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243897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文科1地球和地球仪.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知识结构三、知识结构地球地球地球仪地球仪形状形状大小大小地轴地轴两极两极纬线和经线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及其意义经纬网及其意义地地球球和和地地球球仪仪概念概念特点特点重要纬线重要纬线概念概念划分划分(纬(纬5 5经经4 4)(3 3数据:地图册数据:地图册P1P1)概念概念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 4点)点)(地图册(地图册P1P12 2)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大小大小(记忆数据)(记忆数据)赤道半径(长半径):赤道半径(长半径

2、):6 378.1 6 378.1 千米;千米;极半径(短半径):极半径(短半径):6 356.8 6 356.8 千米;千米;平均半径:平均半径:6 3716 371千米;千米;赤道周长:赤道周长:40 07540 075千米;千米;地球表面积:地球表面积:5.15.1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6378637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6371千米千米63576357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2R=23.1463712R=23.146371千米千米 =40009=40009千米千米4 4万千米万千米地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是5.15.1亿平方千米亿平方

3、千米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赤道周长约为赤道周长约为4 4万千米万千米地球快速旋转:赤道上地球快速旋转:赤道上“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在低纬度地区,火箭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在低纬度地区,火箭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惯性和自转线速度)(惯性和自转线速度)地球的模型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地轴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两极两极:地轴与地球: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表面的两个交点纬线: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赤道是最大纬线圈。是最大纬线圈。经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连接南北两

4、极并且与 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北段与地地轴北段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南段与地地轴南段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球表面的交点。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 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与地轴垂直 并且环绕地并且环绕地 球一周的圆球一周的圆圈。圈。地轴地轴北极北极纬线纬线南极南极经线经线赤道赤道是最大是最大 的纬线圈。的纬线圈。地球仪地球仪地轴地轴两极两极经线经线纬线纬线v经线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又称子午线。又称子午线。v经线特点

5、经线特点1 1、是半圆、是半圆2 2、长度相等、长度相等3 3、指示南北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注的度数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注的度数 经度划分:经度划分:书写方法:书写方法:北京:北京:东经东经116116或或116E116E从从00经线起,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向东、向西各分作作180180;4.4.4.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N1.1.1.1.都自成圆圈都自成圆圈都自

6、成圆圈都自成圆圈纬线圈。纬线圈。纬线圈。纬线圈。2.2.2.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越小两极为点。越小两极为点。越小两极为点。3.3.3.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特点:纬线特点:纬纬 度度赤道赤道00,南北极点南北极点9090实实 质质:本地点到球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的夹角()纬纬 度度40书写方法书写方法:北京:北京:线面角线面角北纬北纬4040(或或40N)40N)经线经线纬线纬线概念概念在地

7、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同纬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特特点点形状形状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其经度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其经度和为和为180180,东、西经性质相反),东、西经性质相反)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能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平分地球圆形。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都圆形。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但只有赤道能平自成纬线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分地球长度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约(约20 000km)2

8、0 000km)从赤道向两极渐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渐短,赤道最长(约约 40 000km)40 000km),两极缩短为,两极缩短为点(长度为点(长度为0 0)。南、北纬度)。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作用作用指示南北方向,确定东西位置指示南北方向,确定东西位置指示东西方向,确定南北位置指示东西方向,确定南北位置关系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只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只有赤道附近的经线近似平行有赤道附近的经线近似平行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距间距任意两条经线之间各处的间隔(即任意两条经线之间各处的间隔(即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处最纬线的长度

9、)不等,赤道处最大(约大(约111km111km度),向两极度),向两极递减递减任意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即经任意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即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线的长度)都相等(约111km111km度)度)区分区分经度经度纬度纬度经度经度纬度纬度图示图示定义定义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注的度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注的度数数人们为了区分纬线而给纬线标注人们为了区分纬线而给纬线标注的度数的度数实质实质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在的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当地与地心的连线(或者是当地当地与地心的连线(或者是当地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地平面的

10、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的线面角起点起点本初子午线(即本初子午线(即00经线)经线)赤道(即赤道(即0 0 纬线)纬线)划分划分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为为 180 180 ,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西经度自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划分为自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划分为 9090,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纬度代号代号东经(东经(E)E),西经(,西经(W W)南纬(南纬(S)S),北纬(,北纬(N N)度数度数变化变化东经度的度数越往东越大,西经度的东经度的度数越往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往西越大,东、西经度数

