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113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70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JJF 1482-2014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4 8 22 0 1 4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P r o g r a mo fP a t t e r nE v a l u a t i o no fO p a c i m e t e r s 2 0 1 4-0 8-2 5发布2 0 1 4-1 1-2 5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P r o g r a mo fP a t t e r nE v a l u a t i o no fO p a c i m e t e r sJ J F1 4 8 22 0 1 4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

2、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中国计量协会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4 8 22 0 1 4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戴映云(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罗新元(中国计量协会)何桂华(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人:许兰国(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鲍国华(中国计量协会)吴 勇(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 焜(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J J F1 4 8 22 0 1 4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1)3.1 透射比(1)3.2 吸收比N(1

3、)3.3 光通道有效长度L(1)3.4 光吸收系数k(2)3.5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LS(2)3.6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的吸收比NS(2)3.7 光吸收系数不一致性(2)3.8 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2)4 概述(2)5 法制管理要求(3)5.1 计量单位(3)5.2 标志(3)6 计量要求(3)6.1 吸收比N(3)6.2 光吸收系数k(4)6.3 光通道有效长度L(4)6.4 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4)6.5 烟气温度示值误差(4)6.6 油温示值误差(4)6.7 转速示值误差(4)7 通用技术要求(4)7.1 外观及结构(4)7.2 功能性要求(4)7.3 环境适应性(4)7.4 稳定性(5

4、)8 型式评价项目表(5)9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7)9.1 技术资料(7)9.2 试验样机数量(7)1 0 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7)J J F1 4 8 22 0 1 41 0.1 计量要求(7)1 0.2 通用技术要求(1 3)1 1 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2 0)1 2 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2 2)1 2.1 对所有样机(2 2)1 2.2 对于单一产品(2 2)1 2.3 对系列产品(2 2)附录A 标准中性滤光片透射比值(2 3)附录B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记录格式(2 4)J J F1 4 8 22 0 1 4

5、引 言 本大纲适用于对透射式烟度计进行的型式评价工作,给出的是评价透射式烟度计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基本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本大纲依据J J F1 0 1 52 0 1 4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和J J F1 0 1 62 0 1 4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编写。本大纲的技术内容主要参考了J J G9 7 62 0 1 0 透射式烟度计,部分参考了I S O1 1 6 1 4:1 9 9 9(E)测量往复压燃式发动机排放烟气不透光度和光吸收系数的仪器。本大纲为首次制定。J J F1 4 8 22 0 1 4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1 范围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分类编码为4 6 4 8

6、1 0 0 0的分流式透射式烟度计(以下简称烟度计)的型式评价。分流式又称取样式。相对应的还有全流式烟度计。又称不透光度仪、不透光度计、不透光烟度计、透光式烟度计等。又称不透光度。2 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J J G9 7 62 0 1 0 透射式烟度计G B/T1 1 6 0 62 0 0 7 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I S O1 1 6 1 4:1 9 9 9(E)测量往复压燃式发动机排放烟气不透光度和光吸收系数的仪器(R e c i p r o c a t i n gi n t e r n a lc o m b u s t i o nc o m p r e s s i o n-i g

7、n i t i o ne n g i n e sA p p a r a t u sf o rm e a s u r e m e n to f t h eo p a c i t ya n df o r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h el i g h ta b s o r p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o fe x h a u s tg a s)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大纲;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大纲。3 术语J J G9 7 62 0 1 0和I S O1 1 6 1 4中的

8、部分术语及符号适用于本大纲。3.1 透射比 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充满烟气的暗通道,其透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01 0 0%(1)式中:暗通道充满排放烟气时光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通量,l m;0 暗通道充满干净空气时光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通量,l m。3.2 吸收比N a b s o r p t a n c eN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充满烟气的暗通道,其吸收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N=0-01 0 0%=1-(2)3.3 光通道有效长度L e f f e c t i v eo p t i c a lp a t hl e n g t hL从光源发出的

9、光到达仪器光接收器所通过充满烟气的暗通道长度,单位为m。按1J J F1 4 8 22 0 1 4其结构形式分为单通道和反射来回计程的两种光通道有效长度。3.4 光吸收系数k a b s o r p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k由比尔-郎伯定律(B e e r-L a m b e r t)确定的系数。单位为m-1。k=-1Ll n=-1Ll n(1-N)(3)3.5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LS s t a n d a r de f f e c t i v eo p t i c a l p a t h l e n g t hLS规定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为0.4 3 0m。

