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297762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人事管理学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2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所谓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3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

2、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基本原则:适应需要;任人唯贤;竟争择优;适才适用:依法管理。4.人事管理学的特点?(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5.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

3、评价。6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1)必须以人为核心(2)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3)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5)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7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3)科学的人事管理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8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1)人事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研究人事管理问题,这意味着:要把人

4、事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怎、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体、保障等做出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2人事信息:是指人与事,以及共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当这些现象被人们感知,并用语言形式描绘成种种消息资料等时,就成为人事信息。3人事立法:是国家对人事管理中的人与事的有关方面及相互

5、作用的各个环节制定系统的法律规范4人事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管理工作中去,使人事工作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保持高效率,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产和料学技术的发展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思想如下(1)“人治”的思想(2)“任人唯贤”的思想(3)用人“不求全责备,而取其长,避其短”的思想。2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如下,(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2)人事信息是实现人事管理的手段(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3人事信息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有如下几种。(1)数量与质量的关系(2)一般与个别的关系。(3)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关系。(4)正式

6、渠道传递的信息与非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的关系。4人事立法的意义如下。(1)有利于保证干部队伍的高质量。(2)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3)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过程。5人事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有如下几条。(1)立法权限的原则。(2)效力分级的原则。(3)程序合法的原则。(4)体系完整的原则。(5)稳定与适应的原则。6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科学化 法制化 系统化 专家化7.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法治化 政治中立 政事分开 职务常任 功绩制 成套的管理体制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品位分类制度:主要以个人的资历条件(如学历、工作经历)和身份(如家庭背景)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制度。2职位分类

7、: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3工作分析:指对一个组织机构中的所有职务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责任、要求条件、技术与环境条件及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4职位:指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5职级:指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6职等: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品味分类的含义和特点?所谓品位分类制度,就是上要以个人的资历条件(如学历,工作经历)和身份(家庭背景)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制度。

8、品位分类具有如下特点(1)品位分类建立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2)品位分类强调公职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3)职责划分简单,(4)官位和等级职位可以分离2.如何理解职位分类的含义和特点?所谓职位分类,就是以飘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人事管理提供依据。职位分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道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第二,职位分类所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第三,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具体应该干什么,面是对各个职位所干的事

9、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每一个职位在职位分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第四,职位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职位结构、组织职能和职位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第五,职位分类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人事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3品位分类制的优点?(1)品位分类制度没有严格的分类程序和依据,职位划分简单,在实践中简便易行,在应付特殊情况和紧急需要时具有优势(2)注重公职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实行官随人走的品位分类,有利于公职人员的正常流动,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工作门类和工作内容,成为通用型人才。(3)注重学历背景,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吸纳优秀人才。(4)强调年资、官职相对分离,使公职人员不致

10、因职位调动而引起地位、特遇变化,望有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4.品位分类制的缺点?(1)由于品位分类强调的是人在事先、因人设岗,按此形成的行政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容易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局面。(2)过于注重公职人员的学历、资历、身份、地位等条件,不利于学历低、资历浅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不利于人尽其才和充分合理地使用人才,影响公务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3)全部公职人员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容易滋生上下隔阂、彼此歧视的心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差,工作步调难以一致与整齐。(4)缺乏对公职人员的规范化工作要求,使公职人员的考核、培训、晋升等缺乏客观依据。4职位分类的优点?(

11、1)因事设人避免了因人设事、滋生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订工作人员的培训等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解决不必要的推脱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治理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5)有一套严格的法规文件(6)以工作决定报酬,实行同工同酬。(7)为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升迁等各项管理提供客观依据。5.职位分类的缺点?(1)在适用范围上,职位分类较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职位,对高级行政职位、秘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和通用性较强的职位,则

12、不太适用(2)实施职位分类的程序烦琐复杂,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有履历的专家参予,否则难以达到科学性和正确性。(3)职位分类重事不重人,强调“职位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严格限制了每个职位的工作数量、质量、责任,严格规定了人员的升迁调转途径,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个人积极性不易得到充分发挥。(4)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烦琐、死板、不易推行5.如何理解职位分类的起因?(1)实行同工同酬的需要(2)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3)进行有效考核的需要。(4)适应专业分工的需要6工作分析在人事管理上的用途?(1)工作分析是招收与录用人员的基础(2)工作分析是职工培训

13、的根据。(3)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4)工作分析为职工考核提供依据。(5)工作分析为职工的晋升、调配提供根据。(6)工作分析为指导工作、简化工作提供依据。(7)根据工作分析,正确处理工作之间的关系。7职位分类的总原则?(1)系统原则。(2)最低职位数量原则。(3)整分合原则。(4)能级原则。8职位分类的功能?(1)职位分类是现代人事管理的起点和基础。(2)职位分类提供了“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3)职位分类是制定合理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4)职位分类使考核、奖惩有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标准。(5)职位分类为职业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6)职位分类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14、7)职位分类有利于精简机构和合理定编。(8)实行职位分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退休退职制度。9.职位分类的步骤?职位调查 职位分析 职位评价 确立职位分类标准 职位归级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职务:是某一职位所负担的职责任务,即“分内所长之事务”3职称:是指专业技术(或学识)水平、能力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职级:是指职务或职位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即职务或职位的等级称号。 4专业技术职务也称专业技术同位,是指需要具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具备定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方能担负

15、的工作岗位,实践中,各类单位通过专业技术职称任工作来履行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5专业技术职称(即专业技术资格)是标志着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是由权威机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予的资格,具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二、简答题1公务员职务有哪些特性?(1)职务是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2)职务具有独立性。(3)职务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4)职务数量具有有限性。2级别具有哪些功能?(1)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统一标尺。(2)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3)级别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3设计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方面要遵循几个原则?(1)职务与级别

