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2348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3_T 2179-2021枳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1 5 建园 2 6 种苗选择 2 7 定植 2 8 水肥管理 2 9 整形修剪 3 10 病虫草害防控 3 11 采收与初加工 4 12 档案管理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 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环

2、境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沅江市农业农村局、安仁县农业农村局、湖南益森沅江枳壳中药研究所、湖南奎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地本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湖南湘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鹏、王飞翔、李先信、朱校奇、彭斯文、唐其、陈剑宝、张万里、李菲菲、韩健、郭玲霞、刘娟、郭斌、曹宇航、阳元利、熊当之、刘存。枳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枳壳生产的环境条件、建园、种苗选择、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控、采收与初加工、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枳壳种植生产全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枳壳 zhiqiao 枳壳是指种植在湖南省境内的酸橙经烘干后得到的中药材枳壳,其主要栽培品种为酸橙及其变种“黄皮酸橙”和“代代”。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4、 枳壳种植生产要求周围无污染源。生产基地宜选择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 15 以上,冬季极端低温-10 以上,年降水量 1000 mm2000 mm 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二类区的要求。4.2 土壤环境 枳壳产地土壤宜选择疏松透气、质地肥沃的砂质壤土,pH 值 5.56.5。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二级及以上的要求。4.3 灌溉水质量 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5 建园 5.1 规划 园区应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小区:1)主干道 4 m,支路 2 m;2)作业小区面积宜为 1 公顷3 公顷;3)土壤应深翻熟化改良;4)园区应排水顺畅,雨季不积水。5.2 整地 平

5、地宜采用起垄抬高栽培,垄面应为南北走向。起垄高度不低于 0.6 m,垄面宽度一般为 1 m1.5 m。山地宜进行坡改梯,推荐选择梯面“外围定植”模式。土壤贫瘠地区应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 2为宜。6 种苗选择 种苗应选择具有资质单位繁育的优良品种:1)苗木径粗不低于 0.6 cm,高度不低于 45 cm,主根长 15 cm 以上;2)叶片健康,根茎无扭曲现象,须根发达;3)无检疫性病虫害。种苗调运和检疫应符合 GB 15569 的要求。7 定植 7.1 时间 春季定植一般在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秋季定植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7.2 密度 宜用“宽行窄株”的方式

6、进行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 3 m4 m,株距 2 m3 m。7.3 方法 定植穴深度 60 cm70 cm,穴径 70 cm80 cm;苗木放入穴中,保持根系舒展,扶正,填土至一半时将苗轻轻上提,然后压实,再填土压实,嫁接口露出地面 5 cm 以上为宜,及时浇足定根水。定植后宜在主干 50 cm70 cm 半径范围内覆盖防草地布或稻草等。8 水肥管理 8.1 施肥管理 投产前的幼树期,于春、夏、秋梢萌芽前 7 d10 d,每次株施氮肥或复合肥 0.1 kg0.2 kg,采用撒施方式;10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每次株施有机肥 10 kg15 kg,采用沟施方式。投产的成年树,于 2 月下

7、旬至 3 月上旬,株施复合肥 0.5 kg1.0 kg,采用撒施方式;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株施有机肥 20 kg30 kg、复合肥 1 kg、钙镁磷肥 1 kg,采用沟施方式,沿树冠滴水线开 10 cm15 cm 深沟将有机肥施入。使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8.2 水分管理 雨季注意疏通排水沟渠,防止园地积水。6 月7 月果实膨大期,如遇连续干旱 10 d 以上,或连续3 d 出现卷叶现象,应及时浇水抗旱。9 整形修剪 9.1 基本要求 行间方便通行,株间无严重交叉;树冠通风透光良好,无严重枝叶重叠,树冠内病虫害枝、枯枝少;生长整齐,树冠大小、高度、树形基本一致。

8、9.2 幼树整形 新栽幼树留 40 cm50 cm 作为主干枝,及时抹除主干以下的萌蘖。2 年4 年生幼树,一般剪除下垂枝,短截徒长枝,形成春、夏、秋梢三级新梢自然半圆头型树冠。9.3 成年树修剪 对于多年结果已衰老的枝组,或疏除或回缩,让后面的新枝取代;对于延伸超过主侧枝的枝梢,可抑强扶弱,将其回缩至弱枝分枝处。冬季清园时,剪去枯枝、霉枝、病虫枝和衰老枝,减少病虫害越冬藏身场所。10 病虫草害防控 10.1 防控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10.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黄龙病、溃疡病、砂皮病(树脂病)、疮痂病;

