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潍坊市近三年化学中考常考热点解析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1年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使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
2012年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 B.水遇冷结冰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2013年
⒉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利用海水晒盐 B.用干冰人工降雨 C.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D.利用风力发电
【解析】多了解身边发生的各种变化,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2012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加碘盐 B.调和植物油 C.洗涤剂 D.干冰
2013年
⒈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⒏下列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 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 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解析】分类依据是物质的种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和元素的种类(单质与化合物),技巧是书写化学式,能写出来的是纯净物,再找纯净物中的氧化物(两种元素其中含氧),其次是酸(H打头)和碱(OH根结尾,氨水除外),剩余的都为盐;有机物记忆学过的物质即可。
考点三 化学用语
2011年
4.下列化学用语或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葡萄糖的化学式:C12H22O11 B.2个氮气分子:2N2
C.镁离子的符号:Mg2+ D.石墨的结构:
2012年
7.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2
2013年
⒊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B.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
C.水的化学式:H2O2 D.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解析】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是每年必考内容,化合价口诀是基础,由它来推导其他符号的书写
考点四 化学材料
2012年
8.下列生活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铁锅 B.乳胶手套 C.不锈钢餐具 D.瓷器
2013年
21.⑸下列有机合成材料具有热塑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酚醛塑料(电木) D.脲醛塑料(电玉)
【解析】材料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特别是对有机物的归类,要做好此类题目,记忆有机物的全名最为重要,例如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考点五 实验基本操作
2011年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012年
14.下列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液体
2013年
22.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进程和保证。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主要操作过程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甲中烧杯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硫酸铜溶液,在配制前应先将硫酸铜晶体放于__________________内将其研碎。
⑵实验乙中的一处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乙、丙中均使用到了玻璃棒,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稀释浓硫酸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⑷实验丁中将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温度,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每年必考题目,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稍有难度的是对错误的指出和误差的分析,根据不同题目要不同对待
考点六 化学与生活、环境、食品
2011年
3.食品安全关系人们的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工业染料柠檬黄制作“染色馒头” B.依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C.用地沟油烹饪食物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2012年
12.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工业上在提炼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重金属,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一类营养素
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可添加工业明胶做增稠剂
D.利用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
2013年
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B.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农业上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D.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解析】此类题目从表面看难度不大,但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得分并不高,因为这类题目涉及到化学与生产生活、工农业发展、环境和能源等方面,而且出现在不同单元,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掌握好全靠平时的功底
考点七 质量守恒定律
2011年
9.“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人体内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为酒驾,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为醉驾。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6O + 4CrO3 + 6H2SO4═2X + 2CO2↑+ 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 B.CrSO4 C.Cr2(SO4)3 D.Cr2S3
2012年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2013年
⒒现有10gA和足量的B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5:1 B.4:1 C.2:1 D.1:1
⒓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H2 C.Ca(ClO2)2 D.CaCl2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宽泛,不仅仅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包括元素、原子个体和整体,都存在守恒关系,有时候要整体计算有时候要单独计算,每类题目的处理又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八 金属活动性顺序
2011年
13.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盐溶液
金属
MgCl2溶液
Ni的盐溶液
CuSO4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2012年
5.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银 B.铜 C.镁 D.铝
2013年
⒖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到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Z>Y B.X >Y> Z C.Y> X >Z D.Z>Y>X
【解析】解决这类题目的基础是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能不能和酸反应,能否置换另一种盐都是以此为标准,还要注意“盐”和“溶液”这两个要点
考点九 溶液相关知识
2011年
1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时,都会析出晶体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12年
20.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0
C.①③④均为不 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2013年
⒘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解析】溶液的考查无非是对某种变化引起的溶质、溶剂、溶液、饱和与否、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好内因和外因,哪些变化引起了其他量的变化,哪些变化只对自身有影响,当糊涂是可以把班级看成是一份溶液,帮助自己去理解
考点十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
2011年
2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CO2
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3
过量盐酸
加热蒸发
C
CaCO3
CaO
—
高温
D
Cu粉
Fe粉
足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2012年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CaO(Ca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 :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N2(O2、H2O):先通过加热的铜网,再通过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
2013年
⒗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绒和羊毛绒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鉴别是这类题目的基础,关键是找到不同物质在性质(物理和化学)上的差别,利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应有的试剂去鉴别去除杂。
考点十一 图像题
2011年
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2年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在密闭容器中,甲烷完全燃烧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电解水
2013年
⒙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所对应图像错误的是
有催化剂
无催化剂