11、越往西越大,东、西经 180180线线是同一条经线是同一条经线北纬度的度数越往北越大,北极北纬度的度数越往北越大,北极点为点为 90 N 90 N;南纬度的度数越;南纬度的度数越往南越大,南极点为往南越大,南极点为 90S90S方格状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侧视图)(侧视图)极地经纬网极地经纬网(极视图或俯视图)(极视图或俯视图)经纬网两种基本类型经纬网两种基本类型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都相互平行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划分标准:西经划分标准:西经划分标准:西经划分标准:西经20202020度、东经度、东经度、东经度、东经160160160160度度度度(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避免(这

12、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20W20W160E160E160E160E20W20W和和160E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西半球西半球东半球东半球判断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判断东西经度、南北纬度自西向东度数增大者为东经,自西向东度数减小者为西自西向东度数增大者为东经,自西向东度数减小者为西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者为东经,顺着地球自转方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者为东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减小者为西经。向度数减小者为西经。

13、关键: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关键: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见下图。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B:、_ C:、D:、_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填代号)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A.、;B.、。二、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二、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例二: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

14、1 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该点是()()A A、30300 0N N,1601600 0E BE B、30300 0N N,20200 0W W C C、30300 0S S,20200 0W DW D、30300 0S S,1601600 0E E 2 2、与、与1201200 0E 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线的经度是()()A A、60600 0E BE B、60600 0W W C C、1201200 0W DW

15、 D、0 00 0。D DB B两条相对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经度之和等经度之和等180180,但东、西经相反。,但东、西经相反。3 3关于下图中关于下图中A 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AA A点的纬度是点的纬度是2020,经度是,经度是1515B BA A点的纬度是点的纬度是20N20N,经度是,经度是15E15EC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 A点位于东半球点位于东半球 D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 A点位于南半球点位于南半球C C写出写出A A点的经度:点的经度:()()15W15W,

16、20E20E一、答案:1、A:140E、80NB:140W、40NC:140E、20ND:140W、20S2、A点在C点的N坐标方向,即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是A、C,位于西半球的是BD。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二、答案: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半球上空俯视)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逆时针方向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2、3、A:90E,60NB:45W,30N15151515经线的划分经线的划分东经东经东经东经西

17、经西经西经西经15151515303030304545454560606060909090903030303045454545 60606060 909090900000本本本本初初初初子子子子午午午午线线线线向西增大向西增大向西增大向西增大向东增大向东增大向东增大向东增大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9090909010510510510512012012012014514514514516016016016018018018018016016016016014514514514512012012012010510510510590909090西经西经东经东经1201200030304545606

18、0757590901051051351351501501651651801801651651501501351351201201051059090757560604545303015151515西经西经西经西经东经东经东经东经北极北极00151530304545606075751515303045456060757590909090向北增大向北增大向北增大向北增大为北纬为北纬为北纬为北纬,向南增大向南增大向南增大向南增大为南纬为南纬为南纬为南纬,ABC90E18090W两条相对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经度之和等经度之和等180180,但东、西经相反。,但东、西经相反

19、。写出写出A A、B B和和C C的经度数:的经度数:180180和和00经线:既不属于西经也不属于东经经线:既不属于西经也不属于东经 00纬线:既不属于北纬也不属于南纬纬线:既不属于北纬也不属于南纬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写出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写出A和和B的经度数。的经度数。AB30E120E150W60WN 人们通常以经度人们通常以经度00,38N38N为极点,将陆地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陆半球”,另一半,另一半“水半水半球球”的极点应为的极点应为 ()A A北极点北极点B B0 00 0,38380 0S SC C南极点南极点D D1801800

20、 0,38380 0S SD D对趾点:对趾点:地球表面某点地球表面某点关于地心对称点关于地心对称点为对趾点。为对趾点。这两点的纬度数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这两点的纬度数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两点所在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即经度之和等两点所在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即经度之和等180180,但东、西经相反。,但东、西经相反。004040202020204040140140180180 160160160160140140重要的经线及其关系重要的经线及其关系W WE EE EW W经纬网的实际应用(用途)经纬网的实际应用(用途)1 1、定位、定位2 2、计算距离、计算距离3 3、确定方向、确定方向

21、4 4、估算面积、估算面积(1 1)写出一地的经纬度)写出一地的经纬度(2 2)主要经纬线通过的地理区)主要经纬线通过的地理区11纬距纬距111KM111KM11经距经距111cos111cos(为所在地纬度数)为所在地纬度数)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基本依据:基本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1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关系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关系2 2、既不在同

