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架线工程检查方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276075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线工程检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架线工程检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0kV送电线路工程 架线工程 质量检查方法 编写: 校核: 审批: 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监理部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采用对的的检查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逐项检查,是如实反映施工质量优劣及改善施工质量的必要依据,也是施工记录真实性的体现。为保证220kVXXXX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分部工程和接地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真实、有效性编制本检查方法,规定各驻队监理人员遵照以下检测方法对两分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本检查方法合用于220kVXXXX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分部工程和接地分部工程。 本检查方法规定了铁塔组立分部工程和接地分部工程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 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110kV—500 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23)》 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估规程 (DL/T5168-2023)》 3、本工程设计文献及协议文献 4、《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5、《送电线路测量》(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6、《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887-2023) 检查条件:必须使用经检查合格的计量器具。 一、导地线损伤检查: 导线损伤检查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其损伤解决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面积在下列范围内的解决: 1、轻微擦伤: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可不修补,用0#细砂纸磨光表面棱刺。 2、中度损伤:损伤的强度损失尚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且损失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时为中度损伤,中度损伤可采用补修管补修。 3、超过以上损伤面积必须剧断重接。 二、压接管压后尺寸检查: 1.质量规定: 导地线液压后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S的允许最大值为: S=0.866×0.993D+0.2(mm) S----对边距 D----压接管外径 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成最大值,超过规定期查明因素,割断重接。 2.检查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游标卡精度不低于0.1mm),其数据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一个。 3.检查内容: 1)、压接尺寸; 2)、检查压接管压后是否已打上压接人员钢印代号。 3)、压后应涂刷红丹漆: 直线管: 在两端管口和导线上各20 mm(共40 mm)涂刷红丹漆。 耐张管:在导线侧管口和导线上各20 mm(共40 mm)涂刷红丹漆。 钢管压后应涂刷红丹漆。 三、压接管压后弯曲尺寸检查: 1、质量规定:弯曲度不得大 于2%,但 有明显弯曲时 允许校 直,校直后的压接管严禁有裂纹, f 达不到规定期必须剧断重接。 L 2、检查方法:在压接管弯曲最严重面上拉一根弦线,然后测量其矢高f与其长度之比即为其弯曲度:弯曲度=f/L×100% 四、导地线弧垂检查: 1、质量规定: 导地线弧垂允许偏差为±2.5%; 导地线相间弧垂允许偏差为300mm; 分裂导线的子导线间弧垂应力求一致,其相对偏差不大于50mm。 采用经纬仪现场观测,一般采用档端观测。 2、检查方法:用经续仪测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1)、施工紧线后导地线弧垂检查用下列公式: F=1/4[√a +√L(tgθ1-tgθ)]2 F----弧垂 θ1----观测角,仰角时为导地线悬点观测角度,俯角时为导地线弧垂观测角度。 θ----观测角,仰角时为导地线弧垂观测角度,俯角时为导地线悬点观测角度。 a ----导地线悬点至仪器高度 a=导地线悬点高-仪高H 如下图所示: L L a θ F H θ1 F a θ1 θ H 2)、导地线弧垂实测值F与计算机值f比较,弧垂误差值ΔF ΔF=F - f f----导地线弧垂计算值 注:弧垂检查前应将被检查的观测档所需数据事先列入下表: 序 号 观测档 观测档 档距L 观测档弧垂 测站导线悬点高 测站地线悬点高 备注 温度℃ 弧垂f 1 2 ┊ 五、跳线及带电导体对杆塔电气间隙检查: 1. 带电导体对杆塔电气间隙的检查重要是: 1)、检查引流线对杆塔各部的最小间距必须满足设计给定的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采用钢尺或绝缘杆进行丈量。一般检查点是: a.在耐张塔挂线处拉一直线至引流线最近点的距离; b.