16、相结合。(2)级别体现激励功能。(3)“一职数级,上下交又。”4职称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从“职名”到“学术称号”(19491977年)。(2)从学衔称号到职务(19771993年)。(3)大职称和小职称(1994年以来)。五、论述题1设置行政执法类职位的重要意义?设置行政执法类职位对完善和加强对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设立行政执法类职位,是建立一线公务员执法队伍的长效约束机制的需要。(2)设立行政执法类职位,有利于促进建立一线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基本素质标准,规范录用,克服实际中的“近亲繁殖”。(3)设立行政执法类职位,可以更好地激励一线执法公务员。设立行政执法类职位

17、,对解决基层执法部门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职务晋升困难的问题,激励一线执法公务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加强一线执法公务员的管理和约束,促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2如何建立科学、公正的社会化职业水平评价机制?建立专家委员会坚持专业对口原则评价专家的职业水平不低于评价客体评价中应设置“答辩”环节参评专家必须公平、公正实行回避制度评价中应坚持多数通过原则规避“内部人控制”3.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认清职称制度的三要素国家的归国家,社会的归社会推进职称制度的法制化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人事规划:广义上的人事规划指的是组织所有人事规划的总称。2流动适度原则: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是每个企业运作中不可避免会

18、遇到的,适度、合理的人才流动能够让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更加具有积极性,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简答题1人事规划原则?需求保障原则 重点明确原则 环境适应原则 流动适度原则 共同发展原则 能力层序原则。3,人事规划实施的程序?(1)规划任务的落实(2)组织结构的调整。(3)资源的优化配置。5人事规划控制的程序?(1)确定控制目标。(2)制定控制标准。(3)建立控制体系。(4)衡量评价实施效果。(5)采取调整措施。6.人事规划的作用?(1)増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对能力。(2)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3)指导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4)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第六章一、名词解释

19、1录用决策是指对通过甄选测试的应聘者进行的进一步的选挑选,确定哪一位或哪几位应购者被最终录用的过程2人事培训指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工作二、简答题1.人事录用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效率原则 合法原则2人员甄选的方法?笔试 心理测验 面试和评价中心。3培训需求的内容?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要素为基于战略层面的场需求分析、基于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4培训评估的四个层次?反应 学习 行为 结果5人事录用的程序?(1)编制录用规划(2)制定录用策略(3)发布招

20、募信息(4)招募测试和甄选(5)人员录用(6)录用评估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流动:指在行政系统内外部及内部之间,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在一定时期内工作性质、地域、领域、职务(称)、岗位在国内成国际上的变动。公务员流动的实质是人事关系在公务员范内的调整。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公务员流动有不同的类型。公务员流动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模式。2员工流动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流入、内部流动和流出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3非自愿流出:是指解雇、提前退休、被动型在职失业的员工流动类型二、简答题1公务员流动的外部挑战?(1)市场经济

21、的发展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2)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3)经济一体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2公务员流动的基本特点?(1)经济利益驱动性。(2)动态适应性。(3)能级对应性。(4)行政文化引导性。3公务员流动的基本功能?(1)有利于促进公务员自身价值的实现。(2)有利于优化公务员人才资源配置。(3)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效力4公务员流动存在哪些问题?(1)公务员流动方向单一,趋利流动明显(2)公务员入口管理科学有效性有待提高。(3)公务员内部流动缺少活力。(4)公务员出口管理有待完善。5.如何建立良好的组织环境?推动组织的行政理念和价值准则的责任要有意识地培育组

22、织文化建立和选择“共同价值观”体系在实施中完善组织文化加强行政理论推进组织文化的社会化进程6.如何完善公务员退出的配套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社会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务员退出的开发、培训、和就业指导制度7公务员流动存在问题的原因?流动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选才开放程度不够。流动管理规定比较分散,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流动评价机制不明细,公务员流动不积极。流动激励机制不健全,留才问题日益突出。流动监督机制不健全,因人流动需要改变。8公务员流动的优化策略?(1)明确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定位与原则。(2)培育新型组织文化,营造先进文化环境。(3)推行组织改造,营造良好组织环境。(4)完善公务员流动管理的

23、机制(5)构建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6)完善公务员退出的配套制度。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绩效考核:是指组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绩效标准,对所属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2激励:就是在外部某种刺激因素的影响下,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追求、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二、简答题1激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同时注重奖励和惩罚(3)激励应该贯穿于组织员工工作的全过程(4)信息沟通应该贯穿

24、于激励工作的始末(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2激励的作用?激励的目标导向性功能激励立足于人力资本的同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动力激励促进各部门的协调统一,构建凝聚型组织3.绩效考核是作用?为员工的任用、调动和升降提供了依据为组织确定合理的薪酬提供了依据为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提供了依据为组织变革和发展中提供了依据第九章1.探亲制度:是组织为了解决员工与分居两地的父母、配偶等亲属团聚问题而建立的福利制度,包括享受探亲假的条件、探亲假期和假期待遇三方面的内容。2.工资和福利的区别?在薪酬中的地位不同给付的依据不同给付形式不同保障水平不同3.医疗保险的主要内容?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建立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建立统账分开、范围明确的支付机制建立有效制约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第十章2.西方国家人事监察制度有哪些特点?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治体系完善细致惩罚措施坚强有力3.西方人事监察制度有哪些主要形式?议会议员监察制度监察专员制度司法监察制度行政司法监察制度组织人事监察4.科学的人事监察程序构成?制订监察计划观察和检查分析和评价纠正和总结5.如何完善我国人事监察机制?统一职权健全人事监察机制增强监察制度的独立性设立人事监察专员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