 窠巢(cho ) 宛转(wn) 蓑衣(su) 稀疏(sh) 抖擞(du su )2.朗读课文,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针对朗读的情形,做简短点评。本文是一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和春天临近时的欣喜之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活泼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逐渐高昂、有

6、力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会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之中。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本文语言的形式特点,选请小组代表陈述。教师总结: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4.感知课文思路流向,理清层次。(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明确:课文第2至7段。其中第2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五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和迎春图(第

7、7段),可称为“春之五图”。(2)请同学们轻声朗诵第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两个“了”动态助词在语气上柔和亲切的感觉,思考它和文章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明确:叠用“盼望着”是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教师适机补充拟人手法的常识: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写盼春,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基调,创设诗一样的氛围,是绘春的依托。(3)朗读第8至10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明确:三个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

8、的,强调春天的“新”“美”“力”。(适机补充比喻的有关常识。)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颂春,着墨于意。小结:文章以盼春落笔,中间以绘春续笔,结尾以颂春收笔,这是本文的思路。【品析语言】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明确:体现盼春心切。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明确: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中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柔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两句都

9、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明确: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的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明确: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天地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5.“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应该怎样理解?明确:这句话表明春天给人们希望与活力,使人们精神焕发,更辛勤地去工作。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

10、天”?明确:第一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说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侧重表现了春天的“新”和无穷的创造力;第二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说它“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侧重于表现春天的美丽,赞美春天的生动活泼;第三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说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侧重于表现春天的健壮有力。三个句子按照春的发展过程安排顺序,分别表现了春的“新”“美”“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课堂小结】 通过诵读的方式,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特点,并对重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进行赏析。【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2.朗读课文第3至7段。春颂春绘

11、春春之五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盼春【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请学生闭上眼睛,心里想着春天,结合自己对春天的亲身感受,口头描绘一下跃入脑海的第一幅春的景象。(结合学生的体会)第一幅跃入脑海的春景一定是你最喜欢的。那么朱自清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呢?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春景图?教学过程【新课讲授】问题探究1学习“春花图”。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作者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 (3)体会写“树上”部分的语言和描写角度。讨论: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些句子

1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情景,把“争”字表现得非常形象,把树写活了,不写这些句子,就显得平淡、呆板,缺少生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4)体会写“花下”部分的语言及表现手法。讨论: “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

13、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5)体会写“遍地”部分的语言。讨论: “遍地”和“杂样儿”是从什么角度写野花的?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

14、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便把野花写活了。 (6)学生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这一段。教师指导学生按层次,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背诵。 2学习“春风图”。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轻声跟读。 (2)理清作者写春风的层次。讨论: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四个角度来写春风。 (3)体会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语言。讨论: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写春

15、风的柔和。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温暖和柔情。总的是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暖。 (4) 研读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部分。讨论: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什么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5)根据本段内容,学生自己分析: 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

16、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鸟儿的歌声传达了什么?“呼朋引伴”好在哪里? 明确:鸟儿的歌声传达出鸟儿对春天的欢悦之情。“呼朋引伴”一词很有表现力,似乎鸟儿也要将这种喜悦之情通过歌声与世间的一切事物分享。总的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音响。 (6)教师指导学生按层次、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背诵这一段。 3学习“春雨图”。 (1)指名选学生朗读这一段。启发学生联系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想象春雨的情状。 (2)研读直接状写春雨的部分,体会语言。讨论: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

17、: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含蓄地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3) 研读写雨中自然景物的文字。讨论: 这一段是写春雨的,为什么要写“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这句是间接写春雨。通过写雨中的树叶、小草,抓住“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等特点,突出植物经过春雨的滋润清新而闪亮的景象。(4)研读写雨中的人的文字

18、,讨论: 为什么要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而不把这一句放到最后去说? 明确:一是要先说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气氛,这种气氛一直贯到末句;二是“黄晕”也是颜色,与上文的“绿”“青”正相接连。 “黄晕”和雨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里所见的灯光是隔着雨幕所见的光,没有写蒙蒙细雨,但雨已隐含其中了。 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5)指导背诵,方法同“春花图”“春雨图”。教师领背,学生轻声跟背。 4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明确: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

19、的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5.学习“迎春图”。 (1)学生轻声齐读这一段,体会感情。 (2)体会语言。讨论: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 “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是什么意思?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

20、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3)指导背诵,学生齐背本段。 (4)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堂小结】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完成相关练习。2.背诵全文。3.预习第2课。【板书设计】衬托迎春层层铺垫绘春春草图由物到人正面、侧面相结合

21、春花图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多感官描写春雨图由物到人、由近及远动静结合2 济南的冬天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教学目标】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