引流线对下层横担最近点的距离; c.引流线对塔身最近点的距离。 2)、各部检查尺寸以最小距离为该相引流线电气间隙值,其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值。 3)、实测记录值还必须注明最小电气间隙所在的部位。 2. 跳线各连接螺栓紧固是否紧固,检查弹簧垫片是否已压平。 六、防振锤安装位置检查: (悬垂线夹) 1、检查方法:用钢卷尺 检查防振锤与悬垂线夹或耐 D 张线夹之间距离D。 (耐张线夹) 对直线塔:应从悬垂线 夹量至防振锤之间的距离(西 D 南院为中起,云南院为边起)。 对耐张转角塔:应从耐张线夹上的U形环中心至防振锤之间的距离(西南院),云南院为压接管口起计算。 2、质量规定:安装距离应力求与设计一致,其偏差不超过±30mm。 七、间隔棒安装距离检查: 1、间隔棒安装距离检 查是用测绳在空中沿导线进 S0 行丈量,一端以悬垂线夹 (悬垂线夹) (直线)或耐张线塔的中心 间隔棒之间的距离。 S0 间隔棒安装距离检查时 横担中心 (耐张线夹) 以中相间隔棒的安装距离为 横担中心线 检查基准,如右其安装尺寸 边相 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两边线 中相 则以中相间隔棒安装距离为 边相 准,垂直于线路方向。三相 S0 间隔棒的安装必须成一条直线。 2、质量规定:间隔棒安装距离在杆塔两侧第一个间隔棒S0的偏差不大于次档距的±1.5%,其余不应大于±3%,者各相间间隔棒的安装距离应力求一致。 八、关于电气部份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的检查: 1、采用目测检查,电气部分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是否有漏缺、规格是否符合规定,安装是否到位。 2、质量规定: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的穿向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送电侧:大理变,受电侧:厂口变) 项 目 部 位 安 装 统 一 规 定 备 注 1.绝缘子碗口及碗头挂板口方向 直线悬垂绝缘子 一律碗口在受电侧,即“R”销从送电侧向受电侧穿 所有是“R”销子,瓷瓶碗口在厂口变侧 直线转角塔“V”串绝缘子 一律碗口在受电侧,即“R”销从送电侧向受电侧 所有是“R”销子,瓷瓶碗口在厂口变侧 跳线悬垂绝缘子 一律碗口在受电侧,即“R”销从送电侧向受电侧 所有是“R”销子,瓷瓶碗口在厂口变侧 耐张绝缘子 一律碗口朝下,即“R”从上向下 所有是“R”销子,瓷瓶小口在上方,大口在下方。(“R”销子只能从上方取出) 不能与绝缘子碗口同方向安装的碗头挂板 “R”销形成对穿的,碗口在内侧;不能形成对穿的,两边线碗口在内,中线碗口在右。 即能形成对穿的即对穿,不能形成对穿的,两边线由外向内、中线由左向右穿。 2.导线耐张金具串螺栓及穿销(含挂点金具) 垂直方向的螺栓 螺栓一律从上向下穿 不分线别,都由上向下穿,涉及挂点、引流板螺栓。 横线路方向水平螺栓 对每相耐张串而言,能形成对穿的螺栓,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涉及绝缘子串); 对每相耐张串而言,不能形成对穿的螺穿,两边线由线路外向线路内穿、中线面对受电侧由左向右穿 单挂点双绝缘子串二联板向塔身侧的金具螺栓是不能形成对穿的,二联板向导线侧的都可以形成对穿。 单挂点单绝缘子串上金具螺栓不能形成对穿。 30mm冰区的双挂点双绝缘子串所有按能形成对穿的原则安装。 3.导线上各种金具螺栓及穿钉 顺线路水平方向的螺栓 螺栓及穿钉一律从送电侧向受电侧穿 横线路水平方向的螺栓 螺栓及穿钉一律从线束外向线束内穿 项 目 部 位 安 装 统 一 规 定 备 注 4.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及V形串螺栓及穿向 顺线路方向水平螺栓 螺栓一律从送电则向受电则穿 不区分线别、单双串,都由上向下穿,涉及挂点金具。 横线路方向水平螺栓 对每相悬垂串而言,能形成对穿的螺栓,一律由线束外向内穿(涉及V形串) 注意:能不能形成对穿只是对每相而言,重要是看能否按导线线束同样,由同一相的两根子导线外侧向内内侧,双串绝缘子是横线路方向时其金具连接螺栓也按能形成对穿的原则安装 对每相悬垂串而言,不能形成对穿的螺栓,两边线由线路外向内穿,中线面对受电侧由左向右 5.避雷线及OPGW金具螺栓 垂直方向上有螺栓 一律从上向下 顺线路方向水平螺栓 一律从送电侧向受电侧穿 横线路方向水平螺栓 一律从线路外向线路内穿 6.导线线夹及防振锤处铝包带 与线夹或夹板口对齐,不出头,回头压在线夹或夹板内,铝包带缠绕方向与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 7.带角度的引流板 上子导线安装带角度的引流板偏向转角内侧,直线耐张塔带角度的引流板偏向塔内侧 8.瓷质绝缘子颜色 从导线端向挂线点端起算,第10、20、30片安装深色绝缘子 9.压接管液压操作 耐张压接管 打操作人员钢印代号,在导线侧管口的导地线上各20mm涂红丹漆 直线压接管 打操作人员钢印代号,在两端口和导地线上各20mm涂红丹漆 导线损伤截面积的计算方法: 1、“同一处”定义: 是指其损伤处在一个节距内的诸股受伤最严重处。 2、节距的测量方法: 将一张白纸铺在导线上,用手压在纸上,沿导线磨划一段距离(应大于该导线外层铝股的总数),纸上留有黑色印记,然后自左端某一股处画一直线记号,再自此股向右侧数股数,直数到外层铝股总数后,再画一直线记号,则此两记号之间的距离就是该导线的一个节距。 一个节距 3、导线“同一处(一个节距内)”损伤面积计算: 1)、环节:①、观测一共多少股有损伤; L ②、找出每股损伤最严重处; h ③、测量每股损伤的限度,即 得该导线“同一处”的损伤面积。 c 2)、面积计算方法一:使用游标卡尺 测量导线损伤处弦高h, F=0.00436d2tg-1(2×√h(d-h)/d-2h)-(d-2h)√h(d-h)/2 F---损伤面积 h----弦高 d----单股线径 3)、面积计算方法二:h测量困难时可以直接测量弦长c F=0.00436d2tg-1(c/√ (d2-c2))-(c√ (d2-c2)/4) 导线有关数据: LGJ-400/50 JL/LB20A-400/50 结构 根数/直径 铝/钢 54/3.07 7/3.07 54/3.07 7/3.07 计算截面 (mm2) 铝 399.73 399.73 钢 51.82 51.82 总计 451.55 451.55 外径(mm) 27.63 27.6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