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革命余胜泉 智能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革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余胜泉: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有机会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国去年颁布了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其中有一段话,其中有一章是专门阐述了这个话: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是我们国家未来教育10年的发展的蓝图。他给信息技术有一个明确的阐述,技术信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这个文字说明了今后一阶段我国一个重大的工作,因为这个是第一次在国家文献里面阐述信息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以前都是专家学者谈这个问题,现在国家第一次出现了这个提法,这个是突破性的一个进展,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很多专家说技术对于教育来说只不过
2、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工具,技术是工具,怎么可能对教育产生革命的影响,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解读的主题,我们如何来理解技术对教育有革命的影响。我们现在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化的教学装备、仪器等等都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技术的发展趋势性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表现形态越来越人性化,技术消失在我们无意识的体验中。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多的跟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他同奢侈品一样变成了生活的必备品。像在座的各位,如果哪一天你没有带手机,你会觉得很不舒服,你有这个感觉的时候,说明这个手机成为你生活当中一部分,实际上我们生活
3、在一个被技术所改造的社会,随着基础的价值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这个作为学习工具,将不是梦想,将成为梦想。这个是广州一些实验学校一些课堂(PPT图例)人手一台电脑将不再是梦想。当技术的价格越来越低,技术越来越多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基础不是单纯的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一种,技术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我们说到的技术的时代,我们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我们人类的社会方式,驾驭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当基本认知方式都发生改变的时候,教育的机构大厦必然发生变成,为什么人的认知发生改变,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4、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面什么都在涨,除了工资,尤其是信息快速的膨胀,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只有10万太,膨胀了5倍。现在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相当于一个18世纪的人一辈子的信息量,现在互联网上每天产生很多的不重复的信息量,这信息量相当于人类文字有记载以来5000年的信息量。在大学毕业之后,专业不对口是正常的,专业对口反而不正常,未来的速度会变化翻一番,我们的信息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多,信息和知识以无限的速度在膨胀,每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如何以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学习能力,有限的承受空间来应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如果组织一次院士座谈会,我估计每一个院士都说他写出来的东西最重要,但是我们能够学
5、到院士的1/100都不错了,全部都学会根本都不可能。信息和知识正在快速的膨胀,但是每一个人的学习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应对越来越大的复杂性,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知识空间?再看我们生生存的环境。我接触过的人,我到过的地方,我处理事情的复杂程度,我处理事情的信息容量,可能比爸爸妈妈一辈子的信息容量还要大。我们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现在信息的容量越来越大,我们现在社会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才能应对这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我们如何应对社会越来越大的复杂度,应对社会越来越快的节奏?在这个情况下,现代人基本的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现代人应对复杂性的方式正在改变。以前我们说学习,学习就是把外部世界的
6、知识,通过老师的讲授迁移到学生的大脑里面,但是现在的科学技术的知识和信息正在快速的膨胀,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信息迁移到学生的脑子里面吗?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就要依赖于人和电脑的协同了。在信息时代,我们适应信息时代的复杂性,信息时代基本的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这个是信息时代人适应复杂性的基本思维方式,什么是分布认知?很简单,你算一个题:心算的时候比较费劲,但是如果你拿纸算的时候一样费劲,心算的过程认知是发生在你的大脑里面,用纸算是一部分认知发生在大脑里面,这就是分布式认知。认知的本性是分布式的,这还涉及人和人之间,我们现在人的认知方式,在信息时代的认知方式,已经变成了人和智能设备的协