10、3.6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的吸收比NS a b s o r p t a n c eo ft h es t a n d a r de f f e c t i v eo p t i c a lp a t h l e n g t hNS为保证烟气测量时各种烟度计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光通道有效长度为L的烟度计在测量烟气时,其显示的吸收比N,统一按公式(4)进行修正为吸收比值NS,%。NS=1-e0.4 3 0Ll n 1-N()也可写成:NS=1-e x p0.4 3 0Ll n(1-N)(4)3.7 光吸收系数不一致性 i n c o n s i s t e n c yo f t h e l i g

11、h t a b s o r p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指烟度计的光吸收系数k的示值与按公式(3)(L=0.4 3 0m时)计算得到的光吸收系数k值之间的差值。3.8 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 r e s p o n s e t i m eo f 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 c i r c u i t插入不透光的遮光片使光通过暗通道被全遮挡时,显示仪表显示值从满量程的1 0%到满量程的9 0%时所需的时间。4 概述烟度计一般是由测量单元、控制主板、显示仪表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压燃式发动机或装有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排放可见污染物

12、。其关键零部件见表1。表1 关键零部件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或主要性能指标)备注1测量单元2控制主板3显示仪表 烟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定光通量0的入射光通过一段特定长度的被测烟柱,用光接收器上所接收到的透射光的强弱来评定排放可见污染物的程度,如图1所示。2J J F1 4 8 22 0 1 4图1 烟度计测量原理示意图1光源 2入射光0 3风帘 4光通道5烟气入口 6光通道内烟气 7透射光 8光接收器5 法制管理要求5.1 计量单位5.1.1 光吸收系数:m-1。5.1.2 电路响应时间:s。5.1.3 温度:。5.1.4 转速:r/m i n。5.1.5 光通道有效长度:m。5.2 标志必须在

13、烟度计明显部位标注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铭牌,且清晰可辨、牢固可靠。5.2.1 标志包括以下内容: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留出相应位置);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留出相应位置);产品的合格证、印章(此项可与计量器具本体分开设置)。5.2.2 标志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编号;制造厂商名称;其他主要技术指标。6 计量要求6.1 吸收比N 吸收比值的绝对量。6.1.1 示值范围:应满足09 8.6%。3J J F1 4 8 22 0 1 46.1.2 分辨力:0.1%。6.1.3 漂移:不超过1.0%。6.1.4 最大允许误差:2.0%。6.1.5 重复性

14、:1.0%。吸收比值的绝对量。6.2 光吸收系数k6.2.1 示值范围:应满足(09.9 9)m-1。6.2.2 分辨力:0.0 1m-1。6.2.3 示值的不一致性:不大于0.0 5m-1。6.3 光通道有效长度L光通道有效长度的误差应不超过标称长度的5%。6.4 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1.00.1)s。6.5 烟气温度示值误差烟度计的烟气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6.6 油温示值误差对带有发动机油温测试功能的烟度计,其油温示值误差不超过5。6.7 转速示值误差对带有发动机转速测试功能的烟度计,其转速示值误差不超过5 0r/m i n。7 通用技术要求7.1 外观及结构7

15、.1.1 仪表显示应清晰,无影响测量的缺陷。至少能同时显示吸收比N和光吸收系数k,还应能显示标准光吸收比NS。吸收比N至少能显示0.1%,光吸收系数k至少能显示小数点后二位。7.1.2 各种调节旋钮、按钮应调节灵活、平稳,锁定可靠,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7.2 功能性要求7.2.1 应配置数字通信输出接口,且具有即时数据输出功能。7.2.2 电气安全性7.2.2.1 总电源开关应有明确的通断标识,烟度计应有通电显示功能。7.2.2.2 烟度计应有保护接地端子及清晰的接地标志。7.2.2.3 绝缘电阻:在试验电压为5 0 0V时,绝缘电阻应大于2 0M。7.2.2.4 绝缘强度:应能承受1.5k

16、 V、5 0H z交流电压,在1m i n内无击穿及闪烁现象。7.3 环境适应性4J J F1 4 8 22 0 1 47.3.1 气候环境适应性7.3.1.1 低温试验烟度计置于低温状态并经受低温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1.2 高温试验烟度计置于高温状态并经受高温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1.3 恒定湿热试验烟度计置于恒定湿热状态并经受恒定湿热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1.4 低温贮存试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置于低温状态并经受低温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

