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四 章微微 生生 物物 在自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微生物与环境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微生物的微生物与环境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环境,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研究微生生命活动依赖于环境,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可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可为人们开发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以使人们利用为人们开发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以使人们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来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来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之间,
2、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人类更好地利用微生物,为防治人和动植物疾病,使人类更好地利用微生物,为防治人和动植物疾病,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研究生物生物与其周围与其周围生物生物和和非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相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微生物生
3、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t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t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t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固体无机物土壤是固体无机物(
4、岩石和矿物质岩石和矿物质)、有机物、水、空气、有机物、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复合物,是微生物的合适生境。是和生物组成的复合物,是微生物的合适生境。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大本营。的大本营。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种类多种类多、数量多数量多、代谢潜力巨大代谢潜力巨大,是主要的,是主要的微生物源。微生物源。1 1)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pH等因子等因子的影响,并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影响,并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变化。2 2)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季节影)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季节影响;响;3 3)微
5、生物的数量也与于土层的深度有)微生物的数量也与于土层的深度有关,一般土壤表层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关,一般土壤表层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4 4)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位放线菌和霉菌。位放线菌和霉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二)水体中的微生物(二)水体中的微生物1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2 2)垂直分带分布垂直分带分布3 3)多是多是吸附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4 4)多能)多能运动,有些具
6、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柄细菌););5 5)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对健康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饮用水源;6 6)水体自身存在)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自我净化作用:l 在在自自然然界界中中,河河水水虽虽然然在在一一些些地地方方(如如城城镇镇地地区区)受受到到污污染染,但但在在继继续续流流动动的的过过程程中中,由由于于日日光光的的照照射射,使使浮浮在在水水面面上上的的微微生生物物(细细菌菌)死死亡亡,水水中中原原生生动动物物的的吞吞噬噬和和微微生生物物之之