7、同思考的协同思维,使得人能够处理越来越大的复杂性问题,能够应对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进入技术时代后,我们人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影响。麦克卢汉说媒体是身体的延伸,人类塑造了媒体,媒体也塑造着人类,实际上当技术无处不在、当技术成为环境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作为认知会改变人的基本方式,会使得人变成一个内脑和外脑联合运用的方式,它改变了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使得人变成了人机合一的思维方式。中科院有一位院士写了一本书,他认为在信息时代,人机结合的思维将会取代我们个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可以提高人的思维效果,增强人的认知能力。比如说我们造80年的高楼,建筑系的毕业生,拿着书一两个礼
8、拜就算的一清二楚,这就是学会了人跟电脑的结合,它会产生智慧,远朝于单个个体。人在技术化的时代,人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深远的改变,如果你不能学会人和电脑的协同思维,因为我们现在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复杂性,远超以前,我们现在应对社会复杂性的基本符合方式,就是人和电脑结合的分布思维方式。按照心理学智商的理论,人的智商处于正常的范围值内的时候,假设你想提高孩子的智商,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就是上补习班也不可能把智商提上去,你想改变基本的思维结构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的智商比如说100,你给他一个智商等于60的电脑,你的孩子就很容易处理智商是140才能够处理的复杂的事情,所以人机结合使得人现在的人更
9、加的聪明,现在的高级白领,或者是高级公务员,或者是大学的教授,离开了电脑基本上就是一个低能儿,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人和电脑协调很重要。人跟电脑的协同是现代人面对复杂性基本的认知方式,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的时候,无论是教学体系、思想、方法都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认知,人机结合是现在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如果这个发生了改变,我们也会发生改变。我们现在的人是一人机合一的,人加上信息、加上智能装备,加上电脑才会变成认知,现在人的认知方式是人机合一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性,因为技术时代的到来。当人的基本认知方式都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必然
10、会发生革命性的影响,另外现代技术深入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人类在利用技术的同时,也使人类产生深深的依赖,这个依赖过程当中,人本身变得能力不足,技术是人靠自身使用才能发挥功能的。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实际很简单,当一个新技术出来的时候,人的习惯性的思维就是用技术来完成我们的流程,这个很重要,但是这个是一个过程,如果你停留这个过程的话,比如说PPT,PPT是骗骗他,原来落实在课堂上面讲课,同学在下面听,能记住一点点,现在是PPT,在眼前一晃就过去了,课堂的密度增加了,但是学生的思维简化了,落实从人,从一个教师变成了一个课件放映者,因为我们是把技术看成一个完成技术的工具,你就会被技术掌握,最后成为
11、技术的奴隶。如何才能超越技术呢?按照著名的伊利的观点,解决人的价值观与技术之间的方式并不是躲避技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技术是人和精神的融合,技术绝不是用技术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技术的革新必然要对教学思想、体系方法都发生意义深远的革新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全面的发展,从超越和哲学的角度来看,技术对于教育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工具,这样认为会严重制约技术对教育应用的深入,这个是从哲学这一块,技术和过去10年做了什么,走完以后未来10年的发展,基本上是要推动技术环节的教育培训,这就是为什么说我国提出技术与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这就是意义。另外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讲,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
12、时代,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需要有新的不同的能力来支持,如果大家找工作,立马就知道我们现在社会的基本情况。我这里有些案例(PPT图例):这个是大学毕业生,学生成绩很好,但是不会跟人交流,后来没有办法就回家帮助父亲卖糖葫芦。这个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但是不善于交通和交流,会被社会边缘化。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芙蓉姐姐,按照传统的社会观点就是一个邻家小妹,没有特别的才华,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现在善于炒作,善于表达自己,全国人民都知道她。这是个当年汶川大地震范跑跑,这个也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他很聪明,知识没有问题,但是光有知识,没有基本做人的道理。可能你的懦弱就是真实的表现。这个是上海
13、的刺母案,要钱没有,就拿钱刺母亲。像范例中的这些人光有基本的知识,没有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求学习基本学科的知识,学了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实践的能力、动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要有适应这个时代要求人的基本知识。这些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美国有一个21世纪委员会,提出,在21世纪时代里面,我们不仅有基础的能力,还要有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21世纪培养人的思考,要解决复杂的、多学科的开放性的问题的能力,创造新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利用知识,信息和机会能力等等这都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基本的能力,不仅是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还要给他做人的道理等等,能够利用媒介有效的表达