17、求。7.3.1.5 高温贮存试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置于高温状态并经受高温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2 机械环境7.3.2.1 碰撞完整包装的烟度计按规定条件下进行碰撞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2.2 跌落完整包装的烟度计按自由跌落方式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3 电磁环境(抗扰度)烟度计置于外磁场干扰并经受外磁场干扰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求。7.3.4 电源环境烟度计在标称电压幅度变化,频率变化的电源环境中其功能应正常,且吸收比示值误差满足6.1.4的要

18、求。7.4 稳定性烟度计在开机状态下连续运行1 2h后,其示值误差与运行前相比,变化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8 型式评价项目表型式评价项目表包括所有的观察项目和试验项目,见表2。5J J F1 4 8 22 0 1 4表2 烟度计型式评价项目表序号评价方式型式评价项目技术要求评价方法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观察试验标志应预留出的标志位置产品铭牌通用技术要求计量要求通用技术要求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

19、和编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光通道有效长度其他技术参数外观及结构仪表显示调节旋钮、按钮功能性要求有 即 时 数 据 输 出 接 口、功能电源开关通断标识、设备有通电显示功能保护接地端子及接地标志吸收比N示值范围分辨力漂移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光吸收系数k示值范围分辨力示值的不一致性光通道有效长度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烟气温度示值误差油温示值误差转速示值误差功能性要求电气安全性能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环境适应性气候环境低温高温恒定湿热低温贮存高温贮存机械环境碰撞跌落电磁环境(抗扰度)电源环境稳定性5.2.15.2.27.1.17.1.27.2.17.2.2.17.2.2.26.1.16.

20、1.26.1.36.1.46.1.56.2.16.2.26.2.36.36.46.56.66.77.2.2.37.2.2.47.3.1.17.3.1.27.3.1.37.3.1.47.3.1.57.3.2.17.3.2.27.3.37.3.47.4目测1 0.1.11 0.1.21 0.1.31 0.1.41 0.1.51 0.1.61 0.2.11 0.2.2.11 0.2.2.21 0.2.2.31 0.2.2.41 0.2.2.51 0.2.3.11 0.2.3.21 0.2.41 0.2.51 0.2.66J J F1 4 8 22 0 1 49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数量

21、及样机的使用方式9.1 技术资料a)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b)产品企业标准(含检验方法);c)总装图、电路图、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表清单(见表1);d)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说明书;e)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9.2 试验样机数量9.2.1 申请单位应按下列原则提供试验样机数量:9.2.1.1 对于单一产品的,提供三台样机;9.2.1.2 系列产品a)准确度相同,测量区间不同的系列产品在选取样机时应包括测量区间上下限的产品。每种产品提供三台样机。b)准确度不同,测量区间和结构相同的系列产品在选取样机时应包括各准确度等级的产品。每种产品提供三台样机。9.2.2 样机的使用方式三台样机中一台用作

22、“参比烟度计”,其余2台用于试验。所有试验项目应在同一台样机上进行,且不得在试验期间或试验中对样机进行调整(型式评价大纲有要求的除外)。可以在单独的样机上进行碰撞、跌落、稳定性等具有破坏性的项目试验。1 0 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1 0.1 计量要求1 0.1.1 吸收比N和光吸收系数k1 0.1.1.1 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和光吸收系数k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6.1和6.2的要求。1 0.1.1.2试验条件温度:04 0;相对湿度:8 5%;电源:额定电压1 9 8V2 4 2V;频率5 0H z 1H z;大气压力:8 6k P a 1 0 6k P a。1 0.