7、间间的的拮拮抗抗作作用用,使使细细菌菌增增殖殖受受到到抑抑制制,水水中中有有机机质质不不断断地地被被分分解解,使使水水中中徽徽生生物物得得不不到到营营养养物物质质,而而水水中中悬悬浮浮颗颗粒粒沉沉淀淀时时又又将将附附着着在在悬悬浮浮颗颗粒粒表表面面的的细细菌菌沉沉淀淀到到水水底底,再再加加上上 水水流流的的振振动动和和氧氧化化作作用用,清清净净支支流流的的冲冲淡淡等等等等综综合合因因素素的的作作用用结结果果,使使水水中中微微生生物物大大量量地地减减少少。称称为为水水的的自自洁洁作作用用。水水的的自自洁洁作作用用在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的自洁作用 五、水中的病原微生
8、物及其传播五、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播 医医院院、兽兽医医院院、屠屠宰宰场场、皮皮毛毛加加工工厂厂等等所所排排出出的的含含有有病病原原微微生生物物污污水水,一一旦旦侵侵入入水水源源,可可通通过过大大、小小河河川川而而广广泛泛传传播播出出去去,或或透透过过土土壤壤侵侵入入地地下下水水,这这样样就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就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借借水水传传播播的的传传染染病病常常见见的的有有伤伤寒寒、痢痢疾疾、霍霍乱乱、钩钩端端螺螺旋旋体体病病、马马鼻鼻疽疽、布布氏氏杆杆菌菌病病、土土拉拉伦伦斯斯菌菌病病、炭炭疽疽病病、猪猪丹丹毒毒、马马腺腺疫疫、口口蹄蹄疫疫、猪猪瘟瘟及及其其他他传传染染病病等等。病病
9、原原徽徽生生物物在在水水中中由由于于营营养养条条件件、生生长长环环境境以以及及水水的的自自洁洁作作用用不不适适宜宜其其生生长长发发育育,因因而而生生存存时时间间缩缩短。短。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总菌数:总菌数:100 100个个/mlml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数:3 3 个个/L L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一群以大肠是指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好氧或兼埃希氏菌为主的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性厌氧的杆菌,无芽孢无芽孢,革革兰氏阴性兰氏阴性,能发酵乳糖产酸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产气.六、水的微生物学检查(三)空气中的微生物(三)空气中的微生物1)空气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不是微生物生长繁
10、殖的场所但空气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但却飘浮着相当数量的微生物,来自地面、动植物、尘土。却飘浮着相当数量的微生物,来自地面、动植物、尘土。2)城市街道,医院、畜舍等公共场所空气中含量高,森林,海洋、)城市街道,医院、畜舍等公共场所空气中含量高,森林,海洋、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很少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很少3)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4)微生物在空气中只能短时间停留,就要落地,大部分死亡,包括微生物在空气中只能短时间停留,就要落地,大部分死亡,包括一些人体病原菌,但
11、结核、白喉一些人体病原菌,但结核、白喉,炭疽等杆菌和肺炎双球菌、葡萄,炭疽等杆菌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抗性比较强。能传染疾病。球菌、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抗性比较强。能传染疾病。5)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6)微生物在空气传播的距离是无限的,因而其分布是世界性的。微生物在空气传播的距离是无限的,因而其分布是世界性的。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数量是大气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数量是大气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第二节正常动物体微生物l 动动物物的的体体表表皮皮肤肤、粘粘膜膜,以以及及与与外外界
