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2、各个国家的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 ( )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离不开物质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7,世界是统一性
3、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 )A 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 是否普遍联系C 是否运动发展 D 是否有共同的规律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类鸟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绝对性和相对性10,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
4、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11,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 )A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B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C 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1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13,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
5、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C 农发在田里插秧 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6、 真理具有绝对性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 文化传统 D 生产方式18,一个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这里的生产者是指 ( )A 绿色植物 B食草动物 C 食肉动物 D 各种菌类19,生产关系是反映 ( )A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 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2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 生物学、道德、宗教 B 逻辑学、哲学、道德C 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政治思想、哲学、宗教21,政体问题
7、说的是 ( )A 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 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C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22,“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 )A 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B 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24,“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A 正确说明了
8、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5,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 ( )A 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 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C 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科学是各种知识总和26,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 ( )A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C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 社会整体科研能力的高低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概念反映在的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 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C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社会与自
9、然之间的相互联系2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 ( )A 人的物质属性 B 人的自然属性 C 人的精神属性 D 人的社会属性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人的 ( )A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C 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3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 )A 摆脱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B 不受别人约束的自主活动C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按照预想的目的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3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和
10、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3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运动速度33,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逐渐消失 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34,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 )。A.劳动力价值要还原为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D.劳动力价值决定必须考虑道德的因素35,在商品价值c+v+m 中( )。A
11、.c、v、m 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c、v、m 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C.c、v 是转移的旧价值,m 是新创造的价值D.c 是转移的旧价值,v、m 是新创造的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6,下列选顶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37,下列选顶中,正确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的有 ( )A 意识是自然界
12、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38,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面是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面是弊,给我国带来了风险,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从哲上看,这说明了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B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 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E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9,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 (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C 利害相生,祸福相因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3、 E 机关算尽,反害自身40,1958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B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D 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E 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4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风俗习惯 D 生产方式 E 国家政权4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有 ( )A 原始社会 B 渔猎社会 C 农业社会
14、 D 工业社会 E 信息社会43,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 A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 不断增加资本和人力的投入,扩大企业规模D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E 把坚持公有制这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起来4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 ( )A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实现社会更替的途径D 阶级斗争是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的手段E 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
15、矛盾的必要手段45,下列各项决定和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的因素有 ( )A 个人自身的主观条件 B 个人的命运 C 个人所遇到的机遇D 社会发展状况 E 社会实践形式46,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E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7,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 E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48,下列现象哪些属于固定资本有形磨损( )。A.同类新机器的价格下降B.机器、设备
16、使用多年而磨损C.厂房建成后,多年未用而被风化D.氧气切割机由于激光切割机的使用而被淘汰E金属工具生锈49,下列属于流动资本的有( )。A.小工具 B.工资 C.奖金 D.汽油 E.厂房50,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是( )。A.实现充分就业 B.维持价格基本稳定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E.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5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5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5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5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55,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56,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四、论述题 (
17、共20分)57,请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一般特点基本原理的具体内容,并请用该原理分析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为什么必须既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10分)?5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10分) 附表二:武 汉 工 业 学 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分)1-5 ACDDD 6-10 AACBC 11-15 CACCB 16-20 DDAAD 21-25 CDCAA 26-30 ABDBC31-35 BCCBD二、多项选择题(15分)36 AE 37 ABDE 38 ABC 39
18、ACDE 40 ABCDE41 ABD 42 BCDE 43 AE 44 AC 45 ACD46 ACE 47 ABCE 48 BCE 49 ABCD 50 ABCDE三、简答题(30分)51,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三条原则(一元论或唯物论的原则、可知论的原则和辨证的原则)和三条界线(与唯心论的界线、与不可知论的界线和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线)。52、答: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存;特殊性: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矛盾不同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特殊性、解决矛盾形式的特殊性。53、答:区别: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形式不同、地位作用不同;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
19、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54、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了产生、性质、变化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55、答: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56、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四、论述题(20分)57,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了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平衡、不一致、历史继承性、内部相互作用、反作用;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
20、不一致不平衡等,又会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反作用,或者会促进或者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的众多问题对物质文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限制作用。58,答: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们在一切实践中所作的无非是两件事,即 ( )A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B 认识社会,改造社会C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改造自然,认识社会2,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 ( )A 批判的和革命的 B 唯物的和辩证的C 科学的和革命的 D 实践的和科学的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 绝对主义 B 唯物主义 C 不可知论 D 诡辩论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 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B 世界是发展的C 世界是物质的 D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5,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问题上,形而上学的典型命题是 ( )A 天不变,道亦不
22、变 B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C 此亦彼矣,彼亦此矣 D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 ( )A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8,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 ( )A 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规定己经过时C人脑是可以认识的。思维模拟是可能
23、的 D 人类思维最终会发展到机器思维9,“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 ( )A 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B 形而上学的外因论C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诡辩论10,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 )A 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B 运动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则是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C 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D 运动是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11,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 ( )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 D 矛盾的特殊性12,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为 ( )A 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 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 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
24、中包含着量变 D 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引起质变13,“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 ( )A 机械决定论 B 神学目的论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唯物主义决定论1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 )A 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B 第一次飞跃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获得理性认识C 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主要是改造世界D 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15,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 )A 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 对人类有用的活动C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25、 社会历史性的活动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1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 制造和使用工具 B 具有宗教信仰C 具有语言文字 D 具有思想意识18,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人口增长的快慢 B 地理环境的优劣C 社会风气的好坏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20,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
26、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完全同步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非完全同步21,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它们是 ( )A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D 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逐渐不相适合的过程B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始终相适合的过程
27、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再到新的基本不适合的过程23,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A 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 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 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 取得劳动产品方式和多寡不同24,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解决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25,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 心然导致旧唯物主义
28、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26,“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 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27,群众路线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 B 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C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 D 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2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 )A 惟一标准 B 必要标准 C 最高标准 D潜在标准29,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其核心是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理想 C 人生态度 D 人生意义3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
29、、发展的,其基本的、总的趋势是( )A 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B 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C 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 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3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3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3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
30、有的矛盾;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过剩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D.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绝对过剩3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 )。A.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C.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36,规律的特点有 ( )A 客观性 B 无条件性 C 稳定性和重复性 D 普遍性 E 具
31、体性37,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 ( )A 时空的客观性 B 时空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时空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D 否认了时空的绝对独立性E 混淆了时空与物质之间的质的区别38,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E 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39,客体与客观存在的区别是 ( )A 一切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客
32、观存在的都是客体B 部分客观存在的是客体,客观存在的不完全是客体C 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与人的实践密切联系D 客观存在的是无限多样的,客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E 客观的是物存在质的具体形态,客体还包括精神客体40,在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 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D 具体科学可以藐视哲学 E 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4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 ( )A 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B 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 地理环境对社会作用的大小受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D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E 地理环境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4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对这一原理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