23、1.1.3 试验设备三片标准中性滤光片a)透射比分别约为7 1%、5 0%、3 4%;b)透射比值按可见光(4 0 07 6 0)n m范围中实测透射比值加权计算(见附录A);c)透射比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不大于0.6%,k=2。1 0.1.1.4 试验程序7J J F1 4 8 22 0 1 4a)按烟度计使用说明书规定开机预热。b)示值范围及分辨力根据仪器说明书规定,调节吸收比N零位。插入不透光的遮光片使光接收器全被遮住时,观察烟度计吸收比N与光吸收系数k的示值范围及分辨力。c)吸收比N漂移烟度计示值稳定后再次将吸收比N调至零位。插入透射比约为5 0%的滤光片,并读取示值。每隔1 0m i n

24、观察烟度计示值,连续3次。3 0m i n内,4次示值间的最大差值即为测量值。d)吸收比示值误差用三片标准中性滤光片,依次插入烟度计的规定位置,分别读取相应的吸收比示值和光吸收系数。重复测量3次,取3次示值平均值作为测量值。e)吸收比重复性用透射比约为5 0%的标准中性滤光片插入烟度计的规定位置,读取烟度计吸收比示值,重复测量6次,取6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作为重复性。1 0.1.1.5 数据处理a)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按公式(5)计算各测量点吸收比示值误差。N i=Ni-(1-i)(5)式中:N i 第i测量点(i=1、2、3),吸收比示值误差;Ni 第i测量点,3次吸收比示值的平均值;i 第

25、i测量点,标准中性滤光片的透射比值。b)吸收比重复性的数据处理按公式(6)计算烟度计吸收比重复性。rN=6j=1N0.5-N0.5j()25(6)式中:rN 吸收比重复性;N0.5 重复测量6次所得烟度计吸收比示值N0.5i的平均值;N0.5j 用透射比约为5 0%的中性滤光片测量,第j次显示(j=1、2、3、4、5、6)的吸收比示值。c)光吸收系数示值不一致性根据1 0.1.1.4d)示值误差检验时所得3次吸收比示值N和光吸收系数k,按公式(7)计算k i=ki-10.4 3 0l n(1-Ni)(7)8J J F1 4 8 22 0 1 4 式中:k i 第i测量点,光吸收系数k示值的不一

26、致性,m-1;ki 第i测量点,烟度计3次光吸收系数k示值的平均值,m-1;Ni 第i测量点,烟度计3次吸收比N示值的平均值。1 0.1.1.6 合格判据a)按1 0.1.1.5a)计算的3个测量点吸收比示值误差均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b)按1 0.1.1.5b)计算的吸收比重复性满足6.1.5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c)按1 0.1.1.5c)计算的光吸收系数示值的不一致性满足第6.2.3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1.2 光通道有效长度1 0.1.2.1 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的光通道有效长度是否满足6.3的要求。1 0.1.2.2 试验

27、条件试验条件同1 0.1.1.2。1 0.1.2.3 试验设备a)一台烟度计作为“参比烟度计”。b)玻璃(或 有 机 玻 璃)端 盖 二 个,装 在 固 定 架 上,并 一 起 安 置 在“参 比 烟 度计”上。c)游 标 卡 尺:测 量 范 围(05 0 0)mm,分 度 值0.1 0 mm,最 大 允 许 误 差0.3mm。1 0.1.2.4 试验程序a)将二个玻璃端盖封住“参比烟度计”光通道机械件两端,并使“缺口”朝向出烟口,以便出烟。见图2。图2“参比烟度计”光通道示意图9J J F1 4 8 22 0 1 4b)用游标卡尺测量“光通道有效长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参比烟度计”的

28、参比光通道有效长度L0。c)在通入清洁空气时,调整“参比烟度计”和“被测烟度计”的“吸收比零位”。d)用1 0.1.1.3规定的三片标准中性滤光片,按1 0.1.1.4d)方法对烟度计进行示值误差的测量,满足6.1.4要求的烟度计,方可作为“参比烟度计”。e)在试验柴油车的排气管后接一个过渡管(长约1m),将“被测烟度计”和“参比烟度计”的取样管以同样4 0 0mm深度插入排气过渡管(且相互接近并均平行于过渡管轴线),使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吸收比约为4 0%6 0%,处于基本稳定状态。f)同时读取两台烟度计的示值,连续测量不少于1 0次。每次柴油车喷烟、测量后,都应用柔软绸布擦拭“参比烟度计”的

29、两端玻璃端盖及“被测烟度计”的透镜,使通入清洁空气时,“参比烟度计”和“被测烟度计”示值均为零。g)1 0次测量计算得到“被测烟度计”的光通道有效长度的标准偏差小于1%,则试验有效。反之,重新试验。1 0.1.2.5 数据处理a)按公式(8)计算被测烟度计各次的光通道有效长度LX j。LX j=L0l n1-NX j()l n1-N0j()(8)式中:LX j 第j次测量时,“被测烟度计”的光通道有效长度,mm;L0 “参比烟度计”的光通道有效长度,mm;NX j 第j次测量时,“被测烟度计”的吸收比示值;N0j 第j次测量时,“参比烟度计”的吸收比示值。b)按公式(9)计算1 0次测量“被测