12、界沟沟通通的的孔孔道道,由由于于经经常常与与外外界界接触,都有微生物存在。接触,都有微生物存在。l 过过路路菌菌:动动物物由由于于接接触触土土壤壤、空空气气环环境境中中污污染染的微生物而暂时带菌。的微生物而暂时带菌。l 常常住住菌菌:长长期期生生活活在在动动物物体体表表或或体体内内的的共共生生的的或寄生的微生物。或寄生的微生物。l 常常住住菌菌是是在在动动物物长长期期进进化化中中形形成成的的,它它们们在在动动物物体体内内的的某某个个特特定定的的栖栖居居所所长长期期适适应应,定定居居留留殖殖。它它们们的的菌菌类类和和数数量量基基本本上上是是稳稳定定的的,这这些些微微生生物物的的生生命命活活动动与
13、与其其宿宿主主的的生生理理生生理理以以及及动动物物的的健健康康都都有有着密切的关系。着密切的关系。一、体表的微生物一、体表的微生物l 动动物物皮皮肤肤和和皮皮毛毛上上的的微微生生物物,多多数数是是从从土土壤壤和和空空气气中中污污染染的的,不不洁洁的的畜畜体体还还往往往往沾沾染染着着大大量量粪粪便便中中的的微微生生物物。皮皮毛毛上上常常见见的的微微生生物物以以球球菌菌为为主主;杆杆菌菌中中主主要要有有大大肠杆、绿脓杆菌、棒状杆菌及枯草杆菌等。肠杆、绿脓杆菌、棒状杆菌及枯草杆菌等。l 在在皮皮肤肤表表层层、汗汗腺腺和和皮皮脂脂腺腺内内,常常发发现现有有白白色色葡葡萄萄球球菌菌、金金黄黄色色葡葡萄萄
14、球球菌菌和和化化脓脓链链球球菌菌等等,它它们们是是引引起起外外伤化脓伤化脓的主要原由。的主要原由。l 某某些些患患有有传传染染病病的的家家畜畜皮皮毛毛上上,还还往往往往带带有有该该种种疾疾病病的的病病原原,如如炭炭疽疽杆杆菌菌芽芽胞胞、结结核核分分支支杆杆菌菌和和口口蹄蹄疫疫病病毒毒、痘痘病病毒毒等等,这这些些病病原原徽徽生生物物常常可可通通过过皮皮毛毛而而传传播播,在处理皮革和皮毛时应加注意在处理皮革和皮毛时应加注意。二、消化道的微生物二、消化道的微生物l(一一)消化道微生物的分布消化道微生物的分布 l 初初生生幼幼畜畜的的消消化化道道是是无无菌菌的的,数数小小时时后后随随着着吮吮乳乳、采采
15、食食等等过过程程,在在消消化化道道内内即即出出现现了了微微生生物物,其其中中如如大大肠杆菌,便从此在动物肠道内与寄主共处终生。肠杆菌,便从此在动物肠道内与寄主共处终生。l 消化道中微生物的分布因部位不同而异。消化道中微生物的分布因部位不同而异。l 口腔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口腔内含有大量微生物,l 食道中没有食物停留,因此微生物很少。食道中没有食物停留,因此微生物很少。禽禽类类的的嗉嗉囊囊囊囊则则不不同同,其其中中存存在在着着很很多多随随着着食食物物进进入入的的微微生生物物。此此外外还还有有一一类类乳乳酸酸杆杆菌菌为为嗉嗉囊囊的的正正常常栖栖居居菌菌,它它们们对对大大肠肠杆杆菌菌和和一一些些腐腐败败
16、菌菌有有抑抑制制作作用用,对对嗉嗉囊囊中正常微生物群的保持有重要作用。中正常微生物群的保持有重要作用。肠胃道中的微生物有的来自食物、饮水肠胃道中的微生物有的来自食物、饮水,但它们进,但它们进入肠胃道后不一定都能生存,入肠胃道后不一定都能生存,往往只是往往只是暂时性暂时性的,的,它们它们不断送入,也不断地被消灭;另外还有不断送入,也不断地被消灭;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由于一些微生物由于长期演化适应的结果,能在肠胃道内定居成为长期演化适应的结果,能在肠胃道内定居成为土著胃肠土著胃肠道微生物。道微生物。l 胃胃肠肠道道微微生生物物的的组组成成是是很很复复杂杂的的;它它们们的的数数量量和和种种类类随随家家
17、畜畜种种类类、年年龄龄和和饲饲料料的的差差异异而而转转移移,在在同同一一动物胃肠道的不同部位也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群。动物胃肠道的不同部位也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群。l 胃胃内内因因受受胃胃酸酸的的限限制制,除除乳乳酸酸杆杆离离和和胃胃八八叠叠球球菌菌等等少少量量耐耐酸酸的的细细菌菌外外,一一般般不不存存在在士士著著微微生生物物,但但反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瓣胃则例外。刍动物的瘤胃和瓣胃则例外。在小肠部位,在小肠部位,特别是十二指扬,由于各种消化液的特别是十二指扬,由于各种消化液的杀菌作用,杀菌作用,细菌较少,细菌较少,进入进入大肠大肠后消化液的杀菌作用减后消化液的杀菌作用减弱或消失,且经常有大量的残余食物滞
18、留,营养丰富,弱或消失,且经常有大量的残余食物滞留,营养丰富,条件适宜,故条件适宜,故菌数显著增加,菌数显著增加,并且并且大多为大多为定居在肠道的定居在肠道的土著微生物。土著微生物。正常动物大肠道内正常动物大肠道内大约有大约有1001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每克粪便在每克粪便在1 1,000000亿亿(10(101212)以上,以上,其中:其中:主要为主要为厌氧菌厌氧菌,如拟杆菌、真杆菌及分叉杆菌等,如拟杆菌、真杆菌及分叉杆菌等,占总数的占总数的90909999;其次才是肠球菌、肠杆菌其次才是肠球菌、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及乳杆菌等其他菌及乳杆菌等其他菌等。等。过去认为