22、一经线,又不在同一纬线上的方向确定、既不在同一经线,又不在同一纬线上的方向确定一、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一、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1 1)南北方向的判定)南北方向的判定北纬度一定在南纬度的北方,北纬度数越大越北。北纬度一定在南纬度的北方,北纬度数越大越北。南纬度数越大越南。南纬度数越大越南。北极为最北点,四面八方均为南;南极则相反。北极为最北点,四面八方均为南;南极则相反。规律:规律:(2 2)东西方向的判定)东西方向的判定同为东经,度数越大越东同为东经,度数越大越东同为西经,度数越大越西同为西经,度数越大越西(劣弧法)(劣弧法)分处东经和西经分处东经和西经考虑经度差考虑经度差若经度差若经度差180

23、180180,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若经度差若经度差=180=180,东或西均可东或西均可极地经纬网图上,极地经纬网图上,在比较的两点之间的劣弧上画地球自转的在比较的两点之间的劣弧上画地球自转的箭头,箭头,箭头为东,箭尾为西箭头为东,箭尾为西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2 2、既不在同一经线,又不在同一纬线上的方向确定、既不在同一经线,又不在同一纬线上的方向确定2 2、判断甲地在乙地的、判断甲地在乙地的A.A.东南东南 B.B.西北西北 C.C.正南正南 D.D.正北正北1.1.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

24、是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西”,相反的是,相反的是“东东”站在地球北极看四周,处处都是站在地球北极看四周,处处都是“南南”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 A.B.C.D.A.B.C.D.B B45W45WN NA A甲甲45W45W甲(甲(00,45W45W)S S方法:方法:1 1、地球自转或经度递变,确定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或经度递变,确定东西方向2 2、地球自转或纬度递变,确定南北方向、地球自转或纬度递变,确定南北方向3 3、不在同一幅图上的

25、,绘在同一图上、不在同一幅图上的,绘在同一图上识识别别经经纬纬线线和和判判断断方方向向N N东东据两地经度或地球自转判断东西方向据两地经度或地球自转判断东西方向据两地纬度或极点判断南北方向据两地纬度或极点判断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 N NE ES S经线圈(即赤道)周长:经线圈(即赤道)周长:2 2R360111KMR360111KM 4 4万公里万公里360111KM360111KM二、根据经纬网确定距离二、根据经纬网确定距离A、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1 1,经线长约为111KM.KM.N NR RR RR R地地coscos纬线的纬

26、线的周长周长2 R2 R2 2 R R地地coscos 11经距经距 2 2 R R地地cos cos 360360111cos111cosB、同一条纬线圈上,经度差1,纬线长约为111cos111cos(为所在地纬度数)为所在地纬度数)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区域,面积最大的是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区域,面积最大的是三、在经纬网图上比较面积大小三、在经纬网图上比较面积大小判断方法: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判断方法: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原则:原则: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1 1)两点

27、的经度差等于)两点的经度差等于180180时时一定过极点一定过极点同为北半球:同为北半球:先向北,先向北,过北极点,过北极点,再向南再向南同为南半球:同为南半球:先向南,先向南,过南极点,过南极点,再向北再向北分处不同半球,分处不同半球,先确定过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北极点为劣弧先确定过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北极点为劣弧(过这两点及球心所作的平面,(过这两点及球心所作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劣弧最近)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劣弧最近)(2 2)两点的经度差不等于)两点的经度差不等于180180时时大圆与经线圈斜交大圆与经线圈斜交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地到乙地:同在北半球同在

28、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分处不同半球分处不同半球:先考虑劣弧先考虑劣弧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地到乙地:同在北半球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分处不同半球分处不同半球:先考虑劣弧先考虑劣弧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但若这两地同在晨昏线上则最短距离为沿晨昏线的劣弧部分)(但若这两地同在晨昏线上则最短

29、距离为沿晨昏线的劣弧部分)N甲地(甲地(70N70N,45E45E)到乙地()到乙地(70N70N,135E135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方向是什么?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方向是什么?0乙乙甲甲乙乙甲甲NNNSSSEEEWWW过甲乙两点及球心所作的平面,与球面相交过甲乙两点及球心所作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劣弧最近所得的劣弧最近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若一架飞机由图中的若一架飞机由图中的地经地经地飞往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地,其飞行方向是:A A、一直向正南方向、一直向正南方向B B、一直向东南方向、一直向东南方向C C、先向正南,后向西南

30、、先向正南,后向西南D D、先向东南,后向西南、先向东南,后向西南D D若一架飞机从若一架飞机从A A地飞往地飞往D D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若一架飞机从若一架飞机从B B地飞往地飞往C C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南方向飞行,到达南极后继续沿经线圈先向正南方向飞行,到达南极后继续沿经线圈向前往正北飞向前往正北飞先向西南方向飞,(瞬间向西),再向西北方向飞行先向西南方向飞,(瞬间向西),再向西北方向飞行9090A AC CD DB B飞机在何处改变方飞机在何处改变方向?向?按哪个方向飞行占按哪个方向飞行占的距离长一些?的距离长一些?