22、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

23、教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去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戏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相关知识】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

24、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新课讲授】(一) 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投影:(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济南(j)镶(xing) 水藻(zo) 贮蓄(zh)发髻(j)澄清(chng)着落(zhu) 看护(kn)(2)释义。响晴:晴朗无云。设若:假若、假如、如果。秀气:清秀小巧,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贮蓄:储存,积蓄。澄清:(水)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2.讨论,感知全文。(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

25、地?”明确: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将之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净的。阳光朗照温晴薄雪覆盖秀气城外远山淡雅冬天的山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澄清(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明确:(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将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景。(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第三部分(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4)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

26、天是“暖和舒适”的?请讲述理由。明确:济南三面环山。像是“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二)课文分析1分析第1段。(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特点?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2)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

27、“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3)本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2.分析第2段。(1)朗读本段,想想文章是怎样转入写济南的冬天的山和水的?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8、转到写冬天的山和水。(2) 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老城”?有什么好处?明确:拟人。用“睡”“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3.分析第3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们的感受及遐想,来表现济南的可爱。(2)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3)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两方面。小山:用“围”“小摇篮”“保暖”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

29、。4分析第4段。(1)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2)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明确:空间顺序,层次分明。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 (像日本看护妇)比喻山尖:全白 (镶银边)山坡:白雪黄草 (穿花衣)拟人山腰:露粉色 (害羞)拟人(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明确: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

30、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4)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有什么好处?明确: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树尖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用“花衣”比喻雪和草呈现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2.画出你认为

31、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前4段进行了细读赏析,既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也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并且从写作特色等角度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新课讲授】(一)课文分析1.分析第5段。(1)本段主要写什么?明确:雪后济南的城外的景象。(2)本段为什么用两个“卧”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唯有“卧”字才能把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及矮屋房顶上的薄雪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两个“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好像一个小摇篮里”,“一个老城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这样使全

32、文一致,有一种和谐之美。(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明确:素淡雅致。2.分析最后一段。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清澈通透的特点。【品析赏鉴】1.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 明确:(l)用比喻、拟人:第3段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第4段“害了羞”的情态,“粉色”的容颜等写出了雪后山景的美丽,进一步点出薄雪覆盖下小山的“妙”。(2)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以及人们的“幻

33、想”,表现了济南人对“慈善”的冬天的喜爱及对小山的特殊情感。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较阅读】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两篇散文都通过

34、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课堂小结】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等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

35、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积累拓展”。2. 完成相关练习。3. 预习第3课。【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阳光朗照温晴薄雪覆盖秀气城外远山淡雅冬天的山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澄清冬天的温晴真得算个宝地(对比)分写总写: 3* 雨的四季教学导航

36、【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2页【教学目标】1.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2.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3.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重点难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能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

37、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作者简介】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著有诗集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曾被一代大学生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段落大意。要求分段正确,段意要概括、准确,句子通顺,无错字。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喜雨。第二部分(第25段):绘雨。 第三部分(第67段):赞雨。(二)问题探究1.分析四季的

38、雨各有什么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组更快更准确!)明确: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沉静、端庄冬雨:平静、自然2.春、夏、秋、冬这四幅雨图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以从修辞运用、语言表达、感情意境等任一方面畅所欲言】明确:示例一:我最喜欢春雨图。“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珠写活了,人格化了。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写得形象生动。示例二:我最喜欢春雨图。“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

39、沙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幅图加以赏析描述,教师点评。)3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尾呼应。结尾的“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再次强调了雨“美”和自己对雨的喜爱,表达对雨的渴望和爱恋之情。4辨析“雨的四季”和“四季的雨”有何不同。明确:“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把“雨”人格化,充满情趣

40、和意境。【课堂小结】多美的文字啊!在作者笔下没有五官的树生机盎然,没有情感的花意态娇羞,没有声音的小草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气四溢芳香。这种美源于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四季。它们被作者饱含温情乃至热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来之笔点染了四季,一支升花之笔写活了万物。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同样也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预习第4课。【板书设计】赞雨绘雨春雨图美丽、娇媚夏雨图热烈、粗犷秋雨图端庄、沉静冬雨图平静、赞美喜雨由衷喜爱热情赞美雨的四季 4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1416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

41、诵四首诗。2.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观沧海【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

42、(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并以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写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年),曹

43、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文体知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新课讲授】(一) 整体感知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碣石(ji) 澹(dn) 竦峙(sng zh) 萧瑟(s)2.节奏。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释义。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

44、,表目的连词。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幸甚至哉: 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二)问题探究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具体分析。明确: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接下来的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诗人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

45、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明确: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与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5.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明确: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