19、大肠杆菌是肠道的优势菌,这是错误的。过去认为大肠杆菌是肠道的优势菌,这是错误的。l (二二)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l 瘤瘤胃胃是是反反刍刍动动物物体体内内的的饲饲料料处处理理工工厂厂,饲饲料料中中约约有有70708585可消化物质和可消化物质和50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l 因因此此,瘤瘤胃胃(包包括括网网胃胃)消消化化在在反反刍刍动动物物整整个个消消化化过过程程中中占占有有特特别别重重要要的的地地位位。瘤瘤胃胃内内所所进进行行的的一一系系列列复杂的复杂的消化代谢过程,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消化代谢过程,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瘤胃瘤胃是供厌氧性微生物繁殖的良好的天然
20、是供厌氧性微生物繁殖的良好的天然“发酵罐发酵罐”。,。,它具有下列它具有下列恃点恃点:1 1不断有食物和水分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不断有食物和水分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质;2 2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微生物和食物充分搅拌混和;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微生物和食物充分搅拌混和;3 3温度在温度在38384040之间。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的之间。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的热,瘤胃内温度往往超过牛的体温,有时高达热,瘤胃内温度往往超过牛的体温,有时高达39-42 39-42 。l 4 4瘤胃具有高度厌氧条件。瘤胃具有高度厌氧条件。l 瘤瘤胃胃背背囊囊的的气气态态,通通常常含
21、含COCO2 250507070,甲甲烷烷20204545以以及及少少量量氮氮、氢氢、氧氧等等。其其中中少少量量的的氧氧迅迅即即被被需需氧氧微微生生物物所所利利用用。这这些些气气体体由由微微生生物物发发酵酵所所产产生生,一一昼昼夜夜达达600-700600-700升升,除除了了一一部部分分气气体体为为微微生生物物所所利利用用外外,大大部部分分通通过过嗳嗳气气排排出出,当当气气体体产产生生量量超超过过排排出出量量时时,就就形形成成臌气臌气。瘤胃微生物的区系十分复杂,且常因饲料种类、给饲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变化。瘤胃微生物包括厌氧性纤毛虫和细菌两大类,前者主要有:均毛虫科(Holotrichid
22、ae)的绒毛虫属(Dasytricha)以及头毛虫科(Ophryoscolecidae)的双毛虫属、内毛虫属。其中以内毛虫和双毛虫为最多,约占纤毛虫总数的8598。能分解纤维素的主要为双毛虫属。瘤胃细菌的种类很多,其中能分解纤维素的主要有:产琥珀酸拟杆菌、小生纤维梭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小瘤胃杆菌等;发酵淀粉和糖的主要有:牛链球菌、丁酸梭菌、丁酸弧菌属的一个种、反刍兽半月形单胞菌等;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有:淀粉球菌、淀粉八叠球菌、淀粉螺旋菌和另外一些嗜碘微生物;合成维生素的主要有:维生瘤胃黄杆菌、丁酸梭菌等。一克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150250亿和纤毛虫60100万,其总容积约占瘤胃液
23、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各约占50(按容积计)。但就代谢活动的强度和其作用的重要性来说,则细菌远远超过纤毛虫。l 瘤胃内多种细菌之间和细菌与纤毛虫之间彼此共生,共同作用,组成微生物区系。在各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完成饲料营养物的分解和利用。例如,纤毛虫生长必需利用瘤胃细菌的代谢产物,另一方面纤毛虫所产生的刺激素能提高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瘤胃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对粗纤维的分解甚为重要。l 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瘤胃中纤维素微生物可在模拟的人工瘤胃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5天以上,其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未见显著下降。l瘤胃微生物的主要作用如下:l 1纤维素的分解 动物没有纤维素酶,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纤维素,主要
