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手架安全管理培训脚手架安全管理培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管理主要参照规范标准:主要参照规范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JGJ130-2011 批准部门:批准部门:XXXX建设部建设部 施行日期:施行日期:20112011年年1212月月1 1日日1.1.1.1.脚手架的常见类型脚手架的常见类型脚手架的常见类型脚手架的常见类型2.2.2.2.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内容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内容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内容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内容3.3.3.3.落地脚手架落地脚手架落地脚手架
2、落地脚手架4.4.4.4.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模板支架5.5.5.5.悬挑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悬挑脚手架6.6.6.6.脚手架常见问题脚手架常见问题脚手架常见问题脚手架常见问题目目 录录1.脚手架的类型1.落地式2.悬挑式常见类型3.爬升式2.2.脚手架设计计算内容:脚手架设计计算内容: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3.3.落地脚手架落地脚手架构造要求构造要求 3.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
3、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3.2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 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不在同步同跨内的两个接头未错开不在同步同跨内的两个接头未错开500mm500mm接头不应该设置在跨中接头不应该设置在跨中,应该设在应该设在跨度跨度(步距步距)/3)/3范围内范围内(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搭接长度
4、满足要求,但旋转搭接长度满足要求,但旋转扣件的数量少了一个扣件的数量少了一个杆件伸出长度小杆件伸出长度小于于100mm100mm搭接长度满足要求,但旋转搭接长度满足要求,但旋转扣件的数量少了一个扣件的数量少了一个杆件搭接标准做法杆件搭接标准做法(3)当使用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400mm。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立杆当使用长形脚手板时,横向水平当使用长形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应该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杆应该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3.3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主节点主节点横向水横向水平杆平杆主节点处没有按要求搭设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没有按要求搭设横向水平杆 3.4.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20150mm;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3.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如下图)。4.竹笆脚
6、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 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5.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3.5.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满足架体支搭要求,确保不沉陷,不积水。其架体必须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长脚手板上。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
7、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纵横扫地杆搭设位置不正确纵横扫地杆搭设位置不正确纵向扫地杆应该纵向扫地杆应该搭在上面搭在上面横向扫地杆应该横向扫地杆应该搭在下面搭在下面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 2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1.5m。脚手架搭设到高于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要低于檐口0.400.50米;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001.50米,搭设两道护身栏,并挂密目安全网。3.6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
8、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对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4.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连墙件离主节点距离超过连墙件离主节点距离超过300mm300mm,只连了内立杆只连了内立杆,连接强度不够连接强度不够连墙件为柔性连接连墙件为柔性连接(24m(24m以上以上高度必须为刚性连接高度必须为刚性连接)连墙件为柔性连接连墙件为柔性连接连墙件为柔性连接连墙件为柔性连接 脚手架必须与建筑物做好可靠拉接。一般情况下,拉接点水平距离不大于6.00米,垂直距离不大于4.00米。高度超过24米的脚手架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接。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连墙
9、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3.7.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跨,且不应小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60 度之间.2.架高24m米以上时,沿脚手架长度和高度方向设连续式的剪刀撑;3.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3.8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
10、合下列规定: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3.高度在 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 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跨设置一道。4.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 15mm;2.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 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3.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 25mm。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
