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2、积累字词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了解一、了解诗经诗经的有关知识。的有关知识。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多为四言诗。3、原名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4、儒家奉为经典的有“四书”(大学中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本有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从此失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5、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2、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6、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解释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的意思。“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类比,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二、初读课文,正音。二、初读课文,正音。三、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文知
3、识疏通文三、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意。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1 1、抽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抽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2、全文结构全文结构2一段:定情。(赋)定情。(赋)1、表现女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有主见。氓急躁而任性。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有主见。氓急躁而任性。2、婚姻方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段:恋爱。恋爱。表现热恋女子的痴情痴情。终于答应结婚。(赋)(赋)三段:懊
4、悔。懊悔。叙事中断,劝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比(比、兴)、兴)四段:被弃被弃。简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无情。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厌旧,感情不专一。(色衰爱弛)(比、兴)(比、兴)五段:劳苦。劳苦。具体叙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现女子的善良和勤劳。(赋善良和勤劳。(赋)六段:决绝决绝。表现女子的清醒和坚强。(赋、比、兴)清醒和坚强。(赋、比、兴)结论:全诗结构为 一部分一部分:相恋相恋(一、二章)1、基调:热情,幸福2、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二部分:二部分:婚变婚变(第三、四、五章)1、基调:怨恨、沉痛 2、手法:比兴和抒
5、情。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其黄而陨。”兴:先说桑树,继而讲述和氓的故事。比:同时又是比,以桑树的枝繁叶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华;男子的钟情;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桑树的枝叶枯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青春不再;男子的始乱终弃;爱情的消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桑葚甜美,吃多了会上火,斑鸠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爱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难免神伤。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爱情。“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
6、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本文三本文三处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3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段不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贫困的,但当初我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
7、(郑笺却如此无情。(郑笺毛诗正义毛诗正义)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在这里,淇水淇水就是这位负心汉的见证。女子婚后表现:女子婚后表现: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任劳任怨,专情柔弱。男子婚后表现:男子婚后表现:朝三暮四,甚至动用暴力。专横暴躁,三心二意。三部分三部分:决绝决绝(第六章)女子清醒坚定地分手。1、基调:
8、清醒、刚烈 2、内容: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3、手法:比。抒情。四、艺术手法分析四、艺术手法分析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赋比兴手法的运用2 2、对比手法、对比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生活生活幸福,性格痴情、温顺、体贴。婚后受尽屈辱,生活幸福,性格痴情、温顺、体贴。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性格刚烈,认识清醒。氓婚前:氓婚前:“氓之蚩蚩氓之蚩蚩”、“信誓旦旦信誓旦旦”。婚后:婚后:“二三其德二三其德”、“至于暴矣至于暴矣”五、人物形象分析五、人物形象分析 女主人公是一个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温柔、坚强.婚前,纯真热情,婚后辛苦而蒙受耻辱.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
9、恋,可见其清醒刚烈的特点.六、六、合作探究:(略)合作探究:(略)(1 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答:不。青梅竹马。婚前通过氓进行了占卜。(2 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甘心贫困,辛苦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色衰爱弛)(4 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于嗟鸠兮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
10、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4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5 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6 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恋爱时的温柔痴情婚变中的怨恨沉痛觉醒后的清醒刚烈。(7 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不是。这一婚姻悲剧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