24、依靠瘤胃内的纤维素分解细菌和一部分纤毛虫,最终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被牛体所吸收利用。牛瘤胃内一昼夜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占牛体所需能量的6070。l 2糖的分解与合成 瘤胃微生物分解淀粉、葡萄糖和其他糖类,产生低级脂肪酸、CO2和甲烷等;同时利用饲料分解产生的单糖和双糖合成糖原,储存于微生物体内,待微生物随食糜进入小肠被消化后,这种糖原又可被利用作为牛体的葡萄糖来源之一。乳牛吸收入血液的葡萄糖约有60被利用来合成牛乳。l 3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 瘤胃微生物能利用简单的含氮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质,估计一昼夜可合成300700克,约占瘤胃蛋白质的2030%。另一方面,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瘤胃内可被分解为氨基
25、酸、氨和酸类等,因此将饲料蛋白经甲醛处理后,使其不易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待排入小肠后再被消化,可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效率。l 4维生素合成 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等,所以日粮中缺乏此类维生素,并不影响牛体健康。(三三)大肠的微生物作用大肠的微生物作用l 单单胃胃动动物物在在胃胃和和十十二二指指肠肠部部分分,由由于于胃胃酸酸和和胆胆汁汁的的作作用用,微微生生物物的的活活动动受受到到抑抑制制。当当食食糜糜进进入入小小肠肠后后段段,特特别别是是进进入入大大肠肠后后,微微生生物物的的活活动动极极其其频频繁繁。在在这这里里进进行行着着十十分分复复杂杂的的微微生生物物活活动动,这这些些活活动动有
26、有的的是是有有利利的的,是是动动物物消消化化代代谢谢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有有些些则则是是有有害害的。的。1 1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 食草的单胃动物如马,杂食动物如猪等均能消化利用饲料中的部分粗纤维。这些动物的纤维素分解活动主要在大肠内进行,特别是盲肠和结肠前段尤为强烈。猪盲肠内纤维素的分解,主要微生物为一种被碘染色的厌氧性大型球菌,与从马盲肠分离的球菌相似,此外尚有一类厌氧性的无芽胞杆菌。l 2 2其其他他有有机机物物的的发发酵酵 在在小小肠肠内内未未完完全全消消化化吸吸收收的的有有机机物物,进进入入大大肠肠后后可可引引起起剧剧烈烈发发酵酵。逐逐渐渐发发酵酵后后形形成成乳乳酸酸、挥挥
27、发发性性脂脂肪肪酸酸及及 CO2CO2、甲甲烷烷等等气气体体。肠肠道道内内形形成成的的有有机机酸酸可可以以被被吸吸收收利利用用,这这是是有有利利的的一一方方面面,过过度度发发酵酵往往往往引引起起肠肠臌臌气气;且且降降低低了了可可消消化化营营养养的的利利用率,这就是有害的了用率,这就是有害的了;l 3 3大大肠肠内内的的腐腐败败作作用用 大大肠肠内内存存在在着着多多种种能能分分解解蛋蛋白白质质和和对对氨氨基基酸酸有有脱脱氨氨基基和和脱脱羧羧基基能能力力的的微微生生物物。当当蛋蛋白白质质及及未未完完全全吸吸收收的的氨氨基基酸酸进进入入大大肠肠后后,可可引引起起腐腐败败作作用用。在在脱脱氨氨基基过过
28、程程中中生生成成胺胺类类,包包括括腐腐胺胺、尸尸胺胺及及组组胺胺等等,这这些些产产物物是是有有毒毒的的,它它们们可可刺刺激激粘粘膜膜,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招致下痢。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招致下痢。l4有机物的合成 l 肠道微生物活动后,可合成大量菌体蛋白。但与瘤胃内合成的菌体蛋白不同,它们不能再被消化利用,而是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猪肠道细菌还可以合成高分子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也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出。l 此外,不少肠道细菌能合成维生素 B及K,可以被宿主吸收利用,以补充维生素不足。(四四)保持消化道微生物正常菌群的重要性保持消化道微生物正常菌群的重要性l 消化道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对维持家畜的正常消化
29、代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刍动物采食含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过多的饲料,或突然改变饲料后,常招致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改变,从而引起严重的消化紊乱。这就是反刍动物发生前胃疾病的主要病因。反自动物口服磺胺类药和抗菌素后,往往引起消化不良也是这个缘故。在前胃疾病康复阶段,人工喂给健牛的瘤胃内容物(反刍时的食团),以重建瘤胃微生物区系,对促进前胃疾病的早期康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l 初生犊牛瘤胃内是无菌的,在一般情况下,生后数周形成瘤胃细菌区系,34月龄时,瘤胃内出现纤毛虫区系,如用成年中瘤胃内容物喂犊牛,可使瘤胃纤毛虫区系的形成提早至36周龄。接种后的犊牛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浓度较高,生长也较未接种的犊
