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296189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处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过渡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儿童,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而表现技能却难以跟上,引起学生心理矛盾。目前四年级学生已分化成两派,一派绘画表现力有所提高,信心大增,一派由于技法跟不上认识的提高,产生厌学情绪。   教材简析:本教材由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组成。该实验教材是老教材的修改版,较原教材课时量减少了五课,删除一些教学内容近似的教材,降低了难度,增加工艺课比例。八册教材共计24课,其中欣赏课1节,约占4﹪;绘画课11节,约占44﹪;工艺课11节,约占44﹪。   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绘画]重点:1、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尝试笔墨表现技巧。   2、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生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工艺]重点:1、学习编织的基本方法,并用简单的材料纸条进行设计和制作。   2、利用挂历纸或彩纸制作剪贴手工作品,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1、工具材料的准备。   1、树立学生创造意识,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措施: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进度:   课题   周次   节次   页码   第1课教师一角(活动一)   第1周   2课时   页   第1课教师一角(活动二、三)   第2周   2课时   页   第2课花手帕(活动一、二)   第3周   2课时   页   第3课纸品乐陶陶(活动一)   第4周   2课时   页   第3课纸品乐陶陶(活动二)   第5周   1课时   页   第4课时间告诉我(活动一)   第5周   1课时   页   第4课时间告诉我(活动二)   第6周   2课时   页   第5课蔬果的联想   第7周   1课时   页   第6课玻璃水彩   第7周   1课时   页   第7课窗口   第8周   1课时   页   第8课剪纸故事   第8周   1课时   页   第9课新年吉祥   第9周   2课时   页   第10课拼泥板   第10周   1课时   页   第11课雪花飘飘   第11周   1课时   页   第12课色彩ABC(活动一)   第11周   1课时   页   第12课色彩ABC(活动二)   第12周   2课时   页   第13课乘风破浪(活动一)   第13周   2课时   页   第14课乘风破浪(活动一)   第14周   2课时   页   画展辅导   第15周   2课时   页   画展辅导   第16周   2课时   页   画展辅导   第17周   2课时   页   画展辅导   第18周   2课时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2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美术课堂。   过程与方法:   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13课《演电视》   在学习了《演电视》之后,让学生们在家里与家长合作或在学校里与同学配合,进行一次我给大家演一演的实践活动。并将自己的作品能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分享。   2、19课《过春节》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关于自己的家乡过春节的介绍和图片,并且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成一幅精美的展示牌,在小组中展览或课堂展示。   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我和昆虫》   第二周《奇妙的爬行》   第三周《漂亮的小钟表》   第四周《会变的小手套》   第五周《小花饰》   第六周《百变团花》   第七周《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八周《大树的故事》   第九周《新颖的泥名片》   第十周《我们来跳舞》   第十一周《泥条头像》   第十二周《雄伟的塔》   第十三周《演电视》   第十四周《小扇子》   第十五周《会变的线条》   第十六周《刷牙》   第十七周《动物乐园》   第十八周《节日的装饰》   第十九周《过春节》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3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重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了解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回忆、观察、表现与儿童生活相接近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3、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现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因素,大胆表现有情感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训练组织绘画的能力,抓住特点表现事物。   2、巧用材料进行设计。   3、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五、完成目标采取的措施   1、认真贯彻美术大纲精神,在教学中溶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   2、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3、充分利用美术课的示范作用,进行直观教学。   4、在教学中进行教研试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遇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对范作形成依赖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学生从自己贴近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画出特色,养成资助学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4一、低中高年级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   (一)低年级:   1、低年级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2、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3、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四)主要措施:   1、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中年级。   1、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2、教学目的任务: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4、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高年级学生:   1、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高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2、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4、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在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学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迸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讲述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成绩评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各地应努力创造条件,配备必要的美术教学设备,搞好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   5、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克服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倾向,应以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认知、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作全面客观的评估,使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平时考查应注意鼓励学生想象力和独创性的发挥。美术学业成绩宜以平时为主,期末进行综合评定。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5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   2、以简笔画。静物素描为主,以水彩。水粉画为辅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6一、本班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男生:15人女生:15人合计:30人   备注: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l本班班级纪律较好。   l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一般较为巩固,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对于物体形象有一定的目测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对于绘画、手工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表现。   l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来,都能认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观察,并大胆想象,并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绘画自己的感受并按照自己的喜好涂上漂亮的颜色。   4、班中优生情况   尤诗姻、许小妮、陈瑜、王巧巧等同学都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大胆发挥想象,大胆绘画主题内容并根据个人喜好填色。接受能力好的同学也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共同协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后进生情况   有少数同学接受能力较慢,没能及时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绘画时胆子较小,生怕自己画不好或画坏,没敢大胆动笔绘画,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及鼓励下都能执笔描绘。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绘画)自己选择颜色,描绘景和物。用记忆画、想象画、创作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   (手工)制作简单的纸工。用撕、折、剪等方法,用各种材料制作、贴画纸工图形。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记忆画、想象画、创作画等形式,大胆的描绘,用颜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内容。   2、制作简单的纸工,及各种平面材料贴画,进一步提高撕纸折纸和剪纸拼贴能力。   3、欣赏儿童画及自然物,提高欣赏能力。   4、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要大胆,造型较生动自然。   