30、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的标准偏差sLX():s(LX)=s(LX)LX(9)其中:LX=1 0j=1LX j1 0(1 0)s(LX)=1 0j=1(LX j-LX j)29(1 1)式中:sLX()1 0次测量“被测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的标准偏差,mm;sLX()“被测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测量的单次测量标准偏差,mm;LX 1 0次测量“被测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的平均值,mm;LX j 第j次测量“被测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mm。1 0.1.2.6 合格判据按公式(1 0)计算“被测烟度计”光通道有效长度,满足6.3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01J J F1 4 8 22 0 1 4则判定

31、为不合格。1 0.1.3 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1 0.1.3.1 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的测量电路响应时间是否满足6.4的要求。1 0.1.3.2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同1 0.1.1.2。1 0.1.3.3 试验设备a)烟度计响应时间测试仪:分辨力为0.0 2s,最大允许误差为0.0 1s。b)与被测烟度计相应的不透光遮光片。1 0.1.3.4 试验程序a)按响应时间测试仪的使用说明书规定,与被测烟度计连接、并设置。b)被测烟度计开机预热,正常显示。c)将不透光的遮光片迅速插入烟度计遮光。d)在响应时间测试仪的显示屏上读取相应的响应曲线,见图3。图3 烟度计响应时间测试曲线示意图1 0.1.3.5 数

32、据处理在响应曲线坐标中,读取吸收比1 0%相应点的时间t(1 0)和吸收比9 0%相应点的时间t(9 0),按公式(1 2)计算响应时间t:t=t(9 0)-t(1 0)(1 2)式中:t 吸收比1 0%至吸收比9 0%的响应时间,s;t(9 0)吸收比为9 0%相应点的时间,s;t(1 0)吸收比为1 0%相应点的时间,s。1 0.1.3.6 合格判据a)烟度计输出端口满足7.2.1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1J J F1 4 8 22 0 1 4b)按公式(1 2)计算测量电路响应时间t,满足6.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c)上述两条均满足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

33、为不合格。1 0.1.4 烟气温度示值误差1 0.1.4.1 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的烟气温度示值误差是否满足6.5的要求。1 0.1.4.2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同1 0.1.1.2。1 0.1.4.3 试验设备a)标准软线热电偶:测量范围(1 01 5 0),最大允许误差1.5。b)电吹风或其他热风装置。1 0.1.4.4 试验程序将软线热电偶从进气口插入烟室内的进气口附近(注意不要碰到管壁),用电吹风或其他热风装置从进气口将热风吹入烟室,同时读取不少于2个温度测量点的烟度计烟气温度显示值和软线热电偶测量的实际温度。1 0.1.4.5 数据处理按公式(1 3)计算烟气温度示值误差T i=YT i-

34、Y0T i(1 3)式中:T i 第i测量点(i=1、2),被测烟度计显示的烟气温度示值误差,;YT i 第i测量点,被测烟度计显示的烟气温度,;Y0T i 第i测量点,软线热电偶显示的温度,。1 0.1.4.6 合格判据按公式(1 3)计算烟气温度示值误差T i,均满足6.5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1.5 油温示值误差1 0.1.5.1 试验目的检验对带有发动机油温测试功能的烟度计的油温示值误差是否满足6.6的要求。1 0.1.5.2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同1 0.1.1.2。1 0.1.5.3 试验设备a)油恒温槽:温差0.5。b)数显温度计(铂电阻传感器):测量范围(09

35、 9.9),最大允许误差1。1 0.1.5.4 试验程序a)开启油恒温槽,分别加温至7 0和9 0;b)当油槽温度稳定至设定温度时,同时插入标准数显温度计和烟度计的油温测量传感器并读取示值。1 0.1.5.5 数据处理21J J F1 4 8 22 0 1 4按公式(1 4)计算油温示值误差t i=Yt i-Y0t i(1 4)式中:t i 第i测量点(i=1、2),烟度计的油温示值误差,;Yt i 第i测量点,烟度计的油温示值,;Y0t i 第i测量点,数显温度计(铂电阻传感器)温度示值,。1 0.1.5.6 合格判据按公式(1 4)计算烟度计的油温示值误差t i,均满足6.6要求的判定为合