30、牛迅速。大肠中的正常菌群对动物是有利的 如突然改变饲料,或长期喂给单一的饲料等,会使肠道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受到破坏,往往促使某些潜在的致病菌繁殖而引起疾病。例如,大肠中的正常栖居者大肠杆菌,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它们有的能分泌肠菌素,能抑制其他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学平衡受到破坏时,给此类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大量繁殖的条件,从而可引起猪的水肿病。仔猪黄痢也正是因为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成前,给致病性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以可乘之机所造成的。故人工喂给不致病的、定居性和竞争性强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有利于正常菌群的形成,对控制仔猪黄痢有一定效果。l 菌群失调症:由于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受
31、到破坏而引起的病理过程。l 长期连续或短期大量口服抗菌药物,往往使草食兽(特别是马)肠道中大肠杆菌被抑制,引起菌群失调症,主要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和其他致病菌引起的肠炎。l 饲养管理不正常也可引起消化道菌群的比例失调;如慢性前胃疾病、腹泻等,严重的比例失调称为菌交替症,即正常菌群完全被抑制,而为外袭菌所替代,结果引起急性胃肠疾病,如耕牛偷吃黄豆或其他谷物而引起的急性酸中毒和食草动物口服广谱抗菌素引起的急性消化扰乱等。三、其他器官系统的微生物 (一)呼吸道的诶生物 健康动物的呼吸系统中,支气管末梢和肺泡内是无菌的,但在上部呼吸道特别是鼻粘膜上,经常存在着随空气进入的微生物群,如葡萄球菌等。此外还有
32、一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在上呼吸道粘膜上长期寄居,特别是在扁桃体粘膜上,除葡萄球菌外,还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巴氏杆菌等,这些细菌在动物抵抗力减弱时,就可成为原发、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病原体。l (二)泌尿生殖器官的微生物 l 公畜或母畜的尿道口,经常栖居着一些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的球菌,以及若干不知名的杆菌。偶尔也有一些抗酸性杆菌(如耻垢杆菌)存在,这些抗酸菌并没有致病性,它所产生的酸,可使阴道保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因而对动物是有利的。由于尿道口容易被粪便、土壤和皮垢所污染,因此也可能存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l 内部泌尿生殖道是无菌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大肠杆菌等可逆行而上,进入膀胱
33、、肾等引起上行性感染。l(三)其他组织器官的微生物 l 动物的组织器官内,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有菌,如某些传染病的隐性传染过程,或康复后的一定时期内,均可能带菌。有的细菌能从肠道经静脉进入肝脏,或由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特别是在动物临死前,抵抗力极度减弱时,某些非病原菌或条件性致病菌,都可由这些途径进入组织器官内。进些闯入的细菌往往造成细菌学检查的误诊。四、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动物l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1s,缩写为GF动物):是指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在其整个生活期内要采取切措施杜绝外界微生物与无菌动物接触。无菌动物可用于研究消化道微生物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免疫、肿瘤、病理及传染病等方面的问题。l 无特定病原动物(Special pathogen free anima1s,缩写为 SPF动物)是指没有某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各个国家根据控制疫病规定的标准对 SPF动物有不同的要求。利用 SPF动物可培育无慢性传染病的畜(禽)群,也可探讨病原微生物对机体致病作用和免疫发生的机理,提出疫病防制措施等。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立SPF畜(禽)群,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