5、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精神,动手的协同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谈话(让同学们谈谈暑假生活,与同学分享暑假趣事,然同学们尽早从暑假生活回到紧张的一轮学习当中来。)   1   2   第一课:影子大王(1课时)   第二课:洒水成画(1课时)   2   绘画   3   第三课:自画像(绘画、纸工)   (1)自画像。   (2)绘画自己喜爱的老师。   (3)手工——剪自己的属相“小动物的形象”。   (4)为自己设计信息卡。   4   绘画   纸工   4   第四课:美丽的昆虫   (1)绘画自己喜欢的昆虫。   (2)手工——制作昆虫。   2   绘画   纸工   5   第五课:神鸟变树   (1)绘画七彩树。   (2)彩纸剪帖画(树)。   2   绘画   纸工   6   第六课:听听画画   (1)听声音绘画听到的内容。   (2)听故事并绘画故事情节。   2   绘画   7   第七课:小蝌蚪   1   绘画   8   第八课:神奇的小画册   (折画并制作小画册)。   2   9   第九课:大嘴巴   1   纸工   10   第十课:童话屋   1   纸工   11   第十一课:摇滚小精灵   3   12   第十二课:红灯停绿灯行   (1)绘画交通标志。   (2)绘画交通交叉口图。   (3)谈画活动。   3   绘画   13   第十三课:涅泥动物   1   手工   14   第十四课:请你告诉我   1   15   学生创作   1   16   学生创作   1   17   学生创作   1   18   学生创作   1   19   期末考查   1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7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绘画   1、观察、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2、进行线描写生练习。   3、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进行彩墨画练习。   (二)工艺   1、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写法。   2、用剪、折、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纸工模型。   3、用泥塑的形式制作简单的面具和小动物。   (三)欣赏   1、欣赏中国画。   2、观赏自然物。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同学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同学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同学笼统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同学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身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同学的耐心、细致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同学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尤其是工艺制作较突出,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示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同学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异较大。   2、局部同学想象狭窄,缺乏表示力。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局部同学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四、措施:   1、进行班内、班际作品展评,以增强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2、充沛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同学学习兴趣和激情。。   3、利用直观手段,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欣赏以增加同学欣赏的兴趣,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并辅以技法训练和增强其表示力。   五、全册课时布置:   本学期新授教学19课时,机动2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8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但是,这只是初步的,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提高丰富学生生活为主,从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并通过记忆画和想像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三、教学措施:   1、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规范作业批改和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可利用网络进行美术绘画教学。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5.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网络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6、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采取多种方式。   7、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四、教学进度:   周教学内容   第1周第一课聚与散第二课点的魅力   第2周第三课黑与白   第3周第四课主体与背景   第4周第五课冰川与晚霞第六课画嗅觉   第5周第七课卡通画   第6周第八课双胞胎   第7周第九课藏书票   第8周第十课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9周第十一课那一刻的我   第10周第十二课愉快的春游   第11周第十三课哪些是相同的   第12周第十四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13周第十五课漂来漂去的小岛   第14周第十六课迷宫   第15周第十七课电脑美术   第16周第十八课会游的玩具第十九课光的魅力   第17周第二十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马俑   第18周测评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9(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10一、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喜爱。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阳光书写的要求:   1、作业本封面要认真填写,要求书写正规,自己的姓名要求用楷体书写。   2、绘画的题目以及内容简介要求用正规的楷体书写,书写板面要整洁。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2   第二周:线条的动与静2   第三周:美术的节奏2   第四周:小花伞2   第五周:色彩的对比2   第六周:快乐的回忆2   第七周:登山游戏2   第八周:校徽设计2   第九周:百变的邮票2   第十周:做年历2   第十一周:星座的联想2   第十二周:美丽的画盘2   第十三周:我心中的未来2   第十四周: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2   第十五周:欢聚游乐园2   第十六周:纸带穿编2   第十七周:电脑设计   第十八周:会走的玩具   第十九周:我们的生日聚会2   第二十周:漫画与动画欣赏2   小学美术一学期教学计划11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实验和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组内教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继续将课程改革作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深入领会课程理念,通过多种教研方式唤起美术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搞好美术阵地建设,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当今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即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3、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与班级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创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凸现美术教育的特殊审美教育功能。   4、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但又不要丧失美术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现的重要问题。   5、同时要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困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方法提高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6、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艺术节、科技节等节日为契合点,构建学生课外活动小组龙头,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间上的进取精神。   三、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实践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突出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3、认真备课,上课,进行认真的反思,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星期进行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方案,保证美术课的质量。   4、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5、努力探索和完善美术课学习,进行探索学习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和效果。   6、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为培养学校的艺术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选艺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7、教研组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大量的进步,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要求。   8、认真开展学生日常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作好期中期末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考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美术成绩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工作,把握好评价中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9、每位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能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认真撰写论文、教学随笔等经验文章,为学科教研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   10、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确立研究主题,结合学校的培训,撰写课题报告。   11、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库应有的效应,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