A.在有无催化剂作用时分别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等质量的Fe粉、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C.向一定体积和浓度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图像题有三看:一看横纵坐标;二看起点、终点、转折点;三看变化趋势,通过给定的坐标和反应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判断后两看符不符合坐标的表示
考点十二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011年
11.右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2012年
9.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013年
⒋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 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C.铱的质子数是77 D.铱属于非金属
【解析】重点考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的变化,在反应中各种粒子的相应变化。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十三 化学方程式
2011年
2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碳化学”是以一个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①甲烷的化学式是 。
②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甲醇(CH4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酸碱盐之间能相互反应。碱与盐之间若有气体生成,反应就能发生,请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 。
酸与盐之间能发生反应,分析右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
①将一段锌片插入到CuSO4溶液中,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金属分别与水、水蒸气的反应情况如下表:
物质
镁与冷水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铜与冷水
铜与水蒸气
反应情况
缓慢反应
不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信息,判断“镁与水蒸气”的反应情况为
(填写代号)。
A.不反应 B.缓慢反应
C.比镁与冷水反应快 D.比铁与水蒸气反应快
③已知在加热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2年
22.“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技术。
⑴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K2CO3溶液中,生产KHCO3,然后利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右图:
(注:分解池内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①分解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X溶液可循环利用,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⑵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右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称)。
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分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013年
23.研究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
⑴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利用硫—碘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主要涉及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已略):
Ⅰ.SO2+2H2O+I2=H2SO4+2HI Ⅱ.2HI=H2+I2 Ⅲ.2H2SO4=2SO2+O2+2H2O
请回答:反应Ⅲ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分解水的过程产生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⑵在汽车“催化转化器”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N2+2CO2,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温度,催化剂的比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g·l-1
CO初始浓度/g·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Ⅰ
280
0.036
0.162
82
Ⅱ
280
0.036
0.162
124
Ⅲ
350
0.036
0.162
124
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编号);探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编号)。
⑶在300℃、70MPa下,使用催化剂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乙醇,同时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同,已知在某温度下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
质量/g
产物
产生的热量/KJ
氢气
2
水蒸气
241.8
甲烷
16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890.3
乙醇
46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1367
分析表中数据,燃料单位质量的上述燃料产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⑶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⑷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和Cu2+
【解析】方程式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课本上学过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而是通过题目信息给出的,要求学生按照题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条件,再根据三类配平方法加以配平即可
考点十四 实验探究题
2011年
25.(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
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 ,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右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
2012年
25.(12分)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锌含量及其性质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设计】(略)
【探究实验】
⒈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⒉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⒊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此实验步骤不补充完整)。
⒋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⒌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拓展探究】
⒈重复【探究实验】步骤1。
⒉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⑴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对蓝色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①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①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2013年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碳酸根离子沉淀法。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w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成分反应,证明反应后剩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滤、洗涤、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g;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气体法。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小组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产生的气流过急,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⑶测氯化钠法。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再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探究题是学生最头疼的题目,最大的敌人就是没读懂题就下手做。方法是先看懂题意,明白要探究什么,如何去猜想怎么设计合理的方案,会有什么预期现象得到相应的什么结论,分析数据和错误
考点十五 计算题
2011年
26.(8分)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每年钢铁锈蚀造成巨大的损失,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2)校课外兴趣小组取潍坊某钢铁厂生铁样品进行实验:将四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分别加到100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的质量为2g)
实验序号
1
2
3
4
生铁样品的质量/g
2.88
5.76
9.24
10.28
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L
1.12
2.24
3.36
m
CO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2012年
26.(8分)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⑴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药品,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⑵计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2013年
26.⑶自来水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消毒剂Cl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2H202NaOH+ Cl2↑+ H2↑。现需要71t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粗盐多少吨?同时生成烧碱多少吨?
【解析】计算题从近几年来看难度都不大,只要写对化学方程式,找准已知量(一般是通过差量找到气体或者沉淀的质量)去求相应的未知量即可,对于溶液的质量易用系统法不易分开计算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