36、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1.6 转速示值误差1 0.1.6.1 试验目的检验带有发动机转速测试功能的烟度计的转速示值误差是否满足6.7的要求。1 0.1.6.2 试验条件实验条件同1 0.1.1.2。1 0.1.6.3 试验设备柴油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测量范围(5 0 060 0 0)r/m i n,最大允许误差0.2%。1 0.1.6.4 试验程序a)将烟度计转速传感器安置在柴油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上。b)将柴油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调整至8 0 0r/m i n和30 0 0r/m i n测量点,分别读取烟度计的转速示值。1 0.1.6.5 数据处理按公式(1 5)计算转

37、速示值误差n i=ni-n0i(1 5)式中:n i 第i测量点(i=1、2),烟度计转速示值误差,r/m i n;ni 第i测量点,烟度计转速显示值,r/m i n;n0i 第i测量点,柴油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显示值,r/m i n。1 0.1.6.6 合格判据按公式(1 5)计算转速测量示值误差n i,均满足6.7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 通用技术要求1 0.2.1 电气安全适应性试验1 0.2.1.1 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的绝 缘 电 阻 是 否满 足 第7.2.2.3条 的 要 求和 绝 缘 强 度 是否 满 足 第7.2.2.4条的要求。1 0.2.1.2 试

38、验条件试验条件同1 0.1.1.2。31J J F1 4 8 22 0 1 41 0.2.1.3 试验设备a)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 0 0V,准确度1 0级。b)耐压测试仪:输出电压不低于1.5k V,频率5 0H z,准确度优于5级。1 0.2.1.4 试验程序a)使烟度计处于非工作状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b)用绝缘电阻表在烟度计电源插头的相、中线端与机壳或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5 0 0V直流电压,稳定5s后测量烟度计的绝缘电阻值。c)用绝缘强度测试仪在烟度计电源插头的相、中线端与机壳或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电压1.5k V、频率5 0H z交流电,历时1m i n,观察是否有击穿及飞弧现象

39、。1 0.2.1.5 合格判据同时满足7.2.2.3和7.2.2.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2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1 0.2.2.1 低温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在温度为(02)的环境下是否满足7.3.1.1的要求。b)试验条件1)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应保持02。2)试验持续时间8h。c)试验设备1)环境试验箱:内容积应大于烟度计体积的3倍,应能调节、保持温度至02。2)按1 0.1.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d)试验程序1)预处理:将仪器放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平衡。2)在不通电状态,试验仪器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室)。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以不大

40、于1/m i 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m i n的平均值)降温至规定值。此时,仪器接通电源,并保持到规定的试验持续时间。3)中间检测:在试验持续时间到达后,立即对仪器进行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4)恢复:停止工作,仪器断开电源。试验箱(室)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升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条件,达到温度后,恢复1h 2h。5)最后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按1 0.1.1.5a)进行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在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41、。1 0.2.2.2 高温试验41J J F1 4 8 22 0 1 4a)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在温度为(4 02)的环境下是否满足7.3.1.2的要求。b)试验条件1)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应保持(4 02)。2)绝对湿度不应超过2 0g/m3水气(相当于3 5时5 0%的相对湿度)。3)试验持续时间8h。c)试验设备1)环境试验箱:内容积应大于烟度计体积的3倍,应能调节、保持温度至4 02。2)按1 0.1.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d)试验程序1)预处理:将烟度计放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平衡。2)在不通电状态,将烟度计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室)。将试验箱的温度以不大于1/

42、m i 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m i n的平均值)升温至规定值。此时,仪器接通电源,并保持到规定的试验持续时间。3)中间检测:在试验持续时间到达后,立即对烟度计进行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4)恢复:停止工作,仪器断开电源。试验箱(室)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降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条件,达到温度后,恢复1h 2h。5)最后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按1 0.1.1.5a)进行烟度计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在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

43、格。1 0.2.2.3 恒定湿热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烟度计在恒定湿热的环境下是否满足7.3.1.3的要求。b)试验条件1)环境试验箱工作空间内,应保持温度(4 02)、相对湿度9 3%3%。2)环境试验箱内壁和顶部的凝结水不能滴落在试验仪器上。3)环境试验箱内湿度用水的电导率不大于2 0Sc m-1(相当于电阻率不小于5 0 0m)。4)烟度计不应受到来自环境试验箱内加热元件的直接辐射。5)试验持续时间8h。c)试验设备1)环境试验箱:内容积应大于烟度计体积的3倍,应能调节、保持温度至(4 02);相对湿度能调节、保持至9 3%3%。51J J F1 4 8 22 0 1 42)按1 0.1.