31、1 1、若飞机由图中的、若飞机由图中的地经地经地飞往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地,其飞行方向是:A A、一直向正东方向、一直向正东方向B B、一直向西方向、一直向西方向C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先向东北,后向西北2 2、飞机由图中的、飞机由图中的地经地经地飞往地飞往地,途经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地,途经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大洋是:A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 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 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 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印度洋非洲大西洋N NC CB B90E90E90W90W45W

32、45W145W145W证明:一地地理纬度,就是当地北极星证明:一地地理纬度,就是当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即的地平高度,即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的仰角。9090S S9090N NN45454545N N9090S S9090N NN45454545地平线地平线某地地理纬度某地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的仰角(北半球)(北半球)注意:注意:1 1、地平线(圈)、地平线(圈)2 2、北极星平移、北极星平移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一、相关材料一、相关材料二、复习目标二、复习目标1 1、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2 2、地图册、地图册P1P12 2页页1 1、地球的形状和大

33、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2、(基本概念)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经、(基本概念)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3 3、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4 4、(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极圈。三、知识结构三、知识结构三、知识结构三、知识结构地球地球地球仪地球仪形状形状大小大小地轴地轴两极两极纬线和经线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及其意义

34、经纬网及其意义地地球球和和地地球球仪仪概念概念特点特点重要纬线重要纬线概念概念划分划分(纬(纬5 5经经4 4)(3 3数据:地图册数据:地图册P1P1)概念概念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 4点)点)(地图(地图P1P1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1、判断经线和纬线;、判断经线和纬线;2 2、理解经纬线的特点并应用;、理解经纬线的特点并应用;3 3、判断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判断东西经度、南北纬度4 4、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的应用5 5、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1 1)定位)定位(2 2)计算距离)计算距离(3 3)确定方向)

35、确定方向(4 4)估算面积)估算面积判断方法: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判断方法:占经纬网格及纬度的高低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1 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2 2)对趾点问题)对趾点问题11纬距纬距11111111经距经距111cos111cos写出某地经纬度;写出某地经纬度;主要经纬线通过的地理区主要经纬线通过的地理区1 1、关于经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经纬线

36、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在地球仪上,同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是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是赤道B B、全球的纬线均不等长、全球的纬线均不等长C C、除两极外,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只有一条经纬线通过、除两极外,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只有一条经纬线通过D D、每一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大圆圈、每一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大圆圈2 2、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40度和西经度和西经4040度向北度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 A、他们在北极相遇、他们在北极相遇B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C C、他们之间距离

37、始终保持一致、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 D、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不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ACACABAB理解经纬的特点理解经纬的特点1 1、某人在、某人在40N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南各走100100公里,最后他位于出发点公里,最后他位于出发点()()A A出发点出发点 B B出发点以西出发点以西 C C出发点以北出发点以北 D D出发点以东出发点以东 B2 2、某人在、某人在40S40S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南各走100100公里,最后他位于出发点公里,最后他位于出发点()()A A出发

38、点出发点 B B出发点以西出发点以西 C C出发点以北出发点以北 D D出发点以东出发点以东 D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3 3、某人从赤道以北、某人从赤道以北50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100公里,最后公里,最后他位于他位于 ()()A A出发点出发点 B B出发点以西出发点以西 C C出发点以北出发点以北 D D出发点以东出发点以东 A4 4、某人从赤道以北、某人从赤道以北30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100公里,最

39、后公里,最后他位于他位于 ()()A A出发点出发点 B B出发点以西出发点以西 C C出发点以北出发点以北 D D出发点以东出发点以东 D甲甲乙乙丙丙丁丁10O10O10O10O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甲地位于西半球,同时、甲地位于西半球,同时又位于北半球又位于北半球B B、甲乙之间的距离等于、甲乙之间的距离等于甲丙之间的距离甲丙之间的距离 C C、甲丙两地方时相同、甲丙两地方时相同 D D、乙丁两地日出时刻相同、乙丁两地日出时刻相同 C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经纬网格形状的实质:等腰梯形赤道赤道 0 0:3030(N/SN/S):60 60(N/SN/S):