14、自己,能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的问题,还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导向,积极乐观,要培养学生的效率和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基本的能力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还拿传统的方式来培养,就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了。美国另外一个组织提出生活在21世纪的人,除了基本的学科知识,要有有效的沟通、创新能力、等等,都是21世纪所具备的基本的能力。说到实在的话,要求我们技术要全面的推动与教育,推动技术与教育的革命性,再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快技术教育的力度,我们在复杂性和质量上面,教育系统或者是国家实现质的飞跃时候之后,人们在有新技术的追求,必须要解决所有的教育,而且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是极其危险
15、的。相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相对于我们的银行的业绩,各个行业,我们很多人很多领导,都说教育是哲学、是艺术,跟技术没有关系,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对的,教育不仅仅有哲学的思想、教育艺术的理念,也有环境和社会沟通等自然因素,如果总是强调教学技术、哲学,这个将使得我们的教育排斥有效的新方法。相对于整个社会层面,我们整个教育是大大落后于时代;教育相对于各个行业,我们是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银行没有电脑就不能上班,但是学校没有电脑还照样上课。所以说教育工作者要变革,要紧紧抱住这个两个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是严重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未来的人才,以落后的思想来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
16、这个可能吗?这个不是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70年代以前的人是信息时代的引领,80、90、00后是信息时代的人,这两种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技能学习方面,早学的人、晚学的人都是一样的内容,但是思维的方式不是。古代的人写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个是一个古代人写的,但是大家想想我们现代人谁还会有这么刻骨铭心的相思呢?离开了一段时间想了就打一个电话,实在不行就坐飞机过去了,古代的人没有相见的便利,但是有相思的思想。技术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的养成,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决定未来的发展,能否机遇,能否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领导都说,小孩
17、子从小就接触电脑,接触黄色的东西等等,所以总是说不准用电脑,不准带手机,不准这样,越是青春期的孩子你越不准,他越要,你怎么防都防不住,学生迟早是要接触的,如果你的小孩拿了电脑没有别的兴趣,就是玩游戏,那就不行了,这个不是防能防的住的,应该疏导,应该教他用电脑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他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有正确的引导才让学生有成就感,我也曾经玩游戏,但是为什么我不沉迷,因为我有正当的社会职业,实际上社会的正面要疏导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用用电脑做一些能够得到家长和落实肯定的事,这才是根本的措施和办法。所以我们说要适应这个技术来发展。曾经有老师讲课,他做了一个总结,他说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
18、,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的学生,实际上未来是怎么样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的十分的清楚,但是我们要努力前行。我国的信息化到现在差不多17年了,我们正在做未来10年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基本的定位就是已经进入到了筛选,从解决单个活动利用到流程再造的问题,教育信息化10年前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多么神秘,多少好,但是走过了10年信息化进入到了深水区,没有人看得懂了,是一个寂寞的时代,在这个寂寞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有所创新,我们10年前做了那么多,不能再提,我们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要创新,要促进系统和系连接,系统与的连接,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从关注教育基
19、础信息化的发展,到关注教育与学生的信息化的发展,从建王网建库建队建设导向向应用与文化导向,从段住短期的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要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例,推向整体规模的影响。要从独立性转为基层大宗型,要从单一的转变为综合化的,促进系统下教育教学的流程,未来10年信息教育一定是教育革新时代,下一个时代更的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关键性因素,解决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你们提的教育的公平性的问题,减负的问题,教育管理决策的问题,要围绕国家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所提出了两个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进入人力强国战略,下一阶段怎么发展,应该率先做出表率。对教育做了一个蓝图,人包括教师、家长,电脑屏幕,然后专业支持可靠性,信息管理,等等强调人和电脑,形成一个信息生态,人和环境的信息生态,我们包括实体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我们既使走过了技术媒体,下一个发展的方向,形成一种信息生态,推动国歌教育信息化深层次的发展,技术要融合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凡在学习的空间,交流协作的空间,知识建构的空间,未来的10年技术要融合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落成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做的交流,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