11、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高于 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 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5.悬挑脚手架(1)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2)型钢钢梁界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不能小于16#工字钢)(3)型钢梁U锚固环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4)型钢悬挑梁外端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斜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吊环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小于20mm(5)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端长度不小于悬挑端长度的1.25倍(6)U锚固环设置在楼板上,楼板厚度不小于120mm,小于120mm的部位
12、必须对U埋设采取加强措施,并对加固措施进行隐蔽验收。(7)型钢悬挑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尺寸不小于100mm10mm。采用角钢压板时,尺寸不小于63mm63mm6mm6.1搭设满堂支模脚手架常见问题:(1).不搭设扫地杆或扫地杆搭设不全。6.脚手架常见问题(2).步距偏大(搭设满堂支模脚手架的步距不应大于1.4m)。步距约有步距约有1800mm1800mm高高(3)立杆横距、排距偏大,绝大部分项目的立杆没有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距离搭设。(4).上部自由高度偏高(搭设满堂支模脚手架上部自由高度不大于0.75。(5).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的调节高度往往超过300mm,上部也安装可
13、调顶托,往往造成顶托杆与下部的立杆不在同一垂线上,产生偏心受压。调节高度往往超调节高度往往超过过300mm,300mm,上部顶上部顶托偏心托偏心自由高度约自由高度约1700mm1700mm(6).不同施工班组之间搭设同一支模脚手架时相互之间不连接或连接不够。(7).搭设满堂支模脚手架时不搭设竖向剪刀撑,尤其是临边及临边有梁的地方。水平杆不是连续的水平杆不是连续的大梁去撑斜立杆没有搭大梁去撑斜立杆没有搭设竖向剪刀撑设竖向剪刀撑这是临边大梁这是临边大梁(8).主次梁交汇处没有增加立杆数量,梁底模下部的木枋大部分水平放置,降低了木枋的受力能力。(9).梁下部的加强杆大部分是加固时撑上去的,其垂直度得
14、不到保证,纵向偏差往往超规范,与周边支模体系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主次梁交汇处没有主次梁交汇处没有增加立杆增加立杆梁下立杆偏心距梁下立杆偏心距过大过大梁下木枋水平放置梁下木枋水平放置(10).高支模或超高支模体系绝大部分没有搭设水平剪刀撑。(11).有部分项目的立杆接长采用搭接,下部立杆采用单立杆。(12).相当一部分的楼梯支模脚手架的搭设没有按方案搭设,随意性较大,导致踏步板整体偏移。(13).扣件拧紧度普遍不足(规范规定:扣件拧紧度4065N.m),支模脚手架基本都是木工搭设的,没有经过特殊工种的培训。(14).扣件普遍没有进行检测,其质量状况参差不齐。(15).支模体系与外脚手架相连接的现
15、象时有发生。6.2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常见问题:(1).没有搭设扫地杆或扫地杆搭设不完全或将纵、横扫地杆方向搭反了。(2).立杆纵距间距不均匀,不按方案中的尺寸搭设,布置第一道立杆时杆件的长短搭配不合理,导致立杆接头没有错开,立杆的垂直度偏差超规范。(3).纵向水平杆搭设时没有注意杆件接头的位置。使用竹笆板作脚手板时将其直接搭设在立杆,应该搭设在横向水平杆上。(4).主节点处没有搭设横向水平杆(用竹串片板、木脚手板时极为普遍),将横向水平杆搭设在立杆上(用竹串片板、木脚手板时),水平杆伸出扣件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小于100mm)。(5).连墙件:距离主节点的距离偏大(大于300mm),没有内外立
16、杆同时连接,在连接建筑物一端与预埋件的连接采用单扣件,24m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的轴向力在10KN以上,必须采用双扣件连接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沿海地区,如果采用单扣件连接则连墙件的数量少了一半。连墙件的数量不能满足要求。(6).剪刀撑没有随脚手架的搭设进度及时搭设,跨越立杆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不够,搭接时旋转扣件数量不足,剪刀撑根部没有落在垫板上,与脚手架架体之间的连接不够(主要是外侧斜杆)。(7).横向斜撑:拐角处、折线拐点、弧线拐点及24m以上脚手架的中间每隔6跨的地方没有搭设横向斜撑或没有连续搭设到顶。(8).首层、每隔12m及作业层都要满铺脚手板的规定没有得到认真执行。(9).脚
17、手架上堆载过多或集中荷载过大。(10).大部分脚手架没有做防雷接地。(11).扣件拧紧度普遍没有进行检查。(12).超过50m高的脚手架没有采用双立杆或其它卸载措施。(13).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周边缺少排水措施,落在现浇楼面上的脚手架在方案中不进行楼面承载力的计算。(14).采用竹笆板做脚手板时拐角处缺少一根横向水平杆。(15).脚手板的搭接不符合要求,探头板、挑头板现象普遍,竹笆板四角固定不完全。6.3悬挑式脚手架常见问题:(1).悬挑式脚手架的每根立杆都应该落在悬挑梁上,但往往在遇到现浇框剪结构时悬挑梁布置没有进行设计,导致一些拐角或中间部位的立杆悬空。(2).悬挑梁的压梁长度不足,
18、尤其是在拐角处的悬挑梁大部分处理不好。(3).相当一部分的项目悬挑梁的环扣采用螺纹钢。(4).悬挑式脚手架的剪刀撑应按20m以上高度考虑,即沿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大部分不设置横向斜撑。(5).多数悬挑式脚手架的方案中将钢丝绳卸载纳入受力计算,钢丝绳不能用为受力杆件,钢丝绳卸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应参与受力计算。(6).钢丝绳与建筑物连接的环扣采用螺纹钢,并且水平预埋环扣。钢丝绳锁扣数量不足、绳头长度不够。(7).悬挑式脚手架的悬挑梁搁置在悬挑构件上。6.4整体或分片式提升脚手架常见问题:(1).下部封闭不严密,容易产生物体打击。(2).无论是导轨式还是导杆式都要确保导轨或导杆与建筑物之间有
19、三处以上的连接,经常会遇到漏埋预埋螺栓而少一个连接,当提升到顶层时多数少一个连接,在脚手架下降时就非常危险。(3).当每次脚手架升降到位后,要对脚手架进行临时连墙,这项工作往往被人忽视,升降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个临时连墙件是否已经拆除。(4).提升式脚手架的方案基本都是分包单位编制,他们的方案一般是模板式的,当实际施工高度超过原设计高度时,计算书并没有做相应的修改,计算高度与实际高度往往不一致。(5).下部为落地式脚手架,上部改用提升式脚手架,在开始拼装提升式脚手架时,将提升式脚手架落在落地架上,第一次提升很容易因同步等问题而不成功,此时提升架就落在了下部架子上了,非常容易产生脚手架垮塌事件。(6).进入装饰阶段以后,提升式脚手架的上、中、下基本都有操作人员,但此时脚手架内的水平防护往往不能做到严密、可靠。(7).提升式脚手架上堆载往往过多,过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