40、90 90(N/SN/S):23262326(N/SN/S):66346634(N/SN/S):特殊纬线特殊纬线极极圈圈,温温带带和和寒寒带带分分界界线线,有有无无极昼极昼和和极夜极夜现象的分界线。现象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最长的纬线,南北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半球的分界线。低中纬度低中纬度分界线。分界线。高中纬度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南北极点。回归线,回归线,热热带和带和温温带分界线,带分界线,有无太阳有无太阳直射直射现象的分界线。现象的分界线。南极圈南极圈6060S S北极圈北极圈南回归线南回归线3030S S北回归线北回归线3030N N606

41、0N NN9090S S9090N N0 0低纬低纬高纬高纬中纬中纬纬线的应用:划分南、北半球;五带;中低纬度纬线的应用:划分南、北半球;五带;中低纬度低纬低纬高纬高纬中纬中纬热带热带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00:180180:20W20W:160E160E:特殊经线特殊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以东为西西半球,以西为半球,以西为东东半球。半球。即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算点,即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算点,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东经,以西为,以西为西经西经。与与00经线相对,与日界线大致重合经线相对,与日界线大致重合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

42、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西经,以西为,以西为东经东经。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以东为东东半球,以西为半球,以西为西西半球。半球。1.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读读“经纬网示意图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2.读图(1)图中经纬网的范围是_(南、北)半球,_(东、西)半球。(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_。(3)B点位于A点的方向_ 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完成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完成1 14 4题。题。极地考察极地考察站站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建站时间建站时间长城站长城站6213S,6213S,5857W 5857W19

43、85.2.201985.2.20中山站中山站692224S,692224S,762240E762240E1989.2.261989.2.26黄河站黄河站7855N,7855N,1156E 1156E2004.7.282004.7.283 3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A A、东北方向、东北方向 B B、西北方向、西北方向 C C、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D D、西南方向、西南方向4 4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A A、2442km2442km B B、3000km3000km C C、4000km4000km D D、1221km1221k

44、m5.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飞机由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是: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3.A 4.D 5.答案:C 点拨:经过A、B之间的大圆不经过纬线圈,可以表示为经过A、B之间的直线。从A到B,先向高纬度方向,然后转向低纬度方向,都是向东。1.A点在C点的N坐标方向,即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2.答案:(1)北西(2)40N,80W(3)东北本次地震震级不高,烈度在6度左右。地震发生在河源新丰江水库水库库区里面,属于水库诱发地震。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没有关系。1962年6.2级地震发生以后到现在,库区4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

45、生了44次。从大的环境上来看,广东处在东南沿海地震带上。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历史上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离我们最近的是1918年,汕头南澳发生了7.3级地震,建国以后除了新丰江水库1962年发生过6.1级地震,1969年在阳江发生过6.4级的地震。1994年12月30日和1995年的1月10日,在北部湾又发生了6.1级和6.2级地震。水库诱发地震是指因水库蓄水而诱使坝区、水库库盆或近岸范围内发生的地震。根据精确定位的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资料证明,水库诱发地震震中位置均分布在坝区、水库库盆及近岸地段范围内,距库边线一般不超过35千米,最远10千米。库水的重力荷载作用和孔隙压力作用是诱震因素之一,但库水

46、的作用必须借助于地质体中存在的导水结构面才能向深部传递。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引起库内及其附近地区原有地震活动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诱发地震的一种类型。水库地震大都发生在地质构造相对活动区,且均与断陷盆地及近期活动断层有关。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体荷载产生的压应力和剪应力破坏地壳应力平衡,引起断层错动,产生地震。水库地震一般是在水库蓄水达一定时间后发生,多分布在水库下游或水库区,有时在大坝附近。发生的趋势是最初地震小而少,以后逐渐增多,强度加大,出现大震,然后再逐渐减弱。1、下图(图1-2-10)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

47、、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2.2.写出图中写出图中A A、B B、C C各点的地理坐标。各点的地理坐标。A A:;:;B B:;:;C C:。:。练习练习2 23.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A的地理坐标(,)B的地理坐标(,)A在B的 方向A的地理坐标(,)B的地理坐标(,)A在 (东、西)半球B在 (东、西)半球A的 地 理 坐 标(,)B的地理坐标(,)A在 带(五带)B在 带(五带)4.4.读图读图5.5.读图读图6.6.读图读图45E45E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经度是,纬度是。(2)丁地的经度是,纬度是。(3)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乙地位于丁

48、地的 方向。(4)丙地位于乙地的方向,丁地位于甲地的 方向。(5)从东西半球看,甲地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丁地位于 半球。读经纬网图,回答读经纬网图,回答810题。题。8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A线是线的1/2B线比线长C线比线长D四条纬线一样长9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10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E点 BG点CH点 DK点11.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错误的是()A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到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C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D到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