9、主要虫害有:红蜘蛛、潜叶蛾、锈壁虱、介壳虫。10.3 绿色防控技术 提倡生草栽培,构建生态园区;每年 4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分别投放捕食螨 1500 袋/公顷,悬挂在树冠中部;主害代成虫羽化始期,每亩放置 4 套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器悬挂于树体阴面通风处的树干上,悬挂高度要高于树冠的二分之一。10.4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应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要求。枳壳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10.5 草害防控 树干周围 50 cm70 cm 半径范围内不可有草,建议覆盖可降解生态防草地布或干枯稻草;行间生草宜间作禾本科、豆科等作物,也可选择种植或保留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10、的良性草种;每年割草 2次3 次。11 采收与初加工 11.1 采收 一般为花后 70 d 采摘,湘南地区宜在 6 月下旬至 7 月初采摘,湘北地区宜在 6 月底至 7 月上旬采摘。采摘宜在晴天或阴天,果面干爽时进行。11.2 初加工 将采摘的鲜果自中部横切成两半,晒干或烘干。晒干时先晒瓤肉一面,晒干至不沾灰土时再翻晒果皮面,直至全干。可使用烘干机进行干燥。含水量应达到 15以下。12 档案管理 枳壳生产技术档案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管理要求执行。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 表 A.1 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症状 防治方法 黄龙病 受害后个别枝

11、条黄化、叶片斑驳,果实着色不均匀,病果仅果蒂先行转色,其他部位还是青的,味苦,不能食用。应用无病毒容器大苗,防止苗木本身带毒;发现病树立即砍伐清除,树桩也须无害化处理;设立防护林和小区隔离;杀死木虱,轮换使用吡虫啉、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氯毒死蜱等。溃疡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患病部位出现木栓化隆起病斑,病斑中部呈“火山口”状开裂,叶片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病斑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造成落叶、落果和果实疤痕。谢花三分之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夏秋梢长 0.5 cm1 cm 时,选用春雷霉素、松脂酸铜、氢氧化铜、春雷王铜、硫酸铜钙、噻唑锌、噻菌铜、中生乙酸铜等药剂。砂皮病(树脂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条

12、和果实,在叶片、果实及枝条上形成突起的硬胶质黑色小粒点。谢花三分之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交替使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氟硅唑、克菌丹、氟菌戊唑醇、氟啶胺、咪鲜胺等药剂。疮痂病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造成叶片疮痂、新梢短小扭曲、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的木质化瘤状突起。春梢新芽长 0.5 cm 左右、谢花三分之二时,选用硫酸铜钙、代森锰锌、百菌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红蜘蛛 成螨、若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嫩枝和幼果表皮,致受害部位失去光泽,出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导致脱落。春季每叶 3 头4 头和夏秋季每叶 5 头7 头时,轮换使用矿物油、苦参碱、螺螨酯、哒螨

13、灵、乙螨唑、阿维哒螨灵、阿维噻螨酮、石硫合剂等药剂。潜叶蛾 以幼虫在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潜食叶肉为害,幼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的侵入,诱发溃疡病。新梢芽长约 0.5 cm,或萌芽率约 20,或虫卵率 20左右时,选用印楝素、氟啶脲、氟虫脲、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锈壁虱 以口针刺入叶、果表皮细胞,吸食汁液为害,被害果实和叶片呈古铜色,表面粗糙,失去光泽,影响产量和品质。6 月9 月,果面每视野有虫 2 头3 头时,防治 1次2 次,轮换使用矿物油、虱螨脲、螺螨酯、阿维菌素等药剂。介壳虫 多寄生于枝梢、叶片和果实上,被害后枝梢枯萎、叶片卷曲干枯易脱落,果实转色受阻,品质变劣,产量下降。10以上叶片或果实有若虫和一、二龄若虫盛发期,选用矿物油、氟啶虫胺腈、噻嗪酮、高氯啶虫脒等药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