44、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d)试验程序1)预处理:将仪器放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湿度平衡。2)在不通电状态,试验仪器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室)。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m i n的平均值)升温至规定值,以对仪器进行预热。待温度稳定后,再加湿,在2h内至规定值,以免仪器产生凝露。待温度、湿度稳定后,仪器接通电源,并保持到规定的试验持续时间。3)中间检测:在试验持续时间到达后,立即对仪器进行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4)恢复:停止工作,仪器断开电源。试验箱(室)的湿度在2h内降至初始值。再按不大于1/m

45、i n的变化速率降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条件,达到温度后,恢复1h2h。5)最后检测:按1 0.1.1.4d)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按1 0.1.1.5a)进行烟度计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在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2.4 低温贮存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在低温贮存的环境下是否满足7.3.1.4的要求。b)试验条件1)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应保持温度(-2 02)。2)试验持续时间8h。c)试验设备1)环境试验箱:内容积应大于烟度计体积的3倍,应能调节、保持温度至(-2 02

46、)。2)按1 0.1.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d)试验程序1)预处理:将仪器按包装设计要求包装后,放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湿度平衡。2)将带包装仪器,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室)内。将试验箱(室)温度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m i n的平均值)降温至规定值,并保持到规定的试验持续时间。3)恢复:试验结束后,试验箱(室)的温度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升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条件,待稳定后将包装件取出,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恢复2 4h。4)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61J J F1 4 8 22 0 1 4按1

47、0.1.1.5a)进行烟度计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2.5 高温贮存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在高温贮存的环境下是否满足7.3.1.5的要求。b)试验条件1)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应保持温度(5 52)。2)绝对湿度不应超过2 0g/m3水气(相当于3 5时5 0%的相对湿度)。3)仪器不应受到来自试验箱(室)内加热元件的直接辐射。4)试验持续时间8h。c)试验设备1)环境试验箱:内容积应大于烟度计体积的3倍,应能调节、保持温度至(5 52)。2)按1 0.1.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

48、。d)试验程序1)预处理:将仪器按包装设计要求包装后,放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湿度平衡。2)将带包装仪器,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室)内。将试验箱(室)温度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不超过5m i n的平均值)升温至规定值,并保持到规定的试验持续时间。3)恢复:试验结束后,试验箱(室)的温度以不大于1/m i n的变化速率降温至预处理时的环境条件。待稳定后将包装件取出,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恢复2 4h。4)检测: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按1 0.1.1.5a)进行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

49、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3 机械适应性试验1 0.2.3.1 碰撞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在被碰撞(即重复冲击)的情况下是否满足7.3.2.1的要求。b)试验条件1)碰撞试验工作条件:加速度(1 0 01 0)m/s2,脉冲持续时间(1 62)m s,碰撞次数(10 0 01 0)次,脉冲重复频率6 0次/m i n 1 0 0次/m i n。台面应有足够的刚性,基本脉冲波形为近似半正弦波。2)其他试验条件同1 0.1.1.2。c)试验设备71J J F1 4 8 22 0 1 41)碰撞试验机台。2)按1 0.1.1.3要求的标准中性滤光片三片。d)试验

50、程序1)安装:烟度计经包装后构成包装件,直接固定在碰撞台上,不能直接安装时,可采用过渡结构的安装方式,过渡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性。2)碰撞的施加:按要求设置碰撞试验台参数,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试验。3)检测:试验完毕后将包装箱拆开,取出烟度计,检查烟度计状况。按1 0.1.1.4d)的方法检验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e)数据处理按1 0.1.1.5a)进行吸收比示值误差的数据处理。f)合格判据烟度计吸收比N示值误差满足6.1.4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1 0.2.3.2 跌落试验a)试验目的检验完整包装的烟度计在自由跌落的情况下是否满足7.3.2.2的要求。b)试验条件1)离地高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