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274196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1.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篇一   判断气候类型   A、先以气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低气温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包括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_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再以降水定型(气候类型),锁定目标。   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均匀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篇二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3.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篇三   洞庭湖湿地   1、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洞庭湖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洪蓄水,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2、湿地减少:(原因)围湖造田,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湖区沉积。(影响)调洪能力下降,易发生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破坏,航运受到影响。   3、保护: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4、合理利用:保护湿地植被,禁止滥捕滥猎,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不合理利用:砍伐灌木,开垦土地,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体工程建设不断,城镇建设。   5、气候特点:_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6、商品粮基地: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生产基础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增产潜力大。交通便利,科技含量高。 4.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篇四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_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_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5.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篇五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_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